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種樹之道看教育——讀〈種樹郭橐駝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種樹郭橐駝傳〉是柳宗元宣明其政治理念的其中一篇寓言,然而筆者覺得套用在教育的思考上也很恰當。這篇文章虛構出一位駝背的種樹達人「郭橐駝」,他種的樹都長得高大茂盛、結實纍纍,即使是從他處移植過來的樹存活率也高達百分之百。有人好奇他是怎麼做到的,這個駝背的大叔便以他一貫親切且舒緩的口氣回答……

基礎打好,順應自然發展本性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
翻譯:所有種樹的根本法則在於——樹的根部要讓它舒展,培土要能均勻,根部要多帶些舊土,種好後周遭的土地都要搗實緊密。
由此可見,「自然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打好基礎」,包括好的環境、充分的引導,初接觸一項事物經常都需要人手把手地一步步教導。記得我曾參加過一個討論何為學習者中心的教育的小型論壇,有一位在幼兒園教圍棋的老師提出了一些問題,但現場一位高中生的回應由於奠基於他自身的自學經驗,而似乎忽略了那位老師教學的對象是「大班的小孩」,還沒有能力自行決定「學習的方向」及「如何學」,這時其實需要一個洞悉學習歷程的人安排、引領。
當然,在扎實的打底過程(其築欲密)中,也要讓學習者自身的特質得以展現(其本欲舒),否則容易淪為機械化訓練,因此教導者不只需要掌握專業,也需要對教學對象有足夠了解。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翻譯:一切都處理好後,就不要去動它、也無須憂慮它,儘管離開也不必再回頭照顧它。栽種的時候,要像對待自己子女一般小心、憐惜;但種好以後,就把它擱置在一邊好似丟棄它一般。那麼樹的自然本性就得以保全並充分發展了。
在擁有堅實的基礎後,順應自然並發展本性,其實就是在與環境不斷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去調整自己、學習適應變動。如同自己計畫、執行一個專案,學習以現有的知識解決未知的問題,因應環境的改變調整、改變做法,而非像以前一樣有了排定好的引導只需按部就班去做。
其實我覺得「其性得矣」的「性」字除了指本性,也可以說是「本心」。我們常說「初心不滅」,做每件事情都會有它最初的目的或意義,但我們常在變動的過程中逐漸忘記當初想要的是什麼。因此保全「本心」,也是保全我們得以繼續往上生長、發展而不偏斜的根本。

反例:過猶不及——愛之?害之?

「……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而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翻譯:就算有人能不這麼胡種亂栽,卻又憐惜太過,擔心太多。早上去看看,晚上去摸摸,已經離開還要回頭再看一遍,甚至還要抓破樹皮查看樹的死活,搖動樹根檢視泥土的鬆緊。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背離樹生長的自然本性。
這段柳宗元寫的超生動,也可以作為太過「關愛」子女,而控制欲強烈的家長之借鑑(放手吧!)。
看到這一段時,我想到一個例子:某國中有兩位班級經營風格迥異的老師,甲老師帶班比較嚴格、強調細節,不管他在不在班上,學生永遠都謹守本分、安靜無聲,常拿整潔秩序獎牌;乙老師的風格相較甲老師沒盯學生那麼緊,班上經常吵吵嚷嚷鬧一些幼稚笑話,掃地也沒那麼仔細全面。
有天甲老師請假,乙老師臨時去代他的課,她驚奇的發現自己什麼都不用做,連講話都不用,班長已經將考卷發下,班上靜的只剩筆尖與考卷接觸的沙沙聲。接著計時器一響,立刻交換考卷對答案,接著安靜自習。
乙老師觀察著每個攤開書,坐姿端正的同學,卻在他們的表情中感到了一份沉悶與壓抑。乙老師想到了自己的班,雖然每天都吵得她頭痛欲裂,還必須常常處理一些雞毛蒜皮沒營養的事情,但那種生機勃勃、蹦來蹦去的活動力似乎才是他們這個年紀該有的樣貌。
「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讎之。」(讎:同「仇」)
這是郭橐駝對於上述種樹方法的總結,接下來他便舉出政治上的實例,也就是柳宗元的政治理念,說明為政不應政多令繁,以免擾民而生禍端。
而在教育上,過度的引導或約束反而是干擾,讓學生沒有時間及空間可以消化、長出自己的見解,而疲於應付接踵而來的眾多指示。教導者自認鋪好所有的道路,標好所有的指標,卻限縮了學生的視野,以為只能有一種標準答案,就像選擇題的ABCD。
因此,什麼時候該「放手」,如何漸漸的把自決的空間給學習者,應該是最難把握的部分了。難怪全人中學的校長大雄說:「教育是建立在科學之上的藝術。」
越長大,我們越要明白,路是自己走出來的,答案是自己追尋而來的,而且每個人都不會一樣,且只會越來越不一樣。而這個成長的過程,就是郭橐駝說的:
順木之天,以致其性
在擁有一定的基礎後,學習適應變動的環境並隨時調整自己,發展與生俱來的本性,同時又不泯滅初心,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枝繁葉茂,結實纍纍。
我想,這就是教育最終的目的。
註:本文所有原文及翻譯,皆引用自《古文觀止鑑賞》(張高評主編,南一書局)
