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民國八十四年八月二十六日(農曆八月初一)
地點:淨律寺客堂
一、有量有福、利己利人
大家有沒有感覺時間過得很快?今天又是農曆八月初一了,於今年來說又過了三分之二,大家對自己的道業應該多加思量。民間有句諺語:「有量才有福」。這個「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要去思量;思量我們每一天二十四小時當中到底是怎麼過的?是利益自己?或是利益他人?或是仍一直在造作自己的習氣?這一定要每天思惟一遍,才會瞭解到每一天究竟要做什麼?例如我們面對今天新的開始,若沒有提醒把握當下好好的努力,那明天又會有明天的事。
像「光量學佛院」開學以來已經滿週年了,接著就要進入第二學年,應該要反省思惟,過去這一年當中所學的課程,對我們的身心有沒有提昇,有沒有建立正確的知見?自己是否有力量肩負起弘法利生的責任?或是說我們的習氣有減少了嗎?這是我們每個人每天一定要反省檢討的。
所以為什麼有的人每天要寫一篇日記?因為每天到了晚上要休息之前,藉著寫日記就可以回憶,記錄從早上三點半起床直到晚上十點熄燈,在這幾小時的生活當中,明白自己究竟做了什麼?
現在光量寺暨光量學佛院的學員,尤其你們幾位執事,是否有針對這個問題徹底地去落實執行呢?
要知道寫日記的好處很多:一方面可以訓練自己的文筆流暢,再者可以反省檢討功過得失,好自我勉勵或懺悔改過,三者可呈閱師長,若思想行為有偏差時,亦可蒙受師長的指正輔導等。
反之,若沒有寫日記,就失去了可砥礪自己,讓自己成長的機會了。所以你們既然說要履行,就要接受師長的指導,而且每天寫日記也要發揮作用,以利瞭解自己,提昇自己,進而改變自己的身心;要不然你們每天寫日記也是沒有效果的。
二、明白自己,就不攀緣
為什麼前面說寫日記那麼重要?因為寫日記能夠使我們認清自己、明白自己,如果能夠面對自己,這樣就不會向外攀緣了。反之,若沒有辦法明白自己,碰到日常生活當中的煩惱執著處,那就容易變成貪戀,所以這是很重要的。
現在有的同學還不知道,寫日記就是在幫助自己明白自己,那就無法了解自己出家的使命是什麼?你說要發菩提心,要利益眾生,那要怎麼利益呢?這樣在行事上容易變成是一種情誼,而不是佛法真實的慈悲。雖然看起來這個人是很發心,但是這種發心,卻是有相無實的發心。
我們要實際發菩提心,就必須要明白,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清楚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全為十善業,這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發心所作的不合乎十善業,那就會成為一種攀緣心,而非菩提心。
以現在光量寺的環境來說,可以說是最好修行的地方,也是最好管理的,因為一個理想的共修團體,人數大致上在六至十位是最為穩定;若是人太多或太少,有時是會比較有阻礙。
你們光量寺光量學佛院應該要更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該有的作息流程。因為生活作息對修行人來說就是修行,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譬如常住的五堂功課及學院所安排的課程次第,都要嚴謹的遵循照作,否則時間雖然是安排了,如果沒有落實,這樣仍是沒有辦法得到利益的。
