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7/23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神明的小紙條-05首籤詩-「燕昭王為郭隗築黃金臺」

郭隗是誰?什麼樣的魅力還是手段,竟然讓燕昭王為他蓋一座黃金臺?!而燕昭王是昏君還是明主?怎麼會為了一個人蓋黃金臺呢?第5首籤詩的卦頭故事,到底要提示我們什麼呢?讓我們趕快來打開~這神明的小紙條吧!
線上Podcast收聽🎧
自選Podcast平台收聽🎧

【籤詩故事:燕昭王為郭隗築黃金臺】

艋舺龍山寺觀世音靈籤的第5首籤詩,吉凶的標示,是「中平籤」,籤題是「燕昭王為郭隗(ㄨㄟˇ)築黃金臺」
這籤題、卦頭故事是發生在戰國時代的一段歷史,戰國七雄:韓、趙、魏、楚、燕、齊、秦,燕國曾經也是國家實力不容小覷的諸侯國之一。而燕昭王姓姬,名職。是燕王-噲(ㄎㄨㄞ ˋ)最小的兒子。因此按牌理說這燕國的君主之位,他是沒有什麼好寄望的了,所以小時候就被送去了韓國當人質。雖然身份尊貴,不過寄人籬下又是個人質,什麼臉色沒看過呢~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
燕昭王的父親呢~其實也算得上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就有史實記載他:不安子女之樂,不聽鐘石之聲…..還說:
又親操耒,以修畎( ㄑㄩㄢ ˇ)畝。
子噲之苦身以憂民如此其甚也,雖古之所謂聖王明君者,其勤身而憂世不甚於此矣。
這意思是說:燕王噲相信只要按照祖先的訓示,一定可以使燕國強大。所以他不沈溺女色,也不聽美妙的音樂,更不在宮內興建深池高台的華麗建築,而且也不去射箭打獵,做這些勞師動眾的事情,甚至還親自拿著農具來整治田地,以此來表示自己的憂國憂民。
燕王噲貴以一國君主,勞心勞力為百姓操心到這種程度,即使是過去古代裡的聖賢明君,也未必比得上燕王噲。不過燕王噲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這戰國諸侯割據、弱肉強食的時代背景下,他竟然對堯舜禪讓的傳說,非常的仰慕並且自己也很想這樣傚法,希望能得到流傳千古的美名。
這其實是挺沽名釣譽的想法,但是燕王還真不是想想而已,最後竟然貫徹執行。因為他身旁的重要大臣,擔任丞相的「子之」看出了大老闆燕王的這一門心思,雖然丞相是為完成大老闆的心願,投其所好還卯足了勁的推動燕王這個想法,但是更多的盤算是為了他自己的野心。
這時候,著名的縱橫家「蘇秦」的弟弟「蘇代」,奉齊宣王之命出使燕國。燕王噲和丞相當然是熱烈歡迎貴賓的到來。「蘇代」跟著哥哥「蘇秦」學習及實習「縱橫家」的政治之學,再加上自己的聰慧,兄弟的提攜,在諸侯國間也是小有名氣的人物。因此燕王噲對蘇代的景仰,是有如滔滔江水般的綿延不絕啊~
好不容易有這樣的當紅KOL,又是齊宣王身邊的人物來到燕國,燕王當然不只要請教治理方面的事情,更是要打聽、打聽,齊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那他在齊國輔佐國君的情況又是如何啊!怎麼樣可以做到富國強兵呢?
對於這些問題,「蘇代」這樣回覆了燕王:齊王是無法稱霸的!因為齊宣王不信任、不重用他的大臣們。這席對話,對燕王有很大的暗示作用,聽了這番話的燕王,當然不想跟齊宣王犯相同的失誤,所以就更加的重用相國「子之」,甚至把太子的一些權力取消轉給相國。
燕王覺得自己這樣做,將來有一天或許有機會可以稱霸中原。只是,他沒有觀察和考量周全,首先,「蘇代」跟丞相「子之」有兒女親家的關係,同時,蘇代到了燕國後,子之就奉上了千兩金子作為禮物,這都讓蘇代的話失去了客觀與公正的立場。
不過,丞相「子之」的計畫,這只是關鍵的第一幕,接下來上場的是一位重要的推手,燕國的士大夫「鹿毛壽」,他對燕王噲說:「陛下,想要稱霸天下流芳百世,那不如向古時候賢明的君主『堯』學習禪讓,堯當年曾經要把皇位和國家讓給『許由』,但是『許由』沒有接受,結果堯帝不但還是保有天下,還得了流傳百世的讓賢美名,真的可以說是名利雙收啊!現在如果陛下也這樣做,把皇位和國家讓給丞相,丞相也一定是不敢接受的,但是您這樣做的名聲會傳出去,整個天下都會知道,您是多麼的為百姓著想,又多麼的重視珍惜人才,這您不就跟當年的堯帝一樣了嗎?」
是的,燕王聽了鹿毛壽的一席話之後,果真就在朝廷上提出自己要把君主的權位讓給丞相,按照劇本的設計,丞相子之就算是內心再怎麼興奮開心,也是要當眾拒絕燕王這麼提議的,這下,自然燕國的滿潮文武百官和全部百姓都開始稱頌燕王和丞相。
