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狼大事記] EP.2-2 兒時記憶 野狼125

[野狼大事記] EP.2-2 兒時記憶 野狼12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進度稍微delay了,一來最近比較忙,剪輯影片的時間變少了;二來是,這次採訪內容並不好剪...

Zen與我決定這次要在士林承德橋下錄製Ray的1994年野狼,過程都很順利,而且背景也不錯。但是...但是...我們在錄製採訪的時候,背後來了個練習薩克斯風的阿伯,大家也知道薩克斯風其實蠻大聲的,所以錄音檔裡就有揮之不去的薩克斯風聲XD。

沒有追到前一篇的話,下面附上連結囉!

謝謝野狼車主Ray與我們聯繫分享他與野狼的一些小故事~

--------------------------------------------------------------------------------

啟發自己對某樣事物有深刻印象的起點可以有很多種,可以是兒時的回憶、過去的某個故事等等。常會聽到人家說「童年的回憶最深刻」,我自己也很認同。

而本次被採訪的Ray也是如此,他對野狼125的印象始自於童年的一卷錄音帶,那是一個介紹相聲的錄音帶(很像現在我們說的有聲書那種XD),某集的內容帶到一個故事,大致上是:

有個阿嬤希望她成年的孫子騎機車能平平安安,就到巷口的土地公廟拜拜求保佑,但是後來孫子還是出了車禍受傷,阿嬤又心疼又難過地去找土地公說:「平時都很虔誠地供奉祢,為什麼我的孫子還是出車禍了QQ...」土地公突然就開口說:「唉呀,不是我不保佑你的孫子,是他騎的野狼125實在是太快了,我追不到呀~」

raw-image

對兒時的Ray來說,不知道「野狼125」是什麼,是機車?汽車?好像是個會很快的東西,就這樣一直埋藏在心底。後來的Ray主要從事文化保存相關的工作,剛好又需要有一台機車,於是就想起過去回憶中的「野狼125」,因此就找到了這台與他同年紀的老野狼。

--------------------------------------------------------------------------------

車上滿滿的載貨配備記錄著當年能夠載貨物是一種經濟能力的象徵。

「野狼125」這個名字足以作為臺灣打檔商用機車的代名詞,表示過去的幾十年裡,它是能夠勝任多數商用需求,例如載貨、送信件、爬坡、載著全家老小出門...等等,所以相當於擁有它就是擁有經濟能力。

raw-image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打檔機車不再只是純商用,後來也有娛樂性質的打檔機車出現,只是因為野狼這個名字已經深耕於多數臺灣人的記憶,所以還是會以「別稱」的樣子代稱需要變速換檔的機車。

所以錄音帶中說的野狼125快到讓土地公追不到是真是假,大家就不要太介意了XD。

--------------------------------------------------------------------------------

「排氣聲很像敲擊某種非洲鼓的蹦蹦聲,總之就是和比較新一點的野狼傳奇不太一樣。」

我自己能感受這種聽見同伴聲音的感覺,可能被野狼訓練出有狼的特質了吧XD。Anyway,接手野狼一段時間,如果稍微留心於它的聲響,可以漸漸感受出它和其他機車的聲音是有一點點不同的,就好像有些人可以光聽聲音就知道郵差騎著野狼到家門口一樣。

對Ray來說,他覺得老野狼又再和新一代的野狼傳奇聲音又不同了,感覺老野狼的排氣聲較扎實有共鳴,Zen也覺得老野狼排氣聲讓人感覺比較有力,而野狼傳奇則是比較安靜穩定。對聲音開始有敏感度正是因為擁有了,才會去在意那些以前不會特別注意的事情,所以在路上聽見熟悉的排氣聲,猛一回頭,發現是另一台野狼125~

回顧一下前一篇野狼傳奇R 125的聲音,可以對照看看,它們其實不太一樣~

--------------------------------------------------------------------------------

raw-image

Ray是個很有趣的人,他對文化保存有很濃的情懷,甚至到了採訪結束,Ray還有與我分享後記的心得:

「在第一次看到車子時,就很喜歡前任爺爺車主留下的配件與使用痕跡,覺得就是一個時代的記錄,並不想去更動他們。」

「但有時騎他出去的時候,還是會稍稍閃過其他人會怎麼看待我這樣決定的念頭,似乎大家收了台老車,都是把它拋得閃亮亮,消除所有『真阿伯風』的樣子。雖然我很確定自己不會因為有人和我說『這樣看起來很阿伯』,我就開始改變車的樣子,但就會好奇有人會和我一樣,喜歡這些時代的痕跡嗎?即便它可能不是個唯美的存在。」

「看到你與Zen的野狼大事記計畫時,說欣慰可能太誇張,但情緒是類似的。還記得Zen剛到的時候,你轉頭大聲地和他喊說:『這台野狼有所有阿伯車會出現的元素耶!』那時你的語氣聽起來是興奮的。後來Zen也認真地觀察起車車的細節,聊起了螳螂腿的生產商,後續他還問了我:『這你有在用嗎?』」

「總覺得很像是一起到了間柑仔店,戳起一盒泛黃的抽抽樂。這次也算是打破了對車友聚的刻板印象:就是可能會是在比拚裝了與改了什麼的場景。」

「喜歡像這次這種單純聊車,與由車延伸出去的物與事。記錄結束後,我覺得我最直接的反應是:更想趕快把野狼整理好,讓它開始成為我生活的一部份。」

2021.04.17

--------------------------------------------------------------------------------

當天在承德橋下錄採訪,結果來了個自主練習薩克斯風的阿伯,所以採訪片段裡有時會出現薩克斯風的聲音XD,我以為不會錄進去,結果回家聽了發現錄得超清楚,去都去不掉,所以只好讓它變成背景音樂的一部分,這也是這部影片拖這麼久才產出的原因。

我找了一首之前創作到一半的曲子,把它的調性調整到與薩克斯風阿伯的調性有關聯,硬著頭皮把兩個音檔混在一起,到勉強可以交差的程度這樣XD

我下次會準備好一點的錄音設備QQ...

--------------------------------------------------------------------------------

更多相片請前往Zen的Instagram:@zen_motobike

錄音:Roland BOSS BR-80

攝影:Sony Xperia XZ-2

音樂:街口 by Kevin、薩克斯風阿伯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4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城市寫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這麼普及的車款零件應該不難找、不難翻新,只是有沒有心願意去做而已。小松自己覺得現今檔車已經不是主流車種,很多車行因此沒看過或不熟悉老檔車的維修邏輯,所以才會一句:「老車就都這樣啊!」打發掉他。然而實際上舊型的老車就是新車的基礎,反而因為這樣,老野狼結構比很多新車簡單直覺。
在開始講大野狼之前,必須要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1977年(或差不多那附近)是個白金狼的分水嶺,在此年份之前才能夠被定義為初代白金狼,當時的塗裝是有立體翅膀鋁標的小油箱,搭配很大顆的史帝田鐵汽缸(非常無敵重,因為是鐵的)。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這麼普及的車款零件應該不難找、不難翻新,只是有沒有心願意去做而已。小松自己覺得現今檔車已經不是主流車種,很多車行因此沒看過或不熟悉老檔車的維修邏輯,所以才會一句:「老車就都這樣啊!」打發掉他。然而實際上舊型的老車就是新車的基礎,反而因為這樣,老野狼結構比很多新車簡單直覺。
在開始講大野狼之前,必須要先知道一件事,那就是1977年(或差不多那附近)是個白金狼的分水嶺,在此年份之前才能夠被定義為初代白金狼,當時的塗裝是有立體翅膀鋁標的小油箱,搭配很大顆的史帝田鐵汽缸(非常無敵重,因為是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