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扭傷和白色巨塔有什麼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前言

  有句聽來粗俗,但卻一聽就懂而且極為傳神的說法: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反過來說也對,不會抓老鼠的,不管是黑猫或白猫,全都是不合格的猫。為什麼我要提到這個粗俗說法呢?當然是有原因的,而且所欲討論的議題看來不小,歡迎提出你的看法。

腳踝受傷的西醫處理

腳踝受傷,聽說過嗎?也許你自己就曾經碰到過-甚至還碰到過好幾次-;即使你自己沒碰過,最少也看過或聽過親友們不幸遭遇此種傷痛。換句話說,這是很普遍,也很普通的傷痛,理論上來說,以現代醫學的進步發達,腳踝受傷應該是很常處理,也很好處理才對。對嗎?可是…你錯了!一旦你不幸腳踝受傷,嗯,那才正是<折磨>的開始。因為,你大概都比較相信西醫?照了X光,骨頭沒斷,韌帶沒斷,醫生會告訴你:什麼時候冰敷?什麼時候熱敷?打個針,開個藥,休息一段時間,少動,再來復健(看一次醫生可復健六次,六次做完要再讓醫生看過才能再復健)。而復健的做法不外:打針、吃藥、熱敷、電療、拉伸、按摩、超音波…每次都需花上一個小時的時間(不計車程)。下次再來,復健的流程還是一樣,上述做法中選三樣,然後做完後,下次再來…;做完後,下次再來…幾次下來依然不見成效,「這樣子到底有沒有用啊」的懷疑油然而生。

民間武師的處理

  此時你大概都會詢問別人-也有可能是碰過類似狀況的親友主動告知-那兒有較好的中醫,然後呢?這個中醫也許住在相對偏僻的地方,好不容易找到該處,卻看到車子多到沒地方停。進到裡面只見是一間空濶的客廳,沒有任何佈置,牆上掛著幾張證照,入門處有個簡易的簽到處,上置簽到簿一本,你把名字和時間登記在簽到簿的最後的號碼上。屋內四周擺滿了椅子,上面坐滿了患者和家屬,還有人在屋外等待或徘徊的。你八點就到了(掛號時間是九點鐘),可是已經是30號了,因為許多患者從外地趕來,天還沒亮就已在外面排隊了…你的後面陸續有人到來,但到了50號,簿子就翻面重新登記,因為一個早上醫師只看50人;超過50號的可以先登記,但下午再來看診…,

  你坐在外面,心裡有點忐忑不安,因為看來這麼簡陋的設備,這麼隨便的登記,這個沒受過現代醫學教育和訓練的,土法煉鋼出身的<拳頭師>行嗎?枯坐外面的期間,你陸續看到診間的門打開,裡面出來一個包著藥布的人,裡面有人叫出下個號碼,該病號進入後,門又關起來了,你聽到醫師問他狀況,然後就聽到有乓乓的聲音,間雜著患者的勉強壓抑的痛呼聲,聲音突然停息,隔了一會兒患者身上貼著膏藥,或者包著繃帶走了出來。外面等候的親人急趨上前詢問狀況,…終於輪到你了,進到裡面,裡面有一問診桌,旁有一診療床,醫師坐在桌前問你狀況(沒有任何要登記資料的意思),然後要你坐或躺在診療床床上,就著患處或拉或扭或推,你痛得想大叫又不好意思,只能咬牙苦撐,然後你似乎有聽到骨頭歸位的聲音,醫師再測試了幾次,確定原先不能碰到或不能彎的部位,現在已經可以碰也可以彎了;然後就告訴你:處理好了,患處貼兩帖膏藥,總共三百元;回去後注意患處,最好三天不要用力;然後就可試著活動一下,再看情形加大活動量或加重活動的質…你問:「還需再來嗎?」他的回答是:「不痛就不必來了。」處理時間通常不到五分鐘,然後病痛似乎就沒了…你有點不敢置信,復健那麼久的腳踝扭傷?怎麼傷痛就沒了?