只是,如果你覺得丞相只是照劇本演出,他就太小看他的「佈局」了,接下來,第三幕上場……這位士大夫鹿毛壽又繼續勸說燕王:「上古時候的禹帝推薦『益』作為接班人,而且還命令自己的兒子『啟』做他的部下,因為禹帝說自己的兒子『啟』,不能勝任治理天下的重責大任。但這事情最後卻變成『啟』帶人去攻擊『益』奪取王位。所以後來天下人都說,禹帝雖然是把天下傳給『益』的,但是實際上是安排自己的兒子去奪位。燕王現在雖然公開說了要把君主的位子禪讓給丞相,但是朝廷上還有很多太子的人馬,很多權力都還是掌握在太子手裡啊!」
燕王這下聽完,立馬下令收繳官印,還把人事權從太子手上解除交給丞相。然後自己就不再上朝處理國事,燕國就這樣交給了丞相子之。燕王噲深信自己完成了深謀遠慮、為國家百姓好,也為自己留名聲的禪讓大計。
各位聽到這裡,應該覺得這燕王是不是老糊塗了,還是鬼迷了心竅,其實覺得他糊塗的還有本來天經地義接掌集團事業的太子「平」,燕王的這些種種作為,引起太子極端的不滿,因此歷史重演,太子起兵叛變,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位,不過太子奪位復仇計畫並沒有成功,最後還賠上了性命,這時候的燕國陷入了空前的國家內亂,一旁總是虎視眈眈別的國家的齊國,乘人之危攻破了燕國,奪下了八座城池,而且還把燕王噲和子之都殺了,眼看燕國就要被滅國了,幸好有其他國家,像是楚國、秦國的反對,再加上燕國人民的反抗,才沒有被齊國順利得逞。這時候趙國出面斡旋,去把在韓國當人質的「子職」送回燕國,本來是無緣王位、被迫當人質的「子職」,成了燕國的第39任國君。
經歷內亂、百廢待舉的燕國,燕昭王即位後知道只有自己的力量和才智是不夠的,一定要吸納各方人才,組成超強的管理經營業務團隊才行,但是現在燕國的情況條件,要如何招募菁英過來效力呢?其他集團諸侯國大家搶人才搶這麼兇,要是比較給的薪資、福利各方條件,燕國沒有能力給得起啊!這人才菁英招聘怎麼做才好呢?苦無對策的燕昭王去請教了一位賢士郭隗,求教現在這招人的事該怎麼辦才好啊!
郭隗向燕昭王提出的方案是,首先,大王要先尊敬國內有賢德的人,早晚經常的去看望和向請教他們,以這個態度來表示自己對人才的重視與尊重,讓燕國內外的人從您的態度,知道您的心意。這燕昭王聽了覺得有理,而且也應該,但是自小在國外長大的他,燕國有那些賢才呢?他手上沒名單。
這時郭隗自我推薦說:從我開始吧!像我這樣沒有什麼大本領的人,大王都這麼重視和禮遇的話,其他在我之上的菁英人才,一定會聞聲來我們燕國的。
為了讓燕昭王明白自己的用意,郭隗說了一個故事,他說從前有位國君,非常的喜歡千里馬,一天他聽說國外有一匹千里好馬,就派了大臣帶了一千兩的黃金,指示去把馬買回來。可是結果這個大臣雖然只花了一半的錢,但買回來的卻是一堆馬骨頭,這國君氣得大罵:你是死活不分啊!我要馬骨頭幹嘛用啊!
這位大臣氣定神閒的說:如果其他人知道國君連死了的千里馬骨頭都這麼重視,那活的千里馬肯定有人會不辭千里的送過來。果真,消息傳開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就陸續有人送來千里馬希望國君能買下來。
郭隗這故事說得好聽,更是說得有道理,於是燕昭王便照著建議去執行,選了一個好地方為郭隗蓋了一座金碧輝煌的豪宅,還挑了一個好日子舉行隆重的儀式典禮,恭敬的請郭隗入住。然後,每天都像是學生上學見老師一樣的,去請安、請教。接著,燕昭王還加碼再做了一件事情,他在沂水邊,建了一座高台,在高台上放了千兩的黃金,他叫這是「黃金臺」,只要是有賢德才能的人,都可以來這黃金臺應聘。
這個真的是史上最猛的人才招聘,不過,黃金臺招聘真的有成果嗎?從歷史上後來的結果來看,這宣傳的議題討論度和力度,絕對是有效,因為消息傳到了各國去之後,就有離開趙國來到燕國,法家代表人物的「劇辛」;還有從齊國來,各國國君都非常禮遇的陰陽家「鄒衍」;「劇辛」他在燕國實行變法,建立和執行的制度,讓燕國國力提升。「鄒衍」到了燕國後各地考察,從全國收集了許多優良的種子,他教農民們辨別種子和耕作的方法,大大的提升了農作的收成。還有魏國來燕國,擅長兵法的「樂毅」。這些天下菁英人才與燕昭王齊心協力,與百姓同甘共苦,重建了燕國的國力。
為了對付齊國,燕昭王決定採取「合縱」的策略,他派出了「劇辛」和「鄒衍」擔任外交大使去遊說其他諸侯國。最後聯合了魏、趙、韓、楚、秦,命「樂毅」為上將軍共同攻打齊國,這一打不但收復了過去燕國失去的城池,還差點滅了齊國。

