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打造你的一套知識體系(二)— 拆解與統整知識的邏輯!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艾兒莎的「打造知識體系」這個系列主題,會有連續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從知識的「輸入」、「統整」到「輸出」!上篇跟大家分享了知識的「輸入」,包含被動轉為主動的資訊挖掘、選書的十種方式、怎麼從資訊管道擴增概念庫、如何讀懂一本書等等,這篇將跟大家分享關於「統整」的部分,如何「拆解與統整知識的邏輯」
只有在我們真的內化了之後,才有辦法具體地透過自己的詮釋方式表達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

「統整」的目的

首先,先釐清輸出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看,還是要給別人看的
如果是給別人看、要公開發表的話,可以從行銷的角度與文案設計的方向去想。但建議大家在統整內容時,可以想成這是要給別人看的內容。這樣可以訓練我們用更精準文字去表達想法
在打造知識體系的環節上,我們統整的內容是以輸出為前提。為什麼要輸出呢?在前面兩篇文章裡,有提到我們輸入太多,輸出太少。很多知識並沒有真正的進入到我們的腦中。輸出最主要的目的,是爲了加深記憶。只有在我們真的內化了之後,才有辦法把這些抽象的概念,具體地透過自己的語言與詮釋方式表達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
我們可以藉由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語言化、具體化,來重新檢視腦內的邏輯。有機會去給自己反饋,並修正我們的想法與概念。當我們把這些東西講或寫出來了之後,也會發現對於有些事情,其我們的理解並沒有想像中那麽深,原來並沒有真正的理解它。
輸出,其實就是逼我們自己去釐清我們到底吸收了、學到了什麼東西。
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學習的循環: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78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世界菁英教我的事:艾兒莎的私藏成功學筆記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68內容數
我很努力很努力的,想要用盡一切方式,請年輕人,跟我一起出走。出走到那個前所未見的世界,體驗前所未聞的故事,實現前所未有的價值。這些出走後的世界,不只也美麗與震撼,也有殘忍不堪的現實。或許不會有純粹的正面或喜悅,但這段闖蕩,終將帶給我們的是無價又無可取代的資產。而生命到最後,比的就是資產不是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兒莎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艾兒莎的「打造知識體系」這個系列主題,會有連續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從知識的「輸入」、「統整」到「輸出」!上篇跟大家分享了知識的「輸入」,包含被動轉為主動的資訊挖掘、選書的十種方式等。這篇會分享怎麼「從資訊管道擴增概念庫」以及如何「讀懂一本書」!
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取得的學習資源非常非常多,跟以前相比可說是唾手可得!不管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許多人因為焦慮而去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很多課程,卻好像沒有明顯的進步。為什麼呢?關鍵其實是因為,只有「輸入」,沒有「消化」和「吸收」。雖然一直拼命上課,但卻沒有真的消化與吸收進去這些你所學的東西。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斷捨離」,這次女力學院請到整理師末羊子來跟大家分享「怎麼做到生活中的斷捨離」!課程重點放在環境和物品的斷捨離,但不管是物品、人際關係、社群媒體、知識、飲食等等,在用的其實都是同一套邏輯!許多人一想到要整理東西、丟東西,就會覺得很痛苦,但其實長遠來看,它背後帶來的效應是很值得的!
如果你是公司部門主管或是團隊領導人,你知道領導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一個好的領導人不只要學會授權,更要懂得如何「賦權」團隊成員,建立起一個互信的環境,更要訓練成員學會當責!近年來蠻多公司已經都把「賦權」的這個概念用在人才管理和領導中。一個員工有沒有辦法變得更主動、可靠,甚至超標達成任務,其實都在於
想要成功,你必須先要了解什麼是複利效應、怎麼建立複利效應的心態思維。《複利效應》不只著重在習慣的面向上,從選擇、習慣、動能、影響力、加速,更加強化地去幫我們建立起整個成功的心態思維!複利效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時間」,不要小看任何一個決定,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選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上篇我們提到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這些錯誤信念可能是來自成長環境帶來的價值觀,或是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假設,成為我們日後在思考與判斷的前提。這些信念或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會使我們做出扭曲的判斷,甚至對往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我們要怎麼發現這些錯誤的假設呢?
艾兒莎的「打造知識體系」這個系列主題,會有連續幾篇文章,跟大家分享從知識的「輸入」、「統整」到「輸出」!上篇跟大家分享了知識的「輸入」,包含被動轉為主動的資訊挖掘、選書的十種方式等。這篇會分享怎麼「從資訊管道擴增概念庫」以及如何「讀懂一本書」!
在這個時代,我們可以取得的學習資源非常非常多,跟以前相比可說是唾手可得!不管是實體課或是線上課,許多人因為焦慮而去學了很多東西、上了很多課程,卻好像沒有明顯的進步。為什麼呢?關鍵其實是因為,只有「輸入」,沒有「消化」和「吸收」。雖然一直拼命上課,但卻沒有真的消化與吸收進去這些你所學的東西。
相信很多朋友都聽過「斷捨離」,這次女力學院請到整理師末羊子來跟大家分享「怎麼做到生活中的斷捨離」!課程重點放在環境和物品的斷捨離,但不管是物品、人際關係、社群媒體、知識、飲食等等,在用的其實都是同一套邏輯!許多人一想到要整理東西、丟東西,就會覺得很痛苦,但其實長遠來看,它背後帶來的效應是很值得的!
