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世界歌場女王瑪丹娜的歌者故事|第四節:我不尋找/我找到當下的美好,我的呢喃低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叛逆的女強人歌手即使有堅強的外表,也有內心被徹底擊碎的時刻。在螢光幕前讓狗仔和攝影機追逐自己的瑪丹娜,她怎麼看待媒體和社會輿論?怎麼面對歌手在輿論和自我兩端拉扯下的心理掙扎,怎麼在歌者的吟唱路途中找到心靈的歸宿繼續前行?在這一節我們要透過她在歌曲中的呢喃,來一窺她的人生態度。

Nobody Knows Me (沒人懂我)

瑪丹娜在【沒人懂我】歌詞中透露她一部份的世界觀。她提到世人不友善的一面,以意識形態束縛你的心靈,所謂的人生不過也是別人為你設定好的劇情,必須照既定成規配合演出,直到你自己受夠了為止,這現象在全球形成了集體的社會通病。反倒在沒有人聲的深夜,身為歌手的瑪丹娜能睡得安穩,更貼近神的光耀。
歌名「沒人懂我」顯示他人眼中的自己和自己認知的自我有著根本上的不同,只有聽到了這首歌的你,才最有可能聽懂歌者所認知的自我。
【Nobody Knows Me (沒人懂我)】歌詞
演唱會播放的【沒人懂我】串場影片:
她把這樣的世界觀和個人心境套用在演唱會的串場影片中。片頭用影像拼貼的手法,把她出道以來在螢光幕前的大頭照拼貼到自己臉上,象徵自己身為百變歌手所扮演過的各種角色。有趣的是,她把各家報紙頭條的標題也貼滿了自己的臉,其中包括「瑪丹娜醜死了」、「老阿婆」、「裸女」、「壞女」等等斗大的頭版標題,象徵這些輿論標籤被貼到她身上。反映出歌者塑造的自我形象以及輿論的反撲,這兩者在歌者身上的彼此衝撞。對此,瑪丹娜在歌詞中透露她的抉擇:「何必在意世界怎麼看待自己?」
瑪丹娜把過去自己的照片和新聞頭條拼貼在自己臉上
她把此心境再放大,讓影片裡出現史蒂芬·霍金、回教婦女,以及因同志身份被欺虐而自殺的羅比與賽斯等等青少年。當他們的畫面出現時,瑪丹娜正唱著「沒人懂我」,就在反映他們是世上不被理解的一群人,沒有人發自內心去懂他們的處境。她也對世界各國領導人提出直球式的控訴,畫面甚至出現法國極右派「民族陣線」的瑪琳勒朋,還有胡錦濤以及被人間蒸發的人權律師高智晟。另外還出現高舉「同志不可結婚」字牌的信教人士,這畫面代表瑪丹娜對恐同者的反對立場。
影片中出現的回教婦女與自殺的同志青少年
這段影片再度觸怒各國不少人士,甚至讓瑪琳勒朋本人宣告要對瑪丹娜提起毀謗訴訟。當媒體記者詢問她的拍片動機,她回答:
這段影片在講述我們人類對彼此的不寬容,以及我們在還未真正認識對方前就妄下評斷。這是為何我要在【沒人懂我】這首歌中呈現出來的原因。
(It’s) the intolerance that we human beings have for one another, and how much we judge people before knowing them. That's why it's done in the song 'Nobody Knows Me'.
影片的最後把觀眾的視野帶離到宇宙,俯瞰蔚藍的地球,隱喻人類的彼此不理解是一種地球上的通病,在世界各地每日上演,世上還有許多人不被他人正確地理解。換句話說,瑪丹娜的歌者心境,也反映了全球的人類通病。

Joan of Arc (聖女貞德)

