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的七扇門(六)-第七扇門:慈悲的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踏進第七扇門進入涅槃之前,慈悲問到:『你能有極樂嗎,當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受苦?你能自己得救嗎,但聽著全世界哭泣?』

Photo by Khadeeja Yasser on Unsplash

但是你已經聽見了,你知道一切。

噢!你這熱心真誠的靈魂啊…你必須做出選擇。

然後再重述一遍。

在進入河流的道路上,你是安全的。
是的,在道路上,迎接疲憊的朝聖者只有黑暗;
雙手被荊棘撕裂,鮮血滴落,雙腳被鋒利見應的燧石割傷;
魔羅揮舞著他最強大的雙臂 — 在那,有一個巨大的獎勵就在不遠處。

朝聖者平靜而無動於衷,滑行而上通往涅槃的河流。
他知道,他的腳流的血越多,他自己就會被洗得越白。
他清楚地知道,再經過七個短暫的出生,涅槃將是他的. ..

這就是禪那之路,瑜伽士的天堂,入河者渴望的幸福目標。
當他越過並贏得了阿羅漢之路,就不需要再出生了。
在那裡煩惱被永遠摧毀,貪愛的根被拔了出來。

但是留下來,門徒…還有一句話。

『你能消滅神聖的慈悲嗎?』

慈悲不是一種屬性,它是眾律法的律法 — 永恒的和諧,阿賴耶識真我
一個無岸的宇宙本質,永恒的權利之光,萬物的和諧,永恒的愛的法則。

你越是與祂合而為一 , 你的存在融於祂的存在 , 你的靈魂與那大存在的結合越是一體,你就越會成為絕對的慈悲。

這就是『聖人之路』,即完美的諸佛之路。

還有,那些使你說出這番話的聖卷是什麽意思呢?

『 Om ! 我相信不是所有的阿羅漢都能從涅槃之路上獲得甜蜜的果實。』
『 Om ! 我相信涅槃法則不是所有的佛都能進入的 。』

是的,在諸佛之路上,你不再是入流者,你是菩薩。
這條溪流已過,你確實有權穿上法身衣;
但報身比涅槃者更偉大,
而更偉大的是應身 — 慈悲的佛。

菩薩啊,現在低下你的頭好好聽著 — 
慈悲所對你說的:

『你能有極樂嗎?當所有的生命都必須受苦?
你能自己得救嗎?但聽著全世界哭泣?』

這話你已經聽見了。
你將來到第七步,越過最後的知識之門,但只是會帶來不幸 — 
如果你想成為如來,跟隨你前輩的腳步,保持無私,直到無盡的盡頭。

你已開悟 — 選擇你的道路。

瞧,那東方天空中瀰漫著柔和的光。
在讚美的跡象中,天與地合而為一。
從那四種顯現的力量唱出了愛的頌歌:
有來自燃燒的火和流動的水,也有來自香氣的土和奔騰的風。

聽!
勝利者沐浴在那深不可測的金色光芒漩渦中,
所有大自然無語的聲音在千音百調中宣告著:

『 歡騰吧!塵世間的人啊!
一個求道者「從彼岸回來了!
一個新的阿羅漢誕生了. . .』

(完)

謹獻給少數真正的神秘學家,相信必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 海倫娜·布拉瓦茨


完整系列:

涅槃的七扇門(一):一篇真實的佛教訓誡 — 譯自『寂靜之聲』海倫娜·布拉瓦茨 涅槃的七扇門(二):前三扇門持戒、佈施、忍辱
涅槃的七扇門(三) : 第四扇門:離幻
涅槃的七扇門(四) : 第四五扇門:離幻、精進
涅槃的七扇門(五):第六扇門:禪那
涅槃的七扇門(六):第七扇門:慈悲的佛


