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歷程,教授想看什麼?別浪費時間在「討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怎樣的學習歷程是教授喜歡的?」、「教授想要什麼樣的學生?」、「我應該要表現得多積極才能說服教授?」這些都是學生與家長常見的憂慮。
我最擔心自己的學習歷程不被教授喜歡
根據門拓數位平台親自訪談高中生,以及瀏覽學習歷程相關文章,發現許多學生與家長都非常擔心自己的學習歷程不被教授喜歡,因此絞盡腦汁「揣摩上意」,並且以此作為製作學習歷程的指南:有些人認為要多參加活動、有些人認為要展現自己的專長、有些人認為要表達對目標校系的讚賞、有些人則覺得打安全牌寫出中規中矩的內容比較保險。總而言之,沒有標準答案的學習歷程令人無所適從,在深怕自己上不了理想校系的焦慮之下,只好思考教授到底喜歡什麼,並進一步投其所好。
(圖1:搜尋「學習歷程 教授」出現「教授想看什麼」的關鍵字。)
有人認為,學習歷程本來就是要給教授看的,而且關係到自己能不能考上理想校系,怎麼可能不考慮教授的喜好?這樣的思維固然沒有錯,但是你真的知道教授喜歡什麼嗎?每個教授喜歡的內容都一樣嗎?

你以為教授看不出來你在討好嗎?

根據教授看了備審資料多年來的經歷,哪些內容是討好、誇大、造假甚至是抄襲,哪些話可能是營造自己勤奮向上的假象、哪些活動可能只是濫竽充數,教授都一目了然。台灣大學副教務長詹魁元表示,有些異常豐富的備審資料顯然是「背後有很多人幫忙」的結果,反而難以評估學生的真實能力,而且可信度存疑。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陳婉琪認為,無論作品多麼優秀,面試時絕對能檢驗出學生的真實程度。

逆向思考:教授最不想看到什麼?

既然那麼擔心自己的學習歷程不被教授喜歡,那麼不妨反過來思考:教授最不想看到什麼?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顏聖紘被問到「教授如何看待學習歷程」時,曾經中肯地向學生喊話:「去除成績單、營隊和志工照片、拍某個大學的馬屁,還有說自己家庭民主小康後,你這個人還剩下什麼值得說的?」
為了討好大學教授、為了填滿自己的資料、為了表現自己的熱情與積極,這些普遍的動機都沒有錯,但是如果沒有真正思考自己是誰、喜歡什麼、要做什麼,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結果就是盲目從眾,想要討好教授卻適得其反,導致許多學生留下的學習歷程流於千篇一律,僅有空泛的自我介紹、制式化的活動照片等等,這些都是教授看到膩而且不樂見的。
顏聖紘也進一步表示,對於每天閱讀大量資料的學術工作者而言,只需要三分鐘的時間就能看完一個學生的資料。因此在茫茫人海之中,當別人都千篇一律的同時,能夠吸引到教授目光的就是你的獨特性,而這份獨特性絕非一味討好或從眾就能獲得的,而是要經過長期不懈的累積,反覆學習與思考,才能淬鍊出獨特的自我價值。

與其討好教授,不如思考自己喜歡什麼

「教授喜歡什麼?」、「該做些什麼讓教授對自己留下好印象?」、「該怎麼樣表現才能說服教授?」這些念頭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耳聞過、煩惱過,然而教授並不是那麼容易被討好的一群人,學生的表現是在討好,還是真實呈現自我,他們絕對心知肚明,因此與其迎合教授,不如思考自己到底是誰、究竟喜歡什麼、真正想做的事情是什麼,並且誠實記錄下來,讓自己的學習歷程有實質內容、具備獨到想法、帶有個人特色,就算這些努力的痕跡不是那麼耀眼,不像其他人的學習歷程那樣豐富優秀,但絕對比一味迎合更能夠真切地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眾多學習歷程當中脫穎而出。
做自己喜歡的事,你的學習歷程就足夠亮眼
學習歷程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是一個自我認識的過程,初衷是希望學生在選擇未來方向時更加了解自己,因此「你喜歡什麼」遠比「教授喜歡什麼」重要。比起胡亂報名各式營隊,不如開始探索自己的興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著手規劃自己的未來發展。
如果你還沒找到方向,或是依舊無所適從,可以參考由專業生涯規畫講師開設的「學習歷程必備!從零到有產出完整規劃」,結合史丹佛大學的人生設計課程,已經幫助超過百位學生認識自己、了解趨勢,為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指引明確道路。
參考資料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還沒確定自己要選什麼類組、讀什麼科系嗎?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該怎麼做學習歷程?萬一學習歷程與最後選擇的科系不相關怎麼辦?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七成以上高中生尚未確認目標校系 根據親子天下統計,超過七成的高中生仍不確定未來升學方向。但是在學習歷程當中,包含高一就要上傳的自主學習計畫書,而
還沒確定自己要選什麼類組、讀什麼科系嗎?不知道自己要往什麼方向走,該怎麼做學習歷程?萬一學習歷程與最後選擇的科系不相關怎麼辦?別擔心,你並不孤單。 七成以上高中生尚未確認目標校系 根據親子天下統計,超過七成的高中生仍不確定未來升學方向。但是在學習歷程當中,包含高一就要上傳的自主學習計畫書,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高中生現在最討厭的制度大概就是學習歷程吧~每個老師講的都不一樣,也不知道誰講的才是對的?聽了一大堆講座,但真正要動手的時候又不知該從何做起? 你碰到的很多問題我也經歷過,希望能透過這篇說明一些問題和寫學習歷程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藉此走的更順利一些。祝 學弟妹順利學測就上~
Thumbnail
大L老師,曾跟導生有衝突,心結難解,所以對全班學生做分類,定義"敵我",畫清界線,讓學生清楚明白,不要隨便越界。 ☙ ❦ ❧ 大M老師,好惡分明,對導生有好之,有惡之,多次私下對其他同仁透露對不喜歡的導生之厭惡。 ☙ ❦ ❧ 老師也是人,也有情緒,也有愛恨情仇,很人性,很正常。 學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所以其實過就好的終極問答是長這樣:那麼要換成什麼東西,你願意積極生活。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瞭如何透過清晰的理路和表達方式來完善論文,以及內容要點的清晰度。這些是學術研究和寫作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Thumbnail
此篇文章作者感受到自己是一個失敗的學生,直到意外間聽到了另一位教授的話語。這段話提醒了作者,有時候我們會因為自身的情緒和感受,將他人的建議誤解為批評或否定。但當我們重新調整心態看待事件時,會發現其中可能有著善良與好意。
Thumbnail
學習不該是一場吃苦能力的比賽,當學生可以放棄自己討厭的科目,將時間完全投入在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時,學習就會是邁向自己期待的未來,塑造理想自己的一件令人開心的事。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