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法律與他們的產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上一篇確定了要往司法的方向進行,不過要探討司法的哪一部分我還真的不知道。於是我決定先來研究臺灣現行的司法制度與其空間的關係,從中找尋我能切入的點與操作的空間。
對於司法空間的探討,我先以法律的產地-立法院、地方議會開始,首先國中公民課再來一次:中央立法程序。
立法程序簡圖-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從現行的程序來看,一條法律的誕生最初是由政府機關與立委提案(公民投票法暫不討論),接著遇到第一個魔王是程序委員會,由各黨團依比例組成的程序委員會擁有編列議程與退回提案的權力,因此也掌握了各提案的幼苗。
此時法案進到一讀,剛從各黨團手中放行的法案當然不會受到阻擋,只需要主席在台上宣讀並詢問是否有異議,若有則再進入審查、表決;若無則進入審查委員會階段。
審查委員會由八個常設委員會組成,內容包含: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教育及文化、交通、司法及法制、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一週召開三次,工作內容包括:專案報告、討論、公聽會和審查
所以若一個通敵的退休將領以不分區立委的方式進入國防委員會丢夕啊。
一周三次的審查委員會通常也無法得出修法的共識,這時候就衍生出了台灣特有種:法案協商(朝野協商),這個協商可以在任何一個時間地點,經所有黨團簽名後即可成為決議,因此該不透明性也常遭到詬病,也被稱為密室協商。但其優點在於快速的取得各黨團共識、使較小的黨團有參與協商的機會。
一個法案在經歷了這麼多挑戰後才進入二讀的程序,由於該擋的該過的都篩選過了,二讀的功能就在於讓各立委可以檢討非自己委員會的法案,若有爭議者便再退回審查委員會再重來一次;無爭議者便進入三讀基本上就接近通過了。
接著來看看這些生產線所在的工廠
我們熟悉的議場
好不鬧了,我找了好久找不到虞曰鎮的議場設計圖,求有圖面的十方大德施捨。
立法院平面配置簡圖
由台北第二高女校舍改造而成的立法院園區,詳情請見原台北第二高女校舍變遷。紫色那塊除了議場(戰後興建,找不到建築圖殘念...)以外皆為原校舍修建後使用。整體園區的空間排列方式是以議場為圓心、第二層為行政區與會議室(紅樓)、最外層為委員研究室,的確也符合第一段所述的生產線的空間需求。不過還是可以看得出規劃者很努力地塑造中軸線,最明顯的就是行政大樓的穿堂進入中庭後往議場的視角。
議場前的中庭
圖片來源:中華民國立法院
但我認為現行的狀態很像把燉飯分裝在雞腿便當盒裡,也的確是一個立法的空間被塞在校舍裡。這是我目前分析立法院到這裡最大的感想,如果我要做這題的話:
  1. 現行議場內已有2F看台供記者、民眾觀看會議,但建築與敷地本身卻是排斥外來者接近的,應該要將議場往外移、且民眾觀看區要接近開放的市民廣場
  2. 立委研究室與各委員會辦公室、會議室(群賢樓)應該緊密相連,然而現況卻是處在對角線,中間還隔著一顆議場。
  3. 入口量體的性質應該明確(該是甚麼性質我也還在想),目前的感覺是一個行政大樓硬加一個門面與穿堂來面對大眾,跟金大一樣耶!
  4. 空間序列及體驗應反映民主制度的多元性與國會的神聖性,較私密的研討空間與開放的民眾參與空間須明晰分辨,但要一定程度的連結。
由於找不到國會的議場設計圖,於是主委再加碼宜蘭縣議會再做一個案例分析,順便試試以地方議會命題的可能性。
由象集團設計的宜蘭縣議會,我認為是台灣具參考性的議場作品之一,剖面顯示其極具戲劇性的空間序列,用一向上內縮的15米天井來連接1F的簡報室與2F議場。關於階梯式的議事空間起源仍需研究,這個案例的委員席坡度我認為偏低,同時也思考有沒有其他種議場的形式可以操作?
1F平面(指北朝右)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現代建築圖說
底層大廳與簡報室的空間量將近1:1,適合大量記者ㄉㄨ麥,天井作為入口到簡報室的中介空間,該不會是從四合院轉化來的空間體驗?且天井並未與垂直服務核直觀的相連,保證其純粹性。
2F平面(指北朝右)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現代建築圖說
兩側弧形的牆面形成委員席望向主席台特殊的視覺效果,不過我有點好奇黏在旁邊的縣府聯絡人室放這裡的目的,空間量不小、而且門這樣開很怪。
弧牆形成的特殊視覺效果,轉接處的光是來自天井的光
3F平面(指北朝右)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現代建築圖說
3F主要是議場後上方的旁聽席與研討室,這案就比立法院合理多了。
這樣看來我對於改造立法院的意願較大,基地乾脆選在蔣廟園區好了,在獨裁者的紀念碑上蓋民主的殿堂也太爽(關於基地與空間是什麼,下下篇專門做一期給大家講解)。下篇我還是要設想司法的執行場-法院命題的可能性,只看了一種就下手ㄟ驚驚,也藉此熟悉整條產業鏈。

參考資料: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文字(邏輯,畢設週記、Q&A系刊)與言語(思維,地下事Podcast)的訓練就變成是圖像訊息傳達(平立剖透與排版)之外必要的訓練。
1.住宅不應該是批量生產出貨的成衣,能不能是終身量身訂做的精緻西服? 2.舊式街屋(透天厝)和CLT新式木構的合體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城門,曾經是入城及出城必經之過道。
在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的推薦序裡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提到:「女人之所以成為賣性者,主要還是因為國家的各種系統失能,造成各種結構性邪惡。如社會福利體系、職業訓練就業訓練輔導體系、教育系統失能,交錯家庭支持系統的不健全,與全球化資本主義橫行,也因性別弱示,讓赤貧的他們不得不成為性產業的……
文字(邏輯,畢設週記、Q&A系刊)與言語(思維,地下事Podcast)的訓練就變成是圖像訊息傳達(平立剖透與排版)之外必要的訓練。
1.住宅不應該是批量生產出貨的成衣,能不能是終身量身訂做的精緻西服? 2.舊式街屋(透天厝)和CLT新式木構的合體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系會長、副系會長究竟在做什麼? 老師開會的時候說了些什麼? 他們又做了什麼樣的決定?