西醫和土醫的比較

  你想想看,前面西醫的復健,你總共去看了三次醫師,每次可以復健六次,每次一小時,不計來回車程,單單復健就花了十八小時,然後呢?還是不能碰不能彎,而且是:沒有好轉的跡象,也沒有好轉的可能。而且除了你之外,其他親友遇此傷痛時,幾乎都是找中醫才處理好的;你看看前面提到的那間簡陋的<拳頭師>的診療間,裡面是滿山滿谷求治的傷患。而且每天都有各地來求診的患者,幾乎每天都客滿,來晚了還得呆等…你滿腹狐疑,你滿肚不解:為什麼受過完整現代醫學訓練的西醫,無法處理稀鬆常見的腳踝扭傷?在民間的評價中,這些西醫在處理常見的扭傷方面,為何反而不如學歷不高,家族傳承的民間醫術?這中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回到開頭的粗話:不管你的學歷多高,才智多強,能夠把我的病痛解除或消減的就是良醫;不能把病痛解除或消減,那只能算是劣醫或庸醫,所以呢?在腳踝受傷的處理上,西醫好像只能列為劣醫或庸醫之列,為什麼會這樣?

西醫對腳踝扭傷的態度和看法

  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西醫對腳踝受傷抱持著是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看法?然後才能知曉他們的處理方式?我看了不下二十篇相關的文章和視頻,裡面講的都相類似-你也可以由此看出他們的訓練嚴謹,理論清楚,你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理論有在進步,以前認為腳踝受傷要採用price的方式來處理,後來則認為應該及早讓患者活動傷處,以加速復原的時間和可能。他們會-非常精確的-告訴你:每根骨頭,每條肌肉,每條韌帶的名稱,功能等等(例如:外側韌帶有三條,分別是前距腓韌帶、後距腓韌帶、跟腓韌帶;肌肉則有腓長肌,和腓短肌;內側則有三角韌帶,是由多條韌帶所組成;肌肉包括前脛肌、後脛肌、屈指長肌、屈拇長肌等等。除名稱外,還有圖片或者影片告訴你這些肌肉和韌帶在那裡,有什麼功能等等;復健的時候也一樣,什麼樣的伸展活動會用到那個關節,那條韌帶?)可是他們的理論或做法都未提及直接針對患處做處理。西醫針對患處的處理幾乎都是被動的,他會告訴你如何冰敷?如何熱敷?如何伸展?如何增加患處的活動的量和質?甚至如何用護踝或肌貼等等,而且每個醫師或者物理治療師的說法都相當一致,但,沒有一個人提到如何直接針對患處進行處理的,而是寄望透過上述方法,憑藉儀器或自我的活動,使患處及早痊癒。可是我想請教的是:這樣做到底有沒有效?答案其實很清楚,如果腳踝扭傷,使得韌帶或者骨頭移位了,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移位處導正,然後再使用西醫所說的上述方法,或可加快其復原,移位處不處理,那麼你再怎麼活動,再怎麼綁縛,其實都在做白工。而且,我根本不在意也不關心腳踝有那些肌肉?有什麼韌帶?我所在意或關心的只有:你能不能把我的傷治好?不能的話,那麼你的學歷再高,醫術再強,醫德再好,也只能算是庸醫一個。

看個視頻吧

看個視頻或許更能明白我的意思:

  影片開頭可看出有一個婦人坐在輪椅上,旁邊放著拐杖,腳上包著護踝·,梁醫師正把他的護踝拿下,然後測試其尚能施力的範圍並確定痛處,接著他直接針對著痛處加以處理(時間不到一分鐘),患者數度呼痛,然後呢?再測試時,原來的痛處不痛了,患者甚至可以離開輪椅跛著腳走幾步路了。那如果是西醫來處理呢?對不起,那一定是復健,電療,熱敷,超音波等等,會針對痛處來處理嗎?答案是不會!因為他們的觀念和處理中沒有這個東西,他會等你自己好起來,他也認為應該等你自己好起來。問題是移位處不處理,怎麼有可能自己好起來。影片中的婦人,家境應該還不錯,否則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跑到馬來西亞去求醫。而且我相信他已經痛很久了,可是還不能著地,也不敢著地,因為會痛。看他的包紮,輪椅,拐杖等,應該是已經經過西醫的處理了,但不見起色,也看不到痊癒的可能,所以才會…

