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 食物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家人的邏輯

其實每次回去,家人的行為就是同樣那一套,可是總是看不懂底下的邏輯是什麼。

有些人超痛恨數學,可能他們天生腦子打從心底搞不懂數學的底層邏輯。 我覺得回家對我來說,就像痛恨數學的人去上數學課一樣。

不過每次回去,總是多多少少學到一些新知識,所以回家算是被強迫上「不同價值觀的邏輯課」吧。

我的觀點:準備好的食物不吃必須丟掉很浪費

例如說早餐。我媽一定要擺很多盤食物在桌上,表示她是很棒的招待。我多次跟她講不要這樣,她每次都一定要這樣搞。我以前只注重我自己的觀點,就是不要浪費食物,所以就算都是我不喜歡吃的東西,我還是會吃下肚,然後一整天生悶氣。這個悶氣是個不定時炸彈,任何時間都可能爆炸。

母親觀點:供給食物 = 給與愛

從我媽的觀點,她一點也不在意浪費食物。她認為準備食物給我們等於給愛。問題是,她不管我剛在飛機上吃過早餐,或是20分鐘後我們要一起去高級餐廳跟她的朋友吃午餐。她就是要弄一些點心或是粽子包子,然後熱心地說「吃啊!吃一點再出門嘛!」從我的角度來看,她只在意贏。我以前不懂她到底在爭什麽,後來才知道,我要是把食物吃下肚,她就覺得她贏了。之後我生氣,她完全連結不到是因為她強迫我吃東西的緣故。我跟她說我不喜歡她浪費食物,她根本聽不進去。其實任何跟她價值觀不合的言論,她現在通通都當成耳邊風了,臉上一點反應都沒有,腦袋直接把我說的話當成是雜音而不是話語去處理及做出理解。

暴食

暴食

一口都不吃才成功傳達「不想吃」的訊息

這次回家,有天她叫我一早去跟她辦事(也是用強迫性的情緒勒索方式)。在出發以前,她跑到對面早餐點買了4杯飲料和四盒蛋餅擺一桌在餐桌上,可是我們趕著去辦事,來不及了,所以那些是給我男友吃的吧。結果我們幾小時後回來,桌上所有食物原封不動,其實是因為我男友頭痛,所以沒出來吃。但是我媽好像終於感到她輸了,因為她破天荒的說,晚上我們自己出去,不跟她吃飯沒關係(當然最後還是有一起吃飯啦)。我的意思是說以前都是她指定餐廳,從第一天一回到家就開始規劃接下來每天午餐跟晚餐要吃什麼,哪裡還准我們自己出去吃自己想吃的。

我以前都劃錯重點。她準備的早餐,常常是剛出爐的新鮮麵包被她拿去冷凍再微波,變得很難吃。其實已經好幾年,她買的蛋餅跟蘿蔔糕讓我以為那家早餐點的食物很差。後來我自己去買,根本就還不錯吃。原來媽媽可能6點就跑去買的早餐,放到8點冷掉後,口感就全變了。其實這些根本不是重點。我媽根本搞不清楚她把食物變得很難吃。她超怕食物會壞掉,所以一拿回家就放冰凍箱。然後她只在乎把食物加熱,微波加熱得很不平均(一半乾掉,另一半還是結冰的),或是用電鍋蒸食物有時候會把食物蒸到軟掉,散掉,她都不在意。當然她年紀現在大了,腦袋不太清楚,不過我從小她就常常這樣做了,只不過當時她會超級兇的說「有給你吃就很好了,還敢抱怨!」現在她不會兇了,可能只會從冰凍箱拿更多食物出來加熱。重點是她希望她花那麼大力氣去弄一大桌食物出來,我應該要大力感謝她。她最喜歡弄一大堆食物,一臉滿足的看她的外孫子女吃她準備的食物吃得津津有味的,然後之後再在他們背後說,那麼愛吃,吃得那麼胖不行。我就是超不屑她這種叫人吃,然後批評身材態度,但這就是亞洲阿嬤們的共同價值吧。

