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個企業品牌的核心根基 —企業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內在的企業文化,會顯著地影響品牌的外顯行為,包括產品及服務。
本文於2021/3/5首刊於品牌視角官網,點擊閱讀更多品牌相關文章

當品牌不是個體,而是組織時…

很意外的,過去我們在談論品牌似乎很少提到「文化」這個環節。我們時常關注品牌的目的、主張、調性,卻很少去探索真正能讓一個團隊或是一個企業外顯價值的內在,其實是「文化」。
忽略文化的原因之一,也許是我們太常將品牌當作一個「個體」在討論。當你在思考個人品牌時,談論文化就有點維和;同樣的,我們時常將品牌比喻成「人」,討論著調性、用詞、形象,甚至是動機,我們其實是用著「品牌是一個個體」的角度在思考。
不過一旦我們把角度從個體放大到團隊,甚至是組織、企業,就不難注意到,「品牌」的背後是一群人共同打造出來的。這一群人抱持著什麼樣的理念、價值觀,用著什麼方法在做事,會深刻影響品牌的呈現。長期累積,就形成「文化」。
將品牌當作一個個體探討,是將複雜事簡單化了,我們認為願景、目的這些精神元素,可以影響一個品牌的行為與發展,可是實際並非如此簡單。即便願景、目的再清晰,即便各種品牌規範再明確,只要企業文化不夠紮實,就很難產生支撐並實現品牌目的的團隊。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品牌願景無法出現期望中能夠帶領品牌的力量,而是淪為口號。

行為,形塑了企業文化

Ben Horowitz 在「你的行為,決定你是誰: 塑造企業文化最重要的事」一書中列舉許多案例說明文化不是你說的話、行銷活動,甚至不是你的信念,而是「行為」。
一群人長期的行為累積會形成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會形成排他性,會留下適合文化的人、排擠無法適應文化的人。
一位創意洋溢的人,可能因為繁縟或官僚的制度,被迫壓抑自己的想法,無論企業「口頭」上多麽強調擁抱創新。如果每次遇到品質與交期的抉擇,總是急就章先處理交期問題而妥協品質,那麼無論這間企業如何強調「品質」,員工都只會把「交期」擺在第一順位。
企業必須從每一次的事件中,檢視行為決策是否跟想要打造的企業文化相吻合,如果強調創新,那麼是否制度扼殺了創意;如果強調品質,那麼是否準備好為了維護品質,犧牲其他利潤的決心?

企業文化牽動外顯品牌行為

行為,形塑了企業文化,也定義了品牌。
我們常常將品牌當作「個體」來規劃,但是呈現品牌的卻是幕前與幕後的「團隊」,而團隊的行為則深深被企業文化影響。
消極的企業文化,打造不出出活潑有趣的品牌;漠視品質的企業文化,不可能打造出幾乎完美的產品;針鋒相對的企業文化,不可能提供親切和藹的客戶服務;集權式的企業文化,很難產生遍地開花的創意產品,相反的,開放式的企業文化,很難產生高度一致或高度相容的生態系。
我們時常透過深度探索一個品牌的品牌願景或品牌目的,但卻很少人討論,真正決定能否實現品牌願景的,是一家企業是否有著能夠建構正確團隊的企業文化。
如果品牌願景是核心,產品、服務、調性是外層的行為,那麼企業文化就是連結內與外、打造一個能將核心理念落實到外顯行為的團隊的關鍵因素。

落實企業文化的品牌範例- Netflix

這裡並不是宣揚Netflix的企業文化無懈可擊,但是Netflix可能是最近幾年,比較有意識地在構築企業文化的矽谷科技品牌(當然,其他品牌可能也有做,只是我不知道)。
無論是2009年公布的「文化簡報」被臉書營運長Sheryl Sandberg譽為「矽谷最重要的文件」,又或是2018年由Netflix 人才長 Patty McCord 撰寫的「給力 Powerful — building a culture of 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一書,再到2020年,由創辦人暨執行長 Reed Hastings 偕同 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Erin Meyer共同出版的暢銷書「零規則 No Rules Rules」,每一份資料或書籍都顯示Netflix對於文化的重視、對於價值觀的定義與持續調整、以及為了讓所有人的價值觀一致,所做的溝通與決策。
如果你進到Netflix的召募頁面,你甚至會看到各種語言完整的Netflix文化介紹。
從「文化簡報」或是「給力」,我們能看到Netflix如何清楚的定義人才以及文化,清楚表達Netflix重視的是哪幾種人才特質,更重要的,在Netflix中,這幾種特質該有的行為是什麼?而不是在大家翻字典找得到的通用定義。
在「零規則」中,Reed Hastings告訴讀者,Netflix如何一步一步打造Freedom and Responsibility的文化。如何透過各種方法,例如支付業界最高薪資,或是鼓勵員工接觸獵人頭去了解自身市場行情,來實現Netflix重視的「高人才密度」的企業文化。如何將在矽谷成功落實的「直接反饋」,推廣到那些國情文化並不擅長給予反饋的Netflix團隊,如日本。
你會發現很有趣的現象,在「零規則」一書中,完全沒有提及「品牌」兩個字,可是當讀者隨意翻到任何一個章節,你卻不會將內容聯想到其他品牌。因為Netflix打造的企業文化,就是團隊做的決定、就定義了品牌、就在消費者的心中留下獨特了印象。
我們常常在講品牌要做出差異化,這個差異化不能只單單從外表更改,需要從企業文化發起。企業重視的事不同、做的決定不同,打造出的品牌就不同。