民眾用腳投票

  事實上,四肢酸痛麻的狀況所在都有,影響生活品質甚鉅,處理有效與否相對單純,只要沒有門戶之見,甚至可以公開比試,然後呢?將行諸有效的方法傳授與從業人員學習、訓練以茲推廣,也並非什麼難事?怕的是既得利益者壟斷把持著要津門戶…民眾也非全然無知,看看鄉間大夫門庭若市的狀況,也可了解…民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他們在用腳來投票,足見西醫在處理某些腳踝受傷的知能上,只能說是屬於庸醫、劣醫之列。其理甚明。

結論

  如果你有腳踝問題,請先檢查是否為骨頭斷裂或者韌帶斷裂,如果都沒有,可是過了兩個星期還是沒什麼改善,那很可能是<骨錯縫>(註二),不必再做復健了,沒用的,隨便問個人,到他介紹的著名的武館去看看吧。

  不管白猫黑猫,會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你說是嗎?

後記:

以往碰到醫師診治不了的病症-例如腳踝扭傷-,甚至會覺得有些羞愧,竟然讓醫術高明,學有專精的醫生都感到束手、棘手,真是太不應該了。現在則是直接質疑是不是目前的醫界太有自信了,關在象牙塔中久了,以致對某些東西視而不見了。醫不好,當然不會是我的錯,而是你不行!你們這行對這個部份的觀念和處理方式有待改善。我所蒐集的腳踝扭傷的國內視頻近二十個,多數視頻觀看的人數都是上萬人甚至上數十萬人(例如物理治療師SunGuts有一"腳踝扭傷快速消腫3招秘訣"的視頻,觀看次數竟然高達63萬),可見此傷痛之普遍性及普通性,可,西醫就是沒辦法。所以呢?骨頭沒斷裂,韌帶沒斷裂,兩個星期沒改善,趕快找人問問:那裡有著名的民間武師,他們一定有些能力才能薄得名聲。註二的黃新家醫師在文章中提到骨錯縫-筋骨微移位,表示他有這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百工職魂所拍攝的喬骨師父,手法精湛純熟,絕對是個中高手。去年打桌球時,看一球友只是小小的扭傷了腳踝,半年還未痊癒,走路仍然微跛,回想起自己之前受傷時的情形,在家無聊,乾脆上網尋找相關資料,Chris Leong的視頻令人耳目一新,原來西醫的處理方式不見得就是對的,原來一方鐘可以處理妥當的扭傷,處理不當的話,不止久久無法痊癒,還得坐輪椅、拿拐杖,既然有此種處理方式,而且處理得如此快速且有效,為何不大力採行,並且大力推廣?

又及,資料太多,整理費時且費力,但總算告一段落,也算對自己有了個交待。

註一: She injured her Ankle. After treatment by Master Chris Leong, can see the magic。 (2020年7月15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q9RqtqEQ&ab_channel=ChrisLeongTitTarChrisLeongTitTar

註二:黃新家(2015.10.29):腳踝扭傷後遺症 調整骨錯縫可改善. https://health.ltn.com.tw/article/paper/927904 (作者為台北、桃園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

