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09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行正念除煩惱

    我們在這世間的生活接觸,充滿各式各樣的罣礙,因為各種罣礙,都會帶來生活上的苦惱,所以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會有苦惱的經驗,只是苦惱的對象不同而已。苦,就是煩惱,在佛法中.煩惱有多種名稱。
    譬如:煩惱能障蔽我們內心中原有的真如佛性,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蓋」或「障」;又煩惱盤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是重重綑繞在身上的繩結,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結」;又煩惱能驅使我們在無明的日子裡過生活,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使」;又煩惱能使我們心神惶惶茫茫,迷失本心,所以煩惱在佛法名相中,又稱作「惑」。
    從這一些佛法名相的意義,我們就可以了解,煩惱會帶給我們身心上的不自在,那麼在佛法中.有什麼法門可以使我們解脫身心上的煩惱,得到「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自在情境呢?今天師父就提示三點學佛修養,和大家共勉「行正念、除煩惱」的生活情操。

    一、培養忍讓的包容心
    佛教把「怨憎會」看作是人生八苦之一,平常我們能夠心平氣和的關愛他人、欣賞他人,並且熱情的接待幫助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甚至發揮我們最大的同情心,為社會上一些患難痛苦的人們分憂解勞,但是只要看到怨家仇人出現在眼前,平常所表現的和氣、慈悲修養,馬上就大打折扣,不但看不慣怨家仇人的行為,也聽不進怨家仇人的言談,即使不想與他衝突,心理上總會感覺,能夠永遠不再見面來得痛快,因為怨家仇人是我的「眼中釘、肉中刺」。
    其實像這種「人我對峙」的心理,都是缺少包容心的修養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培養包容心最有功效的法門,就是「忍讓」,忍讓並不是弱者的行為,是聖賢的風度。
    寒山大師有一首無生忍的偈頌,用來表達一個解脫者的包容心,偈頌說:『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有人唾老拙,由他自乾了;他也省力氣,我也省煩惱。』
    一個修行人,能夠有這一份無生忍的包容心,就有聖賢的解脫分,再大的拘束、障礙,都不會困擾一個解脫者的心靈。
    我曾經看過二位心地非常善良的修行人,表現出不相同的修行涵養,這二位修行人,甲的「人我對峙」的心理比較濃厚,乙的「人我對峙」的心理比較淡泊,在待人接物上,兩人所表現出來的包容心,就有不同的忍讓風度。
    甲雖然心地善良,但是因為他不肯忍讓別人的言行,所以時常會和別人發生人我對峙的爭執,看不慣別人的言行,就出言傷人,過著意氣用事的生活。
    乙不但心地善良,而且處處忍讓別人的言行,所以他日日都是與別人和氣相處,人人和他合作無間過著和諧無諍的生活。
    從這二位修行人的包容心地來評估忍讓的法門,我們就可以肯定,忍讓絕對不是弱者的行為。一個人待人接物,有饒恕別人的機會不肯饒恕別人,時常為維護自己的尊嚴,不肯給別人一個下臺的臺階,雖然為自己爭得一時的威風,卻是建立了人我之間更加難以排解的藩籬,就是憑他有一顆善良的心地,人人和他相處,也難免會有一份「敬鬼神而遠之」的心態,很難緣起人我之間的親和力。
    如果像那一位在忍讓中過生活的乙修行人,他並沒因為自己的忍讓,失去受人尊重的尊嚴,反倒更加受到別人的敬重,容易發揮親和力,得到「敬人者人恆敬之」的尊嚴。
    修學忍讓,能夠幫助我們打破人我之間的一些藩籬。過去有一位傳徹師父來普門掛單,有一日,遇到一位信徒向他訴說心中的苦惱,這位信徒說他的鄰居很壞,時常找他的麻煩,並且當眾罵他一些難以入耳的粗話,真想要去法院告鄰居對他的傷害。
