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天威-景帝太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選定繼承人,是古代中國的大事。
更換繼承人,就很容易出事。

漢文帝信愛的大臣賈誼,有著作《賈子新書》中寫到:
「疾死置後,以嫡長子,如此則親戚相愛而兄弟不爭,此天下之至義也。」

也就是明定以嫡長子為當然繼承人,避免兄弟親戚爭奪。

這套理論當然不是賈誼發明的。
正妻又名嫡妻,在周朝禮法上,是跟丈夫地位平齊的。

事實上,更早一些時候,嫡妻才是宗族血統的傳承管理者。
男人只是個工具人(無誤)。

所以,嫡子本身就代表血統最純正的家族「主人」。
庶子只是親戚僕人而已。

然而,春秋戰國,上演了無數次君王未能先立嫡子,導致國家政治動盪,旅外庶子這種根本不能確定血緣的人回來「竊居王位」。

一些思想家就認為,這是戰亂頻仍的一種原罪。
於是開始提倡「嫡子優先,長幼有序」的規則。

不過我們也知道,思想家就是在野打嘴砲的人物。
卿大夫們伴君如伴虎……而且誰當繼承人,絕對影響著他們的權利與發展。

是沒什麼神經病去跟國王講這種事情的。

而道統傳承者秦始皇,更是沒有落實這種規定。
秦始皇不立皇后,不立太子,自有他一套顛覆傳統的想法。

漢文帝自己本身也不是嫡子,只是趁亂上位。
多少劉氏宗室藩王對他虎視眈眈?

在請教精通諸子學說的賈誼之後,定下這條規則,那也已經是劉啟當上太子之後的事情了。

可以說,漢景帝就是第一個面對這條「祖傳十八代,現在第一代」規矩的皇帝。
遵守?不遵守?
這是個難題。

為什麼難?

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阿嬤薄太后就幫他找了一個薄家的妃子。
奶奶挑的,喜歡嗎?

劉啟可是個暴躁公子哥,還沒玩夠就得結婚?
不爽是一定的。

劉啟對這個婚姻並不滿意,但父親一過世,阿嬤馬上要他把薄姬立為皇后……
正覺得人生黑白,後宮無望的時候。

薄太皇太后過世了。
瞎眼的竇太后成為大漢第二元首,也是不容易。
她最能信任的,莫過於自己的女兒:劉嫖。

這個漢景帝的姊姊,十分清楚弟弟對薄皇后不滿。
加上皇后無子,劉嫖順理成章的就幫弟弟拉起皮條來,一個個美女流水往後宮裡送。

朝廷卿大夫也看到了風向,趁著七國之亂平定,開始跟劉啟推薦:該是封王立太子的時候了。

劉啟對兒子們的品德沒什麼認識,先是派了兩個兒子去分別鎮守叛亂的齊趙之地。
守齊的是膠西王劉端。
守趙的則是全西漢最有名的藩王:中山王,劉勝!

現在又要立太子,漢景帝隨手挑了一個年紀最長的劉榮。
這個孩子年紀最大,其實就表示他的母親是劉啟早年「性趣最合」的對象。

劉榮的母親叫做栗姬。
栗姬想說,兒子當太子了,皇上又不喜歡現在的薄皇后,老娘的皇后還遠嗎?

竇太后的長女劉嫖也這麼想,就跟栗姬說,我有個女兒,嫁給阿榮當妃子好嗎?

雖然栗姬最早得到寵幸,但後來長公主介紹的新妹子們,一個個在後宮爬了上來。
栗姬早就對這個拉皮條的長公主恨在心裡口難開。

攀關係?不給!

哇靠,跟老娘擺譜?還真以為妳的皇后十拿九穩?
長公主劉嫖下定決心,非讓這個栗姬知道,誰才是後宮的主人不可。

後宮九式第一招:皇帝面前進讒言

使用者如為皇帝母親,額外加成90%。
使用者如為皇帝姊妹,額外加成20%。
使用者如為皇帝女兒,額外加成40%。
使用者如為妃子,依照皇帝智力產生減免效果。

劉嫖屬於傷害加成比較小的族群,漢景帝表示,我觀望一下。

沒關係,還有第二式:拉幫結夥力量大

劉嫖找到了一個友軍,王夫人。
並且把女兒嫁給了王夫人的兒子。

緊接著發動第三式連環:這裡有個更棒的繼承人喔

在劉嫖的美言之下,漢景帝才立太子沒多久,就把王夫人的兒子封為了膠東王。
眼看一個個太子藩王上位,薄皇后還是一個蛋也沒生出來。

漢景帝六年底,薄皇后終於被廢。
皇后之位的空缺,肯定讓後宮鬥爭更加的白熱化。

有一天,漢景帝生病了。
景帝把栗姬找來,跟她說,「萬一我掛了,那些孩子們你可要好好照顧。」

栗姬不知吃錯什麼藥,脾氣又來了,給劉啟來一個不理不睬。
劉啟看這婆娘不答話,心裡一個火,但也沒有發作。
不知道是不是曾經在媽媽身上看過後宮險惡呢?