註三:《百工職魂 第四十二集 喬骨 》(2020.5.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U7BzPc4GZs&ab_channel=%E4%B8%89%E7%AB%8B%E6%96%B0%E8%81%9E%E7%B6%B2SETN%E4%B8%89%E7%AB%8B%E6%96%B0%E8%81%9E%E7%B6%B2SETN%E5%B7%B2%E9%A9%97%E8%AD%8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退休教授:慕鐸的沙龍
74會員
937內容數
我的隨思與雜想空間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6
前言 「美國之行有何感觸?」是回國後數度被問起的問題,我稍稍整理了一下印象較深的幾個節點—但必須說明的是那僅僅是個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其他人,因為,因為同件事(或人,或物,或景),不同人看法多少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觀感 房價便宜,利息很高:我,內人,同行的親家母,大女兒,二女兒,二女婿等所
Thumbnail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4
出外越遠,離己越近 為何旅遊 旅遊其實是透過不熟悉的環境來跟自己對話,透過自問自答的流程,來了解、認識真正的自己。熟悉的環境,固定的生活,你已經習以為常,你已經可以不加思索的應付了,沒有朋友有什麼關係?沒有結婚有什麼關係?我是獨立自主的,不必依靠別人……你嫌棄這個,你批評那個…沒有一樣東西在你看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2025/03/22
前言 天還濛濛亮就已經盥洗好,收拾最後的行李,準備出發了。八點多的飛機,因此六點多就要到。旅館的早餐七點才開始,小兒準備載我們去之後,再回來吃個早餐並再睡一會,中午去吃台灣菜,再回朱比特的家。 黯然銷魂 有點涼,有點雨,車子的窗戶濕濕的,小兒要我把後照鏡和後窗擦拭一下,並提到在明尼蘇達時有時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等到房間的青煙散去,王拿著枕頭與棉被走進客房。他很清楚像今晚如此惱人的事情,日後只會愈來愈多,厭倦的感覺也油然而生。他躺在床上找到舒服的姿勢,然後閉上眼睛、把身體的主控權交還給艾斯。
Thumbnail
等到房間的青煙散去,王拿著枕頭與棉被走進客房。他很清楚像今晚如此惱人的事情,日後只會愈來愈多,厭倦的感覺也油然而生。他躺在床上找到舒服的姿勢,然後閉上眼睛、把身體的主控權交還給艾斯。
Thumbnail
  「張大夫您聽我說,每次比武我腳踝一踒傷,就是慘敗!敗了不打緊,要命的是這一傷就是數月,半年不能上場,沒有賞金入袋,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風,愁死我啦!您說這傷啊……會不會纏著我一輩子?」姓張的大夫蹲下身,捧起患者的腫脹的足踝觀看,捏捏抓抓好一會兒,道:「嗯……你的腳踝太細,又時常激烈拚鬥,自然容易受
Thumbnail
  「張大夫您聽我說,每次比武我腳踝一踒傷,就是慘敗!敗了不打緊,要命的是這一傷就是數月,半年不能上場,沒有賞金入袋,一家老小都得喝西北風,愁死我啦!您說這傷啊……會不會纏著我一輩子?」姓張的大夫蹲下身,捧起患者的腫脹的足踝觀看,捏捏抓抓好一會兒,道:「嗯……你的腳踝太細,又時常激烈拚鬥,自然容易受
Thumbnail
韓炳哲在《妥協社會》提到,德國生理學家魏齊澤克,描述療癒的原初場景:當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弟弟在忍受痛苦時。她本能地想到一個辦法,她討好般的伸出手,輕撫他的痛處。這位小小救護員第一次成了醫生。她擁有對原初療效的先覺而不自知;這種先覺讓他的所思所想相傳的到手中,並引領她的手去觸摸,從而發揮療效。 因為這正
Thumbnail
