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4/8 耳邊風:那年頭,少男少女橫死歌中,是很潮很酷的

本期節目靈感來自這個月寫給《小日子》的專欄稿。
流行樂史恐怕再也沒有哪個時期,暢銷單曲榜上塞滿了少男少女橫死的催淚故事,後來甚至專門為這種歌曲列出門派,稱為「青少年悲劇歌(Teenage tragedy songs)」,或曰「催淚歌(tear jerkers)」、「濺淚曲盤(splatter platters)」、還有更直白的「死亡之碟(death discs)」。
那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戰後嬰兒潮一代在美國空前富強的時代成長,「青少年」這個概念如焉誕生:他們已非兒童、又還不是必須負擔家計的大人,儘管不事生產,不少十六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汽車。他們進入性成熟的階段,躁動的賀爾蒙加上閒暇時間和寬裕的經濟條件,餵養出熱熱鬧鬧的娛樂文化。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和貓王(Elvis Presley),便是那一輩青少年的究極叛逆偶像。
或許是當年一連串意外車禍、空難、凶死的年輕明星,為娛樂圈罩上了一道惘惘的陰影:一九五五年,迪恩飆車身亡。一九五九年,搖滾歌手Buddy Holly、Ritchie Valens和Big Bopper墜機身亡,一九六○年,搖滾歌手Eddie Cochran車禍身亡。那些歌裡橫死的主角,彷彿也參考了那些偶像的死法。
為什麼當時青少年愛聽這些慘烈的歌?其實西方民謠的敘事曲(ballad)傳統,早在留聲機發明之前三百年,就不斷唱著命運悲慘多舛的戀愛故事,還有一樁樁離奇曲折的凶殺、情殺、仇殺情節。洒狗血的凶死故事,向來都是大受歡迎的題目。到了二十世紀流行歌曲的黃金時代,把青少年情歌和橫死的悲劇揉在一起,這重鹹的調味,肯定更能吸引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
也有人主張:死亡是當時青少年心目中對討厭的大人世界的「終極反叛」,若要迅速解脫,唯有一死。然而流行歌再怎麼悲傷,也不至於誘導自殺。死亡,總得包裝在悲傷浪漫的故事裡。少男少女聽完了歌,哭一哭,厭世的情緒也就紓解了。
絕大多數的聽眾,此生大抵仍是平凡平庸地過了,並不會經歷歌裡那樣極端的情境。那一首首催淚的故事,卻讓千千萬萬初嚐成長滋味的青少年,在短短兩分半鐘的平行人生裡嚐盡了悲歡離合、生離死別──在猶然不免壓抑的時代,那些歌唱死亡的故事,竟成了釋放苦悶的解藥。
播出曲目:
The Shangri-Las / Leader of the Pack (1964) Ray Peterson / Tell Laura I Love Her (1960) Twinkle / Terry (1964) Stonewall Jackson / B.J. the D.J. (1963) Mark Dinning / Teen Angel (1959) Del Shannon / The Prom (1961) John Leyton / Johnny Remember Me (1961) The Everly Brothers / Ebony Eyes (1961) Pat Boone / Moody River (1961) Roy Orbison / Leah (1962)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