三、環境整潔、培養道氣
在環境保養方面,若有不必要的東西,應該要徹底把它清除掉,東西少了,環境也比較好維護整理。內外環境整理得乾乾淨淨的,身心也比較能安靜,所以常住的每個地方我們都要分工合作去整頓。
尤其僧眾共住的寮房,內務一定要整潔,最好是他們受完戒回來之後,要把僧眾寮房整理乾淨,因為一個團體的環境,尤其道場僧眾的寮房,每天一定要很整潔,這才能培養出我們的道氣。
四、培養定力、徹改習氣
出家人習氣一定要改,一定要多培養定力,有定力才能生慧,有智慧才能明辨是非,明白事情的真偽。例如我們有過失,同學提醒我們時,我們可以虛心接納,這樣相處就能夠圓滿和合。假若沒有智慧的人,對別人勸導的話,不但不能接納,反而起了執著心,硬要與人辯論個輸贏,這不但影響到對方的時間,還浪費了自己寶貴的修行時間。
當你這段時間因為爭執而空過了,你所換取得到的是什麼呢?就是換取到一顆不甘願的心。由這不甘願的心當下就是在修十惡業,這時雖然身是出家身,可是心並沒有出家,這樣身心相違,反而又犯到妄語戒,這一點是很重要哦!大家應慎思審之。
五、真心修行、隨緣自在
我們出家第一就是要斷生死,要自利利他,這一個觀念我們必須要很肯定明白才有辦法修行;假若你不明白這一點,那就沒辦法修行了。尤其是要斷生死,必須要能吃苦才行,所謂「吃苦了苦」,這個苦含意很廣,有身體上的苦,意業上的忍辱,忍耐都是吃苦,你若不能吃苦,那一定沒辦法了斷生死的。
你看過去有修有證的祖師大德,他們都是苦修而來的。我們從歷代高僧傳來看,沒有一個祖師不是從苦修中來的。譬如藏傳佛教的密勒日巴尊者傳法給岡波巴大師時,最後唯一的秘訣,就是掀開疤痕累累的屁股,那是長久坐在堅硬的石頭上打坐所造成的硬繭,並告訴他:「這就是修行的秘訣。」顯示當生成就即是從苦修而來的。
又禪宗達摩初祖,乘船渡海來到中國大陸,遇梁武帝時,因機不相扣,隻影至少林寺面壁九年,當時有行者即禪宗二祖慧可大師向初祖求法時,是立雪覆膝,斷臂求法的;而現在的人都說要隨順眾生、給眾生方便,他們才會來學佛。為什麼現在佛教會變成這個樣子呢?因為末法時代,都是貪著表面的這個相,常住怕沒有人,所以一切都講求隨順。
若是一個實修的人,常住即使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也是一樣修;十個人百人也是照常一樣在修,他就是這樣如如不動、一切隨緣。
但修外相攀緣的,就怕沒有人,處處降低常住的原則只求儘量留人,這就是「重量不重質」。我相信光量寺一定要重這個「質」而不是重「量」。對嗎?假若你們十年當中,把持原則重質不重量,相信十年後道風一定會建立起來,大家不用罣礙,好好地用功,我相信你們一定會成就的。
六、奉獻常住、了辦生死
黃居士,你要出家,那你這一念心就不要罣礙你幾歲,因為要出家的人是沒有這一念的,只有「把身心奉獻給常住,把生命交給護法龍天。」一切完全為常住奉獻。常住就是永遠住,永遠住就是斷生死,假若不知道這個道理,身心就沒辦法自在。我們若能從出家那一天,就把身心完全奉獻給常住,那就是永遠常住,永遠常住就是沒有生死,也沒有其它不安的心,這才是真正的常住,否則你就變成是來掛單的。
既然是掛單就是暫時掛著,既是暫時性的,那它有一個時間性,什麼時候無常一來,會被遷單你們怎麼會知道呢?所以你們只會說常住,在你們的心中,到底有沒有安住呢?如果你們的心是真的有安住,那麼常住的心是安住不變異的,假若你的心不能常住就會變動,一下子變這樣,一下子變那樣。既然心不能安住,怎麼能說常住呢?
只是空有其身出家而心沒有出家,這樣不就又犯了妄語戒嗎?