    傳徹師父聽完信徒的心苦,就教他修忍讓法門,對信徒說:『這是給你修忍讓的機會,我教你,以後鄰居再罵你的時候,你就把對方看作一隻不明事理的狗,這隻狗對你吠不停的時候,你走開就沒事了,難道你要和牠一樣,也趴在地上跟著牠一起吠叫。』
    信徒聽傳徹師父的開導,如飲甘露,從此鄰居對他罵粗話的時候,就做這樣的觀想,漸漸對罵他之人的仇恨心也消失掉了。
    有兩位師父住在一起修行,有一日,甲師父出門化緣,回到精舍時,很歡喜的向乙師父報告說:『今天我出門,看到一幕情景,幫助我參破一個問題。』
    乙師父就問他:『你悟到什麼?講來研討一下吧!』
    甲師父說:『今天我走到一條河邊,看到一隻狗要去喝河水,這隻狗走到岸邊,就站在岸邊面對河水大聲吠不停,原來水中也有一隻狗,這隻狗是岸上那隻狗的身影,岸上狗以為水影中的狗,是另外有一隻狗,就向水影中的狗吠叫,牠吠叫時,水影中的狗也跟著吠叫,最後岸上狗忍不住口渴,不顧一切跳入水中,結果水中的狗不見了,吠叫的聲音也停了,這隻狗就在河中吃一肚子水才上岸。這種情景,幫助我參悟一個問題:原來凡夫心中一切的不自由與痛苦,就像那隻狗,都是來自於自我身心上的煩惱,如果能以般若智慧去透視自己身心上的煩惱,就不會有無知與衝動的行為,所以要化消自已和外界的衝突,必定要先觀照自己的身心,能夠有照見五蘊皆空的領悟,自然就能夠度化自他的衝突,解脫自己身心上的一切苦厄。』
    在現實的人生中,人與人的衝突,往往都像這隻狗的無知和衝動,如果與人相處,只知外求,不知內省,漸漸地就會使自己缺乏包容的心胸,在自我執著的意識中,導致排他性、侵略性的一些不講情理的行為。培養忍讓的包容心,自心中比較會有內省的般若智慧,人我相處,不但有親和力,也會在內省的修養中,得到「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自在安樂。

    二、培養少欲的知足心
    普門有一位信徒,有一天應他朋友的邀請,到朋友的別墅聚餐,餐後別墅的主人,就帶客人參觀他的別墅,他們參觀第一樓的時候,別墅主人問客人說:『您們覺得這一樓的牆壁粉刷得如何?』
    客人答:『很好!』
    別墅主人就向客人炫耀說:『這一樓的牆壁是油漆添加銀粉粉刷起來的。』
    當他們參觀第二樓的時候,別墅主人又問客人說:『您們覺得這一樓的牆壁粉刷得如何?』
    客人答:『也不錯。』別墅主人又向客人炫耀說:『這一樓的牆壁是油漆添加金粉粉刷起來的。』
    當他們參觀三樓的時候,別墅主人又問客人說:『您們覺得這一樓的牆壁粉刷得如何?』
    客人說:『很不錯。』
    別墅主人就洋洋得意又再向客人炫耀說:『這一樓的牆壁是油漆添加珍珠粉粉刷起來的。』
    這時,這位信徒就問他:『您有這麼寬敝高貴的別墅可住,應當把父母接來這裡一起住。』
    別墅的主人回答說:『他們老人的生活和我們不一樣,住一起多添麻煩,還是給他們住鄉下老家比較好。』
    像這種只知道貪求物質生活,不知道人倫孝道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曉得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他們認為只要地位崇高受人尊敬,銀行裡有很高的儲蓄數目,生活榮華富貴,生命就活得很有價值。其實這一些名聞利養,都不是人生最實際的需要。
    有一句俗語說:『金牌、銀牌,不如一塊牛排。』這是說,有一隻名狗的主人,帶牠去參加各種比賽,由於表現出色,這隻名狗的身上掛滿各種的金牌、銀牌,但實際上這一些金牌、銀牌都不是這隻名狗最實際的生活需要,因為金牌、銀牌不能當飯吃,倒不如一塊牛排送給牠吃來得實惠。
    現代人都拼命的在誇耀自己的生活享受,這都是缺乏知足心的欲求煩惱。依目前臺灣的進步來說,多數人都可以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各種電器用品也非常普遍,有錢人跟沒錢人所享受的物質,差距也越來越小,就是說在財富的數目上仍然有很大差距的現象,一般來說,在民生的生活享受上,也可以說沒很大的差距了。
    比如:搭坐飛機出國旅遊,有錢人和沒錢人都能夠有同樣的機會,只是一般人都是不能知足,貪得無厭,才迷失在欲望的追逐中,為追求虛榮,而喪失人性的尊嚴與意義,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很可悲的現象。
