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普門慈幼慈善會以何宗旨開辦兒童夏令營?
答︰想以佛法的慈悲喜捨道理,去培養孩子些許「知足常樂」的善根,以防孩子被現時代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給誘惑到犯罪的邊緣。
二、問︰普門慈幼兒童夏令營的學員有無特定對象?
答︰有。我們普門慈善會在社會上有家扶兒童認養服務,這些家扶兒童的家長,因為正面對著苦難的挑戰,不但沒有經濟能力讓孩子去參加暑期育樂活動,也無心力去關照孩子的心理成長,所以我們辦的兒童夏令營,以家扶的普兒為特定對象,讓這些孩子們也擁有一塊長養善根的學習園地。
三、問︰這些特定對象對參加兒童夏令營活動的嚮往心如何?
答︰很差!因為這些孩子平常沒有參加社群活動的機會,性情很內向、膽怯、不活潑,不會主動的去追求參加暑期育樂活動的機會,又家長對孩子參加暑期育樂活動也沒有認同感,不會積極的鼓勵孩子參加夏令營,因此構成了孩子嚮往暑期育樂活動的業障。
四、問︰如何輔導特定對象的學員來參加兒童夏令營?
答︰我們分成四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驟︰我們對家扶案家有不定期的訪視工作,當義工進行此一例行家訪工作時,會特意的向家長或普兒提起兒童夏令營的好處,鼓動他參加夏令營的意願。
第二步驟︰開營前數個月對參加意願不高的普兒,再加強輔導,由義工攜帶禮物去建立普兒接受義工輔導的親和力。
第三步驟︰由於窮苦人家,捨不下一天的賺錢時間,如果要讓家扶家長放下工作親自於開營時將孩子送來營地,結營時又親自來接孩子回家,可能沒有幾個孩子能參加,所以開營與結營當天,這些普兒都由普門嘉委會安排調配義工的車輛到案家接普兒到營地又個別的將普兒送回案家。
第四步驟︰結營後,送給普兒幾張具有代表性的夏令營活動照片,讓他們「見照生情」,點點滴滴的去回憶一些夏令營的快樂往事,以鼓動他們來年的參加意願,也藉此影響他們弟妹的參加興趣。
五、問︰一般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有沒有反應要求送他們的子弟參加普門兒童夏令營?
答︰相當爭取。因為普門的義工會員,多數是佛教徒,佛教徒對子弟的教育都有一個共同的理念,那就是﹁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所以他們都積極的在向本會爭取自己的子弟參加普門夏令營接受佛法薰育的機會。往年限於場地,無法再接收義工會員的子弟,今年靈嚴寺有部份建築已完成,場地較廣闊,所以今年的普門兒童夏令營,就有兼收義工會員的子弟。
六、問︰普門慈幼慈善會借用嘉義靈嚴寺開辦兒童夏令營,造惠多少區域的案家子弟?
答︰普門家扶案家遍及全省,但以沿海地區的比率佔多數,因靠海生活的老百姓,生命比較沒有保障,有不少案家,都是因家長出海遇難而產生家庭變故,所以普門家扶案家沿海地區比率偏高,因此在嘉義開辦的兒童夏令營也只能造惠到嘉義與雲林兩地區的普兒,無法再造惠其他地區的普兒。
七、問︰當初為什麼不策劃其他區域的兒童夏令營?
答︰佛法講萬法因緣生、因緣滅,一切事情的成就,除了要有親因以外,還要有助緣才能有結果。普門嘉委主任委員吳清林居士與其夫人陳彩霞居士,都是大菩薩,他們把普門的事業視為第一,將自己的事業看作第二,夫唱婦隨,很熱誠的付出愛心在為苦難人家服務,感動了不少善行人士,自動的把愛心跟普門嘉委會結合在一起,所以普門在嘉義才有一支這麼強大的義工生力軍,像夏令營這麼大型活動,若無強大的義工陣容,很難成就。目前普門慈幼慈善會,除嘉義外,在屏東、高雄、台中都有成立義工委員會,但主委與義工之間的結合力還不夠,所以雖然其他地區也有義工委員會的親因條件,但缺少義工的結合助緣,想要在其他地區開辦兒童夏令營是有困難。
八、問︰其他地區的義工委員會,辦過什麼活動?
答︰屏委、高委成立至今,除了協助處理個案訪視外,都還沒辦過活動,中委利用總會佛堂,也就是我的小道場﹁普門學苑﹂的佛堂,曾隨緣隨力的辦過﹁兒童週末營、兒童成長營、稱職父母訓練系統、個案家庭訪視技巧研習會,急救理論與技術訓練講習會、佛學講座,插花才藝班﹂,並響應其他社團共襄園遊會之活動。
九、問︰普門嘉委會除了夏令營之活動外,還有其他的活動嗎?
答︰每三個月還有﹁學佛教化﹂活動,由本會配合編寫佛學函授教材,分發給案主閱讀,由嘉委會設計教化流程,一次一個教化主題,每三個月擇定一個教化區,借用當地活動中心做學佛教化活動,採寓教於樂的教化方式,最後給予測驗,當場評分,成績優良者,頒給獎金鼓勵。
十、問︰你們在家扶服務中,有沒有發現需要加強服務的問題?
答︰有二個問題還得努力去結合解決的因緣︰
1.為苦難人家建設﹁安親之家﹂。世事往往禍不單行,苦難人家常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苦惱,當他們被貧、病、苦所困,沒有時間與心力可照顧兒女時,兒女的安頓問題,都會成為案家家長最牽腸掛肚的煩惱,家扶中心對這個問題,是以尋求﹁寄養家庭來解決,由於親情不能代替,寄養家庭也有某些負面的問題,而且在工業社會裡要尋求寄養家庭也不容易,所以我們普門家扶服務,對這類需要尋求寄養的普兒,是安排寄養在台中本會或育幼院中,往後本會如有因緣為苦難人家建設安親之家的話,就更能舒解苦難人家的生活痛楚。
2.為某些心態不平衡的普兒作心理輔導。有些單親孩子的家長,因無法承受家庭的變故,情緒很不穩定,造成孩子也出現了不滿現實的不平衡心態,這樣的心理輔導,不是當下可立竿見影的,所以除了利用家訪給予輔導外,我們還寄望從學佛教化活動中去作影響,這些教化因緣都是我們需要加強結合的因緣。
十一、問︰濟助與教化二項社會服務那項重要?
答︰我個人認為教化比濟助重要,因為外來的援助力量總是有限,唯有自助的力量才是無限,所以給他糧食還得再教他播種的方法。我們是利用佛法的道理去安撫案主在苦難中認命,讓他們提出平衡心態去面對苦難的挑戰,當他們在苦難中產生自助的勇氣時,就有生存的無限力量。
十二、問︰如何才能更有力的推動普門慈幼慈善會的社會服務?
答︰普門慈幼慈善會是善行人士施惠與苦難人家受惠的橋樑,目前除了教化活動與家扶認養服務外,還有急難濟助、孤苦老人安養之服務,若要更有力的推展普門社會服務,除了寄望有更多善行人士來共襄普門的家扶認養、 急難濟助、孤苦老人安養之濟助善施外,更盼望我們有因緣為教化活動建設一座多功能的活動中心,如此要推動教化工作,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講於民國八十三年度普門兒童夏令營。載於民國八十三年九月二十日出版之第六十期普門慈幼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