這邊廂,王夫人與長公主聯盟得知此事,決定再施展後宮第四式:皇上不給的,妳不能要

王長聯盟找了幾個大臣,奏請漢景帝封栗姬為后。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

這一說,漢景帝馬上想起栗姬那個不願意的嘴臉。
暴君劉啟直接就把奏請的大臣推出去斬了,緊接下詔:

「這太子,給我廢了!」

風聲一出,太子的老師竇嬰,跟丞相周亞夫都紛紛來勸。
可惜這個皇帝不是仁君劉恆,也不是耳根子軟的劉邦。

漢景帝唯一的專長,大概就是記恨了。

總之,不管大家怎麼勸,劉啟一概不聽。
但就在這個時候,竇太后有動作了。

竇太后向來疼愛少子劉武。在太后的默許之下,劉武的梁王宮,早已是堪比大漢皇宮的體制規模。
這時候劉啟要廢太子,又跟眾大臣鬧得挺僵……
竇太后出手了。

「不如,立阿武當繼承人吧?」

這個提問,就像把一滴水放進油鍋裡。
大漢朝野都炸鍋了。

周亞夫等人還是力持嫡長子不能換。
但在野的資深國策顧問,袁盎先生立刻召集了一票人,力主:「換,快換,否則藩王之亂將再起!」

漢景帝突然多了這票生力軍,底氣十足:「栗太子廢為臨江王,立王氏為后,膠東王為新太子。

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梁王劉武也沒這麼容易甘休。
不過他也沒打算叛亂,就是派了個刺客去殺袁盎。

不過袁老師在鄉里名聲好,刺客不忍動手,只是勸告袁盎凡事小心便離去。
這又是一個劉玄德套路。
可是袁盎沒有左青龍右白虎兩個結拜兄弟。
所以後來還是被第二波刺客給殺了。

