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5/3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大漢天威-景帝太子】

    選定繼承人,是古代中國的大事。 更換繼承人,就很容易出事。 漢文帝信愛的大臣賈誼,有著作《賈子新書》中寫到: 「疾死置後,以嫡長子,如此則親戚相愛而兄弟不爭,此天下之至義也。」 也就是明定以嫡長子為當然繼承人,避免兄弟親戚爭奪。 這套理論當然不是賈誼發明的。 正妻又名嫡妻,在周朝禮法上,是跟丈夫地位平齊的。 事實上,更早一些時候,嫡妻才是宗族血統的傳承管理者。 男人只是個工具人(無誤)。 所以,嫡子本身就代表血統最純正的家族「主人」。 庶子只是親戚僕人而已。 然而,春秋戰國,上演了無數次君王未能先立嫡子,導致國家政治動盪,旅外庶子這種根本不能確定血緣的人回來「竊居王位」。 一些思想家就認為,這是戰亂頻仍的一種原罪。 於是開始提倡「嫡子優先,長幼有序」的規則。 不過我們也知道,思想家就是在野打嘴砲的人物。 卿大夫們伴君如伴虎……而且誰當繼承人,絕對影響著他們的權利與發展。 是沒什麼神經病去跟國王講這種事情的。 而道統傳承者秦始皇,更是沒有落實這種規定。 秦始皇不立皇后,不立太子,自有他一套顛覆傳統的想法。 漢文帝自己本身也不是嫡子,只是趁亂上位。 多少劉氏宗室藩王對他虎視眈眈? 在請教精通諸子學說的賈誼之後,定下這條規則,那也已經是劉啟當上太子之後的事情了。 可以說,漢景帝就是第一個面對這條「祖傳十八代,現在第一代」規矩的皇帝。 遵守?不遵守? 這是個難題。 為什麼難? 漢景帝劉啟還是太子的時候,阿嬤薄太后就幫他找了一個薄家的妃子。 奶奶挑的,喜歡嗎? 劉啟可是個暴躁公子哥,還沒玩夠就得結婚? 不爽是一定的。 劉啟對這個婚姻並不滿意,但父親一過世,阿嬤馬上要他把薄姬立為皇后…… 正覺得人生黑白,後宮無望的時候。 薄太皇太后過世了。 瞎眼的竇太后成為大漢第二元首,也是不容易。 她最能信任的,莫過於自己的女兒:劉嫖。 這個漢景帝的姊姊,十分清楚弟弟對薄皇后不滿。 加上皇后無子,劉嫖順理成章的就幫弟弟拉起皮條來,一個個美女流水往後宮裡送。 朝廷卿大夫也看到了風向,趁著七國之亂平定,開始跟劉啟推薦:該是封王立太子的時候了。 劉啟對兒子們的品德沒什麼認識,先是派了兩個兒子去分別鎮守叛亂的齊趙之地。 守齊的是膠西王劉端。 守趙的則是全西漢最有名的藩王:中山王,劉勝! 現在又要立太子,漢景帝隨手挑了一個年紀最長的劉榮。 這個孩子年紀最大,其實就表示他的母親是劉啟早年「性趣最合」的對象。 劉榮的母親叫做栗姬。 栗姬想說,兒子當太子了,皇上又不喜歡現在的薄皇后,老娘的皇后還遠嗎? 竇太后的長女劉嫖也這麼想,就跟栗姬說,我有個女兒,嫁給阿榮當妃子好嗎? 雖然栗姬最早得到寵幸,但後來長公主介紹的新妹子們,一個個在後宮爬了上來。 栗姬早就對這個拉皮條的長公主恨在心裡口難開。 攀關係?不給! 哇靠,跟老娘擺譜?還真以為妳的皇后十拿九穩? 長公主劉嫖下定決心,非讓這個栗姬知道,誰才是後宮的主人不可。 後宮九式第一招:皇帝面前進讒言。 使用者如為皇帝母親,額外加成90%。 使用者如為皇帝姊妹,額外加成20%。 使用者如為皇帝女兒,額外加成40%。 使用者如為妃子,依照皇帝智力產生減免效果。 劉嫖屬於傷害加成比較小的族群,漢景帝表示,我觀望一下。 沒關係,還有第二式:拉幫結夥力量大。 劉嫖找到了一個友軍,王夫人。 並且把女兒嫁給了王夫人的兒子。 緊接著發動第三式連環:這裡有個更棒的繼承人喔。 在劉嫖的美言之下,漢景帝才立太子沒多久,就把王夫人的兒子封為了膠東王。 眼看一個個太子藩王上位,薄皇后還是一個蛋也沒生出來。 漢景帝六年底,薄皇后終於被廢。 皇后之位的空缺,肯定讓後宮鬥爭更加的白熱化。 有一天,漢景帝生病了。 景帝把栗姬找來,跟她說,「萬一我掛了,那些孩子們你可要好好照顧。」 栗姬不知吃錯什麼藥,脾氣又來了,給劉啟來一個不理不睬。 劉啟看這婆娘不答話,心裡一個火,但也沒有發作。 不知道是不是曾經在媽媽身上看過後宮險惡呢? 這邊廂,王夫人與長公主聯盟得知此事,決定再施展後宮第四式:皇上不給的,妳不能要。 王長聯盟找了幾個大臣,奏請漢景帝封栗姬為后。 「『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 這一說,漢景帝馬上想起栗姬那個不願意的嘴臉。 暴君劉啟直接就把奏請的大臣推出去斬了,緊接下詔: 「這太子,給我廢了!」 風聲一出,太子的老師竇嬰,跟丞相周亞夫都紛紛來勸。 可惜這個皇帝不是仁君劉恆,也不是耳根子軟的劉邦。 漢景帝唯一的專長,大概就是記恨了。 總之,不管大家怎麼勸,劉啟一概不聽。 但就在這個時候,竇太后有動作了。 竇太后向來疼愛少子劉武。在太后的默許之下,劉武的梁王宮,早已是堪比大漢皇宮的體制規模。 這時候劉啟要廢太子,又跟眾大臣鬧得挺僵…… 竇太后出手了。 「不如,立阿武當繼承人吧?」 這個提問,就像把一滴水放進油鍋裡。 大漢朝野都炸鍋了。 周亞夫等人還是力持嫡長子不能換。 但在野的資深國策顧問,袁盎先生立刻召集了一票人,力主:「換,快換,否則藩王之亂將再起!」 漢景帝突然多了這票生力軍,底氣十足:「栗太子廢為臨江王,立王氏為后,膠東王為新太子。」 煮熟的鴨子就這樣飛了,梁王劉武也沒這麼容易甘休。 不過他也沒打算叛亂,就是派了個刺客去殺袁盎。 不過袁老師在鄉里名聲好,刺客不忍動手,只是勸告袁盎凡事小心便離去。 這又是一個劉玄德套路。 可是袁盎沒有左青龍右白虎兩個結拜兄弟。 所以後來還是被第二波刺客給殺了。 王夫人與長公主的聯盟,終於得到最後勝利。 王夫人的兒子也不是別人。 這個優秀英俊的膠東王,正是劉徹。 劉徹當上膠東王時,不過四歲。 當然是沒有去赴任。 這個時候,七歲的劉徹沒有做過任何努力,就這麼踏上了榮耀大漢的不歸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