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三十歲 = 瞭解自己?

前陣子看到《俗女養成記2》中,陳嘉玲的弟弟,陳嘉明,去上表演課的時候被問到:你瞭解你自己嗎?他當下沒說,但是私底下很生氣的說:我都已經三十歲了,難道我會不瞭解我自己嗎?當時看到這一句話,我是真的滿頭問號。
我先說,我有看過《俗女養成記1》,也很喜歡。喜歡它的復古風,帶我回到以前的舊時光、喜歡它的天真純樸,像隔壁鄰居的故事、也喜歡它的現實無奈,那麼樣真實,那麼的無可奈何,這不就是人生嗎?但是,我也承認,我並沒有很認真的去追第二季,只是偶爾看一下,剛好看到這一幕而已。但是,就讓我印象深刻。
都已經三十歲了,難道我會不瞭解我自己嗎?這一句話沒有錯,但我覺得它只說對了一半。如果到了三十歲,對自己還是一無所知,那還真的滿令人難過的;到了三十歲,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喜歡怎麼樣的相處模式、還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有情緒、如何去紓發壓力、如何和情緒相處等等,似乎真的有點說不太過去。
三十歲了還不瞭解自己,乍看之下,似乎很荒唐,好像三十年的歲月,都放水流、白白浪費了。但是,人,是流動的生物;人,是會呼吸、會成長、會變動的生物。縱使我們瞭解了這三十歲的自己,那三十一歲、三十二歲、三十三歲、乃至於四十歲的自己呢?我們可以很有把握的說自己永遠都不會變嗎?可以很有把握的說自己興趣不會變、個性不會變、喜歡的人事物不會變、就連做人處事的方式也不會改變嗎?
我沒有把握。因為我知道十年前的自己和現在的我已經不太一樣了,所以難保十年後的自己會和現在一模一樣。
我覺得一個人的個性、看法和價值觀除了深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之外,也會受到生活環境中遇到的人事物所影響。既然我們每一天都生活在這個變動的社會之中,會遇到不一樣的人,也會遇到不一樣的事物;那我們怎麼可以奢望自己是始終如一、一成不變的呢?在這裡想提一下:一成不變不一定就是好的。想像一下,所有的人都搭著時間的火車向前走了,只剩下你一個人仍故執地站在原地,看著物是人非……向前走的人沒有錯,你也沒有錯,只是有那麼一點點傷感,因為你活在這個社會,卻得不到這社會的認同,一個人孤單地活著。
抬頭看看四周圍,也許有些東西是我們之前沒遇過的,因此它給了我們不一樣的視野、不一樣的角度去看待這個世界。如果遇到的人事物愈來愈多了,就像拼圖一樣,慢慢的,一片一片拼湊,就會更接近事物的全貌,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心境、不一樣的個性和價值觀。這是很有可能的。但這不代表之前的自己就是錯的,就應該要否定他。
愈是長大了之後,就愈明白,這世界沒有所謂的二分法,這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其實是深淺不一的灰色。所以,沒有誰對誰錯,很多時候,爭得你死我活,追根究底,其實只是每個人所站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視野當然也就不一樣,如此而已。
這世界從來不缺對與錯的評論、缺的是互相包容體諒的心。
我想跟陳嘉明說:沒有一個人是完全瞭解自己的;每一天,我們都在試圖更瞭解自己一點。不管幾歲我們都在瞭解自己的路上,而這條路,只要我們還呼吸著,就永遠沒有終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