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觀點 l 在大眾交通工具上不戴耳機,合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陣子的某天晚上,我在同事家烤肉結束後,打算搭乘公車回家,恰好跟一位老阿伯在同一站上車。車上只有我跟他,阿伯也毫不客氣地將他手機的聲音幾乎開到最大,並且公開播放,彷彿想要讓周遭的人聽他正在觀看的影片。即便後來有乘客陸續上車,他也沒打算戴上耳機,或是關掉聲音。
近期因為比較常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我發現不少人在捷運、公車上聽音樂、看影片時,都不戴耳機。雖然很納悶他們是抱持什麼樣的心態,但我也很好奇,究竟在遇到這種事情時,上前要求對方戴上耳機,或是當我期待人人都能夠戴上耳機時,是否合理?或是我對於每個人在大眾交通工具上,都必須戴上耳機的期待,是有被討論的空間的?

捷運、公車沒有「必須」保持安靜的「氛圍屬性」

那如果從這些大眾交通工具的空間屬性來看,究竟在大眾交通工具的空間,是什麼樣的空間概念?如此的空間應具備什麼樣的特質?
大眾交通工具看似跟圖書館、電影院、商場等公共場合一樣,都屬「公共場所」。但在我的認知中,某些公共場合是存在著某種具有大眾共識的「氛圍」屬性。例如:圖書館是一個供民眾專注閱讀的空間,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期待、規定或要求使用者保持安靜,是合理、不太會有任何爭議的。因此,若今天我在圖書館碰到有人不戴耳機播放音樂,出面制止,似乎不會有太多的爭議。
但捷運、公車等大眾交通工具似乎沒有這樣的「共識」。雖然它是「公共場合」,但似乎沒有一種明確具體的共識是:乘客「必須」在乘車的過程中保持安靜。在一般的情況下,即便在公車、捷運上說話聊天,也不太會遭人制止。同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戴耳機,其實跟在公車捷運上聊天一樣,沒什麼不同。
尤其,大眾交通工具最為顯著的功能,就只是把載送乘客到各自想抵達的目的地。它並不是一個為想要獲得寧靜,或是獲得休息的民眾,而設計的工具。即便乘客在過程中想得到寧靜的休息,也很難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要求和期待。在大眾交通工具的空間屬性和意義上,似乎沒有針對「空間氛圍」給予明確的界定,或是清楚的社會共識,以至於我無法完全期待在捷運、公車上,得到安靜的空間。
從這個角度來看,他人不戴上耳機,似乎是合理的。若要求他人戴上耳機,反而是把個人期待,加註在他人身上,似乎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聲音」的屬性,讓周遭的人沒有權利選擇是否聆聽

雖然目前沒有明確的規定禁止乘客在大眾家同工具上播放音樂,乘客不戴耳機也似乎是個人的自由,但回歸到「選擇權」的角度來看,若我是「聲音的接受者」,我是沒有選擇的。尤其,從公共交通的特性來看,像公車的空間是窄小的,或是捷運也會有人潮洶湧的時候,這些情況根本令人無處可躲。再加上「聲音」的屬性,它是無形、隨著空氣流動且難以在公共場合被隔絕的。縱使不戴耳機是個人的自由,但被迫接收到音樂的人,並沒有選擇不去接受該聲音的權利。
雖然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的隔音設備,但總不能為了滿足一個人想要不戴耳機享受音樂,而要求車上的人都攜帶耳塞,或是花錢買個足以隔絕外在聲音的耳機吧!除非今天不戴耳機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一種廣泛民眾都可以接受的文化,一種社會共識,那或許我就需要重新思考在自己所處的社會脈絡下,是否該妥協且接受不戴耳機的行為。然而,至少我目前觀察到的現象是,多數的民眾都還是會在大眾交通工具上選擇配戴上耳機,而且仍舊不少人覺得在這些場所不戴耳機,會給身邊的人造成困擾。
從這角度來看,不戴耳機好像是缺乏顧忌周遭的人的感受的行為,似乎也是一種自私的行為。

