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1]Manufacturing "Jack the Ripper"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家」作為心理上最安全的私領域,你會使它遠離哪些潛在危險?(原田章 仮想街空間構成法 http://www.tsjjr.com/tsjjr_ccu/V7N2.pdf )
攤開上面的地圖,是一張根據原田的「仮想街空間構成法」應用在受試者對居住環境投射的受試紙。為了加強對實驗素材的投射作用,在街道上加入了住家的位置。在諸如銀行、醫院、派出所、公園、便利商店、廢墟、亂葬崗等等選項中,並依據可能會對自身造成的危險性、安心性、便利性做區域的劃分(危險區、安全區、安心區、便利區)。
看到以自家為圓心做重新規劃的妳/你,是否會習慣性的將對自己感到舒適的、或安心的素材(例如便利商店、郵局、派出所)圍繞在家附近呢?再將廢墟、亂葬崗荒地這類隱隱覺得不安、或看起來就不安全的地點放得越遠越好?從研究中可以看出,空間中的某些特性會影響受試者在代入這種空間犯罪時的被害恐懼感,其中廢墟、亂葬崗等心理感受評價較低的選項,更是被劃進火車站的另一端(火車站本身在實驗中具有隔絕的作用),這種讓人身處其中會評估自己成為被害者風險(且風險很高),或是對這種環境的認知本能感覺易受傷害的空間,往往希望離開自己日常的活動範圍遠一點(或是不要出現在日常生活圈裡)。
在理想狀態下,這樣的配置當然再好不過,住家旁邊有著便利的商店和令人安心的派出所,生活所需的交通途徑、銀行、郵局等等都在日常出行的安心動線上,然而真實情況是怎麼樣的呢?在實驗中,女性受試者對於「派出所」的位置放置多傾向「保護自宅」的功能(相對的男性受試者更多傾向「鎮壓犯罪」),進而聯想起女性之於空間中「保護」屬性的思考。

婦女長久以來被劃入私領域,對於公共空間感到陌生疏遠與恐懼不安。雖然好不容易同家裡逃出來,又發現公共場所也拒絕她,被整個世界所排斥、無處容身的感覺不禁令她悲從中來。
(畢恆達,2004,《空間就是性別》,p115)
在大多數為男性規劃師所設計的都市公共空間裡,妳是否也曾感受到疏離?不貼心的如廁環境、不得安寧的街道調戲騷擾、月光光心慌慌的深夜暗巷、推著嬰兒車上也不是下也不是的微妙高差⋯⋯許多調查結果顯示,女性在公共空間遭受性攻擊或性暴力的比例明顯高於男性,行政員主計處於暴力犯罪的分析中指出,在強制性交罪中的受害者有97%為女性,在當代人的「被害者有罪論」的意識輻射中,究竟是女性因為其女性特質較易成為受害標的?還是環境屬性促使加害者激發了其暴力特質?
