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一、前言
信仰佛教,如果對佛法沒做生活體悟的話,便會落入迷信,迷悟之間的心念,對人生觀就有「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的差別,為了要為大家建立佛法正見,我提出「不憂不悔」和「不疑不惑」的人生觀和大家共勉學佛的生活觀念,有了正確的學佛觀念之後,就會漸次成就一種「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有了這份「不忘不失」的智慧,就很容易知道要如何去斷除煩惱,在面對事理與境界時,就能夠知道這個原來是如此,知道那個原來就不應該去執取貪著。
那麼在生活上我們如何漸次去成就這份「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呢?今日我就提供幾個維繫正見的修養,和大家共勉把持自己的「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

二、以智化情
第一、學習「以智化情」的修養:學佛的人,面對一切人事,要學習用理智來淨化感情。在我們普門出入的信眾,如果稍有留意壁上的標語,就會看到一幅標語寫著︰『莫嫌佛門茶飯淡,僧情不比俗情濃。』在僧團中的修行人,雖然拿不出像世俗人的一份熱情,但出家人的修行並不是將自己修成無情無愛的冷血動物,出家人是學習「以智化情」的修養,這是培養一份超越兒女私情的無限慈悲,也就是以捨棄私情私愛的束縛,來建立「不忘不失」的大我智慧,如此才能夠提昇對芸芸眾生的關愛。
我們來看佛門古德──民國初年弘一大師以理智來淨化感情的修養︰
弘一大師,俗名李叔同,是民國初年的音樂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風流才子。弘一大師出家前曾結婚生子,他出家以後,有一天,他的日本太太帶著兒子,去到弘一大師所居住的杭州虎跑寺找他,當時弘一大師故意避開,雖然他與妻兒也只有一道門牆之隔,他仍不肯出去和妻兒相見,並請人傳話給他的日本太太︰『李叔同已經患霍亂病死了,不要再以他為念。』
後來他這位日本太太深知無法挽回丈夫的心,便帶他們的兒子去到北平,將孩子交給弘一大師的一個兄弟扶養,自己回日本去了。
過去風流多情的弘一大師,出家以後,他對待妻兒的感情,給人感受到的是「無情」,這是弘一大師將對眷屬的兒女情愛,淨化為對真理的追求,因此在他的修行生活中,才能夠發露出「不忘不失」的智慧,來克制捨離個人的貪欲。
真正的情愛不是擁有對方,是一種生命的交流,是一種對天下蒼生的無盡奉獻,為了要興起廣大無私的無限慈悲,弘一大師在「不忘不失」的智慧引導下,從「有緣」的感情昇華到「無緣」的感情,對佛教、對眾生付出無緣大慈的無限關懷,給人間留下了無限的溫暖,成為民國以來的一代高僧。

三、以慈作情
第二、學習「以慈作情」的修養:
學佛的人面對一切人事,也要學習用慈悲來運作感情。佛門有一句話說︰『方便出下流,慈悲生禍患。』這是說打開方便門要有原則,方便才不會變成下流;慈悲的發露要經由智慧的運作,慈悲才不產生禍患。
所以學習「以慈作情」的修養,也需要有「不忘不失」的智慧來運作感情,才能夠發揮「以慈作情」的功能。我們來看佛門古德──日本一休禪師以慈悲來運作感情的修養。
一休禪師是日本一個遊戲人間的高僧,有一天,一個信徒來向一休禪師辭別,向禪師說︰『師父!我不想活下去了,我只有自殺一條路可走。』
禪師問︰『你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尋短見?』
信徒揮淚回禪師的問話︰『師父!您不知道,我經商失敗,現在債臺高築,被債主逼得無路可走,我沒辦法應付,只有一死了之啊!』
禪師問︰『難道一定要死才能解決嗎?沒有別條路可走嗎?』
