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明柔佑、謝雋曄、陳天浩《香江舊聞:十九世紀香港人的生活點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明柔佑、謝雋曄、陳天浩編著:《香江舊聞:十九世紀香港人的生活點滴》,香港:中華書局(香港),2014年。
2021年2月11日讀畢。

Sergio Capuzzimati此照攝於香港鳳坑。照中正是啟才學校。
讀後感:
1. 所謂「舊聞」,便是指十九世紀時舊報紙上的香港「新聞」。《香江舊聞》此書將這些舊新聞轉錄下來,並加以點校、解注、考證。據此書之序所言,此書的點校、解注、考證工作由明柔佑、謝雋曄、陳天浩三人負責。而楊文信、黃毓棟統籌全稿審閱、體例擬定、文字潤色的事宜。
2. 全書分為四篇。第一篇是為〈社會民生與名人訪港〉,其下有四個主題:「賭禁爭議」、「民生日用」、「信仰民俗」、「名人訪港」。第二篇為「法律制度與警政治安」,其下有七個主題:「早期法律」、「警隊警察」、「陸上盜賊」、「海上賊匪」、「夜行管制」、「街坊更練」、「刑責機制」。第三篇為〈教育醫療與公共建設〉,其下有三個主題:「教育」、「醫療」、「建築」。第四篇為〈自然現象與災害防治〉,其下有兩個主題:「自然現象」、「災害防治」。
3. 初讀此書,並不覺得這些剪報有何特別。可是一路看下去,卻慢慢地感受到十九世紀的香港生活。上一節便細列了此書中剪報所圍繞的主題。對大歷史而言,此書所輯錄的剪報也許並不重要,充其量只能間接反映。然而他們卻是當時民生生活的直接記錄。例如「災害防治」一節中的剪報,便記錄了1871年時,維多利亞城一帶的人如遇火警,需要以不同的方法敲鐘(逐聲分擊、兩聲分擊、三聲分擊。),以便救火隊得悉何處火燭。(頁238)十九世紀香港人生活上的枝枝節節,便是經由這些剪報呈現出來。從這個方面來說,這些剪報有其文獻價值。《香江舊聞》一書亦因而有保存文獻之功。
4. 以前在屯門公共圖書館借過一本書。那本書好像是日本翻譯小說,講述未來世界中機械人如何篡奪人類政權。該故事正是以各則新聞組成。
5. 此書可與關詩佩《譯者與學者:香港與大英帝國中文知識建構》一書對讀。二書同是涉及十九世紀的香港,有不少共見的人事。但二書值得對讀的原因並不僅限於此。一來,《香江舊聞》「教育」一節,有數則關於聖約瑟書院、皇仁書院的剪報,或可與《譯者與學者》的材料及說法對照。二來,《譯者與學者》強調英國在取得香港前後,才驚覺自身對漢文、漢文化的知識極為不足,因而有各樣的政策。而從《香江舊聞》的剪報中,有轉譯至英國香港政府公告、文書的文字。這些翻譯文字由誰執筆?執筆的人從何學會漢文、英文?這些正是《譯者與學者》所關心的議題。
6. 此書所載的新聞,其語體近於文言,而且有不少典故。這讓我十分意外,從前也沒有認真想過這個問題。
7. 書中「禁賭爭議」一節的剪報有「英京理藩院」語。(頁9)原來這就是倫敦的殖民地部。讓我意外的是當時的人以清國的「藩屬」觀念來翻譯「殖民地」。
8. 1871年時香港出現賭博爭議。當時政府批准賭館營業。而華民對此甚為反對,甚至向殖民地部聯署上書反對。當時的政務官對這次的聯署有如此看法:
(⋯⋯)蒞任以來,各唐人聯名之盛,誠未有如此稟者。在人視之,以為眾心之所向,而賭博之業,必係眾惡所歸,似甚關力挽頹風也。不知蓋非唐人意焉,故傳教人為之倡首耳。彼傳教者自顧亟呈之稟章,朝廷莫有是之者,以是親約各唐人,勉為此舉,故以唐人肩之荷,而彼不欲露面抛頭。況唐人之嗜好我所深曉,其性成故有習而不察,每事但得一人選舉,凡百之附和,是以聯名之多且眾也如此。至其呈稟人所書之名,曾見兼有詣署求領賭博牌照者。以是觀之,殊非盡彼唐人中端之士所為此也。當其傳教人舉事之初,凡有唐人,無不濫求遍請,押名其上,而唐人亦漫不能稽,故有若是之盛。且我查得各唐人之意向,匪惟不嫌明場賭博者,抑亦多心好之者云。(頁9)
1871年這位政務官的判斷,到底是從政的人應要有的分析,還是過份否定了民眾的理性?當然,要求禁賭的聯署名單中竟有申領牌照的人,的確會讓人起疑心。但是,如果不是民眾對禁賭有極大不滿,即使有傳教士鼓動聯署,也能如此聲勢浩大嗎?民眾只懂得附和,而不會作出合情合理的分析嗎?換言之,傳教士不是煽動香港的民情,而是讓香港民怨呈現出來。
這種看法並不罕見,如詹伯慧為邵慧君、甘于恩《粵語詞𢑥講義》所寫的序言〈一本普及粵語知識的好書——讀《粵語詞𢑥講義》〉中有云:
幾年前在廣州舉辦亞運會的前夕,為了做好外地來穗人員的服務工作,有政協委員建議廣州電視台增加一點播送普通話新聞節目的時間,隨即在社會引發一場所謂「推普廢粵」的語言風波,一批不明真相的群眾被捲進這場子虛烏有的「保衛粵語」的虛構戰鬥中。事後總結這一事件產生的根源,語言學界的專業人士認為:語言知識的普及工作做得不夠,人們對普通話和方言缺乏基本的認識,對他們之間的關係不甚了了。尤其是「推普」並非要將方言掃地出門,普通話與方言並非勢不兩立,對頭冤家。語言知識的缺乏正是導致這場出現「推普廢粵」這一根本不存在的偽命題,並無事生非地進行所謂「保衛粵語」戰鬥的重要根由!(頁iii)
詹伯慧認為當年出現保衛粵語的社會運動,原因有二:一,不暸解政府政策原意,即所謂的「不明真相」;二,不具備相關的語言知識。這兩個原因便是否定了廣州民眾的理性,認為這次的社會運動是非理性,沒有道理可言的。這便是暗指政府的做法完全沒有錯誤,只要廣州民眾暸解政府的政策原意,具備相關的語言知識,就不會有這場社會運動。真的嗎?
其實該次的社會運動,也可以是出於廣州民眾對粵語的認識,對於當地政府語言政策的認識。舉例而言,對粵語的認識方面,廣州民眾不但認識到粵語是漢語的一個分支,更加清楚這是自己「廣州人」身份的重要證明。所以他們要寸土必爭。對於當地政府語言政策的認識方面,廣州民眾可能明白當地政府原意為何,但他們更加深諳長遠的負面影響。他們因而要參與這次社會運動。
以上所指,並非指責當年那個香港政務官(至少他還是願意覆查香港人對禁賭的看法),亦不是要為分析當年廣州出現保衛粵語的社會運動的真正成因;而是希望從中指出,我們經常會發現他者是不理性、瘋狂的,因而認為他者是不可解的。但事情可能相反:正正因為我們尚未理解他者,所以才會認為他者是不理性、瘋狂的。
記於2021年2月21日

參考資料:
邵慧君、甘于恩著:《粵語詞𢑥議義》,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2018年。
avatar-img
9會員
17內容數
記錄完整看過的書籍、文章,以及閱讀過後的感發。文章不求深刻精練的看法,只求看法消失之前盡快寫下,作為日後的思想發展的里程碑。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錦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郭必之著:《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Robbeets, Martine, and Hubert Cuyckens. "Towards a typology of shared grammaticalization." Shared grammaticalization: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Transe
原來這本書也是新經典文化的文學森林系列。之前不少看過的書,事後也發現也是這個系列的,如馬家輝《龍頭鳳尾》、張北海《俠隱》、葛亮《問米》、張大春《城邦暴力團(二十週年版)》。可能是自己的喜好與這系列剛好相應。
語言接觸並非混亂、不可分析的。陳氏此書便精細地分析了語言接觸的過程。
郭必之著:《語言接觸視角下的南寧粵語語法》,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Robbeets, Martine, and Hubert Cuyckens. "Towards a typology of shared grammaticalization." Shared grammaticalization: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Transe
原來這本書也是新經典文化的文學森林系列。之前不少看過的書,事後也發現也是這個系列的,如馬家輝《龍頭鳳尾》、張北海《俠隱》、葛亮《問米》、張大春《城邦暴力團(二十週年版)》。可能是自己的喜好與這系列剛好相應。
語言接觸並非混亂、不可分析的。陳氏此書便精細地分析了語言接觸的過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關於這隻寶可夢 尼多娜是毒屬性寶可夢,是尼多蘭的進化形態。外表呈淡藍色,有深藍色斑塊,全身佈滿毒刺。雖然看起來兇猛,但實際上性格非常溫和,特別是在照顧幼崽時表現出強烈的母性光輝。 🔮 有趣的特徵 全身覆蓋著毒刺,但在和家人相處時會收起來 口中能發出迷惑敵人的超音波 只有雌性,沒有雄
