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所以弟兄們、我以 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 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 (Rom 12:1 CU5)
谁愿意把一生放在一个“不舒服”的环境里。 如果问你:“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一切,到世界偏远的山区的少数民族里来与他们一起生活吗?大多数人的看法是,”你有病啊?放着好好的生活不过,去管人家的闲事!但是对于活出罗马书某些神呼召神的仆人和其他一群世人眼中的”神经病“,这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不把自己的“不舒服“放在”活祭“的前面。在他们的眼中,”献" 才是主要动词。当他们献上自己的时候,就像早期宣教士一样,当作自己死一样,带着自己的棺材往宣教工厂一样,一去不复返,没打算要再”复活“的想法。 然而,你我把”活“的感觉放在”献“和“祭”的前面, 当上祭坛的时候,那些”不舒服“、”不适应“ “太难了” 。。的负面情绪不断出现,之后就跳下了祭坛。所以献活祭的程度在于你是不是看自己是死的祭物。但是你我又不能把旧约利未记献祭的公式硬套在这个祭坛上,毕竟是活祭,是人不是牲畜。你我在”献“当作”祭“的时候一定会不舒服的。那么我们该如来去适应这个感觉呢?答案很简单:看看耶稣就明白了!他为了你我”活生生“的上了邢台,难道他舒服吗?觉对比你我的不舒服多千万倍。但是,他却着么说: 父啊!你知道我多想跳下这祭坛,毕竟上的是罪人不应该不是我啊!但是因为你,我愿意放弃对自己的看法来遵行你的旨意,只要你高兴快乐就好。那么,就让我去做你要我做的吧,至于我的感觉呢,那就再说吧!(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 ( 马 26:39 CU5))。你我献祭的“程度”可以借着模仿耶稣的多少来做衡量。但是问题是,如果耶稣是为了一个“不合理”(无罪的为了有罪的附上他不该有的代价)的原因上了祭坛,那么你我呢?难怪保罗积极的用了11章的论点来告诉这个“不合理”的历史故事后,只用你我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理所当然”的概念轻描淡写的带过啊!
回答第二个问题:很多人说,”你们基督徒是一群神经病!” 当我听到人家着么说我的时候,我特别感谢上帝。你可能觉得奇怪,这句话那来“感恩‘的成分啊?感谢神,1.我不是”唯一“的神经病啊!有一群和我一样的人。 2. 我不是”第一个“让他感到神经的人,他已经接触了N个和我一样的病历。 3. 我们都不是”人精“而是”神经“, 他居然可以用"神经”来告诉我。 4. 他可以借着我的神经来看见与人神经的不同。 感谢主,我们都是世人眼中的一群“神经”病 (God's nerves) 。 这个和献祭一样,你我不是一个独立个体户,我们是天国的子民。所以当你要把自己当作活祭献上的时候,后面又一堆人正在和你做同样的事情。可能会有几种人:1.在祭坛边徘徊 2.被’烫”过后,跳了下来,不过还是继续在祭坛边徘徊 3.已经成为活祭,为主燃烧。 4距离祭坛特别远,生怕靠太近,祭坛的“热度”会照成身体的不适应。5.其它 也许你是现在已经是3号,心里可能会对1,2,4,5有一些想法: "你还在等什么?”“你太胆小了! “你看,爱世界过头了吧,难怪爱父的心就不再你里面了啊!” 的却,你的想法没有不对,毕竟你是一个“过来人”来分析这些人的心情。但是,这真的是你因该有的想法吗?难道你就那么勇,当下立即成为3号,而重来没有1,2,4的过程吗?如果你是1,2, 4而不是3号,你又是如来看已经在祭坛上的3号呢?问题在于3号知不知道,1,2,4都有一个相同处:1. 不管距离多远,他们都还在祭坛边 2. 和你一样,他们都是献给神 3.都是“活祭” 用歌林多前书1章来看,我们都是世人眼中的“神经病”(就如經上所記、『我要滅絕智慧人的智慧、廢棄聰明人的聰明。』 20 智慧人在那裡.文士在那裡.這世上的辯士在那裡. 神豈不是叫這世上的智慧變成愚拙麼。 (林前 1:19-20 CU5),为了上帝,我们愿意和世人与众不同。同时,我们献给神我们的一切的才干来服侍他(林前12章)。如果你是那么牛(3号),是否可以请你分一些你的“牛”,去帮助那些“不牛”的弟兄姐妹呢(1,2,4)?让他们也在世人的面前为耶稣“牛” 这样你们基督徒真是一群神经病的说法才不过分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羅馬書12:3-8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今天看到了一则有趣的新闻,主题为:游客在英国海滩遇险:被海浪卷走,岸上人竟手拉手合力救人!(https://news.have8.tv/2642805.html)。   图中
