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自由主義的年輕人會變成武器科學家?他們學習到在組織的文化中看事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拿到熱騰騰的《兩種心靈》,就翻到了一處責編、譯者、推薦者,甚至這本書的讀者應該不會太關注的一個小段落,但是,如果你是《大科學》的責編或讀者,你一定一眼就會看到這個段落,而這個段落,讓我們在閱讀《大科學》時那種不自在,感到怪異的心情,稍稍有點理解。
一本談人類心靈的書,如何和一本談巨大歷史轉變的書,有了交集呢?
這個段落始自第六十一頁。身為人類學家,你無法觀察一個人的思考和感受,但你可以看到他需要做什麼才能成為這個群體的一員。然後,作者就引了另一位人類學家Gusterson觀察美國核能研究機構「勞倫斯利佛摩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裡的科學家,他們如何從自由主義的年輕人變成了武器科學家?
他說的三點,我在《大科學》都讀到了。
ㄧ、人處在秘密組織裡會有一種興奮感,結果就是這個實驗室在科學家的自我意識中變得巨大無比。
二、這些人以說笑的方式來處理他們的恐懼。
三、當核試驗真正起作用時,他們感到一切掌控都在鼓掌之間。
《大科學》作者並沒有為傳主諾貝爾物理學家Earnest Lawrence說項,他呈現了科學家群體的瘋狂和拼勁,還有自圓其說。國家層級,也因為投入的資金過於巨大,等到想要試圖調整這樣的政策時,也變得相當不容易,直到冷戰時期另一個巨大的外在刺激,才轉移所有人的注意力。
二戰後,美國以遏止日本勢力為藉口,摧毀了日本的加速器,想想當初日本的加速器是派人員到美國學習,回國研發製造的。當美國決定向日本投下原子彈,美國科學家是如何思考和感受「美、日」科學界曾經有過的情誼?「你們怎麼下得了手?」《大科學》描述了這段故事,其中充滿了黑色悲劇,但是,當我在閱讀時,驚嚇之餘,甚至還笑了出來。
這是一個非常哭笑不得的閱讀經驗啊。
至於,他們做了什麼事,讓我哭笑不得,感到黑色重量和輕盈荒謬之間讓讀者踉蹌的情節,請容我先去改稿,我將在下週8/15終戰那一天,本書推薦者張國暉老師,接受冬陽「名偵探科普男」節目訪問內容上架時,再寫給各位了~~~
▍「名偵探科普男」節目→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View/id/1642
═════書籍頁面═════
《兩種心靈:一個人類學家對精神醫學的觀察》→https://pse.is/3l954z
《大科學:從經濟大蕭條到冷戰,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https://pse.is/3jtdja
    avatar-img
    3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左岸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進入21世紀網路時代,世界處於劇變之中。「資訊焦慮」這新的名辭一出現,便引起巨大共鳴。不只虛擬與真實,混淆不清;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甚至黑與白、天與地,都錯亂成一團。人們陷於資訊焦慮,看不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21世紀,我們早已知道科學不代表真理,科學從來就不是中立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參雜太多人為影響,尤其是政治。不過科學仍是追求自然世界知識最好的工具;重點在於人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除了科學家的角色、權力的角色,也包括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該如何看待科學。
    我是全民健保實施那一年開始接受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因此對書中美國精神醫學主流如何從精神分析轉向生物精神醫學,以及保險公司的管理式照護如何影響醫病關係,感同身受。魯爾曼的作品,不僅令我有深深的「鄉愁」,更是關心精神醫學者不可錯過的傑作。——吳佳璇,資深精神科醫師、作家 魯爾曼教授的研究一向掌握了民族
    假如你夠幸運,可能一輩子都不用找上警察;也可能一輩子不會需要請消防隊員幫忙。 可是你每天都少不了清潔隊員。 但他們卻是城市裡的隱形人,不引人注意、不受人歡迎,甚至被徹底忽視。 一位人類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清潔隊員,帶我們看見城市中這群總是被忽視的街頭隱形人  每個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製造垃圾。人們
    一段被遺忘的歷史,軍工複合體的誕生, 從原子彈到核能發電,從太空設備到網際網路, 「大科學」的追尋成就了科學?還是毀壞了科學? 普立茲獎記者揭露一段政治與科學交織的歷史。 這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從原子彈到登月計劃,從探測太陽系外的宇宙,到深入微觀尺度的原子,這些都是「大科學」的產物,至今引導著產官學
    進入21世紀網路時代,世界處於劇變之中。「資訊焦慮」這新的名辭一出現,便引起巨大共鳴。不只虛擬與真實,混淆不清;真與假、對與錯、是與非、甚至黑與白、天與地,都錯亂成一團。人們陷於資訊焦慮,看不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21世紀,我們早已知道科學不代表真理,科學從來就不是中立的,科學研究過程中參雜太多人為影響,尤其是政治。不過科學仍是追求自然世界知識最好的工具;重點在於人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除了科學家的角色、權力的角色,也包括身為普羅大眾的我們該如何看待科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比較研究」的科普書,早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一讀的)。當時還有亂買亂看的習慣,由於前面有《獨裁者的進化》(高中歷史老師推薦,高二就讀了)的開路,高中時我對這類書就有高度興趣。
