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峰終定律」來設計一天的研究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作為碩博士生,面對繁忙的研究與課業壓力,設計一個高效且讓自己滿意的工作流程至關重要。「峰終定律」這個心理學原則,強調我們對一段經歷的記憶主要取決於當中的「高峰時刻」和「結束時的感受」,這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優化一天的學習與研究體驗。


raw-image



接下來,我將分享如何利用「峰終定律」來設計出滿足且充實的研究生活。


▋ 1. 使用 135 任務法量化一天的研究目標


碩博士生的生活常常充滿各式各樣的任務,從寫論文、閱讀文獻到處理實驗數據。透過使用「135 任務法」,我們可以有效量化並規劃一天的工作:


▌每天早上列出 1 件最重要的大事(例如撰寫論文段落或完成實驗)、3 件次要的中事(例如閱讀文獻、參加討論會)、以及 5 件輕鬆的小事(如回覆信件、整理資料)。


這種分層級的規劃能夠減少焦慮感,並讓我們清楚知道該優先處理哪些重要的研究任務。當完成一天中的「大事」後,將會感受到成就感,這就是我們所謂的「高峰時刻」。


▋ 2. 早上專注於「大事」,創造一天的「高峰」


根據「峰終定律」,我們的記憶更容易集中在情緒的高峰時刻。對碩博士生來說,早上是大腦最為清晰的時段,因此我建議在上午專注於完成最具挑戰性的任務,如撰寫論文的關鍵部分或進行數據分析。


當你能在中午前完成這些重要的工作,就會產生一種強烈的「高峰體驗」,讓你覺得整個上午相當有成就感,進而推動接下來的一天工作。


▋ 3. 設計一個愉快的工作結束


一天的結束同樣會影響我們對當日的整體評價。為了保持積極的情緒,我會在接近結束時安排一些容易完成的小任務,例如整理實驗數據、更新研究進度表或撰寫簡單的研究筆記。


這些輕鬆的工作任務有助於讓我們在結束一天時感到充實,避免讓疲憊或挫折感影響到對整天的評價。尤其當研究進度卡住或論文進展緩慢時,這種愉快的結尾能帶來更好的情緒平衡。


▋ 4. 反思並記錄進展,保持正向的學習體驗


每天花幾分鐘反思和記錄研究進度,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逐步累積的成就感。這不僅有助於提升我們對一天工作的滿意度,還能為未來的工作提供動力。


▌回顧一天的研究任務,確認自己完成了哪些具體工作,即使未能全部達成目標,也能清楚知道自己正在進步。這種自我評估與反思,能夠進一步強化研究中的正向回饋。


利用「峰終定律」,我們可以在繁忙的碩博士生涯中,設計出高效且有成就感的一天。透過合理規劃任務,創造高峰時刻,並確保一天的愉快結束,你將能更好地管理學術壓力,並從每天的研究生活中獲得更多滿足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569會員
1.9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你會時常趕論文到最後一秒,才急急忙忙壓底線交出進度給教授嗎?或是因為感覺不對,就不想寫論文嗎?我一直在尋找能改善生活的方法。以下是五項我覺得非常實用的妙招,可以有效提升做事效率與研究產量,因此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你會時常趕論文到最後一秒,才急急忙忙壓底線交出進度給教授嗎?或是因為感覺不對,就不想寫論文嗎?我一直在尋找能改善生活的方法。以下是五項我覺得非常實用的妙招,可以有效提升做事效率與研究產量,因此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我們每天都在繁忙的工作與生活中尋找平衡,如何在這些壓力下保持高效呢?透過固定時程生產力、深度工作、慢生產力的概念,我們能有效管理時間,不再被工作時間拉長拖垮,反而在有限的時間內激發創意。好好利用規律的運動與充足的睡眠,則能確保我們有最佳的精神與體能,達到生產力的最高峰。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每年我都有 365 天想離職》一書中關於時間管理和成就感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時間規劃、設定多元生活目標,以及從小步驟中獲得成就感,讀者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完美主義和倦怠感的困擾。文章總結了多項實用策略,幫助個人提升效率,並重新定位工作與生活的動力。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每年我都有 365 天想離職》一書中關於時間管理和成就感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時間規劃、設定多元生活目標,以及從小步驟中獲得成就感,讀者可以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平衡,避免完美主義和倦怠感的困擾。文章總結了多項實用策略,幫助個人提升效率,並重新定位工作與生活的動力。
Thumbnail
在研究生活中,定期回顧學習進展是確保計畫執行力的關鍵。透過三日回顧、目標分析與行動計畫的制定,碩博士生可以隨時掌握學習動態,快速針對阻礙進行調整,讓每一步都朝向研究目標穩步前進。 ▋Task 3.1:三日回顧與標記進度 建立「三日回顧」的習慣,讓每個學習計畫的進展都能被清楚追蹤。每三
Thumbnail
在研究生活中,定期回顧學習進展是確保計畫執行力的關鍵。透過三日回顧、目標分析與行動計畫的制定,碩博士生可以隨時掌握學習動態,快速針對阻礙進行調整,讓每一步都朝向研究目標穩步前進。 ▋Task 3.1:三日回顧與標記進度 建立「三日回顧」的習慣,讓每個學習計畫的進展都能被清楚追蹤。每三
Thumbnail
【如何利用135工作法增強每日掌控感:碩博士生的實用指南】 ── 1. 135工作法概述 2. 每日任務的細緻規劃 3. 尋找五大啟發源 在繁忙的學術生活中,合理規劃每日任務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增強自我掌控感。碩博士生面對大量的研究、寫作、學習與協作需求,往往容易感到目標分散。使用135
Thumbnail
【如何利用135工作法增強每日掌控感:碩博士生的實用指南】 ── 1. 135工作法概述 2. 每日任務的細緻規劃 3. 尋找五大啟發源 在繁忙的學術生活中,合理規劃每日任務不僅能提高效率,還能增強自我掌控感。碩博士生面對大量的研究、寫作、學習與協作需求,往往容易感到目標分散。使用135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節奏飛快,我們忙於應對工作、家庭、社交等多重角色和責任,讓我們陷入不斷忙碌的狀態中。因此固然知道學習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但我們就是沒有時間怎麼辦?我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正在忙碌的你獲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學習的動力。 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一步,請將你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節奏飛快,我們忙於應對工作、家庭、社交等多重角色和責任,讓我們陷入不斷忙碌的狀態中。因此固然知道學習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但我們就是沒有時間怎麼辦?我分享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正在忙碌的你獲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對學習的動力。 設定明確的學習目標 第一步,請將你
Thumbnail
簡介《想做的事都做得到的時間駕馭術》的內容後,分享我對這本書的看法和自己實踐的情況
Thumbnail
簡介《想做的事都做得到的時間駕馭術》的內容後,分享我對這本書的看法和自己實踐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