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情看人性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疫情開始第一篇寫作,是因為在疫情之下看到許多幽微的情感波動,也希望透過日日對外的觀察,往內讓自己的心更平靜。
疫情與三級警戒改變我們的生活軌跡與樣貌,也因為原來的軌道換了個方向,讓許多事情露了饀,人性現了形。
  公司主管Line群組在疫情開始時就有許多的討論,在言談中看得出主管們對自己部門人員的關心,積極主動希望全員居家工作,但當公司管理群提出管理員工居家工作指標如何達成時,大家就都保守了起來,甚至有人開了玩笑,說自己反正要天天來上班,一付事不關己的樣子。管理群提出如何線上打卡的模式,並建議用表格,列出每日工作狀況。不知這樣做法是不是讓平時打混的人緊張,某同事開始拉幫結派私訊我,表示我們幾個部門的業務相關,要不要就把工作項混寫在一起,並提出要我的部門來填寫這個表格。
在職場多年,不少人遇事明明與己相關,卻很習慣先推給別人,就算推不了也要拉幾個墊背的一起承擔責任。
這讓我想到2003年在上海工作時SARS流行,由於中國當時是重災區,台灣相對安全,許多台灣同胞都逃回台灣避難。但我們幾個台幹被規定不准坐飛機返鄉,以免增加感染危險。我們當時照常天天進上海辦公室上班,那個年代也沒有方便面對面的通訊軟體,對於工作依然繁重與近一年沒有見到家人,沒有任何怨言,更不用說填什麼工作項目表格或是想著拉誰墊背,就是好好保護自己並等待疫情結束,現在還記得那陣子辦公室裡瀰漫著醋與根藍根的藥味,還有那股濃濃的思鄉愁緒。
接著主管群組裡又開始討論企業快篩的事,有趣的事來了,快篩順序怎麼安排?重要的主管先做?怎麼定義誰最重要?主管沒有底下員工的日日奉獻與努力工作,部門會有好的成績嗎?主管大多數自行開車上班,而一般員工天天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步,誰的接觸風險高?這又引起你一言我一語的論戰。由於醫院的快篩名額每天有限,誰先誰後,應該是有邏輯且有安全考量的規劃。例如,家人或家人工作有相關確診人員是否應該先安排快篩;與人接觸的客服人員是否應該為先等等。但,討論的氛圍,感覺"階級意識"已凌駕人命之上。副總怎麼能比專員晚篩檢?接近老闆的部門怎麼能比那些底層客服晚篩檢?更有人趁機溜須拍馬,表示自己會讓出自己部門的名額給其他部門的老大先篩。搶著快篩,不但就像搶打疫苗一樣那樣迫切認真,而快篩名額先後順序與伺候長官快篩時各種防護道具這件事,也變成某些人認為的終南捷徑。
  且不說我到底認命幫某部門填了表格沒?或是,是否搶到了快篩的名額?紛擾中我們清醒的問問自己,這些事重要嗎? 在每天二位數的死亡人數裡,難道還沒有讓我們想清楚:其實在你的算計裡,絕對算不到自己的生命,會在哪一刻停止;而在你的推卸責任中,也許正好失去最關鍵的那個部份?
  疫情延遲了很多正常事,也發生許多反常的事,世間人情本就淡薄,但在疫情期間似乎又更貧乏蒼白了許多。
看到好心肝的事,只有笑笑說這事也再正常不過了,有人連快篩都想要搶第一名或做為逢迎長官以搏取青雲直上的工具,在稀缺的疫苗還沒有完全滿足大家需求以前,相信人性的陰暗面會不斷在眼前放大與顯現。
avatar-img
2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0年可以說是翻轉人類生活型的轉折年,幾乎所有商業活動或是個人活動都從線上跑到線下,因為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所以這時雖然路上冷清,但線上活動卻超級火爆,任何事情全都到了線上,就連大家平常比較隱晦避而不談的包養,也被帶到了線上,因為班機停飛,一堆失業的空勤人員,電子廠流水線員工,百貨公司也因為疫情,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
Thumbnail
2020年可以說是翻轉人類生活型的轉折年,幾乎所有商業活動或是個人活動都從線上跑到線下,因為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所以這時雖然路上冷清,但線上活動卻超級火爆,任何事情全都到了線上,就連大家平常比較隱晦避而不談的包養,也被帶到了線上,因為班機停飛,一堆失業的空勤人員,電子廠流水線員工,百貨公司也因為疫情,
Thumbnail
發生了疫情這種需要全部人一起配合的事情,就好像在現代生活放下一道閘門,平常 隱藏在多樣性外表下每個人繽紛的日常,突然要被一致的標準檢驗,我也因此發現自 己的非典型。  首先是三級警戒全天要待在家裡,雖然沒有小孩在家要照顧的困擾,也沒有和父母同 住全天相處的問題,也不是一人家庭要儲備糧食,但我突然愣
從疫情開始,就開啟了12年的覺知年,每三年是一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20-2022年,人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為何存在,這三年剛好是疫情封城,全球都是鎖國的狀態,線上課程與居家辦公變成主要模式。 在這三年,因為只能居家辦公,我變成很有彈性的運用時間,可以很有效率的完成工作,也不用跟同事交際聊天,剩
疫情肆虐,原本嚴守國門已經一年多的台灣,卻在此時爆發本土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每天下午兩點的記者會,成為當天最受矚目的活動;各行各業進入苦哈哈的時代,而餐飲業首當其衝,生意直線下滑。 阿金之前待的公司先是薪水延後一個月發放,後來索性開會宣佈每人減薪25%,要大家共體時艱,努力打拼,共渡疫情。在這行業
社會化的歷程,以前比較活在自己世界的時候,習慣性地會把所有念頭攪和在一起,視線模糊,不想看得太清楚,用直覺對決外界。然後因為不管是自己的渴望或是無可避免地要與社會互動,開始學習那套理性又條理化的思維和表達,把細緻的差別區分開來以與人應對,變成看得太清楚,視線又太銳利。
Thumbnail
2019年的年底世界爆發了新冠肺炎,原本熙來攘往紅紅火火的世界,就像突然被澆了冷水一般,所有的流動突然靜止,人與人之間被規範了距離,就連移動也有限制,生活各個方面都被都不似以往便利了,就更別提工作了,緊縮的商業活動,讓許多人的飯碗面臨危機。 我在疫情前就開始接案了,然而天不垂憐,我的生意一直慘淡,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Thumbnail
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但這種改變未必都是壞的。這段時間,作者學會了專注當下、管好自己的事和享受獨處時光,成為真正活在當下的能力。文章提供了很實際的生活經驗,並強調疫情對於個人心態調整及生活態度的影響。讀者可以從中獲得啟發,瞭解如何從危機中尋找轉機。這是參加洪震宇老師精準寫作課的作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