按讚 FB 訂閱最新文章:『 神秘學講堂FB粉絲團
更多『神秘學講堂』文章: 『 查看目錄 』



All translations on this site are for personal use only. Please contact me if there were copyright issues and I will remove the post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神秘學講堂
168會員
224內容數
神秘學,千倍寬廣的眼界!每週三發佈文章,涵蓋神秘學、符號象徵、冥想、魔法、鍊金術、埃及、天堂、宗教、神 ... 追蹤別錯過!
神秘學講堂的其他內容
2023/04/12
由於梵是遍一生命和遍一實在,因此在印度教中說,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梵。梵是存在的全部而且在全部之中。這是印度教徒尊敬所有生物與生命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它們是神聖與寶貴的。他們知道梵是「唯一」、「沒有第二個」,正如經文所說。
Thumbnail
2023/04/12
由於梵是遍一生命和遍一實在,因此在印度教中說,沒有任何東西不是梵。梵是存在的全部而且在全部之中。這是印度教徒尊敬所有生物與生命的主要原因,並認為它們是神聖與寶貴的。他們知道梵是「唯一」、「沒有第二個」,正如經文所說。
Thumbnail
2023/04/05
三相神 (梵語Trimûrti):字面上的意思是「三張臉」或「三重形式」,也就是三位一體。在現代的萬神譜中,這三者是創造者 — 梵天(Brahmâ),保存者 — 毗濕奴(Vishnu),和毀滅者 — 濕婆(Shiva)。但這種想法是後來才產生的 ...
Thumbnail
2023/04/05
三相神 (梵語Trimûrti):字面上的意思是「三張臉」或「三重形式」,也就是三位一體。在現代的萬神譜中,這三者是創造者 — 梵天(Brahmâ),保存者 — 毗濕奴(Vishnu),和毀滅者 — 濕婆(Shiva)。但這種想法是後來才產生的 ...
Thumbnail
2022/12/07
這個寓言描述了高我從光明到黑暗,最後再回到光明的進化歷程 以下是節自《路加福音》第 15 章第 15–32 節,是一則啟發人的浪子寓言。我們把欽定版《聖經》中的經文去除節號後呈現在下方。 某個特定的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他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不幾日,
Thumbnail
2022/12/07
這個寓言描述了高我從光明到黑暗,最後再回到光明的進化歷程 以下是節自《路加福音》第 15 章第 15–32 節,是一則啟發人的浪子寓言。我們把欽定版《聖經》中的經文去除節號後呈現在下方。 某個特定的人有兩個兒子;小兒子對他父親說:『父親,請你把我應得的家業分給我。』他父親就把產業分給他們。過不幾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顚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旣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槖。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永嘉云。體卽無生了本無速。蓋競競業業念茲在茲。方得無礙自在。旣捨生之後得意生身。隨自意趣後報悉以理遣。不由業牽。
Thumbnail
佛以大圓覺。充滿十方界。我以顚倒想。出沒生死中。云何以一念。得往生淨土。我造無始業。本從一念生。旣從一念生。還從一念滅。生滅滅盡處。則我與佛同。如投水海中如風中鼓槖。雖有大聖智亦不能分別。永嘉云。體卽無生了本無速。蓋競競業業念茲在茲。方得無礙自在。旣捨生之後得意生身。隨自意趣後報悉以理遣。不由業牽。
Thumbnail
悟達之士。決當求生淨土。如法修行。免致退墮。生十方世界。利益一切衆生者。菩薩功德成滿。自然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起信論曰。證發心菩薩。于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衆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為怯弱衆生故。或說我于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
Thumbnail
悟達之士。決當求生淨土。如法修行。免致退墮。生十方世界。利益一切衆生者。菩薩功德成滿。自然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起信論曰。證發心菩薩。于一念頃。能至十方無餘世界。供養諸佛。請轉法輪。唯為開導利益衆生。不依文字。或示超地。速成正覺。為怯弱衆生故。或說我于無量阿僧祇劫當成佛道。
Thumbnail
末法時期,只等那信號一亮,我們就展開閃電修行,打一場究竟圓滿的榮耀! 夜色茫茫,星月無光, 只有非語,四野迴盪, 只有災厄,到處飛揚, 植眾德本,般若智慧, 英勇的同修們,挺進在五濁的世間上。 我們眼觀四面,我們耳聽八方, 接引眾生,續佛慧命, 專向究竟的極樂,專向彌陀的淨土, 只等那信號一
Thumbnail
末法時期,只等那信號一亮,我們就展開閃電修行,打一場究竟圓滿的榮耀! 夜色茫茫,星月無光, 只有非語,四野迴盪, 只有災厄,到處飛揚, 植眾德本,般若智慧, 英勇的同修們,挺進在五濁的世間上。 我們眼觀四面,我們耳聽八方, 接引眾生,續佛慧命, 專向究竟的極樂,專向彌陀的淨土, 只等那信號一
Thumbnail
如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是經者所得福德亦復如是。
Thumbnail
如恆河沙諸佛如來所有福德,聞是經者所得福德亦復如是。
Thumbnail
「念佛莫求福報 : 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 — 圓瑛法師 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淨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Thumbnail
「念佛莫求福報 : 盡貪世樂。不知樂是苦因。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 — 圓瑛法師 我平日教人念佛。一定要求生淨土。方能離苦得樂。彌陀淨土。是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超過諸佛國土。念佛之人。不但不可願來生。再來人間享福。並不可願身後。生天受樂。以天福亦有終盡。「八萬劫總是空亡。三千界悉從淪沒。」
Thumbnail
往生淨土,取大悲船,入生死海,濟運眾生。 — 釋道綽撰 「安樂淨土」是指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所成就的西方極樂淨土,淨土清淨無垢,充滿光明和喜樂。此書以「安樂」為書名,分為十二大門,道綽禪師明確地標舉其宗旨是闡明安樂淨土之宗義,並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專門念佛,求生安樂淨土。
Thumbnail
往生淨土,取大悲船,入生死海,濟運眾生。 — 釋道綽撰 「安樂淨土」是指由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所成就的西方極樂淨土,淨土清淨無垢,充滿光明和喜樂。此書以「安樂」為書名,分為十二大門,道綽禪師明確地標舉其宗旨是闡明安樂淨土之宗義,並勸大家相信淨土法門,專門念佛,求生安樂淨土。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Thumbnail
如何安住身心 《八大人覺經》 隨筆 良因法師 2020年宣講於淨律寺女眾學苑 <經文>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所以,所謂的「願代眾生受無量苦」,是指菩薩為了度化眾生,什麼樣的辛勞、困苦,他都願意承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