企業文化比想像的更需要維護

只要有團隊,就會有企業文化。打造企業文化,除了前文提到需清楚的定義價值觀以及每個價值觀代表的行為之外,企業文化比我們想像的更需要維護。
維護企業文化就像園藝修剪,需要定義想要的形狀、需要動手修剪調整、需要時常關心是否朝著設定的方向成長。當你荒廢園藝,任其生長,那自然就不可能呈現出我們想像的樣子。
文化也一樣,是長期而非一次性的任務。當疏於照料,團隊中會很自然而然地出現牴觸文化的人,然後企業文化就朝著我們不希望的方向發展。
打造品牌的過程中,往往會疏於檢視企業文化這個環節。原因其實不難猜,因為如果是找外部品牌顧問,每個品牌專案都是短期有時效的,可是文化塑造卻是長遠的任務,自然就不可能在短期專案中談論這個議題。
換句話說,企業文化的形塑必須從組織內部、高層發起,有意識的逐步調整與形塑。如同Netflix的企業文化,正是創辦人Reed Hastings親力親為形塑而成。
企業文化反映出的,是一家企業重視的價值觀、議題,是一家企業做事的方式與態度,而正是這些元素的累積,向外傳遞了獨特的價值。
而正是這樣的獨特性,定義了每一個獨特的品牌。
本文於2021/3/5首刊於品牌視角官網,點擊閱讀更多品牌相關文章