    Thumbnail
              倪匡的科幻小說<規律>,描寫了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發現自己生活的軌跡和昆蟲幾乎一模一樣時,無法接受而自殺。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是多麼自傲的人格,才會無法接受自己個昆蟲活出相同的軌跡?若是純粹的知識和科學的熱情學者,不是應該兩眼發亮,興奮的說:「什麼,竟然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這都是一場在我們眼前上演的心理遊戲…” 軍隊已經為這些技術準備了 40 年,如果它有我們的 DNA,它可以將我們連接到網路。他們也透過電網使用頻率調製,但如果一切都連接到 HAARP 系統。他們可以讀懂一個人的心思,他的想法。 他們甚至能夠操縱我們的記憶系統並誘發我們大腦中不真實的記憶。這裡的議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七、1953年羅勃森小組 第二年,1953,政府官員的興趣戲劇性地改變了。中央情報局也想伸手進入狀況,找了一些高級科學家成立小組,研究不明飛行物現象。中央情報局關心最近的目擊風波,是因為恐怕和國防有關,以為「敵人」會利用不明飛行物攻擊美國。五位傑出科學家、數位空軍和中央情報局代表,於1953年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這本書是我第一本「比較研究」的科普書,早於《槍砲、病菌與鋼鐵》(大一讀的)。當時還有亂買亂看的習慣,由於前面有《獨裁者的進化》(高中歷史老師推薦,高二就讀了)的開路,高中時我對這類書就有高度興趣。
    Thumbnail
              倪匡的科幻小說<規律>,描寫了一個優秀的科學家,發現自己生活的軌跡和昆蟲幾乎一模一樣時,無法接受而自殺。           開車回家的路上,我思考著是多麼自傲的人格,才會無法接受自己個昆蟲活出相同的軌跡?若是純粹的知識和科學的熱情學者,不是應該兩眼發亮,興奮的說:「什麼,竟然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2)    淨空法師講述 連愛因斯坦都在地獄,我聽到這個光碟的報告,附體的報告,他說他前世是中國人,福慧雙修,這一生到國外去投胎了,變成科學家。怎麼墮地獄呢?發明原子彈。他在地獄受什麼罪呢?他那個地獄叫核爆地獄,就是核子彈爆炸,他在那個裡頭,他那苦不堪言。每一
    發明、製造核武的因果報應(1)    淨空法師講述 現在的大地獄非常恐怖,這是最近愛因斯坦,發明原子彈的這個人,在我們中國附體,把他在地獄的狀況說出來,警告大家。這個人做科學研究,發現原子在分裂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能量。那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他把這個訊息告訴美國當時的羅斯福總統。同時,德國希
    Thumbnail
    這都是一場在我們眼前上演的心理遊戲…” 軍隊已經為這些技術準備了 40 年,如果它有我們的 DNA,它可以將我們連接到網路。他們也透過電網使用頻率調製,但如果一切都連接到 HAARP 系統。他們可以讀懂一個人的心思,他的想法。 他們甚至能夠操縱我們的記憶系統並誘發我們大腦中不真實的記憶。這裡的議
    Thumbnail
    科學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呢?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牛頓力學到愛因斯坦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是什麼使得科學不斷進步呢?又是什麼使得科學產生出新的信念(commitments)呢?本書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提出科學革命的核心概念─「典範移轉」;科學隨著典範(paradigms)的移轉,而產生新的信念、新的理論
    Thumbnail
    關於「LBB 嚕嗶啵」… 我們堅信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 帶著赤誠的熱情奔向世界、以細碎的文字紀錄所見所想,想將我們眼中的一切與眾分享。 邀請大家與我們一同貼近世界,用各自的方式體會每一個相似與相反。
    Thumbnail
    《人類大命運:從智人到神人》的研究範疇涵蓋世界歷史、生物科技和自由主義信念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哈拉瑞深入探討生物科技、演算法對人文主義與自由主義的可能衝擊,並提出了許多引人思考的問題。本文為讀者提供了對書籍內容的詳細評論和深入閱讀心得,既包含書籍內容的梗概,也提供相關書籍的評價以及個人閱讀心得。
    七、1953年羅勃森小組 第二年,1953,政府官員的興趣戲劇性地改變了。中央情報局也想伸手進入狀況,找了一些高級科學家成立小組,研究不明飛行物現象。中央情報局關心最近的目擊風波,是因為恐怕和國防有關,以為「敵人」會利用不明飛行物攻擊美國。五位傑出科學家、數位空軍和中央情報局代表,於1953年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