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在剛剛落幕的93屆奧斯卡金像獎榮獲了「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男主角」兩項大獎的肯定。以傑出的劇本,出色的敘事視角,將一位患有失智症的老父親安東尼,因為病症所產生的幻覺、記憶混亂和逐漸潰堤的心理狀態,表現地淋漓盡致。尤其是飾演老父親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其細膩精湛的表演,更是完美地詮釋了角色的窘困與無助。
電影裡,安東尼日復一日在睡醒之後,過著記憶混淆和幻覺頻仍的生活。他記不清女兒Anne(奧莉薇雅・柯爾曼 飾)究竟有沒有要搬去巴黎;忘了女兒是否已經離婚;忘了自己的小女兒Lucy(伊莫珍・蓋伊・波茨 飾)已然逝去;忘了到底住在自己還是女兒的公寓;甚至忘記自己早已住進安養院。而電影透過交錯敘述的影像剪輯,從安東尼的第一人稱視角,帶領我們親自感受到失智症老者所看見的世界、日常的生活,以及其每況愈下的精神狀況。加之,霍普金斯將幽默、猜疑、憤怒、狂躁及沮喪、悲痛等各種錯雜幽微的內在情緒,演繹地極其到位,更是這部電影最令人感到震撼和驚艷的所在。
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Anne的老公Paul曾經質問安東尼:「你打算要這樣活多久,繼續糟蹋你女兒的生活?」《父親》不僅闡述了失智症患者的困境,同時也如實反映了身為家屬、照護者的不知所措與難處。除此之外,電影中還不停地拍到安東尼時常透過房間窗戶眺望的那一片視線所及的景色,街角的小空地。空地上有時是零星行人走過,有時還會看見年輕的孩童,追逐著隨風飛起的塑膠袋。每每看見,安東尼臉上總會掛起微笑,彷彿正笑歎著那些早已遙不可及、觸摸不到的,簡單而美好的日子。
而關於「老」,作家王盛弘曾經說過:「青春在當代是個絕對值;而老,這個社會並沒有教導我們怎麼面對老。」年輕的時候,人們總是可以無所畏懼的面對無法預期的每一天。臨到老了,卻害怕時間走得太快,快到無法牢記重要的人和珍貴的事物。就像安東尼一樣,永遠都在找手錶,對時間是如此地斤斤計較。可是終有一天,我們都會老。老到想不起很多事情,老到病痛纏身,老到讓子女至親感到為難,甚至老到忘了自己是誰。對我來說,「老」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像安東尼一樣,因為生病而忘記了不想忘記的一切。然而我們唯一能作的,或許就是在忘記之前,用力地記下生命中所有寶貴的瞬間了。即使我們終究會老,終將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