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生戰爭,你的目標只有一個,那會是什麼?
答案不是殺敵,不是救國,而是:活下去。
“This war of mine”可以列入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中譯《這是我的戰爭》。雖是戰爭題材,操作上卻是一款生存遊戲──不同於把戰爭神聖化,充滿英雄史詩的鉅作,《這是我的戰爭》以平民視角說故事,玩家在戰爭中唯一思考的目標是要如何「活下去」。
身分中斷,扮演一個「人」
遊戲之初,玩家置身在一座廢棄小屋中,滿是擋路的碎石,必須盡快整頓並想辦法弄到生活資源。抽到的角色身分可能是記者、傭兵、拾荒者、教授、廚師,或只是帶著孩子的父母......,你會得知自己原本的職業和故事,以及如何來到這間破房子裡的原因。
無論過去有著怎樣的故事,你原本習慣扮演的職業以及親友聯繫都因為這場戰爭被迫中斷了,不管是誰、出於什麼原因,「難民」成為戰時每個人共有也是唯一的身分,不再隸屬於職業,公司,或是政府,僅是一個人。
對於一個「人」而言,生存才是最重要的事。《這是我的戰爭》讓玩家退守到作為一個人,一個平民的視角,體驗戰爭中人類最卑微也最重要的信念。
不為人知的更真實
在官方宣傳中,是這樣說的:
歷史,是勝利者譜寫的;而有些事,它們被埋葬,且不為人知。
我們熟知的戰爭,多來自官方的大敘述,多少人傷亡、戰線範圍到哪裡,最後檢視戰略成敗,這些紀錄離一般人何其遙遠。《這是我的戰爭》的敘述是破碎的,甚至不刻意提醒玩家遊戲背景出自哪場戰役──不同的戰爭,或有不同的官方版本,但對於一般人來說,其實都是生存,遊戲透過每個角色細小、不刻意串連的故事,試圖貼近人們經驗的真實──戰爭中的昨日與今日、未來割裂,人的感受本來就是疏離斷片。
上網搜尋,會得到「塞拉耶佛圍城戰役」相關詞條,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首都塞拉耶佛從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南斯拉夫人民軍與塞族共和國軍圍困,共計1,425天,而這場「現代戰爭史上最長的圍城戰役」具體感受是什麼,在遊戲中體會遠比這些紀載深入。
整個遊戲過程,是只有玩家自己知道的版本。每天夜裡,你摸黑外出,只為了蒐集物資,一枚罐頭、一塊生肉就能讓自己多活幾天。過程中輕易便會遇到軍人、劫匪丟了性命,戰爭中一個人的傷亡,無人聞問;也可能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人,比如一對老夫妻,家裡如穀倉堆了滿滿物資,你可以搶劫甚至殺了他們,不會有人逮捕你;戰時以物易物,所以也可以和軍火商交易,把武器賣給地下分子,戰火延長的隱憂遠不及眼前的活命;當然,設定公平得很,趁你外出的同時,也可能有其他人來掠奪你暫稱為「家」的可憐破屋。
有時候,故事自己找上門。看到疑似官方的人來拜訪,口口聲聲說來幫你,要不要開門?你看見穿軍服的人都會本能地害怕。附近有人受傷,要不要去幫忙?短短幾步路都冒著一去不復返的風險。隔壁小孩的母親病了,可不可以支援藥品?戰爭中,藥物和繃帶喊到天價,比食物更貴,你願意給出這麼珍貴的物資嗎,下一秒也許自己就會需要?而更多時候的無奈是,即便想幫忙,手頭也沒有。
最震撼的,是某晚在一間廢棄超市,親眼目睹士兵正要強暴一名女子。要上前嗎,你手邊可能只帶了一把小刀,或赤手空拳?保命為上,轉身離開時,女子的尖叫充斥在耳膜久久不散......
戰爭的「代價」
所有行動,都只會是一個人的記憶。做出選擇的當下,不會意識到太多,玩家一直顧著如何多活過眼前的幾天,沒有餘力多想什麼。
代價,是在戰爭「之後」。
你可以採取殺人掠奪的套路,或乾脆變成軍火販子製造武器賺物資,可以每天無所事事、活過一天算一天,也可以一次次執行救助別人的艱難決定。活過31天,來到遊戲結局時,系統黑白片回顧你在戰爭期間做過的所有事情。你,將會是這些故事唯一的記憶者,在那一刻看見、終於意識到自己行為的重量。
《這是我的戰爭》也暗示了:戰爭並不會真正結束,經歷的痕跡會永遠跟隨倖存者,那怕此生隻字不提。不管願不願意,所有角色都用自己的方式參與了這場戰爭,帶著創傷,一個人的作為會影響後半生是否心安理得。在戰爭中長大的孩子,留下來的塗鴉,都顯現出可怕的陰影。最終,這場戰爭延續在每個活過的人心裡。
那麼,遊戲譴責在戰爭中犯罪的人嗎?
它讓我們看見人的難處:善良的代價,很高。如你打算完全謹守一個人的道德分際,堅持不掠奪,甚至對不正義之事見義勇為,會非常易死,死於飢餓、傷病,或被暴力謀殺。《這是我的戰爭》許多細節取自真實故事,前面提到廢棄超市士兵強暴女人的記憶,出自一名教師,她畢生銘記感激,卻永遠不會知道當初為了救她和士兵搏鬥的陌生人是誰,只聽到槍響得知他死了......
一個又一個「人」的故事,拼湊出集體經歷,個人的,也是時代的眼淚,讓我們重新看見戰爭這件事的真實影響。
DLC:兩難的劇情
《這是我的戰爭》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營收捐助戰地兒童慈善機構,除了主遊戲之外,接連推出幾款DLC劇情模式也都值得一玩,〈父親的承諾〉、〈最後的廣播〉、〈餘燼暗燃〉是我非常喜歡的。劇情亮點是,讓人性兩難更具象。
在戰爭中,原則談何容易?一切只為了活著,自私是難以譴責的人性,比如〈父親的承諾〉為了最重要的目標: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應該漠視其他人的受害?那些也可能都是別人的孩子。〈最後的廣播〉經營廣播電台的人,應該冒死把真相放送出去,還是為了活命三緘其口?而即便選擇犯難,都可能落入軍方設下的陷阱,告訴民眾錯誤訊息連累無辜的人喪命。
這裡面我最喜歡〈餘燼暗燃〉對文化藝術價值的探問──這些藝術,值得你冒死留存嗎?在漫長的冬季,為了活命不得不焚燒藝術品取火,哪個先燒?如果燒毀家人的遺物,可以多留下一幅藝術創作,你會這麼做嗎;換言之,為了保留家人遺物你必須焚毀一幅畫作,是能夠被理解的嗎?個人與民族的記憶,孰輕孰重?如果為了拯救一批孤兒,偷偷賣掉整個民族精神象徵的畫作,價值要如何衡量?
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只會看見掙扎。為了愛,為了活,每個人都犯錯,在僅夠顧及眼前的戰爭之中,保有善良的代價多麼動人,要傳遞真相或保存文化、藝術,那是相當巨大的,幾乎是令人費解的犧牲,做出這件事的可能只是一個平凡不起眼的小人物,因為這樣,人性光輝才特別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