信徒搖頭歎氣說︰『只有死路一條,我家中只有一個幼小的女兒,他也是沒能力幫助我渡過難關,我已經是走到絕境的地步,別無生機了!』
一休禪師聽到信徒說他家中有一位女兒,突然靈機一動,向信徒說︰『哦!我有一個好辦法,只要你把女兒嫁給我,我去做你的女婿,問題就解決了!』
信徒聽一休禪師這樣說,大驚失色說︰『……這………這簡直是開玩笑,您是出家和尚,怎能做我女婿?』
一休禪師揮手示意叫信徒回家,他向信徒說︰『包在我身上,我會幫助你解決問題啦!好啦!好啦!你趕快回去到處宣播這件事,到迎親那天,我就到你家讓你招做女婿,快去!快去!』
這個生意人,素來十分相信一休禪師的智慧,回家以後,就到處宣播某月某日一休禪師要到他家給他招作女婿,這個消息傳出,立刻轟動全城。
到了迎親那一天,到商人家裡看熱鬧的人一大堆,當日一休禪師準備很多寫聯句的紙張,步行去到商人的家中,然後吩咐商人在門口為他擺一張桌子,他什麼話也不說,將文房四寶放上桌子,坐下來,就開始揮毫寫字,他有一手龍飛鳳舞的字,圍觀的人個個都過去欣賞一休禪師寫的字,反而忘記了今天到底是來這個地方做什麼。
不多久,一休禪師擺了一地的聯句書畫,然後一休禪師開始向人群拍賣他的字畫,一下子一休禪師的字畫就給人群搶購一空。
買書畫的錢,有不少的數目,禪師將這些錢全部交給商人,問這個信徒說︰『這錢全部給你還債,夠嗎?』
信徒連連叩首讚嘆說︰『夠了!夠了!師父你真是神通廣大,一下子就變出這麼多錢。』
一休禪師看問題已解決了,就拂袖對信徒說︰『好啦!你的問題已解決,我不要當你的女婿了,還是回寺當我的和尚,再見了!』
為了要帶給別人生存的安樂,一休禪師「以慈作情」,用這種方式和信徒結緣,為信徒解除困苦,這都是透過禪師「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才能夠如此把握因緣、創造因緣、隨順因緣去發揮以慈作情的修養。

三、以法範情
第三、學習「以法範情」的修養:
學佛的人面對一切人事,也要學習用法則來規範感情。佛經上說「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在人事的應對中,難免會引發瞋心,所以學習「以法範情」的修養,也是要發揮「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才能夠時刻運作法則來規範心念,心念不容易受外境的左右,就不會惹來瞋火焚心的無明言行,因此能以高超的智慧去發揮「以法導情」的修養,就有力量面對種種惡逆人事的挑難。
我們來看佛門古德──印度那先比丘以法則規範感情的修養︰
印度有一位智慧超群的那先比丘,他時常在人事的應對中,流露出他不凡的應對能力。有一次,彌蘭陀王故意要非難那先比丘,對那先比丘提出種種難題問難,那先比丘都能夠以「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引用法則破解彌蘭陀王的問難。
首先彌蘭陀王向那先比丘提出這麼個難題︰『師父!你跟佛陀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也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怎麼相信佛教有這個教主?』
那先比丘對這個問難,起先沒作正面的回答,他先問彌蘭陀王︰『大王!您的王位是誰傳給您的呢?』
『我父王傳給我的啊!』
『您父王的王位是誰傳給他的呢?』
『我的祖父。』
『您祖父的王位又是誰人傳給他的呢?』
『我的曾祖父啊!』
那先比丘就藉這種關係問彌蘭陀王︰『大王!您的王位來源,一代一代往上追溯,您相信不相信您的國家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彌蘭陀王很肯定回答︰『我當然相信!』
『您見過開國君主嗎?』『沒有見過。』
