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生活│鄉愁,說在蘇黎世台灣電影節開幕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因緣際會參與《蘇黎世台灣電影展》開幕,又因緣際會協助主辦單位撰寫精選影展電影簡介,在一切的「因緣際會」下,對於遙遠的家鄉陌生又熟悉的情緒在心裏經常波動。
《蘇黎世台灣電影展》主視覺
前陣子,因緣際會參加了《蘇黎世台灣電影展》開幕。這算是我第一次聽到在瑞士或說在蘇黎世有台灣電影展、電影節。
就我發現,亞洲電影其實很少在蘇黎世或說瑞士德語區一帶的戲院上映。一部分是因為語言,能在瑞士的電影,基本需要滿足在瑞士多種語言需求。清一色是德、英、法語,倒是還沒有看過有義大利語字幕的電影。瑞士德語區戲院的電影語言,基本上是德、英、法語,這三種語言混搭。例如:法語配德語字幕、德語配英語字幕、或是其他外語片原音配德語字幕,或是德語重新配音。有時候德語原音也不會有字幕,因為歐洲朋友普遍沒這麼高度依賴字幕,但遇上原音配德語字幕的電影,因為語言程度的關係,我就沒辦法看了。
另一部分是文化的歷史背景,如果內容需要了解該出片國的相關背景,也許歐洲朋友的共鳴度就沒有我們亞洲朋友這麼高。也許因為如此,亞洲片在瑞士德語區出現的比較少,曾經有看過幾部日本電影的宣傳,像是日本動畫《犬之島》或是之前話題度高的韓國電影《寄生上流》。
就我所知,在蘇黎世每年都有《伊朗電影節》 (畢竟我家有位波斯哥),但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伊朗電影節改成線上播放。就是觀眾買票之後,按下播放鍵的24小時之內,可以在線上看完購買的電影。以及每年九月份左右的《蘇黎世電影節》,每次看到《蘇黎世電影節》片單的亞洲的電影,不是港片就是港片!
前幾年還暗暗想著,為什麼台灣電影不報名參加?因為選入了,團隊還可以順便來蘇黎世走走,不是也挺好的嗎?不過這是疫情前的想法,接著又想到,從台灣到蘇黎世需要一比預算,各種事情都要花錢,如果不是高成本、大製作的電影,其實製片們都滿辛苦的。
回到主題,《蘇黎世台灣電影展》開幕片是1982年上映的《光陰的故事》。我一直都知道聽過這部電影。但我從未有機會看,言下之意就是我不知道故事的內容。在電影正式開演前,有一場講座,邀請講者分享台灣電影浪潮的演變,同時主辦單位也邀請了蘇黎世大學台灣議題專家 Sioma Grano,分享台灣近代史。
因為電影《光陰的故事》就像是台灣近代史的縮寫,台灣電影的黃金年代,正好是我的大學時期。當時我第一次聽到蔡明亮導演、侯孝賢導演還有香港導演王家衛。一定會有人說王家衛是香港導演耶!對的,當時,正好也是港臺電影,那一波美好的新浪。
總覺得在大學時期所聽到接觸到,都是影響我後來人生或說現在的性格,組成的重要元素。雖然今天不是要講電影,想想我也沒有這個資格,當時但坐在觀眾席的我,聽著歐美人士討論台灣電影或說提到台灣的近代歷史。
我就有一種毛骨悚然。
很多台灣的故事,身為台灣人的我卻都不知道或說明白個片段,或說自從有能力購買電影票進戲院看戲的時候,台灣電影從不在我的優先選項裡面。年輕的時候覺得,台灣電影太藝術、太讓我一頭霧水或讓當時的我尷尬。以致於真正買票進戲院,看台灣電影的次數,五隻手指算得出來。
突然就覺得自己哪有什麼資格,去跟人家喊我是台灣人。
但有意思的是蘇黎世大學台灣議題教授提到,真正的台灣人,占了總人口的2% 。就說只有2%才是真正在台灣的原住民,我們這群客家、閩南族群,都是從大陸遷來的。現在甚至有所謂的新住民、新二代,想想台灣就是存在一個很多元種族、而且族群結構還在慢慢變化的一個地方。
但是回頭看看蘇黎世,蘇黎世有一半都是移民、瑞士人有一半都是跨國婚姻,也算是個小熔爐的社會。有時候就會想,是不是因為歐洲大陸各國都連在一起。彼此移動、遷徙都非常容易,所以文化感受的差異,沒有亞洲人遇上歐洲文化這麼強烈?
坐在蘇黎士戲院,看著早期台灣經典電影,我的感受真的五味雜陳。遠在異鄉才有一種,現在好像才開始認識家的感覺。當初住在家的時候,都不覺得有什麼需要認識的。大概就是一種越遠越想接近、越難得到的東西就越想要吧?
起初在蘇黎世市區散步意外發現《不散》的劇照
後來因緣際會協助主辦單位寫電影介紹 奇妙緣份
後來透過朋友引薦,協助電影展策展單位 Ananasli 撰寫十部精選電影,而開始研究片單。
《蘇黎世台灣電影展》的片單有,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李安導演的《推手》楊德昌導演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甚至是經典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聖石傳說》花了三億元台幣製作,因為大螢幕的拍攝需要,電影裡的人偶都是重新設計、重新製作。那些可動關節、服飾,甚至使用真人髮絲來做戲偶的頭髮,更把場景拉到真實世界拍攝。想一下,那是20年前的電影,20年前就有這樣的製作,不是為了布袋戲文化,就是投資方真的瘋了!那些投資人要改寫布袋戲歷史,卻真的讓布袋戲寫下一了精采的里程碑。
這些都是當時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都不知道的事情。
《蘇黎世台灣電影展》片單裡,也有一些同志議題的電影。林正盛導演的《美麗在唱歌》,還有當年被歸類成禁片的《跑道終點》,當年是當1970 那年。1970 年代就開始討論同志議題,是不是真的很超前?