說到聖女貞德,會聯想到她被巫女化、汙名化而被處以火刑的故事。這個意像被瑪丹娜借來比對自己。在【聖女貞德】歌詞中,她敘述媒體和社會輿論怎麼摧毀她的心靈自尊,讓她感到痛不欲生。她暗指外人就像中古歐洲的宗教裁判所,把她當作聖女貞德般嚴加抨擊並處刑。在剛強的表面下,她對聽眾透露自己不是眾人眼中的貞德,而是個「人」。這首歌曲記錄下歌者的媒體形象、輿論和歌者的自我,這三者在戰場上(公眾場合與私人生活中)的攻防交戰。
【Joan of Arc (聖女貞德)】歌詞
(我將在後面的章節提到,濱崎步和蔡依林也都在作品中赤裸呈現歌者的掙扎內心戲,但各自的表現手法和路線都不同,也很有趣。)

Wash All Over Me (洗滌我身)

這首歌再描繪瑪丹娜另一部分的世界觀。她所處的世界,充滿戰亂、人權壓迫、宗教壓迫、政治壓迫、歧視、環保問題等等各種重大變革,這些變革充滿各種決策的矛盾。她目睹這些殘酷不公的議題時所做的立場決定,像在走鋼索。面對輿論的洗禮,要逃、或留下?會繼續站著還是倒下?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有什麼資格做出決定。
【Wash All Over Me (洗滌我身)】歌詞
我在第二節第三節細數了她對世界各大關鍵議題的個人表態,以及她在性別議題方面的個人觀點。這首歌反映出歌者對爭議性議題表態時,要面對的新心理準備和心境。至於表態後,結果是否會帶來歌手生涯的終結,就讓它像大雨或潮水衝向自己,自己去承受。

Let It Will Be (任由它去)

瑪丹娜也在歌曲中自述歌壇的盛衰 (有關這一點,後面我將談到的濱崎步也有發行類似的作品)。在她眼裡,成功和名聲也個可笑的幻象,終究也有黯淡退場的時候,但她已在台上,無後路可退,所以就儘管看著她在舞台上燃燒自己的璀璨,興盛衰敗都任由它去。
【Let It Will Be (任由它去)】歌詞
【任由它去】演出畫面:

Veni Vidi Vici (我來 我見 我征服)

這首歌詞就像瑪丹娜為自己的歌手生涯寫的自傳,描述了出道成名前的自己,以及自己面對歌手生涯的態度。其中的第三大段歌詞,每一句都引用瑪丹娜其他歌曲中的歌詞,包括【展現自我】、【宛若處女】、【為愛正名】、【希望之光】等等,她在這些歌曲中表露的訊息,每每都讓她捲入社會輿論的戰場。但她自認是無畏的社會叛徒,在戰場上像女戰神般搏鬥。
這首歌名(Veni Vidi Vici)本身大有玄機,是羅馬凱撒在澤拉戰役中打敗本都國王法爾奈克二世之後寫給羅馬元老院的著名捷報,意思是「我來/我見/我征服」。瑪丹娜把這句話套用在自己的歌手形象上,用意不言而喻。她給自己塑造戰神的形象,降臨在輿論戰場上,征服自己的所見。
【Veni Vidi Vici (我來 我見 我征服)】歌詞

Rebel Heart (心叛逆)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瑪丹娜的特質,那就是一個心叛逆的歌手。這首歌詞總結了瑪丹娜作為檯面上一位歌手和檯面下一位普通女性的一生。別人所屬的族群,不屬於她,別人所待的地方,也不屬於她。她愛選擇別人不走的、不尋常的路線,即使一路上滿目荊棘也要走出自己的叛逆。
【Rebel Heart (心叛逆)】歌詞
【心叛逆】演出片段:
瑪丹娜曾在某場巡迴演唱會前,邀請歌迷手繪出他們心中的瑪丹娜畫像後上傳,隨後她把那些畫像製作成一部短片。在【心叛逆】的演出片段中,她讓短片在舞台的背景螢幕上播放。我們可以從數不清的歌迷手繪圖中,看到各種衝突又叛逆的元素被畫在瑪丹娜的身上,顯見瑪丹娜的叛逆形象已深植人心。
歌迷心中的瑪丹娜交融著各種相互衝突的前衛叛逆元素

I Don't Search, I Find (我不尋找 我找到當下美好)

