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影評▕ 《淺田家!》- 幸福,就在下一頁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有雷警示,雖非劇情的直述或訴說,為了討論相關議題仍有所取捨,介意請斟酌閱讀

夢景的搖搖欲墜


人們常言,藝術創作,就像是走上無人能及的心靈之旅,不只辛苦,更飽含著孤獨。然而,《淺田家!》的政志,卻擁有一群親友願意陪他胡鬧,在無處可去時,收留他,在靈感湧現時,陪伴他。就此,創作之路再怎麼艱辛,也都不會讓人覺得孤單。
即使不孤單,也不代表沒有喪氣過。總是異想天開的政志,忘了世界不是繞著自己來旋轉,即使周遭的親友都讚賞,但全家福終究是全家福,僅僅是一種隱私的體現,而非藝術的展現。為此,不管政志敲再多次門,拜訪了多少間出版社,都像掉入池子的葉子一般,激不起半點漣漪,只能隨著社會的喜好與規範,繼續漂泊與浮沉。這也讓人明白,追夢的過程,就像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競賽,鳴槍時再怎麼歡聲雷動,總有一些段落,會沉默地讓人發慌。
我想,被看見的焦慮,就是每一個創作者,起步時,難以擺脫的幽魂,政志當然也不例外。甚者,如此寫實的描繪,更讓電影順利拋出,前半段的劇軸核心,意即「所謂追夢,也是會有墜落」。畢竟,社會已經過度美化或說商業包裝,追夢這一件事,不知不覺下,許多人不只忘了自己實際的夢,更還忘了,夢之所以稱呼為夢,就是因為它飽含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落差,則又內藏了豐沛的情緒,不管是迷惘、慌張或是焦慮,都讓人無法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與安心,甚至像是在走鋼索,充滿著恐懼,想要掉頭就跑,進而頹靡起自己到安全的堡壘中,或說龜縮於社會規範的舒適。
所幸,政志不只有家人陪著胡鬧,更還有一路支持的親梅竹馬,在需要時當頭棒喝,讓藝術創作的柔軟之心,僅限於拍攝,而非蔓延開來,回過頭侵蝕政志的信心。以此來說,政志之所以能夠不斷地按下快門,自始自終,都不僅僅是因為才能,更也因為背後的支持與鼓勵,讓他不放棄,不斷奔馳,闖蕩,直到有一天,被懂的人給接住。此後,原本像是墜落的尋夢之旅,尋獲了一處安身立命之地,東倒西歪的創作者,也終能安穩地闔上眼,大膽地投放自己到更為寬廣的化外之地。
綜合來講,淺田家的創作,少了任何一人都不行,每一個人,都是重要的齒輪,推動著不凡的全家福,持續翻往下一頁。
再者,電影也解構了創作總是孤獨的見解,並將個人的成功與眾人的努力,緊密地扣合在一起,讓人明白,即使人的內在空間,總是藏有他人無法分享的視野,但創作的過程,不一定只有孤獨相伴,更也可以交錯人群的陪伴。一來一往,不只人群走入了藝術,藝術也走入了人群,其中交織出的火花,甚至能化成帶來共鳴與激勵的暖火,消融因挫折與冷漠而高築的髒污積雪。
整體而言,電影最讓人出乎意料之處,就在於它不只是講述災後的康復,更也講互相扶持的重要。故此,前半段的故事不只是要豐沛政志的角色厚度,更要穿針引線出,日本民族的團結信念,藉以回應311十週年這重要的轉折時刻。畢竟,一雙手,牽起的人總是有限,若有一群人,就能編織出大網,溫柔地接住,因生命創傷而顛沛流離的靈魂。
只要彼此攙扶,就算走得跌跌撞撞,依然能夠再次跨步向前