錯誤結論:「他完全不愛吃我準備的食物」

我這一篇不是只想批評我媽。我是真心的想瞭解她內心的邏輯。我猜她這一輩子都覺得自己很糟糕,因為在學校成績不好(她非常注重這一點),根據我觀察她怎麼評論別人,她覺得男生比女生地位高,成績好比成績不好地位高,財力好比財力較低的人地位高,長得好看比長的不好看地位高,職業當然決定貴賤。她自己是女的,成績不好,當家庭主婦,長得不好看(她自認),雖然嫁個丈夫職業跟受入不錯,但她自己沒有好職業,所以地位很低。她自己決定給自己兩項使命:準備食物給別人吃,以及叫別人加衣服。她小時候食物永遠不夠吃,肉很少,只能多吃幾碗白飯。現在她在家煮還是出外吃,一定要強調多叫幾個有大肉的菜。如果有親人或朋友吃素,她會變成不會點菜,或還是強調要多叫幾道肉,因為不可以委屈不吃素的人。台灣現在食物很多樣化,我們都很愛嘗試新食物,對她來說,像是跟她競爭一樣。以前老是招呼我一定要吃她最愛吃的N道菜,現在她會恨恨地說,我做的菜都沒有人喜歡吃,外面餐廳的菜比較好吃啦。其實並沒有,今天想嚐嚐日式料理並不代表我不喜歡她的牛肉麵。這是種不成熟,非黑即白的想法。不想每天吃她準備的食物並不等於我們很討厭她所有的食物。


人生一定要跟別人不斷競爭,當主人一定要招待周到

最近學到的一個詞是「慕強」,就是在講我媽,盲目崇拜強者, 看扁她價值觀認為的弱者。她把自己看很扁,這樣很痛苦,所以要不斷逞強,堅信這次一定贏。餵人吃食物,孫子孫女好像滿好搞定的呀,那她要是更加用力,她應該可以感動她女兒去喜歡她準備的食物吧。

媽媽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當作競賽,或大行表演在處理,所以她一直都在爭輸贏,而無法與人有真正的連結。我看她跟鄰居的互動也很有趣。她在競爭輸贏(比誰比較大方),鄰居好像在想辦法消除罪惡感,所以鄰居送的自己做的糕點越送越大盒,我媽根本吃不完,整盒轉送給別人,但是回禮一定回更大份,造成鄰居下次得送更多食物給我媽。

我媽常說:「一定要這樣啊!不然該怎麼辦?」其實,如果她不那麼用力招待(壓力超大),我們幾天在家吃,幾天出外吃,大家都比較輕鬆啊。但是她認為不行,現在年紀大了,記憶不好,為了不要忘記,變成在吃早餐時她就一直不斷地碎碎念「晚上吃這家餐廳好不好,還是你們自己吃,還是我煮餃子餛飩就好,還是 ...」這樣一直唸到晚餐真的吃完。所以為了讓她停止焦慮晚餐,我們晚餐五點就開始吃了。

媽媽其實不是那麼懂食物


我媽煮的麵,過年的年菜,她買的水餃,滷牛肉類,其實都很好吃。她又很喜歡說「我都只買怎麽樣怎麼樣的新鮮豬肉魚肉,青菜一定要如何如何」,讓我有她很在乎食物品質的錯覺。有一個邏輯我不懂的是:為什麼媽媽可以連續那麼多年一直持續準備冷掉,被醬油膏浸軟掉的蛋餅給我們。我的猜測是:她對她不熟悉的食物口感根本沒有感覺。那些品質保證的說法,都是她年輕的時候,跟她的母親或是其他同年齡的家庭主婦朋友學的。她品嚐食物其實不是在分析品質,而是跟記憶中自己媽媽煮的菜在做比較。她小時候明明家裡經濟狀況沒有那麼好,怎麼會有那麼多肉質跟青菜一定要如何的條件呢?就是自己媽媽怎麼吹噓,就跟著照吹吧。她的朋友好像也個個不管菜做得好不好,都「說」的一口好做菜技巧。這些是那一輩家庭主婦被認為一定要有的技能吧。現在滿街都是美食,有些美味又健康,有些只是好吃(多油多鹽多糖),有些並不那麼好吃,我媽好像有點分不清楚。她知道在家裡吃最健康,但是我們年輕一輩很愛外食,她為了要「跟得上時代」,變成假裝她也懂這些她不熟悉的食物,她現在也不信任自己的味覺,這樣結果就變成很奇怪。


