更新於 2021/07/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歷史的體溫靠什麼維持——從余秋雨《新文化苦旅》看歷史的學習

密密麻麻的樹枝交錯,看似理不清,但陽光總能穿透
密密麻麻的樹枝交錯,看似理不清,但陽光總能穿透

讀歷史除了知興替,還能得到什麼
記得小學時,有天在書店偶然看到一本《挑燈看清朝.雍正卷》(鄧榮棟所著),興起隨手一翻,記得是受到開頭描寫康熙晚年王儲之爭的過程吸引,於是莫名開啟了我對歷史小說的狂熱。
接著,小四小五時我看完整套《明朝那些事兒》(當年明月所著),讀了一遍又一遍幾乎倒背如流,接著回溯《挑燈看清朝》的順治卷和康熙卷、再買乾隆卷;也在差不多這個時候,開始接觸金庸小說,一看又停不下來了。還有其他歷史相關的書,比如《厚黑帝王趙匡胤》之類,不勝枚舉。
這是我上國中正式接觸中國史前的啟蒙,偏偏我最熟的明代在課本中只有短短兩三頁,其他朝代的政治變遷、經濟、特色等還是得從頭背起。然而從國中到現在對於歷史的學習,我一直有個疑惑揮之不去:
在學校學歷史,似乎到最後只剩一堆「名詞」演變成另一堆「名詞」,不管是朝代、地名、制度或事件皆然。
這些名詞背後是如何串連的脈絡呢?課本篇幅有限,即使寫了也太簡略反而讓人混淆;老師也許會解釋,但礙於時間也無法深入分析;考試可能會考一點,但只能在當下立刻想出解答,要再花時間探究也有心無力。
背著背著,「該具備」的基礎知識有了,但只覺到處都是一堆毫無生氣的森森白骨。
相較之下,我從前讀的歷史小說,都有更多的敘事、深入描述人物當時可能的心理狀態,以及歷史名詞的背景架構和分析。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小說的故事性使得各個事件都要有發生的脈絡,也很注重其中人物的狀態與互動,自然會比講義上的大事年表更有血有肉。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紀傳體」,講到紀傳體,就不能不提一下創始人司馬遷——而講到司馬遷,我想與大家分享余秋雨先生在《新文化苦旅》中〈歷史的母本〉這篇散文中,說明司馬遷做為一個歷史學家,是如何開創「以史立身」、「以人為本」的中國史傳統,並延續至今,甚至值得我們做為現今歷史教育的反思。

讀歷史就像是讀家譜,我們都是歷史中人
撇開現今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以及名詞爭論,我覺得我們的「文化體質」還是源自中華文明的。即使在幾千年後,我們仍舊熟稔《三國演義》,著迷於帝王將相、俠士美人的傳說(這充分體現在一堆古裝劇和小說中),讀到「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還會不由自主的感傷。
在世界史上,中華文明算是滿特別的,從政治的角度來看,它並非從一而終都由一個「正統」的血緣或體系統治(不像日本強調「萬世一系」的概念),而是同時有許多的民族時而分據、時而聯合。縱使有些戰爭、交替甚至取而代之,但從宏觀的角度看,在這一片大地上的人們即使紛雜,卻又漸漸融合成為一個具備文化多元性的整體。
《史記》作為一部通史的形式,統合並連貫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這片大地上的歷史軌跡。這樣的體例並未隨著司馬遷的死而消亡,反而一直延續下去,使得歷朝歷代的人物做事情時,總會意識到自己也將成為歷史的一部份。
「他 (司馬遷)給了紛亂的歷史一副穩定的有關正義的目光,使這種歷史沒有在一片喧嘩聲中戛然中斷。」(余秋雨)
而只要我們回頭看,就能從玄武門外的唐太宗一路回望到烏江畔拔劍的項羽,再到正趕著路風塵僕僕的孔子。這些文化的血液就從在歷史的延承中慢慢注入我們的身體,使得今天,這些經典我們一讀再讀,為的是知道我們從何而來,並從中汲取前人思想、轉化並重新詮釋,應用於現世生活,知道將往何處去。
司馬遷讓我們知道,讀歷史其實是讀我們的根。