生命的支離破碎


電影的上半段,聚焦於政志的夢想與跌跌撞撞來勾勒,並以政志的成功闡明眾人支持與團結的重要性。爾後,來到下半段,電影鏡頭,慢慢地從攝影者,擴張到被攝者,除了繼續貼合團結的重要性來敘事,更進一步談論了,失落之後的拾起,要如何透過照片與攝影來開啟。
屋倒人散,地震鬆脫了家,海嘯沖垮了人,一張張全家福,就這樣隨著生命的失落而飄散。日本311,相較於一般性的災難,其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的突然,以及斷裂。通常,即使是面對死亡,我們也有機會見證到死亡的過程,又或是死亡後的結果,但311帶走了一切,不僅是人的體溫,更包含殘存的餘溫。就此,生者所迎來的第一波情緒浪潮,不一定就是悲傷,更有可能是超載的不可置信。
為此,就像電影中找碴的中年男子,理智上明白自己的女兒已經回不來了,卻因為缺乏事實上的體會,無法從情感層面接受,女兒已經逝世的事實,緊蹙的眉頭,就象徵了他緊閉不開的淚腺。以此對照,電影中的照片,也有了鑰匙這個意涵,幫助困窘的生者,找到一條出路,或是說一道窗口,藉以通風,悶到發愁的哀傷。故此,直到擔任鑰匙的照片出現後,本被緊鎖的淚腺才被解開,自此,中年男子終於真正體會到,生死之間的距離,已經遙遠到讓他無法再擁抱,斗大的悲傷,卻因此有了一絲喘息。
聚焦於此,延伸來說,認領照片就不只是因為思念,更也是拼湊破碎的第一步。對於生者來說,逝去來得太突然,又有一堆後事與破碎屋瓦要去處理,過度的忙碌,就可能讓人陷入心理學上的「延宕的悲傷」。可是,悲傷不是問題,也不是應該要拆除的炸彈,悲傷是愛的延伸,如果不能好好地悲傷,人就無法好好地愛,沒了情感,生命就無法繼續開拓,甚至還會迅速地凋零,變成空蕩的荒蕪。為此,就算是一時的保護機制,延宕悲傷,也不是讓人不再受傷的魔法,甚至是麻痺人的毒藥。畢竟,延宕了太多,阻塞的可不只是情緒,還有生命的驅力。
的確,失落的悲傷,需要一輩子去療癒,卻又不一定能夠痊癒,可是,這都是因為它不是病,而是一種牽掛的哀悼反應。我想,悲傷不是一隻巨大的怪獸,反倒是天使,帶著眼淚,卻也帶著人的思念,其需要的,就只是一些空間,可以喘息,且被接納的允許。此後,悲傷或許還是讓人流淚,卻不會再次拖住人的雙腳,甚至能成為,背後的助力,將支離破碎的心,一片片給黏補。藉此,人也才有辦法從「失落」邁往「重塑」,進而完成心理學說的失落歷程,跨越生命的鴻溝,繼續向前。
綜合來說,這也有關照片的第二意涵,逝者的內化,意即透過虛構關係的連結,繼續攜帶著逝者,走下去,而這個攜帶,除了前面提到的悲傷,或是照片,更也包含那一條不合手的男性腕錶。相似於《星際效應》,父親的離去,在《淺田家!》也讓女兒戴起了父親的遺物,一個簡單的動作,卻像是要把不再交錯的時區給校正,只可惜生死的距離,遠超過幼年孩童的想像,再怎麼不捨,流逝的時光,都不可能溯回。
即使如此,就算不能再見面,遺物,還是能稍稍縮短生死的兩岸,讓人依偎生命光火的餘暉,來取暖,來照亮,甚至如同蟲洞,讓生者可以稍稍穿越,翻找出埋藏於回憶中的輪廓。就如電影所呈現,即使拍攝的人不在了,被愛給凝視的生命,並不會因為消逝而被撼動,只要生者都還記得,還愛著,空蕩的全家福,也能塞滿無盡的愛。
承前所述,照片是鑰匙,也是連結,但走到最後,照片更是心靈的居所,讓無以名狀卻巨大的悲傷、慌亂與思念,都有一個去處。藉此,本因失落而被沖垮的人心,並沒有隨著海嘯而去,或許因為地震經歷了一些波折,但照片就像穩定人心的守護神,總是能讓躁動的心,安定下來,甚至讓流離失所的人,找到歸港的路。
生命的哀傷,無法放下,卻能收納