生活在都市空間的女性時時暴露在空間隱藏的不便與危險下,特別是人來人往的公共空間。公共空間(或活動路徑)的不定時安全隱患使得女性自我約束在這類空間裡的行為,在這類變相的「公共空間使用天花板」的被動限制下,行動更容易受到控制指導、或強制保護,為避免女性的生理弱勢帶來的侵害,一步步限制進而控制干預女性出現在公共空間時的形象與活動。
出現在公共街道的女性就一定是「弄髒街道的污染源」嗎?(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70923/1017101.htm)
空間中的危險體驗是一種抽象的心理知覺,像把辣椒放進千百個人嘴裡都就會有千百種辣度,有些人像是喝了口水一樣毫無知覺,有些人僅僅舌尖碰到一點就尖叫著冒起了煙。然而,在每位女性在都市中生活穿梭的這些年,不管是在公共空間的參與上經歷過的諸多不便、還是深夜獨自站在周遭空無一人的公車站牌擔驚受怕地等車,參與空間中的「不適感」早已如影隨形的跟在身旁。
在這個女性與公共空間參與的不適程度的議題操作中,這種以女性為大宗體驗者的危險體驗,如何使大家(包含從未體驗過類似經驗的人們)意識到這種女性在生活中或許習以為常的不適是一個真正的「危險」。我希望藉由「放大檢視」的作用,將日常公共空間的危險zoom到一個讓未曾感受過的人也不得不參與體驗的狀態,作為一個喚醒危機意識的恐慌製造器,這些設計過後的空間型態提供了一種別於之前的空間經驗,一種概念性的體驗建築,在都市的一隅,散播著長年以來對危險體驗與被公共空間排斥(限制)所帶來的幽怨與無奈。
avatar-img
149會員
690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金大建築全體 的其他內容
這艘忒修斯之船航行中⋯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法院/立法院畢業設計案例分析
〈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 於2000年起依據〈離島建設條例〉釋出原徵用、占用土地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購回。 被拆除與掩埋的歷史 1.三獅山砲陣地,曾刊登於《LIFE雜誌》上的碉堡。 2.中心崗二營區的親愛堡與決心堡。 碉堡就只能是碉堡嗎? 印象中狹小、陰暗、潮濕與封閉的碉堡我能讓他成為什麼?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這艘忒修斯之船航行中⋯
你對於你曾接受過的教育滿意嗎?又或者,有沒有一點點的期許?
法院/立法院畢業設計案例分析
〈離島建設條例〉與「還地於民」 於2000年起依據〈離島建設條例〉釋出原徵用、占用土地讓土地所有權人申請購回。 被拆除與掩埋的歷史 1.三獅山砲陣地,曾刊登於《LIFE雜誌》上的碉堡。 2.中心崗二營區的親愛堡與決心堡。 碉堡就只能是碉堡嗎? 印象中狹小、陰暗、潮濕與封閉的碉堡我能讓他成為什麼?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畢設週記|創刊號   你曾想過自己周遭的一切是否為真實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計程車乘客與司機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刑事案件,包括暴力犯罪、性犯罪、詐騙等。分析了犯罪發生的多種動機,如經濟壓力、心理健康問題及社會環境等。並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經濟援助及安全教育,以期提升計程車行業的安全性與減少犯罪發生率,讓司機與乘客能獲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Thumbnail
你是否有看過類似的圖片-不過就是某處的醫院、商場、飯店走廊,明明寬廣明亮,為什麼總是會讓人不自覺地感到恐懼及壓迫感,卻又說不出哪裡怪怪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閾限空間」吧! 1. 什麼是閾限空間? 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s)雖然沒有正式的定義,但可以大略形容為「具有過渡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臺灣熱絡房市的報導不少。提到買房,除了地段、周邊建築、公設、裝潢、格局甚至風水外。最需要注意的當然是房子是否曾發生過事故,也就是所謂的凶宅。今天就來介紹前陣子在Threads上爆紅的App-「事故地圖」,讓你知道自家周圍或是想購入的房子是否發生過命案!
