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922年後壁港整治後的溝渠,1928年開始商家陸續聚集,1954年當時高雄市長陳銀櫃申請將溝渠頂部加蓋形成大溝頂市場。(圖一)
大溝頂的商圈分為興華、七賢、富野、大公、新樂、五福、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以及崛江商場,是串聯鹽埕區南北的特色商業街道。
建築皆為一樓半的形式,一樓做為店鋪,上方半樓做為倉儲或是住家。一開始「面對面」的方式中間留下僅1.5米的走道,而走道兩側為約面寬3米、深2米的店鋪單元,在當時繁榮的情況可說是非常擁擠。(圖二、三)
直至1960年改建,將大溝頂從「面對面」的排列改成「背靠背」的商店街(僅有興華市場一段保留了原本面對面的形式)。而改建後的形式雖然走道的寬度增加了,但是店家的可及性相對降低,許多店家認為那是大溝頂由繁榮轉趨衰退的轉折點。
圖一,左至右,1922整治,1954陸續加蓋,1960改建
圖三,一樓半的建築樣式,改建後的兩側走道,店家背對背做生意
舊照片
圖四是一張攝於1958年鹽埕堀江商場一帶的老照片,市府人員拆除五福四路至必忠街間鹽埕大溝旁搭設的違建,是現今堀江商場二街、三街的位置,此時溝上尚未加蓋,遠方還可以看到鹽埕教會顯眼的尖塔。
接近港口的崛江二街、三街,販賣著許多舶來品,通常都是跑船人從國外帶回來的,所以數量不多也很搶手。
隨著市場飽和、商圈外移、開放觀光、市府東遷,鹽埕區趨於沒落,繁榮的景象逐漸消失。
現況
現在大溝頂內的空間,兩米寬的走道兩旁淪為當地居民堆放雜物的空間,店面空間成為了私家速可達車庫,或是成為存放貨品的倉庫,曾經繁榮的市場毫無生機。剩下崛江商場、第一公有市場、五福商場以及新樂商場,有少數的店家尚在營業著。而其餘的商場除了臨路面的商家因為位置關係,還能繼續營業,剩下的都是毫無生機、鐵門深鎖的情形。(圖六、七)
地方作為
近年來許多地方創生的活動不斷出現,五福、新樂商場開始有部分店家轉租店面空間,給文創小店、畫廊、古著選物、輕食、居酒屋等用途。
叁捌地方生活就曾經透過在鹽埕第一公有市場舉辦快閃市集,讓剩下零星幾攤的市場透過活動再次有了生機。此外,時不時也會帶著遊客遊覽大溝頂商場,將生存在這條商場幾十年的老店,或是特色小吃介紹給更多人知道。
而國立中山大學也曾經在大溝頂辦過期末展演發表,劇場藝術學系的老師透過通識課程: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讓本地亦或是外地學生了解並認識這個歷史街區。(圖八)
資料來源
《鹽埕–水上人家》,2016,叁捌旅居出版;王繼維等作;曾國鈞總編輯, ISBN:978-986-93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