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峰終定律(peak-end rule),是指我們在回憶一段經歷時,往往只會想起峰值時刻(最好或最壞的那一瞬間),以及它是如何結束。至於它的總時間長度,以及那些不好不壞、普普通通的經驗,很快就會被遺忘掉。
譬如我們到海外旅遊,幾個月或幾年後再回顧,會被一再說起或詳細描述的,都是你感到特別美好(或特別受氣)的時刻。而就算一開始有些惹人不快的事,只要後面漸入佳境,或是在結尾時來個大驚喜,你就會覺得前面那些都不算什麼了。但相反地,如果一開始都很好,最後卻來了點麻煩,你就會感到特別不滿。
也就是說,在評價一段經歷或體驗時,人們往往不是取每分鐘、每小時或每天的平均值,而是取那些特殊時刻的平均值,譬如高峰、低谷或轉折點。而結尾體驗似乎有特殊加成。讓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用什麼實驗來反映這一點。
受試者要先經歷兩件事,最後做出一個決定:首先是把雙手放進13度冷水中,持續60秒;其次是把雙手放進13度冷水中持續90秒,但最後30秒會注熱水,使得溫度上升到15(但受試者未被告知注熱水的時間點)。最後他們會問受試者,如果一定得選的話,你要重複事件一還是事件二?
13度冷水頗為刺骨,15度好一點但也不舒服。從長痛不如短痛的思維來看,大家應該會選一才對。但結果是,69%的人選擇了二。
心理學家的解釋是,人們其實很容易忽略掉時間長短,在回憶並做決定時,主要是取峰值時刻、轉折點與結尾來當依據。也就是說,60秒和90秒的差別很被忽視,但結尾的舒適度則被特別看重。
峰終定律帶來的最大啟示是,如果你想要使某人對特定經歷的事後評價更佳,應該把主要心力花在創造峰值體驗上,而且結尾最好不要馬虎。這裡的「某人」,可以是你的伴侶、可以是你的親朋好友,甚至可以是你自己。
有些人很快地意識到,這在商業上的應用可說潛力無窮。事實上,提出這一概念的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獲得了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而這和商管中所謂的關鍵時刻(MOT, moment of truth)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簡而言之,就是致力於提升顧客的消費體驗。
如果把峰終定律的延伸思維,拿來套用在教學活動上,就形成了三大原則:
若教學本就有峰值時刻,就想辦法放大它;
若教學沒有峰值時刻,就想辦法創造它;
若教學過程中有妨礙峰值時刻的事物,就想辦法移除它。
當然,教學有其預先設定的目標,而不只是帶來娛樂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尋求,如何把峰值體驗和教學目的掛勾,或說如何寓教於樂。
其實很多講師都已經開發出了各式方法,來吸引注意並提供豐富的教學體驗。由於教學目的與課程性質的多樣,這裡無法一一盡述,所以我只談一下峰終定律在知性課程當中的可能應用。尤其是我認為,知性課程最該創造的就是認知體驗(或說知識感),亦即「原來如此」、「想不到是這樣」,或說「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的感受。
首先就是,課程開頭的前10分鐘,就必須把課程的「能學到什麼」、「可有何應用」呈現出來,尤其當學生或聽眾不熟悉主題的時候。至少就我教高中多元選修的經驗,相當比例的學生,會在前10分鐘判斷這堂課他要不要專心聽,所以重點不能沉在甕底。也就是說,在這10分鐘內帶來認知體驗,效益可能會比之後任何時段都還要大。
譬如我最近在想,如果要講哲學思維中的數學概念,應該怎麼起頭比較好?目前我會這麼做:很久很久以前有個村子,每個村民一生下來就是大近視,替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有一天,有人把眼鏡帶來這個村子賣,大受好評。
但隨著眼鏡的普及,村民們開始產生一種有趣想法,他們認為世上的一切東西都是模糊多變的,唯有眼鏡才能把它們真正看清,所以眼鏡才是真理,其他事物都是虛幻。久而久之,村內出現了一種眼鏡崇拜,認為眼鏡是認識一切事物的基礎,並發展出一連串改善眼鏡的技術。對某些古代哲學家而言,眼鏡的真正名字叫做數學。
其次,若能同時刺激多種感官,認知體驗的效果會更大。這方面最為人熟知的,就是圖片或影片的應用,相較於講師口述,它添加了更多聲光效果。而我個人認為,要求手寫回應問題,或是用色卡、數字卡來反映不同意見,也是很好的方式,它一來會有觸覺刺激,二來會創造更多互動,而不只是單方面的接收。
三是試著延續已有的認知體驗,或至少不要打斷。或許有人會問,誰會那麼無聊,刻意去打斷認知體驗?事實上,這種情況多少存在,那就是在討論正熱烈時宣布停止,而轉到其他主題上去。這有時候是不得不然,但也有的時候,並不需要執著於進度本身。
另外一種應用是,當你觀察到學生有認知體驗時,不要太快打斷它,而是給予一點緩衝時間。至於延續,原則上是用不同角度或形式,來繼續解說認知體驗的知識內容,能引出越多互動越好。
當然這只是一些初步構想,尚有許多嘗試與開發空間。必須注意的是,想要強化認知體驗,首先就得試著捕捉並描述它,我認為這方面還有非常多事情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