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美軍機把台海當秀場,會不會觸發新的飛彈危機

近期的臺海,可謂成了美國的秀場。
7月13日,美國海軍部長提名人托羅(Carlos Del Toro)在參院軍事委員會的任命聽證會上表示:「以所有可能的方式保衛台灣是極其重要的」、「我們應該儘可能為台灣提供足夠的自我防衛措施」。而針對自己上任後的相關規劃,託羅亦承諾,「如果被確認為海軍部長,將專注於推進美國海上戰略,以保護台灣和美國在印太地區所有的國家安全利益。」
如此表態,引發了諸如《自由時報》在內的台媒關注,並以「槓上北京」等聳動標題渲染報導,彷佛美國已允諾為台海獻上千軍萬馬般。另一方面,7月15日與19日的美軍運輸機在台起降,同樣受到了媒體關注,尤其這已是近兩個月內,美軍運輸機第3次在台降落,有學者因而解讀出了「美台軍事交流常態化」的風向。
綜觀上述舉措,從提名人表態到軍機起降,美國看似有意在台海更進一步,實則暴露了難以大刀闊斧、只能在有限空間內切切香腸的窘迫,故雖表演得聲勢浩大,卻盡顯黔驢技窮的做作。
當「台海」成為陳腔濫調
首先,托羅的發言並不具備承諾意義,反而側寫了美國內部高漲的政治正確遊戲:由身分政治的視角觀之,提名拉丁裔的托羅擔任美國海軍部長,本就有拜登(Joe Biden)標榜「重視少數族裔」的考慮在其中;而托羅的表態,更是為求順利上任與部門預算,滿足觀眾要求的規劃演出。
自拜登上任起,「台海」便成了某種熱門關鍵詞,不僅在2021年4月的美日聯合聲明中登場,更是屢屢出現在諸如G7峰會、北約峰會的聯合聲明中,即便兩岸皆未參與會議,台海議題仍隨新冠病毒溯源、新疆與香港等話題一同噴發,成了對中輿論包圍網的繩結之一。
在此境況下,美國政治人物自不會對風向全然無感,尤其是在對內表態上。以托羅此次發言為例,在聽證會上標舉台海議題,雖不代表美國官方承諾,卻可以借強硬表態自證忠誠,甚至能為部門爭取預算搭好台階。
例如當托羅提及「以所有方式保衛台灣後」等話語後,便接著補充:美國若要強化對北京的威懾,便要對海軍與海軍陸戰隊投入「額外資源」,才能保證戰鬥效力的發揮,故其將於上任後向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提議,在2023財政年度的國防預算中,為海軍編列更多資源,畢竟中國的軍事實力正不斷成長,美國的海軍優勢已非牢不可破。
上述發言看似有中美一戰的雄心,卻遭席間另一對話削弱不少力道。當共和黨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問到,「最近的兵棋推演顯示,解放軍一旦攻台,美國防衛台灣會很吃力」時,托羅四兩撥千金地答覆,其對近來的機密兵推「並不知情」,但保證會「立刻研究」。
言談往復間,暴露了現實的殘酷:政客雖在演講台上疾呼保衛臺海安全,卻又對台海現況一無所知,但此般詭異現象並不意味託羅人格分裂,而是美國政壇只想前戲、不願攤牌的集體心態展現。究其真正目的,乃是借高唱台海的陳腔濫調,收割各式政治利益,不論是牽制中國抑或爭取預算。
在玩火中切香腸
平心而論,聽證會上的一逞口舌聽來威風,同時挑逗了台灣媒體的敏感點,令其帶領讀者沉浸在「美國挺台」的幻境中,雖說乃是美台共謀的一廂情願,卻到底是茶壺裡的風暴,不至引發滔天巨浪。但美國軍機在台起降,便顯然不是同一風險層級。
7月15日,美軍C-146狼犬(Wolfhound)戰術運輸機在台降落,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便就此發表談話,提及「台灣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外軍飛機降落都必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許可,任何外國艦機擅闖領空的行為,都將引發嚴重後果」,顯然是以對外國艦機的「畫紅線」,警告美國「切勿玩火」;而7月16日舉行的浙江外海軍演,亦被外界認為是針對美軍機來台起降的反制,傳遞了強硬訊號。
然由7月19日的發展觀之,美國顯然未將此警告放入心中,仍於當日派遣運輸機來台,引發了「美軍機來台是否即將常態化」等諸多猜測;而原定於7月21日結束的解放軍浙江外海軍演,甚至仍在進行。美國此般冒進,無疑是在高空走鋼索,卻還執意蒙上雙眼。
而之所以會有這般表現,乃是中國的軍事實力增長,正逐漸讓「武統」成為真實選項;美國眼見情勢這般發展,雖想避免引火自焚,卻又不願乾脆退出,只好在不大幅改變對台模糊的戰略主軸下,開始了切香腸式的有限突破。例如作勢復談台美TIFA、頻讓軍機來台等,用看似升高的美台實質互動,遮掩手中籌碼越發減少的現實。尤其美國將於2022年迎來期中選舉,拜登此時操作「擦邊球」,也有拉抬選情的用意。
然而表演與能力是兩回事,前者甚至不能與意願畫上等號。在美國實力日漸萎縮的今日,華盛頓在台海的話語權隨之減少,如此胡亂操作切香腸,不過是在盟友不願力挺「出兵台海」後,欲學川普(Donald Trump)衝撞紅線、碰碰運氣。但即便是在新冠疫情蔓延、中印邊境衝突屢現、中美貿易戰齊發的2020年,川普都換不來北京在台海的半點讓步,如今的拜登又如何能借此得分?倒是這般前後橫跳又縮手縮腳,不僅盡顯落日霸權的方寸大亂,亦暴露其實力不足仍強要面子的困窘。
而北京在長遠戰略規劃、內部統一呼聲高漲下,勢必不會永遠靜看美國表演。有鑑於發言人與軍演皆已登場,北京或將在未來某刻祭出當頭棒喝,且力道恐比眼下任一舉措都強硬。換言之,若非軍機極度貼近台灣本島,便是飛越離島上空,甚至再現1996年的台海飛彈危機。而諸如上述強硬回擊,若有出台,北京的目的也非挑起戰火、造成無謂犧牲,而是有意防堵美台對一中原則的不斷侵蝕,同時確保自己在博弈中的主動權,好將美國逼出台海。
美國或許認為,先前坎貝爾(Kurt Campbell)的「美國不支持台獨」已讓台海緊張船過水無痕,「習拜會」的到來更勢必牽制北京嘴角,雙方不於在台海再生摩擦,故軍機起降應是塊能吃的安全豆腐,不料一口咬下後,卻發現仍是北京手裡的硬骨頭。
眼下的軍機風波已在中國民間引發輿情激憤,北京雖不至於立即武統,但前述的強硬舉措應已在醞釀,屆時一旦出手,恐對美國形成「半逼攤牌」的壓力,加速其退出台海的步調。何以避免局勢演變至此,關鍵仍在美國的心態上,從尊重中國在台海的紅線與主張,到避免台海翻車影響中美互動全域性,美國不僅要試著習慣中國,更要為了自身的退場,開始用心閱讀中國。
原文發表於2021/7/20《多維新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