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用羽毛釣魚的記載,是公元三世紀時由一位名叫埃里亞努斯(Claudius Aelianus)的羅馬人所撰寫的,他對馬其頓漁夫釣鱒魚的方法有如下描述:「他們將緋紅的羊毛繫於鉤子,再把兩枚長在公雞肉垂下方的羽毛固定在羊毛上。」儘管在接下來的千年裡,肯定有人持續以這種方法釣魚,但關於毛鉤釣的文字卻沒有從歐洲黑暗時代流傳下來,直到一四九六年,才又出現毛鉤釣法的記載。當時,從荷蘭流亡英國的溫肯.德.沃德(Wynken de Worde)在倫敦的弗利特街(Fleet Street)經營一家新式印刷廠,他出版了一本《論鉤具釣魚》(A Treatyse of Fishing with an Angle),書中包含十二種鱒魚毛鉤的粗略「綁製配方」(recipes),每個月用一種,此即毛鉤釣狂熱者口中的「十二陪審員」(Jury of Twelve)。三月用的亞成蟲毛鉤()需要以黑色羊毛作為「軀體」,而「翅膀」當用最黑的公綠頭鴨羽毛製成註;五月的黃毛鉤(Yellow Fly)則推薦拿黃色羊毛當軀體,再以染黃的鴨毛作翅膀。雖然該書的重點是鱒魚,但書中認為鮭魚是「任何人在淡水中所能釣獲的魚種裡最為高貴雄偉者」。
如果說釣客在釣鯉魚跟鱒魚時,對兩者所拋出的釣餌小有差異,那麼釣鱒魚跟釣鮭魚時拋投的東西就是天差地別了。淡水鱒魚需要用精巧逼真的毛鉤來釣,也就是這毛鉤要模擬多種水生昆蟲的顏色、體型、生命週期。為了「符合大發生」(match the hatch),鱒魚釣客必須知道什麼時候得拋投若蟲毛鉤、什麼時候要拿出亞成蟲毛鉤。若蟲毛鉤是模擬昆蟲緊緊抓附水下石頭的生命階段,而亞成蟲毛鉤則是呈現昆蟲浮上水面、把覆在翅膀上的「蛻」給裂開的時期。鱒魚的性情相當挑剔、善變、輕浮,釣客若不用心觀察河川生態,要讓牠們上鉤並非易事。製作鱒魚毛鉤所需要的材料平凡無奇且廉價,像是鹿毛、兔毛、羊毛,以及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