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我身上的制約,未必是我自己的人生課題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我之前對自己有個誤解:我以為我身上所有的「限制」,都跟我自己的人生課題有關。


因為我很想突破這些給自己的限制,所以我最近很認真地去觀照這些限制到底來自哪裡?然後得出了驚人的結論:


原來有些「限制」根本就是別人的課題。


只是因為我愛他,我在乎他,我願意包容,我願意陪他一起完成課題,因此我也讓自己畫地自限──而我為了改變自己的信念,很深刻地騙過了自己,我誤以為自己真的也跟我愛的人一樣,擁有共同的人生課題,我期盼這可以使我們齊心協力想出解決辦法。


而這個「別人」,可能是戀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孩子,可能是朋友,甚至也可能是陌生人。這個「愛」是廣義上的愛,當我把某個人視作「自己人」時,這種愛就會誕生,我會想待他們好一些,看到他們受苦時我會想要幫助他們。


而這可能也是悲劇的開端。


過去的我「想要幫助他們」的願望太過強烈,但過去的我想不出任何解決方法,還常常被「你根本不懂我的痛苦」、「你根本不理解我」之類的回應拒絕,最終我得出的結論是──


我想要「感同身受」。


我也想要經歷跟他們相同的痛苦,做出跟他們一樣的選擇,然後我再來看看,到底有沒有解決方法。


這個願望成為了一切悲劇的開端。




從結論來說──現在的我,已經能夠「感同身受」了。


在這一世中,小時候的我一直無法理解為何我會遭遇到這些事,在家人求神拜佛時,我對於這一切都感到麻木,我不認為神佛能夠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什麼幫助。


我也對於週遭人在害怕的事感到不解。為什麼你們求神拜佛,卻怕鬼呢?他們本質上是一樣的東西啊,那你到底是想要神佛給你們什麼呢?到底是想見還是不想見?明明見到了神佛,當下卻不是感謝跟許願,而是嚇得發抖,還一直要已經出現在你面前的神佛保佑你不受到鬼神傷害,這叫人家該拿你怎麼辦呢?


我印象中我小學以前好像都是這種超級抽離的思維模式(但我都沒有講出來),在大人眼中我就是個很乖很聽話異常好教的小孩。後來我覺得這樣不行,就透過經歷重大事件把自己的記憶封得更死,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個小孩。


第一次封印記憶是選擇在1999年,那一年正好有921大地震,我就「設定」自己因為地震的恐懼而失去了記憶──雖然事實上921地震當晚我睡得超爽,還是我姊把我搖醒的,但這不妨礙我封印記憶。


於是在我的印象中,我幼時的記憶幾乎是完全被刪除的狀態。我唯一記得的是921地震當年,奶奶帶著我們躲到家中的地下室,當時地下室中充斥著有臉孔的時裝模特兒(以前家裡做女裝生意),從那之後我就開始對人偶的臉孔感到恐懼,而我從小到大一直不懂為什麼我會怕人偶。


現在取回了記憶,回頭一看,才發現原來一切都是我自己搞出來的。




說到「制約」,其實恐懼就是制約的一種。


查清了恐懼的來源之後,理解這個恐懼其實都是自己設定的,而且在此時此刻已經毫無必要了,我對於「人偶」的恐懼就自然而然消失了。除了人偶以外,我也有一段時間是怕鬼的,而當我發現我怕鬼的這個設定是來自於我想要同理我的父親後,這個恐懼也自然消逝了。


單就「怕鬼」這個議題來看,我實驗的結果是,感同身受不是個好的解法,因為你只是跟他一起怕鬼怕得沒完沒了而已。事實上維持我原本的做法還比較實在,一直跟一大群「鬼」共處然後還活得好好的,人家看久了、習慣了,就會開始覺得這好像真的沒什麼。


但如果是比較深層的課題,沒有真正「感同身受」,的確多少安慰都安慰不到點上,甚至只會讓對方感到氣餒、愧疚,開始責備自己。如果身邊有憂鬱症的患者,應該多少能夠理解。事實上感同身受的確能使我輕易地共鳴與共情,這對於深度對話、取得信任很有幫助,可是──


很累。


心累到靠北。


如果重新回頭選一次,我想我不會再許「我想要感同身受」這種願望了,但既然已經發生完了,我已經從中獲得收益,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那就只能接受。


用我現在的思維去考慮,我會覺得這個共情毫無必要。


我知道對方的痛苦,我知道他的心有多痛,然後呢?這有什麼幫助嗎?


