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3|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專業話,簡單說--「校正回歸」

      星期六看到「校正回歸」一詞,不禁愣了一下,心想這是什麼專有名詞嗎?雖然每個字都看得懂也聽得懂,但組合起來,又讓人迷惑了,很快的,就有人為「校正回歸」做了解釋,不過仍然太有距離感,所以我想,或許用日常消費來說明,可以更快讓人理解。
      比如對一個家庭來說,每個月都會消費支出,那我在這個星期天晚上計算這週的消費時,發現我星期天當天花了1000元。但是,我在星期天當天只有買500元的衣服,那麼,剩下的500元跑哪去了?
      等我翻開記錄,發現我除了在星期天當天買了500元的衣服,而多出來的500元,分別是星期二買青菜魚肉等「伙食費」花了200元,星期五則了買漂白水、牙膏等「民生用品」花了300元,那麼這200元、300元,應該算在星期二和星期五,稱為「校正回歸」。
      如果我不把這200元、300元的帳抓出來,到了月底,只會知道這500元花掉了,卻不知道花到哪裡去?就像我自己在算帳時,每筆錢也是盡量能夠落在正確的項目當中,如此一來,一個月後,我就可以知道在這一個月當中,「伙食費」到底佔了總收入的多少%,民生用品又佔了總收入的多少%,衣服又佔了總收入的多少%,才能更正確明白家庭的消費支出。
      對我來說,是能夠透過數據去了解家庭這個月,甚至一整年的開銷,所以,我在回想這500塊的下落,我也在做「校正回歸」。那麼,確診的數據與日期對於防疫人員來說,是有其意義的。
      但是,在這疫情緊張的時候,這個「校正回歸」一詞一出現,人們就敏感起來,認為「既然是今天算的,那多出來的400例,就算在這一天就好」,雖然有人跳出來解釋,但仍然讓人覺得是不是在隱匿風險?一般的民眾是不會去管統計學這回事,他們要的是簡單、迅速,想要知道當天確診的有幾例就好,並不想上課。
      就像一個五、六十歲的國文老師,在講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時,底下的學生在反應:「老師,你可不可以直接說我自己要的,我才會要給人;我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給人。」而這兩個意思,其實是一樣的,但表達的方式卻不相同。
      現在的確診數字,只能透過政府公開,是單方面的輸出,民眾只能被動的接受,既使「校正回歸」有其必要性,在溝通上,也造成一點阻礙,難免引起大眾的反彈。
      專業話,更要簡單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