愛的凝視與輪廓


過去我們都以為,失落的悲傷就像是一條線,有著起點,有著終點,但隨著研究越來越豐厚,我們漸漸發現,很多時候,悲傷不是漂亮的拋物線,而是上下曲折的波浪,讓人一會感到失望與痛苦,另一會又讓人體會到希望與動力。為此,雖然前段曾說,復原的歷程,就在於如何從「失落」走向「重塑」,但這不代表它就是線性的發展,反而更像是來回的擺盪。幸好,擺動的幅度,確實會隨著時間與轉化,一點一滴越來越小,就好似人漸漸找到,跟失落共處的方式,即使哀傷,也不會悲愴到走不動。
談回電影,如前所述,照片扮演了不同的功能,疊加意涵之後,筆者發現到照片就像一位見證者。不管是一開始的幫助生者接受事實,或是中間的促發情感的潰堤,還是最後,引導生者與逝者的關係重建,照片都在這之中,涵容人面對失落時,可能會有的各種樣貌。雖然,拍攝是用光學的原理捕捉生活的色彩,但凝視的內容,卻不會是被凍結或框架住的死物,而是生動艷麗的吉光片羽,這也讓相機跟自己的原生父母,人的眼睛,擁有巧妙的相似,透過一開一闔,顯影出生命的立體。
交錯來看,為何政志會從拍攝全家福,轉向投入認領與清洗照片的行列,不只是因為關心被攝者高原一家,更因為他明白看似輕薄的照片,囊括了生命的厚重,讓其重量遠超於物理上的感受,甚至要透過四個點的維繫,才有辦法繫綁住,而這是漸漸成功後,淡出政志日常的熱忱。某種程度,他不只想要幫助別人,也想再次拼湊出,細膩的自我。畢竟,對於政志,策展固然開心,拍攝中的情感連結卻更讓他動容。
就如政志所說,照片能夠帶來希望,甚至牽起孱弱的靈魂,促使生命的彩虹,再次於日常中閃耀。所以,到頭來,不管是拍攝者,或是被攝者,都能從既有方框中,獲得極大的救贖。猶如著名攝影師Peter Adams所說,好的照片,重點不在於景深,而是情深。故此,政志的作品能夠發光發熱,不僅因為才能與創意,更也因為他擁有一雙細膩的眼睛,能讓輕薄的底片,飽滿鮮明的情感。
最後,除了照片這個元素頻繁出現之外,藍海這個元素,也時常出現於電影中,好似一位溫柔的母親,包容政志的頹靡與喪氣,甚至承接住人的各種樣貌,不管是父親的遺憾,又或是婚姻的締結,連最後那一張少了一人的全家福,都是在海岸邊來拍攝。由此可知,大海,滿載著人的一往情深,即使它也帶走生命,卻不是邪惡的存在,更像是一種純然的搖籃,靜謐地搖擺著生命,帶來各種的慰藉。大海所有的象徵,正也相符《淺田家》特有的溫柔與堅韌,利用影像,精巧地修剪出災後的雨後天晴,告訴我們,人在哭過之後,也能再起。
生命像條蛇,迂迴,都是為了前進

結語

《淺田家!》的調性,看似不溫不火,卻內斂了許多情感,讓人隨著電影氛圍,一起哭,也一起笑。當然,電影落幕之後,受災戶的生活不會有明顯的改變,但至少,透過電影,我們能夠一起見證,堅毅的靈魂,如何撐起本已消瘦的軀體,用力打出深遠的回擊,而非被災難給淹沒。甚者,電影讓人明白,拍照不只偷不走靈魂,還能精煉出生命的光華。


全文圖片來源-采昌國際
因應筆者受訓背景為社工與諮商心理研究所,撰寫上會以心理、社會、人文與哲學的觀點來延伸討論,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解影,解癮-影劇相談室或下方社群專頁。

