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0|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失智症觀察日記. Ep 5 | 賣屎一擔多少?


「按呢袂使!」 「好呀!賣屎一擔幾錢?」
建議先聽完錄音再看內文哦~
這是平常我在跟阿嬤聊天時的一個小片段,阿嬤在日治時期長大,對她而言台語、日語是她比較熟悉的語言,對日文掌握度不夠的我因此在家都是用台語跟阿嬤抬槓(台語:聊天)
那是一個陰晴不定的下午,我還是依舊坐在阿嬤旁邊聽她問問題(今天星期幾?我在哪讀書?)忽然一個心血來潮,我想問問阿嬤小時候的生活是如何,一段聽起來頻率對不上的奇妙對話就這麼開啟了。
一問之下,我才得知阿嬤是在新北市貢寮區的一個小漁村出生 — 「澳底」。這個地方跟日本人有著不得了的歷史淵源,日本在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後,接收人員與部隊即在此登陸,而後逐步接管全台灣,開啟往後長達50年的日治時代。阿嬤的父親也是個討海人,但是阿嬤對於她的父親的記憶只保留僅此;當我接續再問下去時就出現了錄音裡的那一段對話。
「按呢袂使!」 「好呀!賣屎一擔幾錢?」
阿嬤很逗趣地跟我開了這麼一個諧音笑話,如果你不太懂台語可能就沒辦法接收到這個笑點是甚麼,由於「不行」、「賣屎」兩個發音在台語上非常相似,所以阿嬤假借「賣屎」來回應我的「不行」。我當下也是愣了幾秒才反應過來,我跟阿嬤笑得樂此不疲。
來源:Health Europa
來源:Health Europa
╴ 然而這對話的重點並不是要證明阿嬤是潛在的脫口秀演員(或許真的是)而是這段對話開始有了深度,不再只是停留在平日單調的一問一答。我在安養中心遇到的失智老人,幾乎沒什麼情緒反應,採訪時也是有一搭沒一搭;我試著用一些我所知道的台語順口溜來逗他們笑,他們大多還是有反應,不過維持不久。
試想,如果我跟阿嬤永遠留停留在這個一問一答的對話形式,其實那個「好呀!賣屎一擔幾錢?」是永遠不會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對話中,因為沒有必要也沒有機會。平常的阿嬤只是在索取(對話窗口、人群連結)我們也不假思索地給予,唯有當這些心理需求被滿足了之後阿嬤才有給予(開玩笑、主動關心)的可能;然而這樣的給予只能以時間來兌換,沒有甚麼超前部署的華麗手法,有天時間到了這段對話很自然就會發生,也許會長存也許只會暫留。但不論如何,我們已經鑿出了一個對話深度,即使這樣的對話會隨著時間淡出,它也已經在我跟阿嬤之間留下了關係的里程碑。
我真正在乎的並不是這記憶拼圖有多麼零散,就算如此,我也依舊會願意為你拾起散落一地的拼圖,把它們放進相框內該擺放的位置;胼手胝足地為妳拼完這一整個記憶拼圖,再等妳透過這個拼圖跟我說那些,放在記憶深處早已積灰的故事。
這聽起來挺累的,但愛一個人不就是這樣嗎?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這裡是我用來記錄失智症方面的訪談跟紀錄,大部分的內容會關於我跟我阿嬤,因為有了我阿嬤我才開始了這個專題;我試圖在這裡提供所有人醫學以外的角度去看待失智症,讓我們能以溫暖的方式愛我們所愛的人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