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廣告業的新創路(1):開始做自己的嫁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國外,廣告業的服務範疇早就脫離純廣告,走向以設計新服務 / 產品的思維,幫品牌達到溝通目的。這種「脫廣告」的表現手法,有時甚至會創造溝通以外的驚喜,為品牌帶來莫大助益。能做到這種服務的公司不一定把自己定位成「廣告業」,有些會定位在創意解決方案的提供者,我在前任廣告公司時,每每對客戶做簡報,也很喜歡這樣介紹當時任職的公司,覺得公司多了些高度和未來性。
不過說歸說,在台灣,這條路真的很難走。我們都是在起跑線上死過的那一群。
或許台灣市場小,特意做這種創新操作,未必能獲得足夠回報,稍加計算就會令人卻步。而正因台灣市場小,就算是國際品牌,分配預算也小,根本做不起產品。在 ROAS 當道的年代,最後客戶拍板的投資大多花落成效型廣告。
來自甲方的限制並沒有讓乙方的工作變得更加順利,反而日益艱難。預算持續下修,唯有對品質和成效的期待不變,而且還時不時希望能看到點「新東西」。乙方利潤本就不高,這種風氣興起後,對許多財力不雄厚的公司造成衝擊,甚或導致關門。
然而此等焦慮也不只影響獨立公司,只能說他們首當其衝。擁有富爸爸的大公司們也會緊張。當獲利變薄工作量沒變薄,如何支撐得起大規模的團隊?
於是這幾年,許多公司開始尋找新的出路。不論做媒體,做內容,做 AdTech,他們希冀著用「社內創業」的方式,找一條新的獲利之路。
我曾看過、或置身在這種「社內創業」的環境裡很多次,遺憾的是,9成5都會失敗,0.5則縮小成比當初預想的規模更小,但還可以勉強活著,算是最好的結局。但是為什麼呢?通常會被調度做「社內創業」的,都是老手中的老手。難道「新創」就真的是「年輕人」才玩得起的玩意?
本篇系列文,我會把過去從旁觀察、或親身經歷中發現過的錯誤,條列出來,並說明如果重來一次,我會怎麼調整。
當然,即便是基於錯誤經驗上的學習,感覺好像比較靠譜,然而市場變動太快,也未必就能夠成為致勝祕笈。成功除了建立在前車之鑑上,更建立在如何將知識內化後優化成適合自己團隊的版本。創新如果沒有來自全團隊的自覺與支持,那麼這條路將會更加難走。我也期待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以分享更多失敗心得和故事給我,讓我們一起擴展知識圈。
接下來的文章我會談幾個主題:

1.社內創業時的常見誤區:取捨困難的 idea 與 MVP
2.可能會壓垮你的行銷和營運問題
3.要借力使力,而不是狂練臂力


敬請期待。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文化分享到社會觀察,商業觀點接軌到行銷策略,我寫那些繽紛燦爛的,也寫那些緊湊燒腦的。歡迎閱讀我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閱讀完原野守弘先生的「創意入門」後,我開始不斷思考自身經驗和觀察到的趨勢,這是我的個人筆記,是動腦,也是碎碎念。
在閱讀完原野守弘先生的「創意入門」後,我開始不斷思考自身經驗和觀察到的趨勢,這是我的個人筆記,是動腦,也是碎碎念。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新的世代,人人都想創業。從網路、市集攤販到規模較大的店面等,不同的創業模式適合不同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就能大大減少失敗的風險。
Thumbnail
新創品牌在決定是否開設實體店舖時,需充分掌握經營成本、營運策略等因素。本文分享了一位品牌經營者的經驗,從實體店與電商的互補關係、實體店轉型策略、店鋪經營要點等方面提出建議。此外,也指出開店需重視營運內容、店舖活力等關鍵因素。對於新創品牌而言,值得深思的經營之道。
Thumbnail
台灣的中小企業正處於電子商務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需要迅速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對於剛起步的電商初創企業而言,掌握有效的網路行銷策略不僅是推廣產品的手段,更是確保品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本文將探討6大核心網路行銷策略,這些策略對於任何希望在網路經濟中取得成功的初創企業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新創公司雖然可以沒有顧問,但善用顧問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往往會有比較快、比較大的出場機會與下一次創業時機。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行銷已從單一的產品推銷演變為一項極為廣泛的職務,牽涉企劃、活動策劃、社群經營、官網維護、內容設計、廣告投放、公關經營等多方面。這樣的多元性讓我們能更深入洞悉市場,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屢戰屢勝,使我們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創業是一種創建和經營新企業或項目的活動。想知道創業背後的機遇及挑戰,什麼是創業的真相? 有哪些主要挑戰? 這篇文章會為你一一解答。
Thumbnail
新的世代,人人都想創業。從網路、市集攤販到規模較大的店面等,不同的創業模式適合不同的人。選擇適合自己的創業模式,就能大大減少失敗的風險。
Thumbnail
新創品牌在決定是否開設實體店舖時,需充分掌握經營成本、營運策略等因素。本文分享了一位品牌經營者的經驗,從實體店與電商的互補關係、實體店轉型策略、店鋪經營要點等方面提出建議。此外,也指出開店需重視營運內容、店舖活力等關鍵因素。對於新創品牌而言,值得深思的經營之道。
Thumbnail
台灣的中小企業正處於電子商務快速變化的環境中,需要迅速調整策略以保持競爭力。對於剛起步的電商初創企業而言,掌握有效的網路行銷策略不僅是推廣產品的手段,更是確保品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本文將探討6大核心網路行銷策略,這些策略對於任何希望在網路經濟中取得成功的初創企業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Thumbnail
從10多年的品牌經營,我要強調做品牌不是天馬行空,重要的是要好好活下來。即使目前業績穩定,未來能否存活就是問題。文章提到了宏全的案例,說明即使有穩定的客戶也需要本身的品牌力來擴展業務。做品牌需要投資,但投資的多寡取決於最終目的和資源。最後,文章提到了如何開始做品牌規劃的第一步。
Thumbnail
在民生製造業幾乎崩掉的現在,談重啟製造業似乎很蠢,但筆者的看法是,全球化開始逆轉的今天,與其想辦法把工廠從中國搬到東南亞,再一路搬去非洲,還不如直接回台。現狀台灣的勞工薪資已經夠低,而義務教育訓練出的程度,高於同等級國家的其他勞工,這哪裡不是競爭優勢?
Thumbnail
臺灣的創投制度設計類似金融業與製造業,讓創業者感受到較像員工而非自由、勇氣的老闆。相較美國的創業者,臺灣經理人缺乏資源與回報方式的自由度,無論在創投或企業,經理人與創業者最大的差異不是收入,而是心態。唯有創投本身也具有創業者心態,才有可能跟矽谷真的接軌。
Thumbnail
新創公司雖然可以沒有顧問,但善用顧問的創業者與投資人,往往會有比較快、比較大的出場機會與下一次創業時機。
Thumbnail
在當今激烈競爭的商業環境中,行銷已從單一的產品推銷演變為一項極為廣泛的職務,牽涉企劃、活動策劃、社群經營、官網維護、內容設計、廣告投放、公關經營等多方面。這樣的多元性讓我們能更深入洞悉市場,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屢戰屢勝,使我們的產品成為消費者心中的首選。
想要成為行銷人,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嗎?行銷產業算是新鮮人求職熱門度蠻高的產業,但行銷產業從公司類型到職缺類型,都有蠻大的差異,因此這篇文分享了我眼中的行銷產業生態圈,可以針對自己比較喜歡的職務內容再進一步去瞭解和研究,求職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也比較不會投到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方向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