延伸閱讀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9K會員
133內容數
相信情緒的力量。試著從諮商心理師的角度,漫談生活常見的各種議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怒怒心理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中年危機,就像宇宙恆星的崩塌,苦悶夾帶的重力,會將人的內心給壓毀,發展出吞噬一切的黑洞,把生命的光源,或說出口都給吞沒。就像死去的太陽無法帶來溫暖,死去的靈魂也無法繼續擴張生命,不斷地落下,再落下,沒能從中年危機掙脫出來的人,就此失去感受,行屍走肉一般,不是摔成一灘爛泥,就是拖著殘缺的軀體,賴活。
本文將以戰爭為軸,試寫影劇手法之外,更聚焦於戰爭影響,不管是對於日常的侵蝕,或孩童純真的蛀蝕。甚者,另外描繪戰爭結束後的審判與國族衝突。最後,再拉回台灣本土,聚焦討論因應動盪而生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作品含1917、太陽帝國、兔嘲男孩、東京大審判、辛德勒的名單、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返校等。
記憶,其實就是人人皆有的魔術,它交錯了真實與虛構,帶有現實的氣味,卻也飽含著我們的疲倦、依戀、期待與不甘。猶如文中角色,很多時候,我們處理不好真的世界,只好暫時躲到依附現實而生的綺麗,比如夢、幻想、回憶或魔術,都讓人保有安全的距離,藉以才能消化生活的各種滋味,不管是落寞、悶愁、孤獨、徬徨或不安。
遲暮的日常,因應生命的坍落而龜裂,鋪天蓋地的裂縫,分秒俱增,灌溉了洪川的淚也填不滿,擋不了。就此,阿爆的淚再滾燙,也熬煮不出一絲希望與救贖。我想,死亡牽引的不只是生命,更會繃緊人的神經,光是掩飾、逞強或假裝沒事,就已讓人疲靡,沒有餘力,拼湊逝者長存的相信。燃盡的蠟燭,怎麼點,都只剩灰燼,等著被風吹散
原本承載自由燈火的電影,隨著雨的落下,逐漸失溫。片中不斷傳出的異味難以擺脫,角色的位置也難以挪動,不管味或位,都脫離不了匱乏的專制,愁苦的影子拉得極長,落下的那一方,面對高牆,伸長了脖子還是只能仰望。即使決定論遭到量子力學推翻,回到社會,決定論的影子緊緊跟隨,使得階級是一種烙印在靈魂的標籤。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中年危機,就像宇宙恆星的崩塌,苦悶夾帶的重力,會將人的內心給壓毀,發展出吞噬一切的黑洞,把生命的光源,或說出口都給吞沒。就像死去的太陽無法帶來溫暖,死去的靈魂也無法繼續擴張生命,不斷地落下,再落下,沒能從中年危機掙脫出來的人,就此失去感受,行屍走肉一般,不是摔成一灘爛泥,就是拖著殘缺的軀體,賴活。
本文將以戰爭為軸,試寫影劇手法之外,更聚焦於戰爭影響,不管是對於日常的侵蝕,或孩童純真的蛀蝕。甚者,另外描繪戰爭結束後的審判與國族衝突。最後,再拉回台灣本土,聚焦討論因應動盪而生的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作品含1917、太陽帝國、兔嘲男孩、東京大審判、辛德勒的名單、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返校等。
記憶,其實就是人人皆有的魔術,它交錯了真實與虛構,帶有現實的氣味,卻也飽含著我們的疲倦、依戀、期待與不甘。猶如文中角色,很多時候,我們處理不好真的世界,只好暫時躲到依附現實而生的綺麗,比如夢、幻想、回憶或魔術,都讓人保有安全的距離,藉以才能消化生活的各種滋味,不管是落寞、悶愁、孤獨、徬徨或不安。
遲暮的日常,因應生命的坍落而龜裂,鋪天蓋地的裂縫,分秒俱增,灌溉了洪川的淚也填不滿,擋不了。就此,阿爆的淚再滾燙,也熬煮不出一絲希望與救贖。我想,死亡牽引的不只是生命,更會繃緊人的神經,光是掩飾、逞強或假裝沒事,就已讓人疲靡,沒有餘力,拼湊逝者長存的相信。燃盡的蠟燭,怎麼點,都只剩灰燼,等著被風吹散
原本承載自由燈火的電影,隨著雨的落下,逐漸失溫。片中不斷傳出的異味難以擺脫,角色的位置也難以挪動,不管味或位,都脫離不了匱乏的專制,愁苦的影子拉得極長,落下的那一方,面對高牆,伸長了脖子還是只能仰望。即使決定論遭到量子力學推翻,回到社會,決定論的影子緊緊跟隨,使得階級是一種烙印在靈魂的標籤。