    世間的財物,除了靠自己的知識、能力、努力以求取外,福德也是很重要的因緣條件,如果福德不夠,明明可以追求得到的東西,也是會落空,別人為何做什麼事都能賺錢,我千求萬求、千算萬算,眼看就要得手的錢財,竟然會拿不到?這就是自己福報不夠的現象。如果有少欲知足心的人,對這種福德因緣不具足的遺憾,自然就有泰然面對的情懷。
    在古時候,有一個地方,稱作「一億里」,住在一億里的人,都是擁有一億萬以上的大富翁,所以只要擁有一億萬的財富,就有資格搬進一億里去居住,一旦住進一億里,這個人就很風光,能夠得到別人的羨慕、禮遇、尊重、刮目相看。
    有一對夫婦,一生就以能住進一億里為他們的人生最光榮的追求目標,因此拚命賺錢,錢財累積到九千萬的時候,先生因積勞成疾,一命嗚呼,臨終囑咐他的兒子:『兒子呀!你一定要繼續賺錢存錢,完成我的心願,帶你母親搬入一億里居住。』
    這個兒子,因為有接觸佛法的因緣,知道沒福德條件,就是有錢也難以成就美夢,為了要完成父親的心願,他開始積極培養福德,日日都將他父親辛苦儲蓄起來的錢,拿出去修「舖路、造橋、濟貧、救急」的功德。
    他母親看自己老公辛苦積存的錢,一日一日的減少,心裡很著急,有一日就責備兒子說:『你老爸去世以後,你不但不賺錢存錢,反將你老爸的遺產花出去,要到那一年才能夠完成你老爸的心願?』
    兒子聽了老媽這樣埋怨,就安慰母親說:『老媽,你放心好了,總有一天,我會帶你住進一億里生活,完成老爸的心願。』
    誰知不多久,這個兒子意外去世了,母親真是傷心到底,因為她的美夢完全破滅了。
    時隔一年,一億里的地方,有一位富翁,老來得子,誰知這個嬰兒一出世,就啼哭不止,家人沒有一個人能夠哄止嬰兒的啼哭,富翁只好貼出告示,徵求奶媽,這時候,這位百念俱灰的傷心母親,也得到消息,就去老富翁的家中應徵奶媽。說也奇怪,很多去應徵的奶媽,都沒辦法讓嬰兒停止啼哭,唯獨這位傷心的母親,將嬰兒抱上手,馬上就安靜下來了,憑這個因緣,這位傷心的母親,就住進一億里做嬰兒的奶媽。
    夜晚奶媽陪伴嬰兒睡覺,在睡夢中,他好像聽到嬰兒在呼叫他「媽媽」,又再聽到嬰兒對她說:『媽媽!才事隔一年,你就不認識我這個兒子了嗎?我是妳的兒子呀!為了實現老爸的心願,我把家裡的錢財拿去行善積福德,如今福德因緣具足,你我母子都如願住進一億里了,您就不要再傷心苦惱了。』
    這個母親一轉身醒過來,回想夢境,歷歷如真,過去的欲求苦惱,當下得到解脫,心中湧現知足的喜悅和清涼。
    無窮的欲望,會帶給人無邊的煩惱與痛苦,少欲知足的人,雖然欠缺世人所追逐的聲光娛樂的享受,卻擁有忙忙碌碌的世人所享受不到的清靜、安詳與自在。
    欲念在我們的心中,正如一條河水,從早到晚不停息的在流動,少欲知足的人,好比善於治水的人,知道疏導水流去滋潤草木,灌溉田園,得以美化自己的人生。因此我們要學習培養少欲知足的情操,以此情操謹慎去處理所有流過我們心田中的欲念。我們不能放縱惡欲念,因為增長惡欲念,猶如小孩在玩火,必然會引火焚身;如果增長善欲念,則如同在裁培花卉,人生就會更加充滿甜美芬芳。一個人能夠在少欲知足的情操中,把持自己的善惡欲念,使每一滴欲念的流水流向「真、善、美」的方向,人生就有光明和安樂。

    三、培養正見的覺照心
    什麼叫做「正見」,正見就是將知識轉化為智慧的觀念,世間上的知識有善、有惡,如果沒經由智慧去管理,一旦知識生病,就變成愚癡;愚癡的人不是沒知識,是他的知識沒經由智慧的品管,就運用出去,所以會出毛病。一個人如果看不清事理,將知識作錯誤的運用,就會失去「正見」的覺照心。
    最近社會新聞,宋七力的事件發生以後,報紙上有這麼一段報導:
    有一位宋七力的信徒,去找照相館的老闆,向他請教:『我的照相機是不是有問題?為什麼別人拍攝宋七力的相片,能夠拍攝出宋七力分身的發光鏡頭,我的照像機都拍攝不出他分身的發光鏡頭。』
    照相館的老闆,為了不給宋七力的信徒失望,就偷偷將照相機裡面的光線調節器的遮光片撕一小塊下來,從此這位信徒使用這個照相機攝影,就有不一樣的神奇效果。
    我們的生活沒正見的覺照心,也如同照相機沒光線的調節器,無法照出清晰、美麗、寫實的鏡頭,所以有正見才能夠覺照出宇宙人生的如實真相。
    在我們的生活中,人人都有養生之道的知識,卻很少人有面對「無常」的這份正見的覺照心,所以一般人都只知道追求養生之道,沒認識生命真相的智慧,因此生活上會時常為生死痛苦而難過。