推動歷史的是一個一個的人
很多人讀歷史的習慣,是列一個時間軸,在上面一一標示出大事件。這並沒有什麼不對,畢竟事件先後順序是搞懂歷史脈絡的重點。但這樣的方式讀久了,我們眼中也就只剩下一個個冰冷的事件,各種人物只是造就或影響這些事件的參與者,事件成了主角,也就是前面我提到的「感覺只是一堆名詞演變成另一堆名詞」。
而紀傳體這個大膽的嘗試,使得人物成為主角,事件只是人物生命中的一部份。而人本身是會隨著時間不斷變動的,無論是思想還是作為。
「在他(司馬遷)看來,所有的事件都是川上逝水,唯有人物的善惡、角度、性格,永遠可以被一代代後人體驗。」(余秋雨)
那些歷史事件並未發生在我們身上,即使倒背如流也難有共鳴,但我們身為人的同理心卻總能讓我們把自己套入歷史人物當下所處的情境,去想像、感受,做出選擇,最終理解。
舉個例子,在現今的歷史課本上,我們看得到唐代的稅法從租庸調變成兩稅法,再到明朝的一條鞭法,卻看不見看似減輕實則加重的稅賦之下,一個個農家被壓迫至無路可走的慘況,看不到府兵制下被強迫從軍的痛苦。
但這些景況,只要看杜甫的〈三吏三別〉就能明白。因為那是親身經歷的社會觀察,以人物的真實悲喜為核心,或許視野不夠宏觀,卻能以小見大,了解那個時代底下廣大人民真正的感受。
遺憾的是,自學前我在學校上歷史課時,感覺課本對於文化這部分的著墨過少(不過高二之後的歷史可能會帶入比較多),那時即使講到科舉制度和老莊思想、外儒內法、佛教傳入,不是服膺於政治需要就是輕輕帶過,以至於我們都笑竹林七賢的荒誕不羈,卻沒想過阮籍駕車撞牆後的啼哭究竟是為了什麼。

為何文史不分家?
在讀《新文化苦旅》時,我體會到文化史以散文書寫的魅力,特別是余秋雨先生的豐富學養及獨到見解,把歷史、文化以及人物熔成一爐,提煉出乾淨的、重新面對浩蕩文明及有情人間的思考。
而余秋雨先生在寫司馬遷時也說到,自己寫散文受司馬遷的影響最深。司馬遷作為一個歷史學家,年輕時曾踏遍大江南北,考察各種古蹟及文化;開始著述後,又以乾淨樸實的文筆從容描寫各個時代不同的色調、風致、意緒、情境(引自《新文化苦旅》),即使身處流行雕琢駢麗字句而缺乏內涵的時代,卻仍堅持用自然的散句平易流暢地敘述。
這樣的廣闊視野與散文風格,造就了《史記》這部同時在歷史及文學上都具有崇高價值的巨作。
除了歷史本身的體裁太像散文外,我覺得文史不分家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文學能從最細微處反映整個時代背景,表現出一個個人物的真性情及生命過程。不可否認,文學的確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不過從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窺見人們思想文化的發展脈絡,而不是只有貶官、流放、傷春悲秋而已。
這些文學作品就像一個個動詞,以細微卻巨大的力量推動歷史的發展,連結起一連串看似冰冷毫不相關的名詞(事件),為森森白骨重新賦予了血肉,讓歷史重燃本該有的溫度。
人性會隨著時間改變,但大體上身為人最本質的情感、思考並不會太劇烈的變動,不懂人性,就很難理解到底為什麼在那個時空背景下,會發生這些事。

總結……為什麼學歷史?
現在回想,我當初想拿起那本歷史小說的起心動念可能只是人類所共有、對「故事」的興趣吧,尤其是這些故事並非當代所發生,有太多後見之明及想像空間可以玩味。
隨著年齡漸長,開始想了解很多事情的前因後果及脈絡,因此也更會去查詢歷史背景,例如前陣子因為想多了解一點哲學而去讀西方哲學史。
而因著一直以來對文學和閱讀的喜愛,加上接觸了余秋雨先生的《新文化苦旅》讓我對於歷史長河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有了更多興趣,因此不再滿足於只知道歷史事件的發生與影響,更渴望深入了解背後的時空、人物等等。如最近閱讀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其中對於與蘇東坡切身相關的「王安石變法」也多了很多細節描述,例如對於人民真正的影響、以及新舊黨爭的思維等等。
也因為這樣,我對歷史課本和講義的過度簡化有些難以接受,由於現在缺乏老師的引領,我開始嘗試自己去補足那些「血肉」,包含上網查資料、或是看書。也許這樣的方式有時會有些片斷,但畢竟歷史本身就像散文,看似散亂,卻還是有一定的結構存在。
寫作本文,一方面是分享我從《新文化苦旅》中得到對學習歷史的一些反思,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提醒:那些曾經活生生的面孔,不應該被淹沒在大量典籍中;然而看似冰冷如鑄鐵的字句,又是經過怎樣的高溫錘鍊,才能鑄出一個個滾燙堅毅的靈魂?
更要記住的是,我們也是在歷史長河中辛苦跋涉的億萬人之一,若能知道自己的根源,從自己的軀體去綻放屬於我們小小的光輝,那麼這道集合億萬人散發出的光也會延續下去,繼續把時間洪流深不見底的黑暗,照亮。
◇謝謝您看到最後,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持續看到我之後的作品,請追蹤專題並在下方免費的綠色拍手幫我拍五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