如果你是公司部門主管或是團隊領導人,你知道領導力中最重要的是什麼嗎?一個好的領導人不只要學會授權,更要懂得如何「賦權」團隊成員,建立起一個互信的環境,更要訓練成員學會當責!近年來蠻多公司已經都把「賦權」的這個概念用在人才管理和領導中。一個員工有沒有辦法變得更主動、可靠,甚至超標達成任務,其實都在於
想要成功,你必須先要了解什麼是複利效應、怎麼建立複利效應的心態思維。《複利效應》不只著重在習慣的面向上,從選擇、習慣、動能、影響力、加速,更加強化地去幫我們建立起整個成功的心態思維!複利效應一個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時間」,不要小看任何一個決定,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小選擇,都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
上篇我們提到許多人從來沒有質疑過深植於潛意識裡的錯誤信念,這些錯誤信念可能是來自成長環境帶來的價值觀,或是成長過程中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某種假設,成為我們日後在思考與判斷的前提。這些信念或認知不一定是正確的,可能會使我們做出扭曲的判斷,甚至對往後的人生產生重大的影響,但我們要怎麼發現這些錯誤的假設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在知識的海洋中,如何將普遍的資訊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知識,是一項既挑戰又充滿滿足感的工作。每一次閱讀、每一次實踐,乃至每一次思考,都是將外在資訊融入自我,創造知識的過程。以下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並賦予其獨特個性的三個關鍵步驟。 步驟1 - 捕捉和吸收資訊:創造知識的第一步是廣泛地捕捉和吸收外部資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延續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核心觀點,我們在學習(輸入)的過程中,就需要帶著事後需要發表(輸出)的目標來學習。
Thumbnail
你花了多少時間吸收知識,又花了多少時間使用這些知識呢? 你是否曾經花了大量時間學習新知識,卻在真正需要用到時發現無法清楚表達出來?這種情況很多人都經歷過,而根本問題在於輸入與輸出的平衡。今天,我們將探討如何在學習過程中找到這種平衡,讓知識真正成為你的工具。 所謂的輸入,指的是吸收資訊,把資訊記起
這本書是在談思維練習,我覺得選一些來練習,應該能從中獲得不少的啟發,讓自己不再「人云亦云」。像是「歸納3大重點」或是「批判性思維」,這幾個概念在作者的3本書中都有提到。 本書提到以下幾點: A.聰明人具備的能力 作者提到聰明人是能正確地「輸入」與「輸出」的人。亦即擁有能正確理解、重整結構並清楚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想要"言之有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大量閱讀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內在,但是最近有不少人問我,現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被灌輸要大量讀書,但是讀的這些東西,究竟要如何內化,成為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的分享內容? 今天這篇文章,作者提出一些方向,讓大家可以透過閱讀建立觀點。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明白輸出的重要性,但一直無法督促自己輸出資訊,以致他人感到意外。這本書改變了我的觀念,發現輸出是為了讓自己輸入的內容更加深刻烙印在大腦上,將知識轉化為技能的過程。通過實踐,我開始明白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擅長做什麼。
在知識的海洋中,如何將普遍的資訊轉化為具有個人特色的知識,是一項既挑戰又充滿滿足感的工作。每一次閱讀、每一次實踐,乃至每一次思考,都是將外在資訊融入自我,創造知識的過程。以下是將資訊轉化為知識,並賦予其獨特個性的三個關鍵步驟。 步驟1 - 捕捉和吸收資訊:創造知識的第一步是廣泛地捕捉和吸收外部資訊
在當今知識爆炸的時代,有效管理和增值自己的知識變得尤為重要。一個精心設計的知識工作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將日常的努力標準化,還能夠將這些努力轉化為可重複的任務,進而產生規模化的成果。以下是設計有效知識工作流程的三個關鍵步驟,它們將指導你如何從啟發中捕捉想法,將想法轉化為實用的筆記和地圖,最終創造出能與世
Thumbnail
簡介 是以輸出為主題,並且從不同的面向介紹各種輸出的方法。 書中提到『要使人生變得更好,輸出很重要!』 在我們進行學習、不停的輸入的同時,必須要有效的把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輸出,並且透過實際的運用,來強化記憶 書中從以下四個面向分別介紹輸出的方法 輸出的基本法則 以科學為基礎的表達術 激發
寫作是一個無盡發想的過程,在各個主題下有著多樣的分享類型,然而,若欲在特定領域建立專業,持之以恆地針對特定主題進行分享是不可或缺,依此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有邏輯的建構文章主題變得至關重要。
Thumbnail
延續費曼學習法「以教代學」的核心觀點,我們在學習(輸入)的過程中,就需要帶著事後需要發表(輸出)的目標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