『沒有見過您怎能夠相信有一個開國君主呢?』
『我們的開國君主制定了典章、制度、律法,這些都是有歷史記載的資料可考據,所以我雖然沒有見過開國君主,但是我肯定相信他的存在。』
那先比丘問到這已經是他要回答彌蘭陀王的核心了,他就微笑頷頭說︰『大王!我也相信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確實有其人,因為佛教也有佛、法、僧的教團制度,有經、律、論的文獻,從教團的制度和文獻也可以考據出歷史的事蹟,所以我相信我們的教主決不是虛構不實的人物,這個道理和您相信有開國君主相同。』
彌蘭陀王無法藉這個問題非難那先比丘,又動腦筋提出第二個非難的問題。 他問︰『你們佛教徒常常講︰人間第一快樂就是證悟涅槃,達到不生不滅的境界,那先比丘啊!你已經證悟涅槃了嗎?』
那先比丘謙恭合十說︰『慚愧,還沒有!』
這下彌蘭陀王得意了,他繼續問那先比丘︰『既然你自己沒證驗過,那麼你怎會知道有涅槃這種安樂的境界?』
那先比丘對這個問題,也是不直接回答,他反問彌蘭陀王︰『大王!假如現在我拿一把大刀對您的肩膀砍一刀,您是不是會感覺痛?』
彌蘭陀王說︰『當然痛啦!那有肩膀被人砍一刀不感覺痛的道理?』
那先比丘又追問︰『您的肩膀並沒有被人砍傷過的經驗,您怎麼會知道痛的情形呢?』
彌蘭陀王回答︰『我看到犯人處決被砍傷的痛苦情形,我當然知道會痛啊!』
那先比丘問到這裡,就藉此感受正面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難,他說︰『大王!我也同樣,雖然自己還沒親自體驗過涅槃的安樂,但是我看過別人證悟涅槃的安樂情境,所以我當然知道涅槃境界是快樂的啊!』
彌蘭陀王第二個問難又被那先比丘駁倒,還是不服,又動腦筋,想出第三個非難問題。
他問︰『你出家人奉信慈悲為懷,你怎麼用慈悲來原諒你的仇敵呢?』
那先比丘也是先取譬喻問彌蘭陀王︰『大王!如果您的腿上長一個膿血瘡,您會因為那一個膿血瘡把自己的腿子砍掉嗎?』
『不會的。』
『那麼,大王您要如何來拿走這個膿血瘡呢?』
『我會細心地清洗瘡的傷口,給它敷藥,時間久了以後,瘡就會好了!』
那先比丘就藉這個比喻正面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難︰『大王!仇敵、壞人就像一個膿血瘡,不去照顧、醫療,就會蔓延惡化,所以必須用法水去清洗,使他們棄邪歸正,改過自新,這種情形跟大王您發心照顧腿上的膿血瘡同樣的道理』。
彌蘭陀王對這個回答很滿意,點頭稱善,但仍然不能心服口服,又想出第四個非難問題。
他問︰『你們佛教徒常常勸人要修來生福,你這一生既沒有經歷過死亡,怎會知道人死之後還有來生呢?』
那先比丘對這個問難,直取一個譬喻向彌蘭陀王作回答︰『這就好比果樹,果實成熟了以後,掉在地上,果肉腐爛掉了,可是種子卻埋藏在土壤裡面,因緣條件具足,時機成熟,種子就會萌芽、成長、茁壯,成為一棵果樹。人的身體只是四大暫時的假合,如果四大分散,幻在的身體就會壞滅,雖然軀體壞滅掉,可是業識就如同種子,能不斷生死流轉,就像果樹的種子一樣,生生不息,不止有一個來生,而且有無限個的來生。』
彌蘭陀王雖然感覺那先比丘回答得很好,也是心有不甘,又設問第五個非難的問題。
他問︰『你們出家人愛不愛自己的身體呢?』
那先丘比說︰『身體只是四大五蘊和合的色身,我們出家人是不愛執這種幻在的色身。』
彌蘭陀王一聽,正中下懷,立刻反駁回問︰『哦!你說你們不愛自己的身體,但是,你們出家人一樣有穿衣、吃飯、睡覺,還不是在保護這個色身嗎?若說你們不愛色身,豈不是自相矛盾?』
那先比丘向彌蘭陀王一笑,另作別解,他問彌蘭陀王︰『大王,如果您身上長一個膿瘡,您愛不愛這個膿瘡呢?』
『那麼髒的膿瘡,誰也不會愛這種東西長在自己的身軀上。』
『既然您不愛這種東西在自己的身上,為什麼還要為它洗淨、敷藥,時時守護不要讓膿瘡惡化下去,你不愛它,卻是每日在照顧它,這種做法不是也自相矛盾的現象嗎?』
