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1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Capstone Course EP3:研究大綱怎麼來的?起床氣到底是什麼?

      這篇如果要訂定受眾蠻難的,受「起床氣」之苦的人可以看,正在訂定研究大綱的人看也會心有戚戚焉,也許還有一點幫助。以下記錄發想、打磨整個研究大綱的過程,並淺談「起床氣」,也就是我的研究最核心關注的現象。
      人是自戀的生物,切身相關的事往往最能引起強烈好奇,因此發想階段我便往自己身上探尋,待在睡眠實驗室的我沒什麼睡眠問題(需要十小時睡眠不算的話XD)卻有很大的起床氣,從來沒有體驗過廣告中「拉開窗簾任陽光灑落」、「濃馥的咖啡香開啟一天」之類的情節,因為剛起床時接收到刺激常常讓我大發雷霆,渾身散發不要惹我的氣場,窗簾是不透光的之外,知曉情況的家人也不太會和我搭話。
      發現「起床氣」在括弧裡了嗎?雖然在我的主觀經驗中是想安靜的獨處並且脾氣變得很差,是「情緒調節」的命題;但在不少人身上是一起床就心情不美麗,這就會單純是「情緒、感受」的名題,兩者在測量、分析上會非常的不同。這個問題發現的早並且在一開始講清楚其實無傷大雅,因為研究者擁有定義現象的任性空間(在我的研究裡就只想解決調節問題啊!情緒問題就變成研究限制讓後人去做好了嘻嘻),可惜的是我一直到很後面才發現每個人對「起床氣」的體驗是存在落差的,前期我跟教授、學長姐開會的時候一直雞同鴨講,甚至到後來面對質疑的時候也提不出合理的解釋,因為我不僅沒思考到,就算要更改定義也來不及了,非常慌張。
    所以說,如果現象在學術上並沒有被充分定義、討論,那就必須謹慎的「觀察」,與身邊朋友聊聊他們的經驗、上網搜尋一下關鍵字,了解社會對現象的普遍認知,在一開始就好好考慮清楚。
      另一個在學術有得到共識的現象為「sleep inertia(睡眠遲惰)」,意思為:睡醒後暫時的嗜睡、方向感迷失和認知功能的損壞(Lubin et al. 1976 ),牽扯到注意力、反應力的下降,舉一個比較有生活感的例子:自動駕駛的相關研究顯示睡醒接手駕駛時平均速度下降,並且在雨天情境中速度、車道切換的標準差均變高,也就是說,開得更慢卻更不穩定了。所以睡醒會有兩個現象並陳,分別是認知功能的下降(也就是睡眠遲惰),還有我關心的情緒調節能力,想拿被充分研究過的前者作為理論撐腰,來產生「情緒調節能力的下降」的假設,並在實驗設計上能參考睡眠遲惰的特性,那這就產生第二個問題是要解釋情緒跟認知功能之間的關係。
      這真的大大難倒我了,我試過非常多方法,如Inhibitory Control (抑制控制)和Slef-regulation(自我控制),前者是指抑制本能,去完成意識的指令;後者則是Bandura提出的概念,指個體接收行為的結果,進而調整自己去適應環境,有理論說明人類各個調節系統(如食慾、動機等等)來自同一個能量系統,可是「睡醒後這兩個功能沒有開機,所以一併產生認知和情緒的障礙」實在太牽強也太缺乏研究背書,我需要花很多的論述功夫、字句斟酌才「看似」說得通,所以放棄。
    後來我決定都要,選擇了Emotional Stroop Effect作為測驗工具,一併測量抑制控制和情緒調節,先把假設定的開放,說明情緒和認知是不同卻又重疊的概念,看收案結果如何再做出解釋。
     篇幅過長,下一篇再放上研究架構圖順便寫出實驗變項的學習筆記,寫完發現受眾應該是心理學相關學習者才對,不然應該是篇喃喃自語的廢文吧XD
    後記:
    如果是有睡眠遲惰困擾的話,實驗說明睡眠剝奪、在何時醒來是蠻重要的因子,因此要改善就是睡好睡夠,並且嘗試看看在不同時候起床。篇幅很小因為早就有心理師寫很清楚的衛教文啦,需要可以服用。
    心理學研究常常面臨無法抓握、量測的概念,明明真實存在卻無法眼見為憑,比如說本篇提到的「情緒調節能力」,因此必須抽絲剝繭其中的歷程,也發展許多科學化的研究方法來將抽象化為可見,有一點不食人間煙火、有一點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如同教授一開始的話:「睡眠研究不好做」卻依然給我很多的想法跟支援,非常有意思。
    參考文獻:
    Hilditch CJ, McHill AW. Sleep inertia: current insights. Nat Sci Sleep. 2019 Aug 22;11:155-165. doi: 10.2147/NSS.S188911. PMID: 31692489; PMCID: PMC6710480.
    Wörle J, Metz B, Baumann M. Sleep inertia in automated driving: Post-sleep take-over and driving performance. Accid Anal Prev. 2021 Feb;150:105918. doi: 10.1016/j.aap.2020.105918. Epub 2020 Dec 10. PMID: 33310649.
    Baumeister RF, Bratslavsky E, Muraven M, Tice DM. Ego depletion: is the active self a limited resource? J Pers Soc Psychol. 1998 May;74(5):1252-65. doi: 10.1037//0022-3514.74.5.1252. PMID: 9599441.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