這首歌名改寫自畢卡索的一句名言:「I don't seek, I find. (我不尋找,我找到)」。她只是把seek(尋找)換成另一個同義字search。畢卡索這句話,把「尋找」和「發現」這兩個動作做出明顯的區隔,在他的定義中,「尋找」是你有意識、有意圖,刻意去找出某個事物;「發現」則是一種不經意的找到。畢卡索認為自己的畫作,都是不經意發現的美好產物,而不是刻意去尋來的。
仔細想想,我們的創意發想,往往都不是刻意想破頭、刻意去找就能找到的。有的人可能是洗澡或上廁所到一半突然有了靈感,或是睡個覺起床突然想到了什麼點子,這就是畢卡索說的「找到」。
瑪丹娜把畢卡索的這個概念套用到自己的歌名,將自己的音樂作品和畢卡索連結起來。某種程度上,畢卡索和瑪丹娜有著共通的特質,就是「前衛」,前者是在藝術方面,後者是在音樂表演藝術方面。瑪丹娜自稱為「藝術家歌手(artist)」而非只是一般的「歌手(singer)」,她認為藝術家歌手要有能力將社會現象(議題)拆解開來、分析時事,然後再將其重組成一個能傳達給世人的訊息,透過歌曲作品散布出去。她認為,她的歌在「講故事」,陳述她的理念。當你在看畢卡索的前衛畫作(例如反戰的繪畫作品【格爾尼卡】),在畫作的表象之下可以解讀出特定的訊息,這種特性,同樣也反映在瑪丹娜的前衛音樂作品中,例如前述的【沒人懂我】串場影片。
畢卡索的【格爾尼卡】 Laura Estefania Lopez, 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因此,瑪丹娜的音樂表現手法,雖然表面看似充滿暴力、色情、政治、挑釁等等元素,但在那表象底下,藏著她把這些元素「重組」(例如把新聞頭條拼貼在自己臉上、把陽具裝在自己的乳房上、讓修女在鋼管上熱舞等等)之後融合出的「娜式訊息」。這是她歌手形象操作的核心手法之一。
除此之外,她還把自己比擬成吉普賽人(巧合的是女神卡卡也有這麼做過),她在英文歌詞提到體內流著吉普賽人的血。說到吉普賽人,我們對他們的印象是他們在世界流浪,事實上,瑪丹娜時常在籌備專輯的期間在外國定居,遇見當地的音樂家擦出火花。因此她的音樂風格一直變化,時而出現拉丁風,時而又穿插非洲音樂。她在國外找到美好的新事物,「找到了你 (可能是指當地音樂家或是聽歌的你,成為她在音樂路途上前進的歸宿)」,寫進了歌曲,形塑出前衛叛逆又夾雜各種訊息的歌手形象。
【I Don't Search, I Find (我不尋找 我找到當下美好)】歌詞

小結:

瑪丹娜在專輯中安插前述那七首非主打的呢喃歌曲,向聽眾透露螢光幕前的光鮮亮麗與幕後的分崩離析,還有最終歌者如何找到心靈的歸宿繼續前行。她把歌手的故事濃縮在這七首歌詞的呢喃中,談到歌手的心靈撕裂、輿論轟炸、歌壇的曇花一現。
我認為她有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把自己形塑成女戰神的形象,就如同她的歌詞說:「就算世界與我為敵,就算要開戰,我也不會倒下」。還記得在本章的第二節,我說瑪丹娜在來台演唱會的開場影片口白中,將自己比擬成中世紀女戰神,號召台下觀眾揮灑汗水與血淚,發動一場革命開戰嗎?她不只將自己作為一個叛逆的女性,也走著女戰神的路線,在世界的輿論戰場上,四處挑起戰火,直球對決她認為不公的社會現象。這是她給自己定下的一個歌手核心價值、在世界歌壇的存在意義。順帶一提,在後面的章節中,我也想一併探討濱崎步、蔡依林在歌壇上的存在價值與意義是什麼。
瑪丹娜在2012年超級盃中場表演中扮演埃及女戰神開場
如果你是樂迷愛聽歌,如果你是歌迷,如果你也對歌手的形象塑造有興趣,你一定要追蹤並懇請訂閱我的專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想成為英文通、日文通, 或想兩者雙修? 每週各一次英文和日文學習帖, 跟我一起從電影戲劇、電玩和老外互動中學到實用外文。 最推薦給英文系、日文系、翻譯系、觀光旅遊系、傳媒系背景的大大, 想自學的上班族、家庭主夫婦、各種鄉民都歡迎, 踏進我的沙龍,開啟提升外語技能的未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瑪丹娜性史不勝枚舉,她在影音中說唱性幻想,譜出沒人膽敢寫出的性典,內容寫實到某個作品分成閹割和非閹割版發行。審查單位將她的性典視為色情,在她眼裡則是性藝術展演,以及被壓抑的女性(包括腐女)心中情愛幻想的赤裸展現。她幻想對象包山包海讓人瞠目結舌,她身體是展演的器具,裝載人不能在檯面上表露的幻想給你窺看
上一節我講瑪丹娜的核心價值是身為「當代叛逆的女性」,頂撞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加諸在女性以及你我身上的框架。從此核心價值出發,這一節我想講她另一個歌手身分:「社會訊息的傳遞者」。她透過音樂向世界傳達的訊息,都一針見血切中並衝撞當時的社會問題,透過詞曲影像把「大人們」的矛盾用諷刺手法赤裸裸烙印在你眼球上
1982年出道的瑪丹娜,現在已經是年過60載的奶奶級歌場女姬。她的人生就跟電影一樣磅礡曲折,從小出生在美國天主教家庭,當時在美國中西部的家鄉,因為作風與眾不同而被當作怪咖。她自爆19歲在紐約出道前曾遭到性侵,接著在出道成名後,曾被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的宗教領袖砲轟演出內容褻瀆神明。2012年,發
瑪丹娜性史不勝枚舉,她在影音中說唱性幻想,譜出沒人膽敢寫出的性典,內容寫實到某個作品分成閹割和非閹割版發行。審查單位將她的性典視為色情,在她眼裡則是性藝術展演,以及被壓抑的女性(包括腐女)心中情愛幻想的赤裸展現。她幻想對象包山包海讓人瞠目結舌,她身體是展演的器具,裝載人不能在檯面上表露的幻想給你窺看
上一節我講瑪丹娜的核心價值是身為「當代叛逆的女性」,頂撞高高在上的「大人們」加諸在女性以及你我身上的框架。從此核心價值出發,這一節我想講她另一個歌手身分:「社會訊息的傳遞者」。她透過音樂向世界傳達的訊息,都一針見血切中並衝撞當時的社會問題,透過詞曲影像把「大人們」的矛盾用諷刺手法赤裸裸烙印在你眼球上
1982年出道的瑪丹娜,現在已經是年過60載的奶奶級歌場女姬。她的人生就跟電影一樣磅礡曲折,從小出生在美國天主教家庭,當時在美國中西部的家鄉,因為作風與眾不同而被當作怪咖。她自爆19歲在紐約出道前曾遭到性侵,接著在出道成名後,曾被天主教、回教、猶太教的宗教領袖砲轟演出內容褻瀆神明。2012年,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看得出來它曾經碎過,但它更漂亮了,有了從前沒有的光彩。
Thumbnail
這部戲讓我強烈的感受到,一廂情願的執著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要學會放棄才能讓自己擁有彼此最美的回憶
歌詞-2024   有自述成分在的歌詞,也有作曲(旋律),自己也會唱,未有編曲(完全不懂也沒有想法XD)   三言兩語雖道不清人的生平,但能描摹出心底隱藏的情。   《她》   她曾經笑顏如花   直到她成了一個笑話   她崩潰 她吶喊   她失去了 棲身的家   她曾經淚如雨下
Thumbnail
🎶探索音樂中的情感世界,在動畫MV裡感受每首歌背後的故事! 從神棍樂團的《人類學家》到安妮朵拉的《在黑暗中漫舞》, 再到Fann芳怡的《單》,每一首歌都如一幅美麗的畫,描繪著生命中不同的篇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我們看到拉娜買了演奏會剩餘空位的票券,但卻沒有任何朋友可以送。於是回到過往上班的市府把票券贈出,甚至在故事的發展中,這些票券甚至像在清庫存一般送給售罄場次的排隊民眾。或許觀眾會以為這是愛子心切的母親,想幫兒子充場面,更博愛一點可以說是把好的音樂給傳出去。但拉娜是雙面的,她同時是母親,也是鋼琴師。
