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2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讓人「驚嚇」的防曬乳美妝新聞,研讀原文以後才了解到的資訊落差是…

最近在美妝新聞中,有個很令人驚嚇的內容就是:「慎選防曬乳,氧化鋅成分產品在陽光下 2 小時即失效且產生毒性」。哇…我自己看到這新聞後真的顛覆了原本腦中的所有知識,在醫藥與化妝品中已經使用幾十年的氧化鋅,有什麼神奇的研究竟然發現它照了陽光就失效而且還會產生毒性,這真的是太不可思議了。
於是從這篇中文新聞中找到原本的英文新聞,再從英文新聞中找到原始發表的論文,經過研讀之後,總算讓我了解原來新聞的呈現是可以出現這麼大的資訊落差。

此篇論文主要幾個重點:
一、防曬品的光穩定性是未來應該重視的產品檢測標準 這一點在我2018年的文章也有提到,Avobenzone的光穩定性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跟其他防曬成分搭配時。這時候如果可以添加光穩定劑、搭配光穩定性高的化學性防曬劑或是選擇適當的溶劑,就可以增強 Avobenzone 的光穩定性。
然而到目前為止防曬品的整體光穩定度還不是法規中需要檢測的項目,但這是未來可以努力的目標。
二、純化學性防曬配方只要成分搭配得宜,光穩定性是不錯的 論文中有提到以現在市售常見的純化學性配方(如下圖中的五種配方),經過連續光照紫外線2小時,整體防曬效果都還可以維持不錯,並不會有大幅衰退的狀況。而這些配方中有不少有添加 Avobenzone,但因為也同時有搭配其他防曬穩定劑,所以可以大幅改善 Avobenzone 容易被光分解的問題。
論文中測試的五種配方組成
以上五種配方經過紫外光照後的防曬吸收光譜變化都不大
三、氧化鋅加入含有 Avobenzone 的配方會影響其光穩定性 這是這篇論文的重點,也就是原本已經測試呈現光穩定的配方1,在加入6%氧化鋅(微粒型或奈米型)之後經過光照,會促使 Avobenzone 容易被光分解而失效,從下圖可以看出,原本具有的 UVA I 防護力就因而消失了。所以作者建議如果配方中有添加 Avobenzone 與小分子化學性防曬成分,不建議搭配氧化鋅當作輔助性防曬成分。
配方1加入氧化鋅與經過紫外光照後對於UVA I的保護力明顯下降
四、物理性防曬劑的特殊物化性質會影響到其光催化性 無論是氧化鋅或二氧化鈦,只要長時間曝曬強烈的紫外光就會在顆粒上產生表面活性進而會影響到其他化學物質造成分解或變化。像在這研究中就發現在某些化學性防曬配方中加入氧化鋅,在經過長時間、高強度照射紫外線之後,會化學性防曬成分分解的問題,而且無論添加的是微粒型或奈米型的氧化鋅都會看到這效應。所以作者建議如果要在化學性防曬配方中加入氧化鋅,可能要挑選有表面鍍膜的種類或是比較不會造成光觸媒性質的晶體結構。
五、某些化學性防曬成分被光分解後,可能會產生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 在論文中有比較某款特定的化學性防曬配方添加了氧化鋅,在照光前後的斑馬魚毒性研究差異。發現照光前的原配方生物毒性較低,但照光後因為某些化學性防曬成分被分解成其他物質,反而會產生較高的生物毒性。
有關這一點作者也提出呼籲,建議之後不要在太多非防曬目的化妝品中,添加化學性防曬成分,像是隔離、潤色、彩妝或是底妝,因為這類產品其中都有高含量粉體物質,硬是要搭配在一起,反而會造成化學性防曬成分光分解機會增加,也可能因而產生具有生物毒性的物質增加風險。
斑馬魚毒性研究
六、如何找到具有光穩定性與安全性的化學+物理性防曬配方還需研究 從這篇論文的內容來看最後的結論是:含有 Avobenzone 的防曬配方,不建議再額外添加氧化鋅當作防曬劑。至於近年來比較新的化學性防曬成分,像是 Tinosorb S、Tinosorb M 以及 DHHB,是否會比較適合跟物理性防曬成分做混搭,這就需要後續研究證實才有辦法確認。
所以這中文新聞標題實在跟原始論文重點完全不同,並不是「含有氧化鋅成分產品在陽光下 2 小時即失效且產生毒性」;而是「含有 Avobenzone 為主體的防曬配方再加上氧化鋅成分,經強紫外線連續照射2小時,很可能會造成 Avobenzone 被分解而造成UVA I 波段防護力大幅下降,還有可能會因此提高具生物毒性物質的發生率」,不知道這樣的解說能否讓大家更了解事情真相,也可以讓大家比較放心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