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狼王講古之—台灣電視史現場直接來​

退休老頭我,可以顯擺的應該就是講古了。一輩子做廣播電視,有些老故事說給現在的年輕人聽,保證像是天方夜譚。例如,三十歲以下、真懂「老三台」指什麼的,應該很少了!網路媒體發達的年代,講點歷史,大家就當長知識,也當認識臺灣發展史吧。​
​所謂「老三台」,就是過去的華視、中視與台視三個無線頻道。當時,華視擅長綜藝、中視戲劇厲害、台視新聞很強。這強,說的不是後台硬,而是指廣告多、賺錢多、看的人多。老三台都屬普級綜合頻道、適合全家收視。有線電視崛起前,根本沒有什麼戲劇台、電影台跟新聞台要競爭。所以老三台心態差不多,基本上該做什麼心裡有數,不會擺爛。如果跟賺大錢的心態相比,努力服務觀眾可算是營運的根本原則。​
​除了新聞跟節目之外,八點檔戲劇算是最大戰場了。不過戰場再大,收視一分,廣告業績都差不到哪裡去。​
​台灣開始製作電視戲劇的年代,一切都靠硬功夫。條件有限,想搞點變化也難。學者就批評了,說電視劇品質太低落。但我客觀點說,以前的環境限制很大的。學者們與製作實務之間的距離,是遠了些。嚴格講,早年台灣電視劇的實力可算不錯了。​
​老三台的電視劇,一般需要三個場景。不過,攝影棚就那麼大,只能像話劇一樣演。但差別在於,話劇可以靠布幕起降換場,電視劇有攝影機、導播製作群,演員得從客廳晃到飯廳。戲怎麼接呢?所以,電視劇導播通常得畫好分鏡表後才敢錄影。這功課,現在應該相對少了。劇本出爐後,導播先扛回家研究。比方說,從衙門到客棧該怎麼轉呢?荒野決鬥、主角跑去古廟避禍,這該怎麼轉呢?錄影前,分鏡表得先發給攝影師,大家才知道決鬥鏡頭結束後要怎麼接到廟門口。講到這邊,不知大家能否理解啊?以前拍戲,等同現在的現場直播,一切 Live 。​
​所以除了導演、導播、攝影師之外,演員台詞也得背得滾瓜爛熟。萬一忘詞,除了瞎掰下去、只能靠人提示。攝影棚一開錄,都無法 NG 重來的。電視的洪荒年代,哪有什麼「後製」觀念。​
​其實不分時代,拍戲跟科技有絕對關係。就不比現在的高速硬碟跟什麼剪接島了,當時的電視台連個錄影機都沒有,如何先拍完再剪接呢?我的印象中,好像到了 1977 年左右,台視才進口了中華民國第一台錄影機,當時要價十萬美金。乖乖,十萬美金等於在台北買一棟大房子的概念啊。兩吋錄影帶和電影膠片一樣,剪接起來叫做喀嚓一刀。帶子屬於消耗品,很貴的。沒有電視台總經理簽字許可,誰都用不上這高科技器材。所以,戲劇跟節目多半現場直播、廣告商品現場賣。簡單講,有點像是現在的購物台啦。過了些年,才有圖卡、字卡這些輔助說明。​
​一句話講完:最早的電視連續劇不外乎三個場景、不出外景、三機作業、不中斷。​
​講到拚現場,找話劇演員最快。不過因為民間演員不多,所以出身軍中話劇社的就吃香了。上了電視螢幕,話劇演員難免動作誇張。但電視是生活化的媒體,於是整個產業都得慢慢琢磨。這些故事,想來挺有趣。​
​電視劇發展初期,以國語發音為多,但台語連續劇隨後慢慢竄紅。原因很簡單,觀眾看膩了、想換換口味。一直到民國五〇年代中期,全省電視網才算建全。雖然國語演員多,但台語觀眾增加,本土劇的需求就暴增了。這時,有批台語演員以更為生活化的表現方式詮釋劇本,大受歡迎。一直到現在,台語劇的梗多半與生活題材相關。不管企業相爭、正宮小三互鬥之類、或是什麼夜市人生等等,總能把忠實觀眾黏得緊緊的。​
​老頭講古,供大家消遣。廣播電視的環境大變,也是時代必然。但說來說去,戲劇品質的好壞,都跟廣告與賺錢心態脫不了關係。在亞洲,台灣電視劇的品質與製作能力,真看不到日韓與大陸的車尾燈了。
​腦袋裡還有很多台灣電視史可以談,咱下次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