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我們也很不想讓老師生氣,但是有幾個好像都不怕老師一樣,一直做讓老師生氣的事情。不過老師會很有耐心的說:「再給你們一次機會,下次不要再做了。」
他沒有一次就罵,他給了我們很多次機會但都說第一次
他也很懂我們在想什麼和玩什麼遊戲也會跟我們一起去借書,也會一直鼓勵我們,功課錯很多也不會改到不想改和生氣。因為我三、四年級時數學都錯很多,老師也會不耐煩,所以都怕被老師罵,但現在的老師不會。有一次我數學錯很多嘆了一口氣,老師好像知道了什麼,對我說了一句:
「不會沒關係學會就好。」
這句話讓我對訂正功課也比較有信心了。
---------------我是分隔線--------------
社會學家顧里提出的鏡中自我概念,就是在說人們會從他人的眼中來認識、構築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以孩子為鏡,反射出的我,也讓我可以知道,我的確有貫徹此教育理念
孩子每次犯錯,都當是第一次
為什麼要當第一次?唯有這樣想,每次發生狀況時,你才得以每次都再重新教一次,從頭到尾的那種,確定你每次都有教。
而從孩子敘述的內容,我想我應該有做到實習輔導老師所教誨的,關於孩子的學習
學不會沒關係,我就是一直教,教到你會為止。
也許面對孩子時,你想著:「怎麼可能那麼有耐心!他每次都犯一樣的錯欸!」
對,我知道,我知道。我每次也都這樣想,沒有騙你。不過就是因為孩子就是尚未習得以致於犯錯,不是嗎?
其實我也有很多生氣、怒氣衝天的時候,我也有很多無奈、沮喪的時候,這個孩子寫出這樣的文字,我自己都不敢說我就是這樣的一個老師了。不過,我也一定程度的相信著,某些時候的唯哞老師,真的是有如孩子所說般,而這也是我想要的我自己的摸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