只能「提醒」他人關切大眾利益

我認為這議題仍有討論的空間,而它難解的地方在於,它除了沒有一套明確的法律規範之外,情境特性也有些許的曖昧。它不像是在公車上「大聲喧嘩」、「大吼大叫」之類,除了具有明確的噪音特性,也沒有任何研究顯示,這種情形會對他人造成顯著的影響。而且目前也沒有任何法規規定不能在捷運、公車上公然把手機的聲音給播放出來,也沒任何罰則對此行為進行處分。即便在網路的討論上,都傾向認為不戴耳機是不妥當的,但它也不是一個可以明確標的是對或錯的行為。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手機播放出來的聲音,是比較嘈雜的,如:刀槍射殺的聲音,那可能還比較明確能夠定義那是「噪音」。但如果較為美妙的音樂,如:輕音樂,那算是噪音,還是可被接受播放出來的聲音呢?需要被制止嗎?尤其每個人對於聲音的感知大不相同,怎麼樣才算是「嘈雜」,什麼才算是「可接受的聲音」?像我就是連輕音樂都無法接受,因為即便再動聽的音樂,當它跟其他環境音混雜在一起的時候,它就會被混合成「噪音」。因此,可被接受播放的聲音的標準也沒有一個完美的界定。
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在我看來,目前只能多提醒他人重視大眾利益或權益的意識,隨時注意自身行為是否對他人造成影響。若對方不認同、不認為不戴耳機是會對他人造成影響的,也只能採用「教育」的方式處理,很難強制對方戴上耳機,否則很可能演變成道德綁架。
寫於2021.09.28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會員
8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Z先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這是一篇職場新鮮人,在經歷到社會的現實面後的抱怨文。
以前就很常聽說,從事助人工作的機構或人員,都一律不能吃鳳梨和芒果,因為這會造成個案很「旺」,工作量突然暴增會變得很「忙」。
入職已經五個月了,將近開學,工作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所以想記錄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心得。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考試結束一個多星期了。考完後的幾天,就開啟懶人加睡死模式。過幾天,再加入工作模式,把準備考試期間落掉的工作進度給完成,直到現在才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這次考試的一些心情。
將近一個多月沒發文了。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在唸書,投入準備國考。因為自己也不是那種可以開啟多工模式的人,所以在專心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沒有餘力和心思吐出文字。
這是一篇職場新鮮人,在經歷到社會的現實面後的抱怨文。
以前就很常聽說,從事助人工作的機構或人員,都一律不能吃鳳梨和芒果,因為這會造成個案很「旺」,工作量突然暴增會變得很「忙」。
入職已經五個月了,將近開學,工作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所以想記錄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心得。
前幾天,我走進住家附近的圖書館。原本只是打算借用飲水機,裝瓶水就離開,但我還是逗留了一陣子。我隨手抓了一些書,每一本看沒幾眼就放回書架上。我處在一種沒特別想要看書,卻有一股想借書的衝動的矛盾感。
考試結束一個多星期了。考完後的幾天,就開啟懶人加睡死模式。過幾天,再加入工作模式,把準備考試期間落掉的工作進度給完成,直到現在才有辦法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這次考試的一些心情。
將近一個多月沒發文了。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在唸書,投入準備國考。因為自己也不是那種可以開啟多工模式的人,所以在專心準備考試的過程中,沒有餘力和心思吐出文字。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很好玩,說人講話不切實際就說:「我聽你吹「雞歸」(汽球)、吹喇叭或叭噗!」 不過我的「喇叭理論」跟這個無關,主要指的是你在路上走時,無意間聽到有人在叭叭,你都會不由自主的覺得:「是不是自己那裡走錯了?」 我最早感受到這個理論是在我小時候,父親有時不由分說地生氣,看什麼都不順眼,理所當然我們兄
Thumbnail
在數字時代,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關於是否應該在圖書館、商店和公共交通等某些公共場所禁用手機的討論日益增多。本文提出了禁止手機使用的論點和未來可能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在捷運車廂中,我們無法拒絕聆聽到別人的故事。這種無意間的聆聽提供了觀察和理解社會多樣面貌的機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公共交通一直是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捷運車廂中的故事不僅是城市生活的一個趣味教育資源,也是一種文化滲透。