彌蘭陀王很不服氣,反駁說︰『我是為了身體的健康才去照顧膿瘡啊!』
那先比丘就接下來正面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難,他說︰『這就對了!出家人不愛這個身體,但是為了借假修真,也不得不照顧這個空幻的身體啊!』
彌蘭陀王屢次非難每次都挑難不成,心有不甘,又再設問第六個非難問題。 他問︰『釋迦牟尼佛能不能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因果呢?』
『佛陀具有大神通,當然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因果關係。』
『既然如此,為什麼他不把所有的神通教給他的弟子,讓弟子迅刻即知道過去、現在、未來的業障,給他們通通即刻開悟證果呢?為什麼要一點一點去指導弟子慢慢修行歷練呢?』
那先比丘又舉例反問︰『大王!如果您是醫生,是不是就知道各種治病的藥材呢?』
『當然啦!醫生對於什麼藥材能治病,通通都要知道啊!』
『既然醫生知道各種藥材的藥性,他能不能把所有的藥都開給一個病人吃呢?』
彌蘭陀王大不以為然,回答說︰『當然不能!治病要對症下藥,慢慢地一味配一味來調理,病人才會好,治病怎能隨便亂投藥!』
那先比丘順勢接下來回答彌蘭陀王的問難,他說︰『同理,佛陀傳授佛法也要因材施教,對症下藥,要依照弟子不同的根器,一點一點逐步傳授,才能如法得道啊!』
彌蘭陀王對那先比丘對答如流的智慧,禁不住也露出讚嘆之色,但是他也是要再考驗那先比丘的智慧,又設問第七個非難問題。
他問︰『請問釋迦牟尼佛有沒有瞋恨心,他會不會發脾氣?』
那先比丘答:『佛陀沒有瞋恨心,當然也不會發脾氣。』
『可是,經典上有記載說︰有一次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和目犍連帶著五百徒眾去聽佛陀講經,佛陀卻是很生氣斥令這群人離開法會。難道這不是瞋心的表露嗎?』
那先比丘解釋說︰『經典確實有這個記載,不過當時舍利弗與目犍連所帶去的五百徒眾,在法會中成群喧鬧,不尊重法會,破壞法會的莊嚴,佛陀斥令他們離開法會,並不是出於瞋恨心,是出自慈悲心。這就好比大地覆載我們,一切如如平等,如果你在地上跌倒,這是你自己不小心的緣故,怎能怪大地對你不好,對你生氣呢?』
彌蘭陀王對那先比丘的解釋頻頻點頭,這時候才對那先比丘「不忘不失」的智慧心服口服。
學佛的人,如果對佛法沒做深入的體悟,就會像彌蘭陀王,對看不到的道理現象,無法提起以法則來規範信解佛法的情感,以三世業報來說,一般人總會因為不忍自己的親人受業障的折磨,來與一些惡人的現世報做比較,認為看不到惡人的現世惡報,佛法說什麼三世因果關係,都是無法叫人心服口服的道理,因為善良人過去世的惡業行為及兇惡人過去世的善業行為,又沒有人看得見,把善良人的「現世惡報」及兇惡人的「現世善報」,推說是前世因果的關係,這是無法叫人信服的理論。
有很多道理,不是現象界可以表露出來的,但可以用「法則」去推理,有不少科技產品的產生,還不是以「法則」做推理,去肯定產品的結合條件,然後才進行創造產品的結合因緣,這些科技產品的結合因緣,有些條件也不是現象界所能看見的。譬如:電器品需要結合電流,才能產生它的功能,我們總不能因為看不見電流,就否定電器品不是透過電流而產生作用的。
佛說三世因果道理,不是我們凡夫膚淺的知見所能體認肯定的事實,不過只要我們提得出「不忘不失」的佛法信仰正見智慧,深入觀察因緣生滅現象,必然能夠從因緣法則去肯定三世因果的道理。何況惡人也未必個個都沒現世惡報,善人也未必個個都有「行善得惡報」的現象,為什麼別人會有行善得善報的感應?自己的親人為什麼就沒有現世的善業感應呢?如果不以三世因果法則來推理業力的話,難道要說行善現世得善報的人及行惡現世得惡報的人,他們的現世善惡業報因緣,也是不應該有的因果現象嗎?