    在儿子喜欢的YouTuber 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叫MrBeast,吉米·唐纳森。他被认为是高成本YouTube视频的先驱。和其他YouTuber 的不同, 他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善举。例如以小费的方式给一个送披萨外卖的单亲爸爸和他女儿一件装修好的房子(连他女儿喜欢的玩具都给他买好),
    唉,你又再次搞砸了!“ 这句话心里不知道和儿子说过多少次。不过每次呈现的方式都不太一样: ”你这么都教不会呢?到底要说几遍你才听的懂呢?“”你为什么又要这样做?“”你到底在搞什么东西?“,有时只是一个长声的叹息”唉”, 不管如何,他都代表了我想法无法达成的挑战,或是可以以“唱反调”来取代这些的意思。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他对于一件事情上面的回答也有了”巧妙"的变化,这个改变却是要挤出我对他的信任。最近和儿子间觉得有一面隐形的墙。这面墙让我停下脚步来分析他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的时候,他说什么,我都照单全收,从来不会”怀疑“他说的内容。但是,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有能力把一句谎言快速
    我们家出门都有一个习惯,如果我们一起去一个商店里购物,先下车的人,不管他多快,都必须等还没下车的人,之后再一起进入商店。其实我自己每次都是第一个下车的人,经常和孩子和老婆说“你们可不可以快一点!”“你们太慢了!”"到底在干什么?“甚至当我老婆特别慢的时候,我还会很讽刺的用“孵蛋”来形容她的龟速。有时
    生活上经常遇到一些烧脑的问题,就算你咋么想都想不出一些头绪出来。有人就发明一些训练开发大脑的应用程式,例如这个Lumosity。它借着一些简单的图形位子记忆,数学,反应,来测试出你的水平,以作为大脑训练的方向。玩这个的时候,我就在想:是否有一件事情让大脑的反应作作答都是100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
    羅馬書12:3-8 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 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今天看到了一则有趣的新闻,主题为:游客在英国海滩遇险:被海浪卷走,岸上人竟手拉手合力救人!(https://news.have8.tv/2642805.html)。   图中
    在儿子喜欢的YouTuber 里面,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叫MrBeast,吉米·唐纳森。他被认为是高成本YouTube视频的先驱。和其他YouTuber 的不同, 他总是会做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善举。例如以小费的方式给一个送披萨外卖的单亲爸爸和他女儿一件装修好的房子(连他女儿喜欢的玩具都给他买好),
    唉,你又再次搞砸了!“ 这句话心里不知道和儿子说过多少次。不过每次呈现的方式都不太一样: ”你这么都教不会呢?到底要说几遍你才听的懂呢?“”你为什么又要这样做?“”你到底在搞什么东西?“,有时只是一个长声的叹息”唉”, 不管如何,他都代表了我想法无法达成的挑战,或是可以以“唱反调”来取代这些的意思。
    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他对于一件事情上面的回答也有了”巧妙"的变化,这个改变却是要挤出我对他的信任。最近和儿子间觉得有一面隐形的墙。这面墙让我停下脚步来分析他说的话,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小的时候,他说什么,我都照单全收,从来不会”怀疑“他说的内容。但是,他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看法,也有能力把一句谎言快速