我覺得喇叭📣的聲音是一個可以改善的地方,因為太尖銳,前方的駕駛有可能因為一時疏忽或是恍神,沒有留意到紅燈轉綠燈該往前行,但有些後方駕駛會不耐煩的長鳴喇叭或是連續按好幾聲,這都是會使前方駕駛心裡會不舒服。 「如果可以把汽機車的喇叭📣,改善成比較悅耳又可以達到提醒其他駕駛作用」,我相信路怒症的
辦公室不准戴耳機聽音樂 人事規定的 但周遭的環境音很干擾我啊 讓我聽我自己喜歡的音樂我會更有效率啊 但經過一陣子的觀察,似乎也不是那麼嚴格 所以我就在覺得吵的時候戴上耳機,不吵的時候就拿下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會像小學生糾察隊那樣檢舉我吧 https://open.spotify.c
Thumbnail
停等紅綠燈時,聽著旁邊改裝過後異常吵雜的排氣管聲音,心裡不由得升起了股厭惡煩躁感。 那是超過100分貝的噪音!
Thumbnail
在車站,人來人往,每個人踩著匆忙的步伐。每個行人、每個乘客都有著自己奔波於此車站的故事。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情感的地方。
自從上週六發現這能力,到今天下午搭客運才知道,是對我而言,沒影響的聽覺過敏。 因為,我能聽得出,客運的廣播,聲響放大感。 但,只有適量。 而且,沒有嚴重到那裡去。 到捷運站,聽到手扶梯的提醒廣播,也有放大感。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聽覺過敏了。 常見聽覺過敏的星星兒具程度不同,聽到的聲響放
Thumbnail
「司機先生,你怎麼愈開愈慢,開快點不要停下來啊!」乘客們聚集到車頭,包含我也抖著腳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敢一個人落單。 「我也想啊,油門已經踩到底了,但是它就是快不了啊。」司機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滴下,聲音跟操作也非常慌亂,他開了十幾年的公車,這是第一次遇這樣的怪事。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很好玩,說人講話不切實際就說:「我聽你吹「雞歸」(汽球)、吹喇叭或叭噗!」 不過我的「喇叭理論」跟這個無關,主要指的是你在路上走時,無意間聽到有人在叭叭,你都會不由自主的覺得:「是不是自己那裡走錯了?」 我最早感受到這個理論是在我小時候,父親有時不由分說地生氣,看什麼都不順眼,理所當然我們兄
Thumbnail
在數字時代,手機已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關於是否應該在圖書館、商店和公共交通等某些公共場所禁用手機的討論日益增多。本文提出了禁止手機使用的論點和未來可能的解決之道。
Thumbnail
在捷運車廂中,我們無法拒絕聆聽到別人的故事。這種無意間的聆聽提供了觀察和理解社會多樣面貌的機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公共交通一直是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捷運車廂中的故事不僅是城市生活的一個趣味教育資源,也是一種文化滲透。
我覺得喇叭📣的聲音是一個可以改善的地方,因為太尖銳,前方的駕駛有可能因為一時疏忽或是恍神,沒有留意到紅燈轉綠燈該往前行,但有些後方駕駛會不耐煩的長鳴喇叭或是連續按好幾聲,這都是會使前方駕駛心裡會不舒服。 「如果可以把汽機車的喇叭📣,改善成比較悅耳又可以達到提醒其他駕駛作用」,我相信路怒症的
辦公室不准戴耳機聽音樂 人事規定的 但周遭的環境音很干擾我啊 讓我聽我自己喜歡的音樂我會更有效率啊 但經過一陣子的觀察,似乎也不是那麼嚴格 所以我就在覺得吵的時候戴上耳機,不吵的時候就拿下來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會像小學生糾察隊那樣檢舉我吧 https://open.spotify.c
Thumbnail
停等紅綠燈時,聽著旁邊改裝過後異常吵雜的排氣管聲音,心裡不由得升起了股厭惡煩躁感。 那是超過100分貝的噪音!
Thumbnail
在車站,人來人往,每個人踩著匆忙的步伐。每個行人、每個乘客都有著自己奔波於此車站的故事。一個充滿生活氣息和情感的地方。
自從上週六發現這能力,到今天下午搭客運才知道,是對我而言,沒影響的聽覺過敏。 因為,我能聽得出,客運的廣播,聲響放大感。 但,只有適量。 而且,沒有嚴重到那裡去。 到捷運站,聽到手扶梯的提醒廣播,也有放大感。 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聽覺過敏了。 常見聽覺過敏的星星兒具程度不同,聽到的聲響放
Thumbnail
「司機先生,你怎麼愈開愈慢,開快點不要停下來啊!」乘客們聚集到車頭,包含我也抖著腳跟著大家一起往前走,不敢一個人落單。 「我也想啊,油門已經踩到底了,但是它就是快不了啊。」司機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滴下,聲音跟操作也非常慌亂,他開了十幾年的公車,這是第一次遇這樣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