再說惡人行惡,現世召感出身心上痛苦折磨的業報現象,也是可以見聞到的現象,只是惡人平素少與人結善緣,他召感出身心上的痛苦折磨,也很少有人會去同情他、照顧他,因為惡人的痛苦不受人重視,所以在人們的記憶中,對惡人召感的痛苦業報,不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對於三世的因果關係,我們是不是有經由「法則」深入去思維過呢?古德那先比丘,對現象界所看不見的道理,他都是以法則來規範自、他的信仰感情,所以他對信仰才會產生出「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我們學佛的人,如果對三世因果起疑惑,應該要慚愧自己不夠智慧去領納甚深微妙的佛法,要再自勉努力去培養「不忘不失」的宗教生活智慧,不要以不平衡的心態去鑽牛角尖,信仰佛法如果提不出「以法範情」的宗教生活智慧,當然就無法體悟到佛法廣闊無邊的真理。

五、以德導情
第四、學習「以德導情」的修養:
學佛的人面對一切人事,也要學習用道德來引導感情。我們平常所吸收的一切知識,未必都是正確,有一些錯誤的知見,久而久之往往會累積成為一個人的偏執意念,造成許多生活需求偏離道德的軌道。學習「以德導情」的修養,如果有「不忘不失」的生活智慧來維繫,就更有一番道德作為。
我們來看佛門古德──日本一休禪師以道德來引導感情的修養︰
有一個非常富有的信徒,請一休禪師到他家裡參觀他收藏的一些骨董精品,參觀了之後,富翁請禪師對他收藏的骨董評一下價。
一休禪師說︰『你這些東西,都很平凡,我的寺院裡有收藏幾樣寶貝,那才是真正價值連城、無與倫比的骨董!我寺裡有一萬年代的盆,五千年代的碗。』
富翁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問︰『哦!有這樣的寶物啊!師父!您行行好事,您開一個價錢,我通通給您買起來。』
一休禪師想了一想,開口向富翁說︰『你真喜歡的話,我也可以割愛,只算你三千兩銀就好了。』
富翁大喜過望,立刻叫家人拿出三千兩銀給禪師,向禪師約定︰『好!一言為定,這三千兩銀您收下來,明天我就去寺裡找您取寶貝回來。』
隔天,富翁來到寺裡,一休禪師吩咐侍者︰『你帶這位居士到後院去,那裡所有的盆子啦!碗啦!通通都賣給這位居士了。』
富翁滿腔歡喜跟隨侍者去到後院,一看只是一個貓喝水的碗,一個狗吃飯的盆子而已,富翁氣呼呼跑回跟禪師理論︰『師父呀!你不可以這樣欺騙人,一個狗盆、一個貓碗,那裡有價值三千兩銀呢?』
一休禪師大笑向他說︰『豈只值三千兩?三萬兩以上的價格我也不肯賣,如今你能夠買到這兩樣寶物,還算你的福氣呀!』
富翁一聽,感覺禪師不可理喻,就帶著懊悔的心回家。一休禪師將富翁的三千兩銀,以富翁的名,拿出去布施賑貧,不多久,社會上就到處有人傳說某某富翁是一位大善人,富翁所到的地方,都有聽到人在讚嘆他樂善好施的行為,這個時候富翁才明白,原來一休禪師是「以德導情」,教他為富不可不仁的道理,他用三千兩銀買來的,不是貓碗、狗盆,是道德觀念,這個大功德那裡是區區幾千兩銀子的價值所能比較的呢?
世間上有一些知見,似是而非,看起來好像是對的其實是積非成是,原因是導源於道德理念不清楚,如果我們時常去注意「以德導情」的修養,在「不失不忘」的生活智慧中去維繫道德知見,自然矇矓不清的道德理念,就會在慧日照耀下,雲開霧散,使我們生活在萬里晴空的光明天地中。

六、結語
觀世音菩薩以「不忘不失」的智慧,成就觀自在的教化力量,前面所介紹的幾位古德,也是在「不忘不失」的智慧中,成就度化眾生的力量,我們在觀音法會中,要得到觀音菩薩慈光加被的感應,在信仰上,必然要有「不憂不悔」、「不疑不惑」的堅定信念,才能緣起觀音妙智力的加被感應,使我們在念觀音、拜觀音的信仰中,發露出「不忘不失」的智慧,用來維繫我們的安樂生活。
最後我深深祝福大家在正見觀念的佛化生活中,緣起更吉祥、更如意的人生,在學佛修持上有更光明更美滿的法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
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
今日要準備和大家共勉的正見是「不疑不惑」的生活智慧。「疑」與「惑」是一對難兄難弟,因為有疑念,所以才會起惑障,學佛的人最普遍的疑點,是「疑自、疑法、疑師」,從這三個疑點引生百萬的惑障。 二、疑自信仰 「疑自」就是懷疑自己的信仰、懷疑自己的修持能力、懷疑自己的修行功德,在什麼情形下最容易產生這樣的懷
前言: 今年中,有一、二個在佛門走動的信徒,因為意外傷害和病痛,一個是英年別世,一個是英年病苦纏身,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面對這種無常的事情,給我最大的震憾是「無常」的逼迫。 我心裡時常這樣想︰『有一些不懂佛法的人,時常勸人老年以後才找信仰歸宿,才去學佛、念佛,這些勸人老年才拜佛的人,從來沒想到人也