韓炳哲在《妥協社會》提到,德國生理學家魏齊澤克,描述療癒的原初場景:當小女孩看到自己的弟弟在忍受痛苦時。她本能地想到一個辦法,她討好般的伸出手,輕撫他的痛處。這位小小救護員第一次成了醫生。她擁有對原初療效的先覺而不自知;這種先覺讓他的所思所想相傳的到手中,並引領她的手去觸摸,從而發揮療效。 因為這正
Thumbnail
星期六天氣晴朗的今天Q牽著寶寶來到了台南金華路的一間動物醫院 要給愛貓注射預防針、順便買點罐頭、而白袍醫師也大概檢查了一下 寶寶的眼睛、耳朵、皮膚、腳掌、屁眼什麼的 ……..貓的哈氣…….. 寶寶對著醫師⋯哈氣⋯示威抗議了一下、因為寶寶沒同意就被白袍醫師 經驗讓他遇到任何狀況都能鎮靜的穩如山
Thumbnail
星期六天氣晴朗的今天Q牽著寶寶來到了台南金華路的一間動物醫院 要給愛貓注射預防針、順便買點罐頭、而白袍醫師也大概檢查了一下 寶寶的眼睛、耳朵、皮膚、腳掌、屁眼什麼的 ……..貓的哈氣…….. 寶寶對著醫師⋯哈氣⋯示威抗議了一下、因為寶寶沒同意就被白袍醫師 經驗讓他遇到任何狀況都能鎮靜的穩如山
Thumbnail
一大清早,安東醫生就開始幫動物看病,先是公雞,後來是老虎、鱷魚和蛇等動物,動物們都生了什麼病呢?最後看診看到山羊的時候,安東醫生竟然昏倒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共讀後,爸媽可以帶著孩子認識自己的職業,這樣能讓孩子更了解你喔!
Thumbnail
一大清早,安東醫生就開始幫動物看病,先是公雞,後來是老虎、鱷魚和蛇等動物,動物們都生了什麼病呢?最後看診看到山羊的時候,安東醫生竟然昏倒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共讀後,爸媽可以帶著孩子認識自己的職業,這樣能讓孩子更了解你喔!
Thumbnail
橘子(貓)/6個月/男生/遠距離療癒共7次 我曾在2019年撿了一隻車禍貓,我幫他取名為祈祈,因為治療過程培養出感情,最後就收編了,當初祈祈受傷非常嚴重,一時無法拿出大筆手術費,為了救祈祈決定上網募款,因為要交代募款經費運用於何處,所以將祈祈的治療過程仔細紀錄,並上傳至網路上供所有人可以看得到
Thumbnail
橘子(貓)/6個月/男生/遠距離療癒共7次 我曾在2019年撿了一隻車禍貓,我幫他取名為祈祈,因為治療過程培養出感情,最後就收編了,當初祈祈受傷非常嚴重,一時無法拿出大筆手術費,為了救祈祈決定上網募款,因為要交代募款經費運用於何處,所以將祈祈的治療過程仔細紀錄,並上傳至網路上供所有人可以看得到
Thumbnail
這東西之前我有用了一年多,實在是一個好元素,我骨子裡一定是個老灰仔……初時被傳說著迷,真的就買回來試試,(神農嚐百草的概念)。. 一般呢…我早上去公司上班時,因為是行政,一般都在電腦前,但其實我還是會走來走去,但回到家,一定在電腦前,有時一想做的事,就會耗整晚,一整晚坐下來,長期會腰痛。
Thumbnail
這東西之前我有用了一年多,實在是一個好元素,我骨子裡一定是個老灰仔……初時被傳說著迷,真的就買回來試試,(神農嚐百草的概念)。. 一般呢…我早上去公司上班時,因為是行政,一般都在電腦前,但其實我還是會走來走去,但回到家,一定在電腦前,有時一想做的事,就會耗整晚,一整晚坐下來,長期會腰痛。
Thumbnail
緣起於偶然,緣起於日常,緣起是每段故事的開端,譜出美麗動人的篇章。
Thumbnail
緣起於偶然,緣起於日常,緣起是每段故事的開端,譜出美麗動人的篇章。
Thumbnail
在浪貓"引介"下,一隻賽鴿踉踉蹌蹌地現身生活周遭,伴隨因病而搖搖欲墜的生命。第一次照顧鴿子、第一次獸醫看診,不知行動是為了什麼,但確實仍期待自由振翅的再起,即使最後,只留下祥和的離去。
Thumbnail
在浪貓"引介"下,一隻賽鴿踉踉蹌蹌地現身生活周遭,伴隨因病而搖搖欲墜的生命。第一次照顧鴿子、第一次獸醫看診,不知行動是為了什麼,但確實仍期待自由振翅的再起,即使最後,只留下祥和的離去。
Thumbnail
小孩已經完全恢復過來,我也跟著站起來,甩一甩手,折斷的尾指也長回來了。當我掃視四周,才察覺到原來這種不斷襲來的壓迫感,是源自於途人們的眼神。難道我做錯了?應該讓小孩死掉,任由馬匹離去才是這世界正常的做法嗎?
Thumbnail
小孩已經完全恢復過來,我也跟著站起來,甩一甩手,折斷的尾指也長回來了。當我掃視四周,才察覺到原來這種不斷襲來的壓迫感,是源自於途人們的眼神。難道我做錯了?應該讓小孩死掉,任由馬匹離去才是這世界正常的做法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