城門,曾經是入城及出城必經之過道。
在隱形性產業:英國移民性工作者的推薦序裡勵馨基金會 執行長 紀惠容提到:「女人之所以成為賣性者,主要還是因為國家的各種系統失能,造成各種結構性邪惡。如社會福利體系、職業訓練就業訓練輔導體系、教育系統失能,交錯家庭支持系統的不健全,與全球化資本主義橫行,也因性別弱示,讓赤貧的他們不得不成為性產業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關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坊間評論很多,本文不打算討論法律觀點,因為問題不在台前,而在幕後。  2024年 ❙臺灣❙ 總統大選於1月23日舉行,❙民進黨❙ 的 ❙賴清德❙-❙蕭美琴❙ 勝出。 新一屆 ❙臺灣❙ 總統就職典禮於5月20日舉行。 換屆前一個月,❙國民黨❙ 行色匆匆: 4月1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近日立法院在審查法案時,出現許多衝突與爭議。新聞提到的「逕付二讀」、「黨團協商」、「程序委員會」是什麼意思?法律的制定需要經過哪些程序?掌握這些知識,有助於讓你更容易認識立法院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討論了臺灣國會擴權法案的爭議,以及民主行動與制衡的重要性。包括覆議的憲法法律依據與發動與原理、覆議的流程、行政院認為法案窒礙難行的情況、憲法訴訟的介紹等內容。透過這些討論,讓讀者對臺灣的民主與制衡有更深入的瞭解。
Thumbnail
要談國會改革,就要看他們在做什麼?否則真的無從辨別,下面是一份兩個小時的會議紀錄,有興趣可以看一下,立法院是怎麼協商的。有錯有漏起告知,請大家合理討論。謝謝。(3萬字,有耐心才看。) 立法院公報 第 113 卷 第 37 期 黨團協商紀錄 黨團協商紀錄 立法院第 11 屆第 1 會期
Thumbnail
台灣國會改革懶人包(自各家網路資料精簡整理) 一、國會改革背景 最近,台灣的國會改革引發廣泛討論。主要是針對《立法院職權行使法》、《刑法》、《立法院組織法》、《立法委員行為法》、《立法委員互選院長副院長辦法》等五部法律進行修正。藍白兩黨(國民黨和民眾黨)聯手推動修法,而民進黨則強烈反對,導致立
Thumbnail
2024年5月17日臺灣立法院爆發肢體衝突,引發爭議,眾多社會輿論關注此議題並透過直播行動效益及影響。文章分析了立法當事人、院會內外立委、議場外公民運動、網紅自媒體新聞媒體對立法爭議的直播行動及其效益,並提出直播中洩密、攻擊對手、負面情緒傳達等負面效果以及對於誤導觀眾等問題,帶來潛在的社會風險。
Thumbnail
5月21日,立法院院會將繼續審議國民黨和民眾黨提出的國會職權相關法案。公民團體號召民眾前往立法院抗議,要求將國會三法退回委員會,並發起包圍立法院的行動。根據《呷新聞》的報導,抗議主要由臺灣公民陣線和臺灣北社兩大集團運作,其中成員之間相互有關係,同時擔任多項職務或與其他社團連結。
Thumbnail
臺灣立法院國會改革法案引發爭議,關於這次矛盾的關鍵點。某些議會規章制度是否是主要爭議點之一?改革中的散會動議引起爭議。如何對政治人物提出職業道德要求?臺灣人對立法院中打贏卻輸了?臺灣之全體臺灣人。兩岸人民的分歧情感。臺灣社會的榜樣。
Thumbnail
關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案》,坊間評論很多,本文不打算討論法律觀點,因為問題不在台前,而在幕後。  2024年 ❙臺灣❙ 總統大選於1月23日舉行,❙民進黨❙ 的 ❙賴清德❙-❙蕭美琴❙ 勝出。 新一屆 ❙臺灣❙ 總統就職典禮於5月20日舉行。 換屆前一個月,❙國民黨❙ 行色匆匆: 4月1
Thumbnail
立法院目前正在討論國會改革相關的法案,其中包括《立委職權行使法》的修正條文。本篇主要是提出一些主要爭議點,作者再對爭議點作出回應。
Thumbnail
近日立法院在審查法案時,出現許多衝突與爭議。新聞提到的「逕付二讀」、「黨團協商」、「程序委員會」是什麼意思?法律的制定需要經過哪些程序?掌握這些知識,有助於讓你更容易認識立法院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