前面提到的那些電影,都是我在高中或是大學時期上映。以當時的年紀,我真的還看不懂。記得當年蔡明亮導演的《不見》、《不散》,算是同期上映的。當時這兩部我都進戲院看了。但感受力很低或著年輕時候的情感太過片面,在這幾年社會翻滾過後,稍有人生經驗之後,回頭再看看那些電影的介紹或是再重溫一次,心裡感受的波動就好強。
接著就有一種,我是不是錯過了什麼?或者是不是真的對於台灣電影、歷史、文化認識太少?
說也奇妙,在一個八干子可能跟台灣無關的瑞士 (也許他們有點關係,但我現在還不知道) 但,坐在瑞士戲院看著台灣電影、看著跟台灣歷史相關跟我的成長歷程有關的電影,那種感覺是奇幻又錯亂。
場內盡是台灣回憶,但散場後出戲院映入眼簾的又是歐式建築,聽著背景音效的德語。經常都會自我懷疑或是想問自己,住在瑞士的身分。
想要吸收家的感覺,雖然可以用食物、用泡麵、用吸一杯珍奶來想念。但是,對家的印象只有食物的味道,而沒有過去事件所給妳的家鄉滋養。內心的空洞,好像什麼都無法填滿吧!
《蘇黎世台灣影展》片單 → Filmpodium 請留意連結可能因展期結束而下架。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7會員
197內容數
「八輩子都沒想過有天會住在瑞士!」這是在移居之後經常出現在心中的一句話。 還來不及消化離開家鄉前與熟悉的環境道別的惆悵,就必須忙著與新人生打交道。 適應語言、適應文化、適應氣候、適應飲食,還要適應異國老公的生活與作息! 人生的活法有很多種,好的壞的都能過;異地打怪,越闖關越有心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蕎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人說,生活是一場戰鬥,雖然我不知道這個有人到底是誰。
如果平靜是一個選項,那希望我是個低情緒的人。
心照不宣地,第二波疫情在歐洲開始發芽,而且比第一波更猛烈。
有人說,生活是一場戰鬥,雖然我不知道這個有人到底是誰。
如果平靜是一個選項,那希望我是個低情緒的人。
心照不宣地,第二波疫情在歐洲開始發芽,而且比第一波更猛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參加臺北電影節六部影片放映的觀影心得,藉由對每部影片的描述和感想,探討了臺北電影節的各種電影類型和主題。從西班牙到日本,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故事情節和意義。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若有人問我從哪裡來,我會毫不猶豫地大聲地說:「福爾摩沙」「台灣」。
Thumbnail
2024/05/15看了最長的電影,廖克發導演的新電影《由島至島》。導演延續過往關心東南亞華人的議題,用290分鐘,講述了二戰時期,被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人們及國家,怎麼去記得這場戰爭?以及作為當代人,我們怎麼重新認識自己的歷史?
Thumbnail
感謝紀錄片影展的試片邀請,提前觀賞到「檔案變形記」單元短片輯,其中以《九龍東往事》最深得我心,也是初選顧問文睿與影展統籌婉伶「六大必看片單」的重疊作品之一,有意思的是這些創作者們重構檔案與重新詮釋故事的能力都讓我讚嘆,生動地呼喚著我進入這一陌生場域,對我來說是觀影體驗上的解放,看得有夠舒壓。 ▂▂
哪裡是家台灣是我的家,雲林是我的家,中國是我的家嗎?不是,可是我從小到大讀的是中國的歷史、台灣的歷史,英法聯軍的屈辱,日本殖民的痛我好像可以跟中國人民一樣共鳴、觸動我能理解他們為什麼想統一,但不能理解的是他們使用的方式,砲彈、飛機、在地震當中網路上粗鄙的語言,武力的統一我們能幸福嗎?
Thumbnail
不難看的一部電影,但就是少了什麼!而這少了什麼,大概就是許多台灣電影的現狀,說不上不行或很難看,有把故事講完,但哪裡就是覺得少了什麼~~而且這個現狀其實也很久了XDDD
Thumbnail
  這天我的工作場所辦了一場講座,這個講座的內容是向外籍教育者介紹以台灣文化為基底的教材。有些台灣老師反映應該要國際化議題多一點,像是女權議題、穆斯林議題或是人權議題,這些問題是台灣老師比較不知道的,如果有外國老師可以在這些議題上表達的更生動。   我是比較長大後,才發現自己身為台灣人,卻不是很理
Thumbnail
前陣子回台灣前就決定要做兩件事, 一件是去台北找朋友喝酒, 一件就是要去看兩部電影。 今天就先來說「富都青年」。 在2023年的東京影展, 吳慷仁演出的「但願人長久」就有出品, 但畢竟影展排片都是平日外, 那時候對吳慷仁還沒那麼熟悉(雖然現在也不熟), 而且那時我東京影展的第一首選片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