    佛世時,有一個婦人,死了兒子,她每日以淚洗面,悲傷痛苦。有一日,婦人忽然想到大慈大悲的釋迦牟尼佛,就趕快去拜見佛陀,要求慈悲的佛陀,救活他的兒子。婦人跪在釋迦牟尼佛的座下,向佛陀哀求:
    『佛陀!聽說您大慈大悲,能夠幫助眾生解決一切的困難,我哀求佛陀慈悲救活我的兒子,我有一個可愛的兒子,不幸死去,請佛陀慈悲.將我的兒子救活起來。』
    佛陀聽這位婦人無知的哀求,憐憫她痛失愛子的心苦,也想要引導他去認識生死的真相,就指示婦人一個起死回生的方法,向婦人說:『世間上有一種藥草,叫做吉祥草,如果你能找到一棵,就能夠救活你的兒子。』
    婦人聽說世間上有吉祥草可以救活兒子的生命,趕快追問佛陀:『請問佛陀,那個地方有吉祥草呢?』
    佛陀指示說:『這種吉祥草生長在沒有死過人的家中,你就去找吧!』
    於是婦人就日夜奔走,挨家挨戶叩求吉祥草,但是走遍幾個國家,都問不到有一戶人家不曾死過人,當婦人陷入絕望痛苦的深淵之時,突然領悟出生死的無常實相,有了正見的覺照心,看清楚死亡是人人必經的過程,並不是害怕死亡就能免於死亡。從此婦人不會再為他兒子的死亡傷心難過,並且有面對無常的智慧,懂得從無常的生活中,把握住自己永恆生命的活力。
    有人以為信奉了佛教,可以免除一切苦厄,超脫生老病死的折磨,當佛教無法滿足他在現實生活上不合理的要求時,便對佛教的信仰產生動搖,這種情形,便是沒在信仰中培養正見的覺照心,所以信仰才經不起考驗。
    有人本來是虔誠的佛教徒,茹素奉佛,非常精進,後來因為親人骨肉意外死亡,就怪責佛菩薩沒加被保佑;看到別人沒宗教信仰,一家幸福美滿,自己虔誠信佛,卻是吃盡悲歡離合的苦楚,於是對信仰佛教的信心就開始起動搖,這種情形,也是沒在信仰中培養正見的覺照心,所以信仰才經不起考驗。
    正見的覺照心,要建立在「因果」的立場上,因果是萬事萬物的真理,有因有緣,必然會產生結果,這是不變的定律。一切現象是「果」,同時也是「因」──是過去的果,未來的因,所以我們要時常警惕檢點自己的心念,因為每一個心念都是因,未來的念頭化為行動以後,就會隨因緣條件的結合產生結果。我們永遠都是站在因果的十字路口,往前看,現在就是過去的結果,如果向未來看的話,現在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因此,我們必須培養正見的覺照心,謹慎自己踏出去的每一個腳步,如果因地踏出去的是正確的腳步,自然就會走向光明的果地。

    結語
    信仰佛教,學習佛法,就是為了解脫痛苦,求得大安樂,今日提示大家培養的「包容心、知足心、覺照心」,全部維繫在我們迷與悟的一念之間──一念悟即是菩提;一念迷即是煩惱。一個人如果提不出「包容心、知足心、覺照心」,就會走入煩惱的迷途,日日的生活,工作也有苦惱、吃飯也有苦惱,穿衣也有苦惱,所接觸到的,樣樣都會帶來苦惱;提得出「包容心、知足心、覺照心」的人,就有反轉迷念的力量,日日的生活,所接觸的種種事情,就是有缺憾,也會有一份喜樂的承受心。所以說苦惱與喜樂的感受,完全維繫在自己用什麼心態去面對。
    文殊菩薩問維摩詰菩薩:『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維摩詰菩薩答:『除其煩惱。』 文殊菩薩又問:『要除煩惱,當何所行?』 維摩詰菩薩答:『當行正念。』
    眾生的身心都是處在動亂不定的煩惱中,欲度化眾生,維摩詰菩薩說要「除其煩惱」,因為是煩惱衍生不斷,才使眾生身心不得安定。維摩詰菩薩又說「除煩惱」要從「行正念」下手做修行。
    今日師父提示大家要培養「包容心、知足心、覺照心」的情操,都是在教導大家修行要從「行正念」下手「除煩惱」。我們信仰佛教,必定要或多或少的去改變自己的氣質,昇華自己的心靈,淨化自己的生活,使個人日日都能在祥和的氣氛中,享受生命的存在喜悅,這樣才算做得到信仰的利益。但願大家以維摩詰菩薩的法教,共勉從「行正念」下手,去除自己身心上的煩惱。
    最後祝福各位同修菩薩,在修持「包容心、知足心、覺照心」的情操中,得到「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自在祥和的人生。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