Thumbnail
這首歌由MP出道,歌詞講述的是做自己的勇氣和美麗,無論他人的言語和行為,都無法影響你的內在美和光芒。
Thumbnail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時候 出現很嚴重的自我價值危機 當下我有意識到我有問題 (大概就是寫出愛情隨筆那時候) 直到又有人需要我 我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我也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 後來我想假裝沒事 但我知道不可能沒事 我問出去的問題沒有得到回應 我在乎的人心裡有其他在乎的人 我都能理
Thumbnail
[Intro] I 我 [Verse 1] I don't care what people say 我不在乎人們怎麼說 We both know I couldn't change you 我們都知道我無法改變你 I guess you could say the same
Thumbnail
2023年夏天,次女高音狄杜娜朵在米蘭遇見一群年輕人。她送給這群年輕人一些種子,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種子象徵愛和希望,然後邀請他們一起播下種子。但她卻不要這群年輕人親眼看見種子長大成樹,怎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所處的地方,是米蘭的Beccaria少年收容所。
Thumbnail
原住民實力派唱將琳娜將在2月3日於臺中舉辦粉絲見面會,報名人數有限,粉絲們可把握機會。在直播中琳娜意外清唱,展現了她的實力派唱將之名。影片連結:https://lin.ee/XWncSO8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每個人都看得出來它曾經碎過,但它更漂亮了,有了從前沒有的光彩。
Thumbnail
這部戲讓我強烈的感受到,一廂情願的執著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要學會放棄才能讓自己擁有彼此最美的回憶
歌詞-2024   有自述成分在的歌詞,也有作曲(旋律),自己也會唱,未有編曲(完全不懂也沒有想法XD)   三言兩語雖道不清人的生平,但能描摹出心底隱藏的情。   《她》   她曾經笑顏如花   直到她成了一個笑話   她崩潰 她吶喊   她失去了 棲身的家   她曾經淚如雨下
Thumbnail
🎶探索音樂中的情感世界,在動畫MV裡感受每首歌背後的故事! 從神棍樂團的《人類學家》到安妮朵拉的《在黑暗中漫舞》, 再到Fann芳怡的《單》,每一首歌都如一幅美麗的畫,描繪著生命中不同的篇章。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我們看到拉娜買了演奏會剩餘空位的票券,但卻沒有任何朋友可以送。於是回到過往上班的市府把票券贈出,甚至在故事的發展中,這些票券甚至像在清庫存一般送給售罄場次的排隊民眾。或許觀眾會以為這是愛子心切的母親,想幫兒子充場面,更博愛一點可以說是把好的音樂給傳出去。但拉娜是雙面的,她同時是母親,也是鋼琴師。
Thumbnail
這首歌由MP出道,歌詞講述的是做自己的勇氣和美麗,無論他人的言語和行為,都無法影響你的內在美和光芒。
Thumbnail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時候 出現很嚴重的自我價值危機 當下我有意識到我有問題 (大概就是寫出愛情隨筆那時候) 直到又有人需要我 我才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我也不知道這樣講對不對) 後來我想假裝沒事 但我知道不可能沒事 我問出去的問題沒有得到回應 我在乎的人心裡有其他在乎的人 我都能理
Thumbnail
[Intro] I 我 [Verse 1] I don't care what people say 我不在乎人們怎麼說 We both know I couldn't change you 我們都知道我無法改變你 I guess you could say the same
Thumbnail
2023年夏天,次女高音狄杜娜朵在米蘭遇見一群年輕人。她送給這群年輕人一些種子,語重心長地告訴他們,種子象徵愛和希望,然後邀請他們一起播下種子。但她卻不要這群年輕人親眼看見種子長大成樹,怎麼會這樣?因為他們所處的地方,是米蘭的Beccaria少年收容所。
Thumbnail
原住民實力派唱將琳娜將在2月3日於臺中舉辦粉絲見面會,報名人數有限,粉絲們可把握機會。在直播中琳娜意外清唱,展現了她的實力派唱將之名。影片連結:https://lin.ee/XWncSO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