◇謝謝您看到最後,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希望持續看到我之後的作品,請追蹤專題並在下方免費的綠色拍手幫我拍五下~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會員
38內容數
關於一個高中自學生與文學的關係,有時正經八百讀古文以「傳性道」,有時從各類文本了解我們這個時代。 嘗試把一切書寫下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禹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看完砥上裕將的新作《線,畫出的我》的感想。在紛雜的現代社會,能夠潛心於研究一項技藝其實非常難能可貴,而在用心學習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體會到的都會是生命珍貴的禮物。這本書描述主角與水墨畫大師的邂逅、以及主角如何透過水墨解開自己的心結,重新面對自己過往的傷痛。文字簡單樸實、觸動人心。
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我看完砥上裕將的新作《線,畫出的我》的感想。在紛雜的現代社會,能夠潛心於研究一項技藝其實非常難能可貴,而在用心學習的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體會到的都會是生命珍貴的禮物。這本書描述主角與水墨畫大師的邂逅、以及主角如何透過水墨解開自己的心結,重新面對自己過往的傷痛。文字簡單樸實、觸動人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Thumbnail
木命代表著追求道理和自我成長的人,他們對於學問的追求是堅定而扎實的,並且懂得吸收有利於自己的能量,對困難有著積極的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份,以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為核心,結合作家生平、塔羅占卜與延伸閱讀,分享國文教學心得: 壹、你認識的,是哪一個柳宗元? 貳、從教育的角度閱讀〈種樹郭橐駝傳〉(含塔羅占卜) 參、延伸讀這本:池上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采實文化,2022
Thumbnail
有一個園丁像平常一樣在他的花園照顧花兒,他有個習慣就是在整理花圃到一段落時,到他花圃中的一顆大樹蔭下休息,並且欣賞傾聽站在樹上的鳥兒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這件事讓他感到放鬆,有一天他照常在整理花圃完準備到樹蔭下乘涼聽鳥鳴時突然發現大樹的樹支上長出了一朵他從未見過的花,其姿色之鮮豔甚至超過了他所照顧花圃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身為「自然主義之父」的盧梭,在幼教發展的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提出孩子並非成人縮影的名言,也讓他獲得「教育界的哥白尼」的稱號。其著作『愛彌兒』一書中提及如何養育孩子,如何順應孩子的天性,並輔以尊重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身體和情感的正常發展。更是每位幼教人的必讀聖經。 事實
Thumbnail
在第九章提到,爺爺說:如果每個小男孩的一生中都不得不砍下那樣的一棵大樹也不錯。如果我們轉化成: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件有難度,有些辛苦的「任務」,經過這個「任務」才可以說是「長大了,成年了」,你覺得,在台灣,可以是什麼「任務」呢? . 問了孩子這個問題。有人回答:開始工作、到外面住、開始開車、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Thumbnail
什麼是『根基深厚』呢?其實很難說明,對於未求道的人,我們不需要知道他的根基如何,但是如果他答應求道後,他的根基就不凡了,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根基也不能用一年級或四年級來判別,例如:一年級的陳兄,念念之間都想渡他的同學,時常找人來給後學成全,並且開釋道義,已經渡了7人求道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慧根與「會跟」一樣重要﹗這裡的會跟,以跟到「實力者/非指權力者」解釋。 《孟母三遷》(希望是耳熟能詳的故事)裡,孟子的母親為了他,到處搬家—或許就是今日「文教區」是熱門的房地產熱點的起源?﹗目的就是希望他有優質健康的成長環境。剛開始這個故事只是讓我心存懷疑,真是如此嗎?畢竟我是個從小就和「問題
Thumbnail
一顆大樹的長成,需要因緣和合該能成果,陽光、空氣、水、地球養分讓一顆大樹能成長茁壯,他也是從一粒種子漸漸長大⋯ 老子云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般人都知道學習要有所成就,腳踏實地的努力必不可少,世間做學問尚且如此,何況是調伏熱惱、啟發自性智慧的成佛大道!
