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死亡可以預告,我們還會過著同樣的人生嗎?還是不願意將就了?

如果死亡可以預告,我們還會過著同樣的人生嗎?還是不願意將就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如果可以預告死亡,我們還會這樣日復一日嗎?我們還會躺在沙發,像顆馬鈴薯手上還拿著包餅乾翹著腿看著電視嗎?我們還會做著這份工作嗎?還是我們會做別的工作?你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嗎?你真的願意妥協你的人生嗎?妥協全部的一切,工作/事業/愛情,我們還會談論著鄰居的八卦嗎?還是我們願意為了我們自己的人生拚搏一次,為了自己「活一次」,我們總是有太多的枷鎖,房貸/車貸/信用卡,這個社會總是在教育我們購買以為是資產的負債,一背至少20年起跳,讓我們以此為責任,卻也綁住了我們的手腳。

我們總說等我...以後...但等到那時我們又說自己老了,那請問我們的人生到底什麼時候才要開始?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才願意追尋我們的人生?
你真的願意繼續這樣將就你的人生嗎?

  昨天一部影片又把我帶回媽媽剛離世時我訂定的目標,那時的我迫切的想追尋改變,所以我開始追尋我自己的內心,不想再去做我不想做的工作,不願意將就所有的一切,我開始學習,我決定我要不浪費自己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就此開始翻轉。從只談論八卦到不談論這一切,甚至我都覺得是人家的私生活,沒什麼資格說三道四的,這一切都不再是我關心的,我關心的是我今天把握我的人生了嗎?我真的以身作則了嗎?我散播愛了嗎?於是在媽媽離世的一年後,我在這邊打了第一篇文章。

一切都是因為愛,而我們也是愛

一切都是因為愛,而我們也是愛

  我的起心動念一直都很簡單,我只想陪伴著螢幕前的你們,不管你們是從何而來,又怎麼去看待我,你們一點都不孤單,至少還有我陪著你們,那些在安寧療護病房照顧的家屬們,你們有的感受我曾經都有,那些恐懼/害怕/惶恐/不安/無奈/孤獨/壓力/憤怒/沮喪/難過,都在我身上真真切切的發生過,且非常嚴重。

  我想起了在母親離世前的那段時間,我常常看著她看著出神,有太多太多的情緒,沒辦用一個情緒簡單帶過,我總是深思,這個情緒到底從何而來,而我的這些情緒並沒有隨著母親的過世,因此散去。

raw-image

  而我也不斷地問自己,在這段關係內我到底要學會什麼?於是我起心動念,想告訴大家,跟我有一樣感受的你們一點都不孤單。而且在我們的文化,死亡這件事情是真的非常少被提及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忌諱,但我卻是覺得這是每個人的人生課題。

我們要永遠保持希望,但我們也要做好所有準備,因為它始終會到來。

  家屬要怎麼選擇面對?告別式辦完了,這些傷痛就自己好了嗎?還是只是貼個OK蹦以為傷口就這樣好了,等有一天OK蹦掉了,我們依然痛徹心扉,依然走不出來?病人走了,家屬的傷還沒好,甚至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好。那我們打算什麼時候放過自己?在醫院時我看著母親,我總是想著,唯有照顧自己的健康是對自己以及家人最大的責任,而這似乎也成了現在5G時代的趨勢,所以我選擇健康產業管理系,我希望有一天我能延緩這件事情的發生,並且讓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怎麼面對死亡。哈,真是偉大的夢想,對吧?

  從小我們的教育從來沒有教導我們怎麼去面對死亡,怎麼去面對情緒,而這也是大部分的人欠缺的,也是我最想表達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有情緒不好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低潮,而我們怎麼去感受情緒以及怎麼去面對情緒?我們學習過嗎?我們知道嗎?我們了解嗎?這世界都在講求數據化,那我們的心呢?數據化的了嗎?若是有兩件事情可以相輔相成,這是一件多棒的事情!

  回歸我第一段打的,在我經歷了這些悲歡離合之後,從母親回來到諒解,再到離開,送完最後一程,這一切是不是都在告訴我,要學習把握當下,因為我的母親55歲就離世了,我覺得這算幸運的且是有預告的。去年帶走了好多人,有的非常年輕且都是一瞬間,這些來的太快,快到我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也挽回不了這些生命了。

拿起電話吧,撥打給你最愛的人,對他說聲謝謝以及我愛你。

  我們總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最後才發現所有的一切一點都不理所當然,甚至是難能可貴的,這一切的一切,這一切的緣分,這一切的相遇,沒有一切是偶然。說了這麼多,如果你被我感動到了,我很感謝,因為這真的是我的肺腑之言,別忘了,我永遠都會當大家的太陽,溫暖著大家。

愛。分享。喜悅。感恩。

勇敢的去追尋你想要的人生,不要再將就了,人生不過幾十年,過了就沒有了!

謝謝看到最後的你們。


關於作者:在面對親人的離世後,開始學習梳理自己的情緒並且探索內心的世界,最常問自己的問題是:你還想做什麼?還想突破什麼?

熱愛爬山、健身。且因喜愛閱讀及學習,而開始追尋生命中許多未知的可能。

「在面對親人的離世後,被文字療癒過的人,希望自己也能透過文字,帶給大家溫暖的力量。」

若是喜歡,可以動動手指頭,讓芯亭的文章分享出去被更多人看見。

別忘記拍手五下唷!!!

IG:sinting369   follow me

avatar-img
心亭;三分鐘熱度患者的沙龍
35會員
124內容數
在人生的旅途中,在喧鬧的塵囂中,為您供給一份寧靜套餐。 讓您的心能安靜、寧靜,並且感受作者溫暖的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趁著畢業季這個空檔,將這五年沒玩到的、沒見到的人,全部排在這兩個月,給了自己兩個月的靜心、旅遊、思考,發現那些因為忙而忽略掉的情緒,那些本該清理完畢的事情,卻因為一些小事再度出現,以前這種情緒出現時,我總是會激動的生氣起來,現在的我卻總是感覺酸酸的。 「阿,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最近養了一隻貓,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趁著畢業季這個空檔,將這五年沒玩到的、沒見到的人,全部排在這兩個月,給了自己兩個月的靜心、旅遊、思考,發現那些因為忙而忽略掉的情緒,那些本該清理完畢的事情,卻因為一些小事再度出現,以前這種情緒出現時,我總是會激動的生氣起來,現在的我卻總是感覺酸酸的。 「阿,原來是這個樣子啊!」 最近養了一隻貓,
回顧這五年的校園生活,充實卻也充滿挑戰。從母親的保守思想到對校園生活的憂慮與挑戰,作者透過不斷戰勝自己的恐懼,最終因為這些點點滴滴的經歷,加深了對人生的體悟與成長。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