【怎麼解讀籤詩】

我們聽完了卦頭故事,現在來看看籤詩的呼應。
一鋤掘地要求泉,努力求之得最先
無意俄然遇知己,相逢攜手上青天
這首籤詩的意思,應該是淺顯易懂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每一個人不管想要做什麼事情,就算是想去壯遊,或是念研究所取得學位,還是想要開個小店、開公司創業等等的目標,第一步一定是從自己有行動開始,持續的努力當然是更必須的,當自己的準備、能力、條件等各方面都到位了,外在的助力或是機緣也會自然的出現,這是籤詩和卦頭故事第一層的呼應。
但是我們從卦頭故事的前後起源關聯來看,當您的第一階段個人努力達標,開始擴大規模或是需要人手、夥伴加入的時候,籤詩的第三句「無意俄然遇知己」,雖然說的輕巧,說是偶然遇到知己,但是命運裡的偶然,都是一種過去必然的結果。
燕王噲難道是一個沒有努力和自律的國君嗎?而他信任任用的丞相,這麼多心機、巧思、善佈局,若不是因為個人野心及品德的緣故,不能說他是沒有才能的人吧~所以韓非子在「說疑」的文章裡,評論燕王噲遇到這樣的「知己」,用了丞相子之這樣的人,是因為不會看人、識人,原文其中的一段,是這樣寫的:
人臣有五姦,而主不知也。
為人臣者,有侈用財貨賂以取譽者,有務慶賞賜予以移眾者,有務朋黨徇智尊士以擅逞者,有務解免赦罪獄以事威者,有務奉下直曲、怪言偉服瑰稱、以眩民耳目者。此五者明君之所疑也,而聖主之所禁也。
白話的意思是說:
當臣子的有五種奸詐邪惡的行為,做君主卻沒有能力去分辨。像是做臣子的,濫用財物行賄,來騙取聲譽的,或是拼命給獎賞好處,來拉攏民眾的,還有就是非常努力結黨營私,網羅智士搞小圈圈、胡作非為的,也有憑著自己的權力,藉由免除賦役、赦免罪犯來提高威望的,還有迎合下屬顛倒是非,危言聳聽、奇裝異服、漂亮稱號,來迷惑人們視聽的。
這五種人,是明君應該要懷疑的,是聖賢君主要禁止的;要是去掉這五種人,那麼姦詐的人就不敢在君主面前亂說。好聽話說太多、事情做太少,行為不合乎法令的人,就不敢歪曲事實還誇誇其談了。
燕王誠然有一部分真的是不會看人,但是更大一部分是他的心念,讓他看不清楚人。因為他的心裡在這麼想,然後吸引了讀到他心意的人,然後他聽信的話,也都是符合他心意的話,的確最終各種機緣就讓他完成心願。
我們來看對照組,他的兒子燕昭王,大家回想一下故事,應該是不同的下場和結局吧!人和人之間,有一種吸引力法則,這個不只是在感情上你情我愛的吸引,也有志同道合、臭味相投的吸引。燕昭王的黃金臺,是一個宣傳手段,也是顯示及傳遞他求才若渴的態度和訊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他僅是以物質金錢來吸引人才,那麼來的人也會有一天因為金錢多寡離他而去。而燕昭王最後能招募到像是劇辛、鄒衍、樂毅這樣一時的風雲人物,為他成就一番不同的建國大業,是因為他是一位能以誠相待,給信任、給匹配舞台發揮的老闆。同樣的當時燕昭王的心念,是在燕國的富強、收復失去的國土。
這段歷史的後面,也因為燕昭王連勝齊國收復國土後,起了貪念,想要把齊國整碗端起來,並且不聽劇辛的勸說,最後被齊國覆盤,贏回來的,差不多全又還回去了。

【神明的小紙條】單元系列收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