Thumbnail
木命代表著追求道理和自我成長的人,他們對於學問的追求是堅定而扎實的,並且懂得吸收有利於自己的能量,對困難有著積極的態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為三個部份,以柳宗元的〈種樹郭橐駝傳)為核心,結合作家生平、塔羅占卜與延伸閱讀,分享國文教學心得: 壹、你認識的,是哪一個柳宗元? 貳、從教育的角度閱讀〈種樹郭橐駝傳〉(含塔羅占卜) 參、延伸讀這本:池上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采實文化,2022
Thumbnail
有一個園丁像平常一樣在他的花園照顧花兒,他有個習慣就是在整理花圃到一段落時,到他花圃中的一顆大樹蔭下休息,並且欣賞傾聽站在樹上的鳥兒們此起彼落的鳴叫聲,這件事讓他感到放鬆,有一天他照常在整理花圃完準備到樹蔭下乘涼聽鳥鳴時突然發現大樹的樹支上長出了一朵他從未見過的花,其姿色之鮮豔甚至超過了他所照顧花圃
Thumbnail
  在陽光灑落的後花園路上,有著新海城班因為課程討論而種植的綠豆, 這天~孩子們在帶著紙、筆紀錄的同時, 觀察到了走道上有著附近榕樹掉落的葉片...... 孩子:「老師,妳看~」 老師:「哇~好可愛耶!」 孩子:「對呀!我是撿地上的樹葉畫的。」   在孩子樂於分享、帶點被誇獎
身為「自然主義之父」的盧梭,在幼教發展的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提出孩子並非成人縮影的名言,也讓他獲得「教育界的哥白尼」的稱號。其著作『愛彌兒』一書中提及如何養育孩子,如何順應孩子的天性,並輔以尊重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身體和情感的正常發展。更是每位幼教人的必讀聖經。 事實
Thumbnail
在第九章提到,爺爺說:如果每個小男孩的一生中都不得不砍下那樣的一棵大樹也不錯。如果我們轉化成:每一個孩子都應該有一件有難度,有些辛苦的「任務」,經過這個「任務」才可以說是「長大了,成年了」,你覺得,在台灣,可以是什麼「任務」呢? . 問了孩子這個問題。有人回答:開始工作、到外面住、開始開車、
Thumbnail
什麼是教育的本質? 傳統的價值觀教導我們要「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找到一份穩定,最好收入要不錯的工作」… 我認為教育的本質是協助一個人成為自己。 就像是一顆種子種在土裡,給予陽光、空氣與水,種子會萌芽,長出自己。 教育者或父母,是那抹陽光、是無形的空氣、是滋潤身心的水。
Thumbnail
什麼是『根基深厚』呢?其實很難說明,對於未求道的人,我們不需要知道他的根基如何,但是如果他答應求道後,他的根基就不凡了,子曰:「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根基也不能用一年級或四年級來判別,例如:一年級的陳兄,念念之間都想渡他的同學,時常找人來給後學成全,並且開釋道義,已經渡了7人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