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2006 年創建第一個部落格以來,這是第 15 年在網路上寫作,一開始還是學生,每天總有不同的知識進入,所以巴不得能夠盡快的產出,後來當兵、工作,輸出的時間遠大於輸入之後,文字產出就越來越少了。
直到近幾年,除了工作以外,還在其他領域不斷的累積,卻也發現在輸出甚少的情況之下,有一種越來越不耐煩、覺得自己很不舒服的感覺。
深入跟自己對話後,想到,這就好像一種
知識肥胖的體驗感,我不斷的累積,卻也不斷的想要汰舊換新,因為我總覺得要接觸新的,以準備去遺忘舊的。
可能來自於對自己沒有太多信任,也可能是已經甘於每天生活的模式,是幸福的,因為一天天的過去,還是如實地成長,豐盛的過著每天的生活。但總無法忽略內心缺乏的那一塊,那種明顯的聲音,提醒著:「快點去補足。」
看到
創作者成長學院發表的徵文,加上過去一個月的嘗試,終於準備好要收斂自己的灑脫,放下自己的不羈,去設定一個寫作目標,去擴增舒適圈的彈性,也讓自己有機會去體驗,完成承諾(順利地發表每天文章)的成就感。
從過去幾年自我認識來看,我是一個「喜歡建構系統以及解決問題的人」。
今年,為了想要讓自己過得比較充實,寫作的路數,多數會從自己的紀錄的角度出發,有意識的去過生活,也有感覺的使用生活的時間、工具等等。
從過去一年的寫作脈絡,重新梳理,發現能講、想講的話題很多,因此重新分類:
〈一〉數位生活與工作系統:每週一篇
主要會拆分方法與心法,用不同的數位工具(APP)創造出不同的方法,當作自己使用的紀錄,把自己擅長的系統化,用文字的方式介紹給大家。心法的方面,希望能夠將跨越心理障礙的過程,跟大家分享,如果你也遇到相同問題,從中或許產生共鳴,找到跨越的方式。
〈二〉身心技法與靈性成長:每週一篇 過去五年的時間,除了在企業體制內外,我也自己
做了很多不同的進修,主要可以分成「牌卡與曆法」、「靈性能量技巧」、「芳香療法與漢方芳療」及「身心技法」,總覺得要寫些什麼,剛好最近開始進入整合期,就一邊寫一邊跟慢慢分享出來。
〈三〉政治經濟的社會觀察:每月兩篇
這是我的興趣,但也因緣際會的在大學成為了我主修,每次看到有不同的社會議題,都好想要用不同的角度切入。剛好,臺灣是一個充滿多元的社會,擁有表達多樣化的空間,也賦予每個人自我價值意識,這只是我自己想法,或許包含了看到的資料,學習到的知識。嘗試看看,用長一點的文章,去寫出不同的看法與想法。
〈四〉主題式寫作:每週一篇
最早嘗試主題寫作是在 2008 年總統大選的時後,那時候一連寫了八篇的文章。今年開始想要重拾,同時練習主題式寫作,2021 我定下的主題是「理財與投資」,我自己也很期待能夠從這這樣的主題式寫作創造出來什麼,至於是不是以年度來看的主題更換,等到了 2022 年再來依當時的感覺決定。
〈五〉個人實驗與報告研讀:每月一篇
這是我想給自己的嘗試,找到一篇報告或者是比較艱深(hard-core)文章去分析,來自於在求學階段,閱讀很多不同文章,拆解跟吸收的過程,自己感覺非常有趣,也從中學習到許多,想要重拾當年的感覺,所以開始的新嘗試。
〈六〉Agenda 中文社群推廣:每月一篇 看到 Notion 近兩年的蓬勃發展,自己正在使用的筆記軟體
Agenda 相對比較少中文社群的推廣,我希望慢慢創建一個,就像我說過的在 Agenda 11 之後,中文的支援程度跟順暢度已經大幅進步。近年「子彈筆記」與「原子習慣」非常盛行,我認為也正在使用 Agenda 來協助生活。
預計推廣的部分,剛開始多數資源會來自於
Agenda Community 會把軟體的最新消息,跟其他人使用的分享,轉換成中文,在援引自己的看法或者分析,讓大家都對這一套軟體好上手。
最後,我的平台在這裡!
從一開始的個人部落格,到現在充滿的許多內容平台跟社群媒體,花了一點時間沈澱與思考,到底想要做的是什麼,又需要什麼樣的媒體。
本來有鴻鵠大志想要多角化經營社群平台,但後來想想,沒有時間、沒有精神,更大的重點是,也不需要。
所以最後開始收斂到以下幾個平台:
- 未來6米:個人部落格,所有非身心靈相關的個人想說的話,在此分享。
- 塔香食譜:個人部落格,身心靈相關的經歷、分享都在這裡。
- vocus:主要的內容創作交流網站,初期會把所有內容都同步發表喔!
- matters:次要的內容創作交流網站,初期會把所有內容延遲發表於此,規劃未來僅會放流量高的系列。
- Facebook 社團:半開放式社團,可搜尋的加入。
- Instagram:圖文並茂的呈現,讓內容多一點生活風味。
- JoSeal 揪學:共學群組,封閉式經營。
- 電子報:至個人部落格都可以找到訂閱的欄位。
新的一年,特別把寫作計畫放在這個時候發表,有挑戰,也才能擴大自己的舒適圈,期待更多的交流,寫文章的所有過程與環節,以及未來所有寫出來的每一篇文章。
歡迎持續鎖定,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