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051陶侃惜榖 出處:《晉書》

陶侃12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3?」人云:「行道所見,4取之耳。」侃大怒曰:「5既不田6,而戲7人稻!」8而鞭之。是以百姓勤於農殖,家9人足。
注釋:
1.陶侃:晉代名臣、名將。為人忠順勤勞,擔任廣州刺史時,曾每日搬運磚塊以鍛鍊體力,傳為美談。 2.嘗:曾經。 3.何為:即為何,做什麼用。 4.聊:隨便。 5.汝:你。 6. 不田:不耕種。 7. 賊:損害。 8.執:抓起來。 9.給:富裕。
隨堂練習:
1. 路人持一把未熟稻的原因是 (A)以為已成熟 (B)想獻給陶侃 (C)隨手摘取把玩 (D)想偷回家食用。
2. 文中陶侃為何生氣?(A) 農人不用心耕種 (B)地主壓榨農民 (C)百姓不把他放在眼裡 (D)不耕種的人隨意傷害農作物。
3. 「百姓勤於農殖,家給人足。」的原因是(A)陶侃獎勵耕種 (B)害怕耕種不利而遭到處罰 (C)感念陶侃愛護農人、農作物的用心 (D)無人敢傷害幼苗,農作物欣欣向榮。
4. 下列字詞解釋,何者正確? (A) 「嘗」出遊:曾經 (B) 「聊」取之耳:刻意 (C)戲 「賊」人之稻:偷取 (D) 家「給」人足:供應。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