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閱讀觀點5】《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看完」幾本書,不該是閱讀的重點

更新於 2022/04/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為什麼要看《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菁英閱讀的深思考技術》這本書?
人的精力跟生命都有限,開始寫作輸出後,更深覺輸入的重要性,因此想要藉由此書,了解如何更快速抓住閱讀重點。
本書適合
想要提升閱讀效率、想Get成長書單、了解商業經營的人
其實,我們可能都畫錯線了XD

話說電子書真的很方便,這本書是我利用捐血分離術的兩個小時,看完70%左右,回家後再花了一個多小時時間看完。不過這本書並不完全是在講作者的閱讀心法,還包含商業經營方法、作者推薦的書單,以及作者如何非常精要地劃線,標註那些書的重點,易讀但帶給我很多啟發。
作者土井英司曾參與日本亞馬遜創辦計畫,眼光精準,能挑選暢銷的作品與作者,以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曾在兩年內寫了一千則書評,由作者分享如何選書跟讀書的經驗,應該是非常適合。因為西恩當初看這本書出發點,是要了解作者如何「劃線」,因此本文也會著重在這部分,其他有關商業經營方法、作者推薦的書單等,之後會再闢文分享。
你會希望今年看完52本書嗎?你沒讀完整本書就覺得不甘心嗎?你想要速讀嗎?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話,那真的要看這本書,不過沒時間看沒關係,西恩在吸收後,綜整出以下有關如何閱讀的重點,可以供大家參考交流。
作者的思維:

一、讀完書,不僅思想要有收穫,更要行動

作者認為,讀商業書是投資小說是消遣。而閱讀的意義,在於抱著目標,且能引發後續行動。如果讀書有分積極或消極,那要積極讀書,運用書中的知識,改變自己,讀書應該是努力的行為,而非喘息的消遣。所以如果讀完一本書,只能說出好看、不好看、無聊等評語,那代表自己沒從中獲取知識。

二、看書是提取重點,而非看完整本書

前面提到你看書定要看完整本嗎?或是會設定一年要看幾本書嗎?其實都不用,因為書是代表作者專業的濃縮,所以本來就不可能一次看完、看懂所有內容;同樣的也不要被「要看幾本書」的想法所限制,而是要思考這本書有哪些部分是你需要的?了解這些部分對你才有幫助,而非看完整本書。

三、閱讀的心法--挑戰不懂的才會成長

作者的選好書十一招,其中有一招是要大家挑專有名詞較多的書。作者認為專有名詞多的書,能促使讀者查閱相關資訊,進而成長。如果遇到很難理解的內容,半途受挫也沒關係,代表你很主動挑戰這本書,在理解過程中能培養自身的思維邏輯,或是將有問題的內容請益該領域的專家,也能幫助自己成長。作者也不贊同速讀,認為不懂的地方本來就要慢讀,才能了解內容。

四、重點到底要劃在哪?

讀書有兩個目的,強化已知,或吸收未知。因此,如果是在自己覺得很有道理的地方畫線,那對自己幫助不大,因為是本來就已經懂的事情了,反而要在不懂、不能理解、覺得奇怪的地方畫線,才有意義。
另外畫線的地方,是「原因」,而不是「結果」,因為如何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才是最重要的。作者舉例,在他推薦一本書,造成銷量達十倍後,電腦對十倍銷量的結果做出分析,但卻無法預測作者為什麼要推銷那本書。同理,如果一家企業能持續賺錢,那要著重的地方應該是原因,而非結果。

