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強化你的『已知』,一種是吸收你的『未知』。」
在進入這本書之前我想先聊聊關於「暢銷書」這件事。
決定要寫部落格之前,我曾刻意選讀一些暢銷書,即便大部分的暢銷書照慣例我並不喜歡。但我想它之所以暢銷,始終有一些脈絡可循。
無論是出版社的當季主打、重量級作家的名人光環、又或是恰巧切中時下熱門議題,它都被放在架上最顯眼的位置,同時也是書店當時囤貨量最多的作品。
平時不讀書的人買了它,不是那些眉頭深鎖、咬文嚼字的評論家在買,而是普羅大眾,所以成為暢銷書。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主要的受眾對象是商業書讀者。
優點是範例貼近生活,內容敘事也平易近人,沒有大量的財務報表,或是討人厭的分析數據報告,對於想要了解大原則的讀者來講比較輕鬆一些。另外本書最大的優點是提供了大量作者分類好的經典書單,副作用是可能會造成網路書城購物車的負擔。
對我個人而言,本書最大的缺點是書名。閱讀本書前,我期待的是對於「畫線」這個實質的行為能得到更系統化的進步,然而書中絕大部分篇幅講的是選(商業)書跟求知的態度,也許是對畫線這件事做了延伸詮釋,形成「尋找受用一生的重點」之類的隱喻,但我個人是難掩略感失望的情緒,因此也在這邊提醒尚未但意圖閱讀這本書的你。
「讀書最大的功用,就是學到偉大作者們的觀點與思維,這可以說是一種濾鏡。透過作者的濾鏡來觀察世界,可以幫助你找出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點,並促進自我成長。」
【善用「作者濾鏡」改變視野】
一本好的商業書就該具備其特有的「作者濾鏡」,並透過這個濾鏡改變自己的觀點。商業書是一種工具,閱讀時必須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後續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樂,而是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當被問起讀完一本書的讀後感時,若僅能回答「好看」或「不好看」,就代表閱讀時並未懷抱目標,或是這本書其實並不值得花時間讀。
書中也提到,商業書中那些讓你感到「對!我也是這樣想!」的地方並不值得畫線,作者形容畫在這裡的線為「自我陶醉線」,顧名思義,在書中尋找讓自己感到被認同的舊論點是沒有辦法讓自己成長的。
而當遇到那些令你感到不太舒服,卻印象深刻的內容,特別是當遇到書中與自己原始的理解產生衝突的時候,更有可能正是畫線的時候。線要畫在有新發現的地方,(現在或是未來可能)有幫助的地方,以及與自己思維不同的地方。
除此之外書裡也提到,線要畫在「原因」上,而非「結果」上。
雖然作者是以自己人生的經驗與領悟為例,但我個人將其解讀為尋找行為或決策的根本原因,比最後得到的結果更重要。
人類追求娛樂的(可能)「原因」在於「工作不順遂、生意做不好、人生不如意」等,娛樂是結果,不是原因,因此滿足心靈的方法不是製造更多娛樂,而是讓現實生活好轉。
【第一步,挑選值得讀的書】
身為日本亞馬遜的王牌採購,每年閱讀上千本書,平均每天閱讀三本書,長年累月下來,練就了篩選好書的眼力,可以快速判斷「該讀的書」以及「可以不必讀的書」,並在本書中列出了十一點挑選商業書時可以注意的參考項目。
以下特別選出五點來介紹:
- 經理人類型的書,作者要挑「創辦人」或「中興功臣」。
- 從「作者簡介」分辨有沒有本事。
- 作者要選「一流的變態」。
- 別向「顧問」學實作。
- 注意「條列內容」。
- 「創辦人」創造企業理念,甚至有許多白手起家的歷程可以參考學習;而「中興功臣」往往半途接手,將委靡不振的企業推向高峰。以上兩種類型的作者往往可以帶來新穎的觀點,或獨到的商業見解。而仰賴大品牌的分公司社長,類似這樣身分的人所著的書則需要特別小心,要觀察這個作者是否在母公司也擔任要職,或參與重大決策。
- 第二點是觀察作者的經歷與證照是否是靠實力取得,抑或是可以仰賴金錢取得。例如某某學位可以證明作者的實力,但曾就讀某某課程,或是曾擔任某某品牌的講師,就有許多模稜兩可的地方。
- 至於作者所謂的「一流的變態」,指的是高度熱愛自己的工作,並全心投入的那種人。如果可以從文字中感受到這個作者對自身專業的執著與狂熱,就很有可能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
- 第四點,「顧問」可以井然有序的解釋管理方法、建議出色的商業策略,也許能提供相當值得一讀的內容,但顧問的工作是提供建議,在實作經驗上未必足夠。即便顧問可以提供優秀的策略建議,但不見得真的會經營企業、賣東西或是行銷,因此只有在需要掌握特定領域的知識時,才需要讀顧問寫的書。
- 最後則是「條列內容」,若書中清晰的整理條列式內容,代表作者有能力好好的整理並分類資訊,且可以具體表達其核心思想。正因為作者身體力行、建立方法,才能條列出合適的分段。
以上是從十一點挑書方法中選出來的五點,在選擇商業書的時候可以作為第一線的選書參考。但作者在本書前面也提到,只要一本書能畫出至少一條好的線,花在閱讀上的這幾個小時就不會白費,這一條線日後說不定也會成為影響人生的重大契機。
「閱讀是創造差異的行為,閱讀不僅要加深自己擅長的專業知識,還要接觸乍看之下與自己專長無關的知識,接著搭配組合。」
【閱讀是創造「差異」的行為】
書中以日本代官山蔦屋書店為正面舉例,指出書店停車場的設計是充分考量到目標客群的需求而特殊設計過的。較寬的停車場入口方便名車出入、腹地廣大的平面停車場、特別寬敞的車格等,都為開車前來的顧客準備了安心停車的地方。這些都是為了吸引開著名車(因底盤低、車體寬等因素在日本很難找到地方停車)的有錢人進入,並留下來光顧。
將兩項或兩項以上看似不同的專業領域知識組合在一起,往往可能開創出新的競爭優勢。作者舉了許多例子,例如「銷售業務」結合「節稅知識」、「森永製菓」結合「大聯盟明星球隊」、「炸豬排」與「沾醬」等例,其中有正面也有負面舉例。
學習一門生意從上游到下游的全部流程,就能掌握該在哪個階段做點什麼變化,哪裡可以跳過、哪裡可以簡化、哪裡該繞道。
不停地閱讀,強化已知資訊,吸收未知知識,並且時常驗證自己創造的差異是否跟得上時代的變化,不僅是閱讀者的責任,更是閱讀這件事本身最迷人的地方。
以上是從十一點挑書方法中選出來的五點,在選擇商業書的時候可以作為第一線的選書參考。但作者在本書前面也提到,只要一本書能畫出一條好的線,花在閱讀上的這幾個小時就不會白費,這一條線日後說不定也會成為影響人生的重大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