每逢法會的時候,我看到來道場結緣的人潮,就深深感受到佛教徒的「結緣」觀念,真的是美化人生的一大動力,因為在結緣的行動中,處處洋溢著「化私為公、化我為眾」的溫馨人情,我們從結緣者充滿法喜的臉上,就可以感受到一個人若從「小我」的領域中脫穎而出時,在大我的人間生活,會更有意義、更加快樂。 「結緣」在佛法中
行菩薩道能成就功德法財,我們世間對有錢的人,稱為「富翁」,在佛法裡,得到很大的佛法受用,建立很多的功德者,則稱為「法財長者」。法財的建立是要以六度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薩道,就像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他每日的生活,都是在六度中建立福慧兩足尊的功德法財。 《金剛經》上描述釋迦牟尼佛的日常生活是:『食時
一個人在生活中,除了物質以外,還有很重要的精神存在,所謂精神,就是一個人的思想見解,一個人內心的認識,所以學佛的人如何過自己的精神生活,也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精神生活是要從心裡的空間去開拓,也就是要開擴我們自己的心胸。佛法描寫一個人的心量,空間之大,可以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不論什麼人,如果能
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李叔同出家,棄妻棄子,實在非常奇怪。 李叔同出家後,妻子俞氏、二個兒子(李準、李端)、日本小老婆,想見李叔同一面,都被拒絕。 俞氏去世時,弘一大師也沒回天津(李叔同是天津人)。 這恐怕都和佛教教義不合。 釋迦牟尼佛都沒這樣做。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如果祖先在鬼道受苦,通常活著的子孫也會不平安!」因此,不管是一般性誦經超渡法會,或是殊勝的密法超渡法會、普度的大超渡法會,我們活著的人要盡量為往生的人來做,提升他們在鬼道的境界,最好能為他們做功德使其往生善趣,現世者亦能化消災劫、平安順遂。
Thumbnail
不知道學佛修行要趁現在,行有餘力的時候,廣積功德、善行來解冤釋結,是最大的遺憾!該報恩的時候,沒有辦法好好去報恩。比如父母恩怎麼報?只有「修行」能報。這個人,曾經對你有知遇之恩,改變了你一生;曾經給了你一個道理和啟發,改變了你一生。怎麼還?唯有「修行」能還。要報恩、要還債、要了願
Thumbnail
李叔同出家,棄妻棄子,實在非常奇怪。 李叔同出家後,妻子俞氏、二個兒子(李準、李端)、日本小老婆,想見李叔同一面,都被拒絕。 俞氏去世時,弘一大師也沒回天津(李叔同是天津人)。 這恐怕都和佛教教義不合。 釋迦牟尼佛都沒這樣做。
Thumbnail
佛法知識鑽研很重要,但是要善用此生,直了成佛。「善用此生」是看自己今生的因緣,還有大概多少時間、多少心力,可以完成這樣的修行,還有周圍的人。爸爸、媽媽重要,能拉他去讀佛學院嗎?也許可以,就是很少;那爺爺、奶奶呢?他們需要他們的法門,用慈悲心來看自他的因緣,冷靜地審諦、觀察。
Thumbnail
如果來學佛修行,今天皈依這個法師、明天皈依這個上師,都是非常草率沒有殷重心,那是一樣的,因為對你的意義差不多,好像在進行一個儀式。但是,不同的是什麼呢?世間上的儀式,像結婚為例,它也有誓言(夫妻之間誓言),當許下誓言沒有照做,都會結下冤欠,都會記下恩怨,自己牴觸了誓言。
Thumbnail
以前講大乘佛法給我聽的法師三十二歲「見性」(禪宗講明心見性),他跟我講的時候快六十了。他說:「你知道什麼是佛的境界嗎?佛的境界就是一切遍知。眾生的六道輪迴、一切的苦難、一切的罪業,祂只有一念心:『這些都是我的責任,我都要處理,都扛起來了。』」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智諭法師:【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 念佛貴在調心,不在念多,念少,念快,念慢。
Thumbnail
這幾年正確來說,是這一年,開始反省反思內心之事情,與自己的對話增加後,有在想一件事情,出家?會是最終的路程嗎。 世間法就是佛法,那放下一切出家是不是正確的?還是說其實現在就是在修行的狀態? 讀了弘一法師的經歷,從紅塵到出家的過程,對自己來說,驚訝?還是感覺,都是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 雖然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