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塞拉耶佛的大提琴家|和死亡相比,活著更需要理由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家園只剩下槍擊和砲彈,活在恐懼的每一天,人們要靠什麼活下去?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他們的城市突然的被圍住了。1992的某一天起,塞拉耶佛湧進大量軍隊,「山上」的人開始肆無忌憚的殺害「城裡」的人,他們對誰都開槍,用砲彈一天天轟炸這座城市。他們在凌虐這裡的人民,讓他們每天被恐懼餵養,被迫放棄記憶和希望。

如果你記得一點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正是在這個小小的塞拉耶佛。這小城市不到幾平方公里,宛如西亞的「耶路撒冷」,此次因宗教在此地刻下人類近代史上最長且恥辱的戰爭紀錄,圍城的陣營(山上和山下)全來自同一個國家,然而這種仇恨來自於上層,天上飛來橫禍,這座城市還能回復成原來的樣子嗎?
戰爭向來對局外人來說是事件、是對錯的批判、是誰要負責、是震撼的是數字、是深惡痛絕,然而撇開是非對錯,一個戰爭造成的傷害究竟要怎麼衡量?


本書沒有絢麗的出場、談判、撲朔迷離的情節或大奸大惡的罪行控告,而是輕柔的刻畫現實和人心的轉折。故事圍繞在一段時間發生在城市的插曲:一個大提琴目睹被砲彈轟炸造成22人死亡的麵包店,決定要在廢墟上連續演奏22天的音樂。由三個旁觀者為主軸敘述他們他們各自背負自己的責任及戰爭後的生活。
每天過馬路都要躲狙擊手的子彈,以往常去的百貨公司、公園、麵包店、有錢人家的別墅,戰爭之後全是廢墟,人們每天像被鴿子一樣宰殺,今天是你,明天換他,活著和死掉沒有理由,都是一秒、一釐米差距的步槍、狙擊手和無情的砲彈落點造成。人們不再和彼此說話,盡可能不要牽扯和互動,他們唯一能做的事是想像,想像有一天戰爭結束,有一天逃脫了這個城市,有一天開始重建自己的家園,即使回過頭來,發現他們自己還在原地,似乎沒有盡頭的等著。
「人們怎麼看你的城市,重要的是你怎麼看自己的城市。」

在小說裡音樂是人民唯一的救贖,他們在短暫的「阿比諾尼慢板」裡忘記了自己所在的悲劇,要承受「不是他們造成的世界」降臨的種種災禍,音樂是柔軟的武器,能真正深化到人民心裡。

戰爭中悲慘的事太多,每個人都在追求一個活著的理由。
事件真實版的大提琴家史麥洛維克(Vedran Smailović)接受採訪時說道:
You ask me am I crazy for playing the cello, why do you not ask if they are crazy for shelling Sarajevo? 你問我是不是瘋了才演奏提琴,為什麼不問他們是不是瘋了才摧毀塞拉耶佛?
Vedran Smailović在化為瓦礫中的麵包店前面為22個亡者連續演奏22日阿比諾尼慢板。

是什麼讓提琴手願意在槍林彈雨中冒生命風險演奏音樂?
要用多大的力量才阻止得了已經無法挽回的悲劇?
是什麼讓人們的仇恨成為了沒有盡頭的殺戮?

提水者齊楠發現即使每次都必須帶著必死的決心出門提水,他還是可以因為短暫的幸福的幻想而活下去;麵包師傅德拉岡終於無所畏懼的走在街上,他顫抖著腳以為過了一世紀那麼久。「為了抓住生命,他失去了對生命的掌握。」;身為城市保衛隊的狙擊手的若矢,為了恨、為了自己的一方而殺人,為了保護大提琴手而殺人,到最後卻不再讓恨成為自己行為的驅使,沒有人可以告訴她她該恨誰。不再逃亡,就是她活著的證明。
這些人都找到繼續過生活的方式,沒有人是英雄,沒有人是懦夫。」

