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6/2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讀書】做工的人---戳破美好世界的殘酷真相

做工的人,這本書早在幾年前就曾經耳聞,寫底層勞工的辛酸,但讓身邊的讀書人都讚不絕口,追蹤已久的書店老闆、出版社負責人也都強烈推薦,甚至為此書在臉書寫下一篇又一篇的長文,紀錄完讀的心得。
http://moo.im/a/4iBEGH
http://moo.im/a/4iBEGH
但反骨的我一直拖著沒買書,倒也不是不肯支持這本著作,只是感覺自己能夠從書名和書評略知一二,畢竟家裡親戚大多數都真的是做工的人,有人做土水、有人做頂樓防水,也有人做學校工程、馬路施工,當然也少不了泥作、板模工等,我自認比一般人更了解勞工階級的辛酸,也從不因家人是工人而自卑,從小我就認為家人辛勤工作,養活一家老小是一件很值得敬佩的事,印象中還有幾次事伯父開著工程用的貨車送我上學,直到現在我都能感受到那時的興奮感。總體來說,我以為我夠了解勞工的故事了。
後來偶然聽聞家人有此書,我想都沒想就去借來,心裡盤算著等到某天一定會看,但就這麼放了三、四個月,直到某個在家工作的午後,因為連日的焦慮感一次湧上,讓我暫時作不了任何事,只好起身隨手從書櫃裡選了本書,一抽出才發現,竟是這本做工的人,帶著原有的價值觀打開這本書,卻未曾想會在某些已知的事實上看見更寫實、更殘酷的故事。 作者林立青,以一個工地現場工程師的角色,撰寫出他身邊親眼所見的一個個故事,或許是身為女性的關係,讓我第一個有共鳴的就是描寫在工地和先生一起打拚的『工地大嫂』這則短文。
在整本書中,作者不只一次提到因為工作現場都是男性的緣故,加上工地看中的就是體力和技術,所以在工地裡完全沒有所謂「男女平等」的概念,甚至沒有辦法區分開玩笑和性騷擾之間的差異,而工地的惡劣環境和勞動量連男人都需靠酒精、檳榔和香菸等物品來麻痺自己,所以能在工地現久待的女性都令作者感到佩服。
而這些女性大多都是隨著丈夫出來工作,負責做小工,替丈夫打下手,往往是學歷不高,但卻長袖善舞地將丈夫的事業打裡的妥妥貼貼,通常帶著老婆的師傅也比較穩定,不會做幾天就跟人吵架跑了,也不會一早就喝得醉醺醺影響工程進度。
大部分的師傅都是有技術但不善與人交際,常常是說兩句就快和對方吵起來,這時候只要大嫂們在身邊,她們都會扮演著和對方接洽的對象,男人喬半天都定不下來的事,女人可能兩句話就讓事情順利解決。
然而這些女人白天隨丈夫南征北討的工作,晚上下班回去往往還得扮演照顧老小,煮飯洗衣的角色,直到她們漸漸老了,沒辦法久站了,卻還得咬著牙繼續撐下去,畢竟身旁的男人可能連開支票都不會,女人們盡力扮演著配角,卻是整部戲不可或缺的元素。
這大概是整本書最溫馨的故事了,接下來的章節,有的描述底層勞工的知識匱乏而引來冤獄之災,有的則是大力嘲諷警察或公務人員的自視甚高,用所謂保護人民的法律在欺壓著底層的人民,那些不知變通,不懂人情的一個又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公務員卻往往有法律站在後邊撐腰,讓我不禁反省起台灣的公務員制度,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我相信法律是死的,但人是活的,任何事情都能變通,卻不是人人明白這個道理  。
越往後,故事就越沉重。在『台灣媳婦』裡,掀起我一直不願正視的事實,就是歧視,台灣人對東南亞新移民赤裸裸的歧視。在我的世界裡,一直都知道有這件事的存在,移工被台灣雇主性侵之事屢見不鮮,但我總以「單一事件」的角度去說服自己,大多數的移工還是有被妥善對待,但事實上苛扣薪資、限制人身自由、逼迫他們改變宗教信仰之惡劣行徑一直都沒有消失,而這些移工往往求助無門,在惡劣的環境之下生存,而台灣人卻仍以一個高高在上的姿態去面對他們,彷彿自己是大發慈悲的善人,提供他們翻身的機會,讓他們賺大錢回鄉是很仁慈的事一樣。
近年來的新住民配偶日漸增多,但卻未見他們的待遇或地位提高多少,一樣是人,為什麼從東南亞來的女孩就該被質疑是騙婚、騙錢或是騙身分?在『台灣媳婦』一文裡的女孩工作努力,默默承受著烈日和沉重的工作量,卻始終一聲不吭的在丈夫身旁協助著,這樣的人不管是誰都值得欽佩,甚至在『工地大嫂』一文之中也不曾提起有女人被警察、公務員或是工地警衛刻意刁難之事,為何只是換了一個國籍,一切都變了?所有人性的醜陋面頓時間展露無遺,我們台灣人究竟被這些女性如何慘忍對待,才導致這樣的仇恨和輕視呢?事實上根本相反吧?我相信少部分人曾經由婚姻仲介娶得新移民媳婦,卻因某些原因而失婚,但若仔細看這些故事之中的貓膩,也不能想像原因吧!難道就允許台灣人騙婚,不允許新移民配偶們逃離謊言、欺騙的人生嗎?
我相信,『做工的人』一書並不是要引起階層對立,因為除了對警察的憤怒之外,作者也描述了警察的無奈,作者藉著他的文字只是想讓大眾更清楚最底層的勞工在工作現場的真實狀況,讓大眾不要總是以自己的角度去批評、檢討他們,因為他們不擅言詞,沒辦法幫自己發聲,就變成社會上的弱勢,這是很不公平的,而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終於能理解萬華茶室事件的頭尾,在批評別人之前,我們先轉身看看自己擁有的一切,到底有沒有辦法對他們的困境感同身受。
書的結尾停在一則叫做『便利商店』的故事,讓曾在便利商店工作過的我有深深的共鳴,的確那些勞工大哥們都會在雨天或是全身泥濘之後不好意思進店,甚至直接在門口叫我們結兩包香菸拿出去,我能明白他們不想弄髒地板的美意,但卻沒讀到他們更深層的含意,有可能是想起遠在故鄉的孩子,也在便利商店裡打工過著半工半讀的日子,因為同理心讓他們特別能體貼別人,這樣的故事幫這本書很溫馨的收尾,也讓我更明白,做工的人,其實不只是辛苦、勞動、底層的人,也能是體貼、溫馨、忠義和互相扶持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