Thumbnail
住在捷運站後巷的出租套房期間,一連串的靈異事件發生,設下的結界破裂、不明男聲的驚嚇,最終搬離。
Thumbnail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F市是一座評價兩極化的城市。 有人說那裡是天堂,都市化程度高,生活機能又好,是人人稱羨的夢幻之城。 而在另一群人的眼中,那裡卻是萬惡的根源,活生生的地獄。 他們說在那高聳大樓之間的巷弄夾縫裡,充斥著腐敗的臭味,和各種年齡層的人們,身穿破爛襤褸,在那裏生活著,什麼淫邪慌亂、飢餓吃人的事在那不起眼
Thumbnail
當我踏進火車站的大門,期待著一趟平靜的旅程,卻在那裡遭遇了一段令人心酸又無奈的經歷。在火車站前,我被一些充滿異味的流浪漢盯著,他們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其中一些人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異常症狀,相信在這被騷擾的,一定不只是我。 他們破爛的衣物和憔悴的面容,或臥在街邊牆角,或似遊魂自言自語,彷彿是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在城市的低語中,建築物隱含著秘密的鳴響,珍在她存在的模糊界限中找到了慰藉。生活,就像她被雨水打濕的窗戶所見的景象,從不清晰,總是被不確定性和半遺忘的夢想無情地弄得模糊不清。她住在一間老公寓裡,這裡既有懷舊的魅力又帶著破舊的忽略,牆壁是用剝落的油漆和褪色的壁紙拼湊起來的故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本篇文章探討計程車乘客與司機之間可能發生的各種刑事案件,包括暴力犯罪、性犯罪、詐騙等。分析了犯罪發生的多種動機,如經濟壓力、心理健康問題及社會環境等。並提出解決方案,包括心理健康支持、經濟援助及安全教育,以期提升計程車行業的安全性與減少犯罪發生率,讓司機與乘客能獲得更好的安全保障。
Thumbnail
你是否有看過類似的圖片-不過就是某處的醫院、商場、飯店走廊,明明寬廣明亮,為什麼總是會讓人不自覺地感到恐懼及壓迫感,卻又說不出哪裡怪怪的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閾限空間」吧! 1. 什麼是閾限空間? 閾限空間(Liminal spaces)雖然沒有正式的定義,但可以大略形容為「具有過渡性
Thumbnail
最近對於臺灣熱絡房市的報導不少。提到買房,除了地段、周邊建築、公設、裝潢、格局甚至風水外。最需要注意的當然是房子是否曾發生過事故,也就是所謂的凶宅。今天就來介紹前陣子在Threads上爆紅的App-「事故地圖」,讓你知道自家周圍或是想購入的房子是否發生過命案!
Thumbnail
住在捷運站後巷的出租套房期間,一連串的靈異事件發生,設下的結界破裂、不明男聲的驚嚇,最終搬離。
Thumbnail
《幽暗偶遇》如同它微妙的譯名,它描述一個空間,兩個世界,不同向度的互動及反思。它試圖包裹許多議題,偶爾看來凌亂,但恰恰合乎它的要旨:家不是由倫理或秩序隔出,而是不將誰刪除,定義誰錯誤,不讓誰恐懼,允諾且支持人們共享、共榮,彼此追求幸福的場所。
F市是一座評價兩極化的城市。 有人說那裡是天堂,都市化程度高,生活機能又好,是人人稱羨的夢幻之城。 而在另一群人的眼中,那裡卻是萬惡的根源,活生生的地獄。 他們說在那高聳大樓之間的巷弄夾縫裡,充斥著腐敗的臭味,和各種年齡層的人們,身穿破爛襤褸,在那裏生活著,什麼淫邪慌亂、飢餓吃人的事在那不起眼
Thumbnail
當我踏進火車站的大門,期待著一趟平靜的旅程,卻在那裡遭遇了一段令人心酸又無奈的經歷。在火車站前,我被一些充滿異味的流浪漢盯著,他們中既有男性,也有女性,其中一些人顯示出明顯的精神異常症狀,相信在這被騷擾的,一定不只是我。 他們破爛的衣物和憔悴的面容,或臥在街邊牆角,或似遊魂自言自語,彷彿是
有時候路人甲覺得現在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好像搞不懂什麼事情該做,什麼是不該做,也許台灣要做好準備,日本的核彈打工問題快來台灣了!離歐美在路上隨機殺人應該也不遠了!
Thumbnail
從大學開始我就生活在男性佔多數的環境中,這篇文章談及了在工作及生活中對於女性角色的看法以及性別歧視的困擾。
Thumbnail
在城市的低語中,建築物隱含著秘密的鳴響,珍在她存在的模糊界限中找到了慰藉。生活,就像她被雨水打濕的窗戶所見的景象,從不清晰,總是被不確定性和半遺忘的夢想無情地弄得模糊不清。她住在一間老公寓裡,這裡既有懷舊的魅力又帶著破舊的忽略,牆壁是用剝落的油漆和褪色的壁紙拼湊起來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