和死亡相比,活著更需要理由

事件發生之後馬友友演奏了一個David Wilde為此事件譜寫的the Cellist of Sarajevo曲子,在場的Vedran Smailović先生正坐在台下,兩人相擁而泣。
史麥洛維克的家被摧毀了,整個賽拉耶佛被摧毀了,而世界終於看到了。
avatar-img
12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玩書寫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你有聽過一句話嗎? 萬華是個咖啡沙漠。 聽到這句話應該會很氣!但如果是真的呢?  萬華又稱艋舺,一府二路三艋舺,歷史課本有讀到,但你知道原來那裏有好多咖啡廳和好聽的故事嗎?我用20杯咖啡,換到了整個艋舺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屋外的動亂引得人心惶惶。孩子們討論起斯芬克斯的謎題。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以年份入標題的 TCHAIKOVSKY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1812序曲 這曲的小號段落耳熟能詳,是很常被公開演奏的曲目,尤其在戶外公演時會搭配真正的砲聲一起演出,是柴可夫斯基1880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創作緣由是為了紀念1812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塞拉耶佛(Sarajevo)是巴爾幹半島的重要城市,歷史悠久,曾經歷過許多戰火。本篇介紹了塞拉耶佛的歷史,景點,以及文化多樣性,適合想要了解這個地區歷史的人參考。
Thumbnail
  《波斯語課》(Persischstunden)描述1942年二戰期間,被德軍載往野外,即將槍斃的猶太人Gilles(比斯卡亞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飾),在德軍開槍的一瞬間,原想裝死躲過一劫(膝蓋太早軟),但卻被德軍識破,於是急中生智,拿著手上剛用麵包跟旁人交換的波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引用「屋頂上的提琴手」的名言 "Life is a tragedy for the poor." 說對於音樂圈的人,台海戰爭將是悲劇。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中日戰爭時,四川挖了很多的萬人防空洞!以下的故事,好像是在傳記中看到,還是初中的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講述的。反正是那次空襲的時間很久,打開防空洞的門時,𠊷了一地的人,有窒息而死的、也有被踩擠而亡的人。 沒有死在敵人的轟炸,卻死在自家人的手中!還不如被炸死呢?至少圖一個痛快。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
Thumbnail
屋外的動亂引得人心惶惶。孩子們討論起斯芬克斯的謎題。
艾爾加e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完成於1918年一戰結束後,是最經典的大提琴曲目之一。
Thumbnail
看到這個題目,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以年份入標題的 TCHAIKOVSKY Overture Solennelle, “1812” 1812序曲 這曲的小號段落耳熟能詳,是很常被公開演奏的曲目,尤其在戶外公演時會搭配真正的砲聲一起演出,是柴可夫斯基1880年創作的管弦樂作品,創作緣由是為了紀念1812
Thumbnail
電影-辛德勒的名單的主題曲 辛德勒的名單,大概是我少數看了覺得好看但真心不想再看第二次的電影,全片以黑白影像方式呈現,一直到小女孩跑上山丘,才出現那一抹紅衣的顏色,除了提醒人類的殘忍,但也象徵著那一股希望。 但卻是很多猶太人永遠等不到的釋放。 在翻看辛德勒的回憶錄時,戰爭結束後,即使在他救了那
Thumbnail
塞拉耶佛(Sarajevo)是巴爾幹半島的重要城市,歷史悠久,曾經歷過許多戰火。本篇介紹了塞拉耶佛的歷史,景點,以及文化多樣性,適合想要了解這個地區歷史的人參考。
Thumbnail
  《波斯語課》(Persischstunden)描述1942年二戰期間,被德軍載往野外,即將槍斃的猶太人Gilles(比斯卡亞Nahuel Pérez Biscayart 飾),在德軍開槍的一瞬間,原想裝死躲過一劫(膝蓋太早軟),但卻被德軍識破,於是急中生智,拿著手上剛用麵包跟旁人交換的波
Thumbnail
看到一篇文章,引用「屋頂上的提琴手」的名言 "Life is a tragedy for the poor." 說對於音樂圈的人,台海戰爭將是悲劇。
Thumbnail
歡迎回到午夜飛行。你是否曾對世界感到失望?無止盡的烽火,一幢幢倒塌的房舍和碎裂的夢,每天都在世界上某個角落無聲的心碎。烏俄戰爭敲響粉碎人們和平幻夢的第一記警鐘,接著加薩走廊戰火又起,加上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賽組織,世界好像一團亂,失去了秩序。辛波絲卡的一首詩,替你分享這份失望,化為希望的火光。
中日戰爭時,四川挖了很多的萬人防空洞!以下的故事,好像是在傳記中看到,還是初中的歷史老師在上課時講述的。反正是那次空襲的時間很久,打開防空洞的門時,𠊷了一地的人,有窒息而死的、也有被踩擠而亡的人。 沒有死在敵人的轟炸,卻死在自家人的手中!還不如被炸死呢?至少圖一個痛快。 我至今還是不懂,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