檢視價值觀及信念很重要

我媽媽生長於威權年代,那個年代不准女人有自己的想法,當女人就是要生兒育女,煮飯一定要煮得好吃,我想就是因為這樣,我媽媽才有「客人一定要喜歡我準備的食物,要不然我就很糟糕」的這種僵固的想法吧。她這麼堅持她的信念,搞得人人當她的客人壓力都超大,無法吃完她準備的食物,造成「她很糟糕」這個結論不斷實現。以前我非常希望不要老是造成她覺得自己很糟糕,可是現在瞭解她自己給自己設這個陷阱,我根本無法阻止她掉入這個結論。而且她處理糟糕感覺的方式是「更加努力」做同樣的事,而不是檢視別人為什麼不歡她的安排(例如:來她家前剛吃完飯很撐,吃不下她準備的美食),然後做些改變。

我今年學到的是:1. 我無法為我媽的感覺負責,所以我應該停止我自己的罪惡感。2. 我要趁現在更加努力檢視自己的價值觀跟信念,因為等年紀大了,腦袋退化了,就更難改變信念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攀攀 的沙龍
13會員
44內容數
攀攀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常常滑手機會看到很多粉絲專頁、部落格、社團...中一些文章開頭總是類似這樣: 「我今天早上跟著OOO去吃早餐,正在咬著我最心愛的薯餅玉米起司蛋餅時,聽到隔壁桌的媽媽罵了好大一聲『怎麼又把筷子弄掉了!不會讀書連拿筷子也不會嗎?!』,隔壁桌的孩子一臉無辜泫然欲泣,我心想......」 或是 「美好
Thumbnail
常常滑手機會看到很多粉絲專頁、部落格、社團...中一些文章開頭總是類似這樣: 「我今天早上跟著OOO去吃早餐,正在咬著我最心愛的薯餅玉米起司蛋餅時,聽到隔壁桌的媽媽罵了好大一聲『怎麼又把筷子弄掉了!不會讀書連拿筷子也不會嗎?!』,隔壁桌的孩子一臉無辜泫然欲泣,我心想......」 或是 「美好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平日晚上,吃飽,心滿意足地提著剛買到的折扣青菜水果,準備慢慢晃回家的我。接到另一半電話,他下班正在家裡附近的蛋糕鋪,要順便幫我買嗎?喜歡一起散步走回家,立刻改變行走路線,向他走去。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無論如何,如果時間允許,每次出差南下的旅途中總會繞過去老家一趟,不是因為住在那裏其實不熟的親戚,只為一碗記憶裡的家鄉味道。所謂客家的那一半,母親給我的;只有一付家鄉的味蕾...
Thumbnail
今天下午提早出門接學生~就為了買香噴噴的雞蛋糕🤤° 超悲慘的~今天竟然公休😭
Thumbnail
今天下午提早出門接學生~就為了買香噴噴的雞蛋糕🤤° 超悲慘的~今天竟然公休😭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Thumbnail
想起之前過年回家 才知道原來自己出來住 好像真的吃得比較少 這次回家 如果10分是再吃一片高麗菜就會吐出來 我大概每次吃飯都吃到8分 而且是吃完飯之後,再抓鳳梨酥、核桃糕、和一些糖果餅乾起來吃 那種真的很飽很飽的感覺挺幸福的.....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長途巴士旅程後回到家中的故事,敘述了生活點滴和對食物的思念。文章中融入了作者在不同國家生活的經歷和對家的思考。
Thumbnail
有天晚上我從東門要去內湖朋友家吃飯 年底下班時間手機完全叫不到車 直接跑到路邊攔了一部
Thumbnail
有天晚上我從東門要去內湖朋友家吃飯 年底下班時間手機完全叫不到車 直接跑到路邊攔了一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