Thumbnail
💜 關於這隻寶可夢 尼多蘭是一隻嬌小可愛的毒屬性寶可夢,全身呈藍色,帶有深藍色圓形斑點。雖然體型嬌小,但額頭上的毒刺蘊含強大的毒素,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武器! 🌟 有趣的特徵 只有雌性個體,是少數天生就有性別差異的寶可夢 額頭上的毒刺雖小但威力驚人 性情溫和,不喜歡戰鬥 對氣味特別敏
Thumbnail
開頭也太像科幻文學了吧!有一天,我到圖書館扮演文藝分子,雖然我事實上是一個作家喔!即使不紅不火,但確實跟文藝有那麼一點點關係喔!然後我突然就變成別人了,而且連我自己都開始相信我就是那個別人?真是相當科幻了!再然後我走進了神祕的世界,也順便走進了一連串的驚天動地與死亡威脅,突然間變成懸疑劇了?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時會模仿各種聲音,如吃麵聲、疾走聲、兵器墮地及出鞘聲,不同人物的聲線會略加區分,表情、作揖、掌來刀往,全部親自比劃⋯⋯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九點過後,忠武祠前的群眾為不打擾街坊安寧,改為靜坐抗議。曉籌郡於兒玉家統治的第二十個年頭,族長吉郎建立競鬥場後開始繁榮,為增加觀賽的樂趣,看客們時常下注支持競鬥手,因而帶動賭博業的興起,故該地除了古稱後腳,亦名籌子町,指的是賭桌上的籌碼。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
Thumbnail
💜 關於這隻寶可夢 尼多娜是毒屬性寶可夢,是尼多蘭的進化形態。外表呈淡藍色,有深藍色斑塊,全身佈滿毒刺。雖然看起來兇猛,但實際上性格非常溫和,特別是在照顧幼崽時表現出強烈的母性光輝。 🔮 有趣的特徵 全身覆蓋著毒刺,但在和家人相處時會收起來 口中能發出迷惑敵人的超音波 只有雌性,沒有雄
Thumbnail
💜 關於這隻寶可夢 尼多蘭是一隻嬌小可愛的毒屬性寶可夢,全身呈藍色,帶有深藍色圓形斑點。雖然體型嬌小,但額頭上的毒刺蘊含強大的毒素,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武器! 🌟 有趣的特徵 只有雌性個體,是少數天生就有性別差異的寶可夢 額頭上的毒刺雖小但威力驚人 性情溫和,不喜歡戰鬥 對氣味特別敏
Thumbnail
開頭也太像科幻文學了吧!有一天,我到圖書館扮演文藝分子,雖然我事實上是一個作家喔!即使不紅不火,但確實跟文藝有那麼一點點關係喔!然後我突然就變成別人了,而且連我自己都開始相信我就是那個別人?真是相當科幻了!再然後我走進了神祕的世界,也順便走進了一連串的驚天動地與死亡威脅,突然間變成懸疑劇了?
Thumbnail
「如果制度令無辜的市民受害、令公義無法彰顯,那麼,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去反抗那些僵化的制度。」
Thumbnail
單田芳評書時會模仿各種聲音,如吃麵聲、疾走聲、兵器墮地及出鞘聲,不同人物的聲線會略加區分,表情、作揖、掌來刀往,全部親自比劃⋯⋯
Thumbnail
如果回到二十世紀初,想幫文青規劃一日小旅行 可能是這樣: 第一日:喫茶店的咖啡早餐、到知名書店逛逛買書、到酒樓吃台灣料理、到大稻埕逛街買藥、晚上再到戲館看戲、北投泡溫泉、新旅館呼呼大睡。 根據多位學者觀察,台灣史研究近年來有明顯的文化轉向,新文化史關注的議題,包含帝國與展示、空間與大眾文化、城
Thumbnail
一個介乎於前現代及現代的香港、介乎於難民社會與經濟起飛的香港、介乎於人情與制度之間的香港、介乎於手工與科技之中的香港──而這個香港,相對於電影說要呈現的八〇年代,更像是六〇年代末、七〇年代初的香港。這裡的香港,蘊含着主創團隊藉城寨四子於電影結尾時說出的不變價值。
Thumbnail
九點過後,忠武祠前的群眾為不打擾街坊安寧,改為靜坐抗議。曉籌郡於兒玉家統治的第二十個年頭,族長吉郎建立競鬥場後開始繁榮,為增加觀賽的樂趣,看客們時常下注支持競鬥手,因而帶動賭博業的興起,故該地除了古稱後腳,亦名籌子町,指的是賭桌上的籌碼。
Thumbnail
本書從作者的論文改寫而來,書裡將最近一百年區分為五個時期,從日治時期開始談論不同朝代的政府對公宅所採取的政策與公宅文化。讀起來有點硬,也比想像中更加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