西恩後見

如果要西恩為這本書畫一條線,那西恩畫的會是「一本書畫一百條線,不如一百本書各畫一條線」如果看完一本書,能夠帶給自己一點觀念的啟發,那就值得了
在閱讀過程中,慢慢發現很多不同的書,會呈現某些相同的概念。因此看越多書,就會有「疑?這好像在哪本書看過」的感覺。
因此,就像去超市一樣,要先思考去的目的,比如抱持著我今天要做「青醬義大利麵」,然後直接買義大利麵、羅勒跟橄欖油,不用一定要每個走道都走過,走馬看花。當然有時候也可以說,「我就是想逛逛,放鬆一下」,也可以,但不能是常態。
最後,西恩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有一本內建的書,只是因為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所以目錄不同,而目錄的有些部分內容比較充實,有些還空白。因此要藉由「看書」去補足我們自身這本書空白的地方,所以看書是過程,最終目的是要獲取知識,但反而很多時候,我們誤把看書當成是目的。
西恩的文章都是花費時間閱讀、整理與提出心得,如果喜歡或是覺得有幫助到你,可以日行一善,按個愛心,在下方幫我按五下拍手鼓勵或是留言,一起耕耘這塊交流園地。你的一個小舉動與回應,會讓我開心一整天 : )
如想更了解這本書,可參考以下網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136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滾石西恩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鼓勵我們多看書;但古人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搞得我好亂啊!到底是要看書還是不要看書? 《問題背後的問題》教我遇到事情不要先問「Why」,直到我看到《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不禁納悶,請問我遇到事情,到底要先問為什麼還是不?
古人說「書中自有顏如玉」,鼓勵我們多看書;但古人又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搞得我好亂啊!到底是要看書還是不要看書? 《問題背後的問題》教我遇到事情不要先問「Why」,直到我看到《先問,為什麼?顛覆慣性思考的黃金圈理論,啟動你的感召領導力》...不禁納悶,請問我遇到事情,到底要先問為什麼還是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本好的商業書就該具備其特有的「作者濾鏡」,並透過這個濾鏡改變自己的觀點。商業書是一種工具,閱讀時必須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後續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樂,而是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
Thumbnail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Thumbnail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金句,會有較佳的體驗。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這本書教人讀商業書——從挑選、內容吸收、化為實際行動——畫上專屬於你的一條線。
Thumbnail
    劃線!!等於讀書?? 別鬧了~如果行!!每個人都是「學霸」!! 螢光筆在書中畫下的是重點? 還是封印的是恐懼?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然而人類真正的價值,就在於造「因」。電腦再強大也無力完成,所以電腦不是我們的敵人,只有人類可以因導果,開創未來。  書本就像大海,而海中蘊藏
Thumbnail
在日本亞馬遜擔任王牌採購員的作者,主要工作就是選書與寫書評,再加上每星期要介紹七本書,但是實際閱讀的數量是三倍。奠定了作者的閱讀、選書及撰寫書評的功力。 這樣的人才怎麼選書、怎麼閱讀、在哪裡畫線,技巧通通都在這本書之中。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一本好的商業書就該具備其特有的「作者濾鏡」,並透過這個濾鏡改變自己的觀點。商業書是一種工具,閱讀時必須抱持著目標、並且能夠引發後續行動,不僅僅是為了取樂,而是一種拓展視野的方式。
Thumbnail
「囤積知識不必繳稅,畢竟國稅局查不出你有多少知識。」——土井英司。 身邊常有朋友問我:「奇怪,我明明有在看書,但我覺得我好像沒有進步。」 你也常常看完書,對於書中的內容一頭霧水,甚至找不到書中想闡述的核心重點在哪嗎? 這本書針對這些問題給出很好的反思
Thumbnail
《一流的人讀書,都在哪裡畫線?》忻人建議您先看完「後見,」,再看本篇金句,會有較佳的體驗。
Thumbnail
我認為評價,就是『理解』。- 山本高史 本書封面設計維持原日本書籍的設計,頗有日本文學書的味道,不像一般商業封面,而封面對於作者的介紹,也直接明講 作者 土井英司 為「百萬暢銷書推手,日本第一書評家。」,這可不是老王賣瓜,作者可是參與日本亞馬遜的創辦計畫,更用嶄新行銷手法創造多本暢銷書,被尊稱為日
Thumbnail
這本書教人讀商業書——從挑選、內容吸收、化為實際行動——畫上專屬於你的一條線。
Thumbnail
    劃線!!等於讀書?? 別鬧了~如果行!!每個人都是「學霸」!! 螢光筆在書中畫下的是重點? 還是封印的是恐懼?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然而人類真正的價值,就在於造「因」。電腦再強大也無力完成,所以電腦不是我們的敵人,只有人類可以因導果,開創未來。  書本就像大海,而海中蘊藏
Thumbnail
在日本亞馬遜擔任王牌採購員的作者,主要工作就是選書與寫書評,再加上每星期要介紹七本書,但是實際閱讀的數量是三倍。奠定了作者的閱讀、選書及撰寫書評的功力。 這樣的人才怎麼選書、怎麼閱讀、在哪裡畫線,技巧通通都在這本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