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9|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可控與不可控

攝影:Ken拔 (版權所屬本人,請勿複製使用)
攝影:Ken拔 (版權所屬本人,請勿複製使用)
2021年6月的一個晚上,就在睡前,我腦中那個創業的野心又燃燒起來,但是下一秒,我自己問自己現實的問題是,我要做什麼?事實上我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麼,只知道自己想要的是自由,不受約束的生活。那一晚我失眠了,起床後,我忍不住告訴妻子這個想法,但討論最後的結果,還是面對現實吧。我這才恍然大悟,其實我根本沒得選,以目前的條件只能選擇一份正職的工作。我就在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我沒有別的選擇呢?思考許久之後,我才了解因為從出社會以來,我從來沒有給自己一個機會,去掌握一些「自我可控」的事情。
從我們出生、成長到進學校受教育,再到職場工作,每一段人生階段的變化,都在考驗著我們,而我自己也不例外。在求學階段,我們只要依照老師教導的範圍下去努力,自然就能夠有好的成績,也就是說幾乎是自我可控的。然而到了職場,我才慢慢體會到,有時候即使你再怎麼努力,和你想像的結果總是會有落差,那是因為離開了學校,來到了職場,沒有人會告訴你什麼是重點,因此你會發現不可控的因素,慢慢地大過可控的因素。
所以就是消極度過嗎? 錯了,在一個群體中,如果不好好掌握自己有限可控的部分,那你僅存的可控範圍將會受到外在因素而日漸壓縮,當你發現你完完全全失去可控的權力時,同時你也就失去了自我價值及自我認同感,你將會成為一個完全沒有自信,沒有動力、目標的人。所以積極地掌握自己可控範圍是有必要的,因為積極的人會試圖藉由自己的影響力去影響周圍的人。如此一來,你的可控範圍才會日益擴張。
當人在一個群體中發現自己喪失可控的能力,則將會慢慢失去自我。因此我很鼓勵大家除了職場之外,一定要開發自己其他的領域,不論是副業或是興趣都可以,藉此在其他領域擴大自己的可控領域。因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有自由意志,有自我的想法,我們不會想終其一生都被工作所綁架。想通了這一點,我才發現出社會的這四年,我人生的重心都偏向於工作,長期下來喪失自己的興趣以及好奇的動力。因此面臨工作上外在變動,我整個人都會受到影響,連帶影響家庭及我的妻子。對他們我感到十分抱歉。好在我很早想通了這一點,我發現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控領域太少,因此我開始了部落格的寫作。因為部落格的寫作是完完全全我的可控範圍,雖然說部落格的流量是屬於不可控的,但還記得我剛剛說的,積極的人是有能力去影響外在環境的。只要秉持這個信念,滴水也能穿石的。
希望大家能明白這個道理,開始一件你許久想做卻一直沒做的事情。對,就是那一件事情,我知道你還沒準備好,就像我也還沒準備好成為一位作家,我只知道打開電腦,把想說的話寫下來之後發送出去。可控的權力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沒有開始就不會存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關於工地現場的管理、營建成本控制、工程進度管理、營建業職涯分享。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Ken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