歡迎分享、追蹤、留言!也跟我們説說你的品牌視角吧!
除了在這裡關注我們,你/妳也可以
追蹤我們:品牌視角FB官方粉絲頁
閱讀更多:品牌視角官方網站
合作夥伴:民生路老宅56-3365品牌練習
Youtube:品牌的第n種可能
Podcast:老宅相談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1會員
52內容數
G.G.=Generation Gap =代溝。還有比接班更容易出現代溝議題嗎?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政策、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新一代承擔上一代的成功或失敗、老屁股的明爭暗鬥,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爭執、委屈?又有什麼樣的契機、轉折與喜悅?為什麼要接班?成功,對於接班來說,又是什麼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談到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第一直覺也許是獲利能力(商業力),不過我們認為品牌力同樣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這兩個企業核心能力的討論與爭論幾乎沒有停止過,實際上,品牌力與商業力在功能與意義上,是有其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
談到企業中不可或缺的能力,第一直覺也許是獲利能力(商業力),不過我們認為品牌力同樣是企業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這兩個企業核心能力的討論與爭論幾乎沒有停止過,實際上,品牌力與商業力在功能與意義上,是有其非常明顯的差異性的。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avatar-avatar
格編⭐桑桑
發佈於桑一下
因應方格主題!我推的台灣戲劇跟台灣電影 🎬 連假時一起追劇追起來~
《黑祭司2:闇黑修女》雖然沿用了《黑祭司》的IP和部分元素,但整體完成度較低,劇情深度和角色塑造不足。就像是iPhone SE,功能齊全卻缺乏高端機型的深度。比起院線,在串流平臺播放可能更加適合。
Netflix 2024年第四季財報亮眼,訂閱用戶和獲利皆大幅提升,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用戶數增加、定價策略優化和廣告營收快速成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品牌使命的重要性,以及Netflix如何通過其品牌使命來驅動業務發展。以Netflix的快閃店和即將推出的Netflix House為例,分析了品牌如何透過沉浸式體驗將使命與服務相連結,以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求。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在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投入經營個人品牌,但他們在過程中可能遇到品牌定位模糊、內容創作壓力、受眾互動不足等難題。本文提供了面對這些難題的正確期待和解決方法,幫助企業家更好地經營個人品牌。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想要在招聘市場中脫穎而出,吸引優秀的人才成為其員工,關鍵就在於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雇主品牌。雇主品牌不僅是公司的外在形象,更是代表了企業文化、價值觀和工作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策略和價值觀,企業可以建立一個引人注目的雇主品牌,從而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
Thumbnail
文/台灣奧美策略規劃副總監 張斐雯   在當今行銷環境中,具有文化相關性已成為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Kantar調查,具有高度文化相關性的品牌,其品牌價值成長幾乎是低相關性品牌的六倍!而據奧美全球趨勢報告,「文化」也將持續是2024年行銷的焦點,但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隨著消費者的期
Thumbnail
什麼是企業文化? 下個概念定義不難,但是可以具象化又簡單可行,也不是那麼的簡單。 大部份的定義是,由一個組織或一群人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念,以及企業本身獨特的處事方式。 一個組織或一群人背後總有”辣個人”,就是董事長,所以企業文化=董事長。一言一行都影響組織。 慣文化 事業單位違反勞基
Thumbnail
一個品牌,要先有核心價值,才有策略、計畫、執行。 ​沒有核心價值,就容易落入比較、模仿、複製、迎合,可能一直出現找不到意義、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狀態。而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個經營品牌的過程。先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更有意識的照計畫走,讓工作、生活,都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樣。 ​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品牌使命的重要性,以及Netflix如何通過其品牌使命來驅動業務發展。以Netflix的快閃店和即將推出的Netflix House為例,分析了品牌如何透過沉浸式體驗將使命與服務相連結,以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需求。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組織文化、知識管理、部門目標和策略等方面的問題,提供了各種建議和策略,讓您更好地理解並應對組織中的各種挑戰。
Thumbnail
品牌價值塑造是指通過一系列策略和行動來增強品牌的市場地位和影響力, 使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具有獨特且正面的形象。 價值塑造策略包括品牌形象設計、 品牌故事的講述以及品牌價值的體現。 透過這些策略, 可以有效地提升品牌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從而實現品牌的長期成功和市場競爭力。 價值塑造是品牌經營中不可或缺的
Thumbnail
說到行銷,我們先定義何謂行銷: 行銷是創造、溝通與傳送價值給顧客及經營顧客關係,以便讓組織與其利益關係人受益的一種組織功能與程序。 大白話就透過宣傳、推廣,進而促進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要進行銷前,先有個觀念:定位理論 大意是『無論如何都要成為第一,如果不能成為項目第一,那就為自己創造一個項目』
Thumbnail
在數位化、資訊爆炸的時代,越來越多企業家開始投入經營個人品牌,但他們在過程中可能遇到品牌定位模糊、內容創作壓力、受眾互動不足等難題。本文提供了面對這些難題的正確期待和解決方法,幫助企業家更好地經營個人品牌。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企業想要在招聘市場中脫穎而出,吸引優秀的人才成為其員工,關鍵就在於打造一個獨一無二的雇主品牌。雇主品牌不僅是公司的外在形象,更是代表了企業文化、價值觀和工作環境。通過精心設計的策略和價值觀,企業可以建立一個引人注目的雇主品牌,從而吸引和留住最優秀的人才。
Thumbnail
文/台灣奧美策略規劃副總監 張斐雯   在當今行銷環境中,具有文化相關性已成為品牌成功的關鍵之一,根據Kantar調查,具有高度文化相關性的品牌,其品牌價值成長幾乎是低相關性品牌的六倍!而據奧美全球趨勢報告,「文化」也將持續是2024年行銷的焦點,但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隨著消費者的期
Thumbnail
什麼是企業文化? 下個概念定義不難,但是可以具象化又簡單可行,也不是那麼的簡單。 大部份的定義是,由一個組織或一群人所共同擁有的價值觀和信念,以及企業本身獨特的處事方式。 一個組織或一群人背後總有”辣個人”,就是董事長,所以企業文化=董事長。一言一行都影響組織。 慣文化 事業單位違反勞基
Thumbnail
一個品牌,要先有核心價值,才有策略、計畫、執行。 ​沒有核心價值,就容易落入比較、模仿、複製、迎合,可能一直出現找不到意義、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的狀態。而我們的人生,也是一個經營品牌的過程。先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才能更有意識的照計畫走,讓工作、生活,都打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