表面上看似坐落極端的大器與詠晴,實際上沒有想像的遙遠,都有著自己的心結,外在的表現也都因為童年的匱乏而出發,甚至,不管是不安或是懷疑,都可以歸屬於恐懼,一種害怕失敗的反應。就此來說,即使面對恐懼的方式,人各有異,但恐懼失敗這點,讓失敗像是埋藏在心底的炸彈,若不吊著喉嚨謹慎前進,一不小心就會踩碎了自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你可能不知道湯淺政明是誰,但一定認識他的作品!曾參與製作蠟筆小新、乒乓、心靈遊戲、四疊半神話大系等動畫作品,這是首本湯淺政明的訪談實錄,收錄他對每部作品的回顧與思考,分享個人喜愛的電影、小說,漫畫家、以及試圖動畫化的運動類型,一起進入湯淺政明異想天開的世界吧!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這次不想多說介紹、彩蛋跟影射的事件,很多介紹電影內容的文章都寫的非常詳細了,單純想以藤本樹的粉絲視角,把看完慕然回首後的感動和眼淚留下一些紀念。
Thumbnail
僅僅58分鐘的《驀然回首》為何能深深觸動每個創作者的心靈? .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創作的門檻越來越低,只要你願意花時間,就有機會獲得流量和關注。然而,在競爭者如雲的情況下,你的成品不一定可以找到屬於它的地位,也不一定能獲得成功。於是你開始渴望更多的認同,像藤野一樣,把自己封閉在房間裡默默精進
Thumbnail
其實我一直都不是會看漫畫的人,但在電影上映前朋友強力建議我應該先把漫畫看過,於是乎花了半小時就看完漫畫了(一百多頁而已,大家可以嗑完再去看)。當時想法是這麼短篇卻後座力好強,分鏡圖也真的好神,在雨中雀躍的主角之一藤野超級浪漫、超級可愛!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在窗邊》是2022年的日本電影,講述了關於外遇及關係處理的故事。導演今泉力哉以及其作品均探討主題圍繞在人身上,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放大檢視及討論。整部電影完全使用兩人對談及接觸到的物件敘述和解釋,從細微的日常中,串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此作品是導演今泉力哉自編自導,展現他獨特的人物描摹及刻畫之細膩。
Thumbnail
先說看完的心得:這是一個用畫面情境說故事的作品,題材很日常,後勁卻很強。《驀然回首》是王道漫畫《鏈鋸人》作者藤本樹的短篇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故事描述兩位喜愛畫畫的朋友相遇成為好朋友,展現成長與患難情誼。文章中提及3個傳遞核心觀點,包括人會因悔恨而成長、命運的註定沒有好壞之分、及驀然回首。
Thumbnail
生活是自己的感受 不是別人的看法-作家余華。 《輝耀姬物語》是導演高畑勳以日本古典文學《竹取物語》為藍本所改編的動畫電影。 電影描述一對居住於山林的夫妻,在竹子裡發現一名嬰兒,並且將她扶養長大的故事。 看完輝耀姬物語,深深覺得結局帶來的後勁好大,悲傷好像一條絲線,一直不斷延續。
Thumbnail
漫畫家山下知子的作品《異國日記》於今年夏天改編成電影,透過細膩的台詞,帶領觀眾一起直面青春期的孤獨。故事從一場悲劇開始,高中生田汲朝因為意外車禍失去了父母,35歲的阿姨高代槙生,不知道被什麼力量驅使,決定撫養這位被親戚們孤立的外甥女。 . 一場理解與碰撞的對話就此展開。 . 同居的過程中,小
Thumbnail
你可能不知道湯淺政明是誰,但一定認識他的作品!曾參與製作蠟筆小新、乒乓、心靈遊戲、四疊半神話大系等動畫作品,這是首本湯淺政明的訪談實錄,收錄他對每部作品的回顧與思考,分享個人喜愛的電影、小說,漫畫家、以及試圖動畫化的運動類型,一起進入湯淺政明異想天開的世界吧!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