    我们家出门都有一个习惯,如果我们一起去一个商店里购物,先下车的人,不管他多快,都必须等还没下车的人,之后再一起进入商店。其实我自己每次都是第一个下车的人,经常和孩子和老婆说“你们可不可以快一点!”“你们太慢了!”"到底在干什么?“甚至当我老婆特别慢的时候,我还会很讽刺的用“孵蛋”来形容她的龟速。有时
    生活上经常遇到一些烧脑的问题,就算你咋么想都想不出一些头绪出来。有人就发明一些训练开发大脑的应用程式,例如这个Lumosity。它借着一些简单的图形位子记忆,数学,反应,来测试出你的水平,以作为大脑训练的方向。玩这个的时候,我就在想:是否有一件事情让大脑的反应作作答都是100分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健康的靈命的第三個面向,就是「健康」的本質。所謂「健康的」靈命是個類比的說法。類比是指用我們比較熟悉、具體的概念,例如感官概念,來表達抽象、陌生的概念,以利傳播和理解。藉著類比,我們用比較熟悉、具體、身體上「健康」的概念,來表達靈命上的「健康」,以利描述和評價信仰生活狀況。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我們的確可以像上帝祈求各種需要,但我們沒東西可以跟祂換 上帝之所以是真神,不是那些虛假的偶像,重點不是你隨口說祂是真的假的這樣,而是祂本質上就不一樣,你根本不該妄想跟祂交換任何東西,不然你就只是被彼得譴責的西門之流,只想用錢換變好處而已。 那麼,難道我在病痛的時候不可以求主醫治嗎? 可以,當然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聖經經文:歷代志上29章14-17節「「我算甚麼,我的百姓算甚麼,竟然能夠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的手得來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的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子,沒有盼望。耶和華-我們的上帝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的手而來,都
    Thumbnail
    國際作家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我們常以為是權力使人腐敗,但其實他們可能本來就這麼腐敗,只是權力將他們的鍋蓋掀開。」(《人性18法則:認識自己、透視他人,解碼人類行為第一專書》,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p162)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健康的靈命的第三個面向,就是「健康」的本質。所謂「健康的」靈命是個類比的說法。類比是指用我們比較熟悉、具體的概念,例如感官概念,來表達抽象、陌生的概念,以利傳播和理解。藉著類比,我們用比較熟悉、具體、身體上「健康」的概念,來表達靈命上的「健康」,以利描述和評價信仰生活狀況。
    Thumbnail
    是這樣的,前幾天在網路遇到一個有趣的人,他貼了一段聖經節,然後宣稱既然我們都是神的兒女,那麼我們就是神。 當然,任何基督徒都會跟你說這是無說八道,稍微讀過聖經的大概也能舉出一大堆經文告訴你人絕對不會是神,因為這本來就跟一神論牴觸,連進入神學討論的意義都沒有,完全是異教思想,不是基督教神學,除非你想
    Thumbnail
    我們的確可以像上帝祈求各種需要,但我們沒東西可以跟祂換 上帝之所以是真神,不是那些虛假的偶像,重點不是你隨口說祂是真的假的這樣,而是祂本質上就不一樣,你根本不該妄想跟祂交換任何東西,不然你就只是被彼得譴責的西門之流,只想用錢換變好處而已。 那麼,難道我在病痛的時候不可以求主醫治嗎? 可以,當然
    Thumbnail
    德國哲學家尤瑟夫·皮柏(Josef Pieper):「完全工作是一種歷史上的邪惡勢力。······惡魔令人的價值混亂,導致我們不再為了生活而工作,反倒為了工作而活。」(《終結職業倦怠:工作為何將人榨乾,又該如何建造更優質的生活?》,喬納森.馬萊西克(Jonathan Malesic),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