王夫人與長公主的聯盟,終於得到最後勝利。
王夫人的兒子也不是別人。
這個優秀英俊的膠東王,正是劉徹。

劉徹當上膠東王時,不過四歲。
當然是沒有去赴任。

這個時候,七歲的劉徹沒有做過任何努力,就這麼踏上了榮耀大漢的不歸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295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5/01/16
韓非子說:「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儒就是讀書人,俠是什麼?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4/02
經歷了各種大風大浪,司馬相如再次回到漢武帝身邊。 真的就是身邊而已。 他本身有消渴症,經常請病假。 由於卓文君已經分到父親的家產,他們在長安也是數一數二的富豪。司馬相如對於當大官封高爵沒有興趣,也從不參與政務國事的討論。 沒,他沒有轉性。他的人生目標仍然是藺相如。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2024/03/30
司馬相如領了中郎將一職,要往西南置縣。司馬相如蜀郡出身,又滿腹智計,可不會就這樣傻傻的去。他先派了副使者前去通傳,收了禮金。進而讓人前去西南邛莋,向各部落展現大漢朝的誠意。 此行既順利,也不順利,但無論如何都是漢武帝天威中重要的一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女字部的字,很多帶有貶義,如奴、奸、妓、妒、婊、婢、娼、嫖⋯⋯有沒有人以這些漢字為名?答案是有的。今日談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的親戚⋯⋯
Thumbnail
女字部的字,很多帶有貶義,如奴、奸、妓、妒、婊、婢、娼、嫖⋯⋯有沒有人以這些漢字為名?答案是有的。今日談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物的親戚⋯⋯
Thumbnail
書名:〈賢妻難為〉 簡介: 女主角「陸少柒」,是陸丞相寵愛的歌姬所生,親生母親當時難產而亡,正直賢良的丞相夫人雖然不能說對她視如己出,但也盡心教養,成為了一個那時代正常的大家閨秀。 某次太后舉辦賞花宴,會上皆是文武大臣的嫡親貴女,陸少柒覺得自己一個庶出之女,就不要搶著出風頭,打扮的低調樸實
Thumbnail
書名:〈賢妻難為〉 簡介: 女主角「陸少柒」,是陸丞相寵愛的歌姬所生,親生母親當時難產而亡,正直賢良的丞相夫人雖然不能說對她視如己出,但也盡心教養,成為了一個那時代正常的大家閨秀。 某次太后舉辦賞花宴,會上皆是文武大臣的嫡親貴女,陸少柒覺得自己一個庶出之女,就不要搶著出風頭,打扮的低調樸實
Thumbnail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
Thumbnail
#大唐賢后觀音婢 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長孫氏,封號為文徳皇后,乃隋朝右驍衛將軍長孫晟的女兒,她的哥哥長孫無忌則是唐朝開國初期的重臣。 長孫皇后小名叫作觀音婢,為何小名叫觀音婢,有一個神奇的傳說。長孫晟的續弦夫人高氏,某夜裏在夢中見觀音菩薩,親自帶來一個小女孩給她,並囑咐自己好生扶養
Thumbnail
眾妃嬪向太后請安離去後,杜麗妃照例留了下來,使得慈寧宮照例又傳出了女子的啜泣聲。 「太后,您一定要替臣妾做主啊!」杜麗妃快哭成了淚人兒。 「行了,都在哀家跟前鬧多久了?不過是個男寵,妳至於嗎?」太后不耐道。 「可他現在已經不是男寵,是安平侯了……臣妾該怎麼辦?」 「就算封了侯,骨子裡還是個男寵,能跟
Thumbnail
眾妃嬪向太后請安離去後,杜麗妃照例留了下來,使得慈寧宮照例又傳出了女子的啜泣聲。 「太后,您一定要替臣妾做主啊!」杜麗妃快哭成了淚人兒。 「行了,都在哀家跟前鬧多久了?不過是個男寵,妳至於嗎?」太后不耐道。 「可他現在已經不是男寵,是安平侯了……臣妾該怎麼辦?」 「就算封了侯,骨子裡還是個男寵,能跟
Thumbnail
Netflix的《王后傘下》,個人喜歡不是劇集的宮鬥情節,是故事裡成人的言行像本『身教大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一眾王子的個性,絕對反映父母的特色。身教,有正、反兩面,故事裡的成人如何影響孩子?
Thumbnail
Netflix的《王后傘下》,個人喜歡不是劇集的宮鬥情節,是故事裡成人的言行像本『身教大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一眾王子的個性,絕對反映父母的特色。身教,有正、反兩面,故事裡的成人如何影響孩子?
Thumbnail
就是前一篇的馮昭儀。太師馮熙的女兒。 她的母親姓常,本來是出身低下的,被馮熙寵幸收入家中。馮熙的元配死後,常氏才開始主持家事,生有一兒一女。 馮熙就是馮太后的哥哥。 馮太后先是選了一個哥哥的女兒,準備給孝文帝當皇后,那為了鞏固後宮,就再多加兩個。 這其實是馮太后知道這個女孩兒行為不端。 這很有趣。
Thumbnail
就是前一篇的馮昭儀。太師馮熙的女兒。 她的母親姓常,本來是出身低下的,被馮熙寵幸收入家中。馮熙的元配死後,常氏才開始主持家事,生有一兒一女。 馮熙就是馮太后的哥哥。 馮太后先是選了一個哥哥的女兒,準備給孝文帝當皇后,那為了鞏固後宮,就再多加兩個。 這其實是馮太后知道這個女孩兒行為不端。 這很有趣。
Thumbnail
在兩性關係複雜的今天,讓我們試著從西元六世紀,南北朝時期的「蘭陵長公主」和 「駙馬」之間的婚姻糾葛,探討在胡漢融合的過程中的性別議題,反思我們可以如何重新設計現代社會機制,讓兩性問題得到更圓滿的解決。
Thumbnail
在兩性關係複雜的今天,讓我們試著從西元六世紀,南北朝時期的「蘭陵長公主」和 「駙馬」之間的婚姻糾葛,探討在胡漢融合的過程中的性別議題,反思我們可以如何重新設計現代社會機制,讓兩性問題得到更圓滿的解決。
Thumbnail
青龍部.第2章:立儲(2) 眨眼間,十三日過去。 「恭喜公主殿下,晉升八階。」老人邊跟在聖琰身邊,一邊恭維著。 她淡淡嗯了一聲。恭維這種東西,她在各個皇朝的人口中沒少聽過,多了亦不好,總有些弱者為了攀附強者的到依靠而巴結他們,但他們早在弱者說那些恭維之詞時,已經變得越來越強,才會導致世間的強權很強,
Thumbnail
青龍部.第2章:立儲(2) 眨眼間,十三日過去。 「恭喜公主殿下,晉升八階。」老人邊跟在聖琰身邊,一邊恭維著。 她淡淡嗯了一聲。恭維這種東西,她在各個皇朝的人口中沒少聽過,多了亦不好,總有些弱者為了攀附強者的到依靠而巴結他們,但他們早在弱者說那些恭維之詞時,已經變得越來越強,才會導致世間的強權很強,
Thumbnail
選定繼承人,是古代中國的大事。 更換繼承人,就很容易出事。 漢文帝信愛的大臣賈誼,有著作《賈子新書》中寫到: 「疾死置後,以嫡長子,如此則親戚相愛而兄弟不爭,此天下之至義也。」 也就是明定以嫡長子為當然繼承人,避免兄弟親戚爭奪。 這套理論當然不是賈誼發明的。
Thumbnail
選定繼承人,是古代中國的大事。 更換繼承人,就很容易出事。 漢文帝信愛的大臣賈誼,有著作《賈子新書》中寫到: 「疾死置後,以嫡長子,如此則親戚相愛而兄弟不爭,此天下之至義也。」 也就是明定以嫡長子為當然繼承人,避免兄弟親戚爭奪。 這套理論當然不是賈誼發明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