所以基本的五戒不邪淫,不飲酒等一定要遵守,因為五戒是一切戒法的基礎。當代持戒精嚴的弘一律師,尚且不敢說他今生五戒持得清淨,更何況他人?各位你們能明白這個道理嗎?我們的這一念心若不能常住,就沒有辦法寂靜,也就沒有如如不動的定力,將來也沒辦法往生極樂世界的。
所以出家修行,不要用世間法,不要像世俗人一樣,遇到境界就鬧情緒,要離開什麼的,就算有人留你,這樣都是害了自己,也就是自己沒有那個心量。俗語說:「有量就有福」,沒有心量的人,當然也就沒有福報安住下來好好用功了。
七、有量有福、自然安住
昨天某蓮社一些蓮友來隔壁山幫人助念,順道來淨律寺禮佛,我問他們說:「你們有沒有人發願將來要往生西方極樂淨土呢」?他們說:「要啊」!我再問他們說:「想要往生,那要如何往生?」他們還不明白。
我們要知道往生淨土,一定要能放下才能往生。那要怎麼放下呢?這放下的功夫不是這麼簡單的,所謂的放下,就是我們的心必須要清淨,,回歸到我們的本性,究竟平等無分別,才是真正的放下。並不是我們說放下就能放下的。
譬如這次某蓮社的法師,他因佛七請我去開示,他安排在晚上第七支香,我沒答應他,一直到現在我回憶起來,當初我不答應他晚上出去開示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晚上時間為鬼神道活動的時間,我們除了淨律寺的法會活動之外,其它我們淨律寺的住眾,儘量不在晚上出去。我們出家人一定要守這個戒,有事儘量在白天處理。即使是關於助念的事,我們持戒的道場,還是儘量不要在晚上外出。
你看!蓮因寺能有今天這樣的因緣,是因為懺公他老人家的道風嚴格。最初蓮因寺沒有什麼人時,老人家管教弟子的態度還是嚴格的,即使只剩下一位,若不依教奉行,老人家馬上請他下山的,最後寺裡只剩下他老人家一個人,他也是一樣如如不動,像這樣要怎麼去幫人家助念呢?蓮因寺怎會這麼少人?原因就是懺公他老人家不攀緣,不攀緣就是清淨,清淨就無罣礙。
現在的人大都不是這樣了:「說這個是護持常住的大護法、大信徒,只要他們家裡有事,就派這個、派那個出去幫忙,讓信徒養成一種憍慢的習氣。」而我們攀這個相也變成一種罣礙,沒有辦法肩負起教化信眾的職責,使信徒無形中生起我慢心,自以為我是某某寺的大護法,只要我出面請師父,無論如何那裡的師父他們一定會幫忙的。
如果使信徒養成這種「慢」的話,會讓他們對佛法的恭敬心提不起來;在家裡也養成一種依賴、憍慢的習氣,凡事就以為我有父親可恃,我有母親可怙,處處變成一種攀附人情或感情用事。
所以我們出家人一定要清清淨淨的。那要從哪裡清淨呢?要從隨緣學清淨,因為佛法就是講隨緣的。凡是該我們做的事,我們要盡心去做,就算常住沒有指派我們做,我們也要盡心盡力去做,而且不但要儘量做到圓滿,還要感謝能有這樣的因緣,可以來鍛鍊自己,使自己能親身體驗做事是否圓滿。
假若做得不圓滿,就要好好的檢討自己,為什麼會做得不圓滿?這才是真正的清淨。不然常住指派你出去助念或做任何三寶事時,你會歡喜的接受嗎?還是會推託?如果是推託,那就變成攀緣心或分別心了。
有智慧、有福報的人,當常住指派他,他會很法喜、懇切地依教奉行,承事供養。所謂「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般若花。」若心不法喜、不清淨,心的智慧花就開不出來。心的智慧花開不出來,那要如何結成佛果菩提呢?我們出家是為了脫生死的,所以心應該常保持清淨,不能像世間人貪瞋癡,終日追逐名利,直至身體垮了還廢寢忘食的在追逐,這終究還是生滅法。希望大家好好的慎思審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