有足夠的抽離感才是相對安全、不會被捲進負面情緒漩渦的好方法,如果無法用俯瞰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思維只會被攪得一團亂,壓根無法找到解決辦法。




那感同身受這個技能,有什麼用呢?


感同身受,也可以稱做共鳴感。


往後我會從共鳴單一人物轉為共鳴眾人,感知此時此刻的群眾正在經歷什麼痛苦,如果我能找到痛苦的根源、核心,並且找出解決方法,或者思維的轉變方式,我就能一次療癒到許多人。而這些被療癒的人,會再去療癒他們身邊的人,當所有人都有機會被溫柔對待時,就有越來越多人能夠處於安全、舒適的環境,因為我們身邊的人都是友善的


並且我們都懂得自我保護,當發現有人只想被溫柔對待,但不願意溫柔待人時,我們要把這個人請離。


有個說法是,當你身邊充斥著掠奪、猜忌、暴力時,你就身處於地獄。相反的,當你身邊都是良善、和顏悅色的人時,你就身處於天堂


如今即將邁入冥王水瓶年代,這個能量會持續二十年。冥王水瓶本身帶有破壞、創造、重生、群體、活出自我、社交、疏遠的人際關係、扭轉的能量,能量本身沒有好壞,只有如何運用,既然如此,我會想將這股能量用於──


建立屬於我們的天堂、我們的桃花源、我們的烏托邦。


我們可以不用太親密,但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斜著向前走 | Slash GO!》
109會員
90內容數
斜槓不是為了賺更多錢,只是因為我想做就做! 國中斜槓寫小說,高中斜槓畫插畫,大學斜槓畫漫畫──現在又要斜槓寫部落格、做Podcast,到底有沒有在念書/工作呢? 這個部落格會分享我從小到大斜著向前走的過程,以及一些心靈成長、自我成長相關的故事,若有興趣歡迎追蹤訂閱,並留言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哦~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5/01/06
儘管前一篇文似乎找到了新的方向,但2025年的第一週,我發現我整個人是提不起勁、很乏力的。 雖然因為通靈體質,我的狀況的確會受到集體意識影響,現在因為大多數人的狀況都不好,我的心情也很容易受到影響,但這個無力感真的太強烈了,無力到我不禁回頭審視自己原本的計畫,我看到計劃的第一個念頭竟然是:20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2/30
又到了年末總回顧的時間,以前我都是在噗浪上簡單打打心情跟總結,既然今年開始用方格子,就順手整理成文章吧!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2024/11/24
2024年十一月初,休息了半年多的我開始收心,打算回歸職場,但找前端工程師工作的路莫名地不順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能夠幫助我走到成功的錯誤就是正確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關於自我邊界,不是把自己框在一個範圍,敵對這個世界, 而是說清楚自己的需求與表達自己的想法。 理解彼此的差異,雙方是否都在舒適關係裡,如果不是,就讓不適合的離開。 關係中最難的是家庭、父母、小孩, 有時候選擇確實會受限於各種經濟、能力、資源, 但你的想法,如何詮釋關係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作者的話: 「做自己」是很長的一個過程, 我們會藉由理解自己、調和內在衝突、逐漸能為自己負責。 成為自己並不容易,但每當完成一個階段, 我們會越來越感到內外一致的喜悅和感到自己無所不能的力量。 ◎理解自己的方式可藉由他人回饋、深度談話、回顧自己的日記、諮商、或各種探索團體。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做自己,淺意是做自己喜愛的事,深意是做自己認可的事,但結果不一定是自己喜樂的,因為變數太多,終究還是得自己承擔。 做自己,言行舉止都按自己意願發展,其實是很困難,除非隱居山林與世無爭,既然活在人世間,做自己一定有兩種結果,一則是有人認同,另一則是有人反對,當認同人多時,也許對做自己更坦然點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Thumbnail
既然問題出現了,我是不是應該要用另外型式來發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只是你能否發展出來
Thumbnail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Thumbnail
如何從自己的命運中逃脫?認清自己所處的時空背景。了解自己有什麼強項及弱點。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生的環境,卻可以選擇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當成就不如預期習慣性的責怪自己不夠努力,甚至怪罪無法出生在一個優厚的環境。 究竟是自己不夠努力,還是一直用「社會價值」、「別人的成就」來鞭打自己呢? 因為沒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